《道德经》的精髓——“无”和“反”,你怎么看?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我个人认为:无是存在,是变化的基础表现,无能生有,由此而推断,无本身具有物质性,只是隐遁难见,行踪难觅,今哲学谓之“规律”之动力也,无,为道之变化的精髓,现代哲学之“运动”之源泉,也可称之为原动力。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个人认为:世间万物循环往复的运动中,在细小的物质成份都在这个“运动”的“”道”中。

总结:世界是运动的,也是变化的,运动的动力来自于你看不见的“无”,再细小的物质成份,都是在运动变化中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即便是“”无”也不是静止不变的的。所以,无和反是《道德经》的精髓之一。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中

"道"是“无","德"是"有"。"道"与"德"同出而异名。为什么这么说?

"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总规律。这个规律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来感觉到道的运行规律呢?通过"德"来感受,“德"是天地万物的德性,比如人有人的人性,狗有狗的德性,牛有有的德性,名花草树木各有其特性,总之天地万物各有其德性。我们通过观察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可以了解到它们身后的轨道,轨迹,这个轨迹就是天地万物背后的"道"。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可以让人座的东西叫做登子,能满足这个功能的抽象规律就是登子的“道",而它的具体外表可以千变万化,用石头做的叫石登子,用木头做的叫木登子,用草做的叫草墩子。

道可以永恒存在,德会随时消失。比如,你把一把木登子烧了,木登子就消失了,但造木登子的规律还在,你只要懂得木登子的规律,你就可以随时重新制造出新的木登子来。

所以《道德经》第十四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是道的运行规律是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的东西,而有形的东西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的规律。

反者道之动,春夏秋冬四季循环返复又一年,月亮阴晴圆缺又一月,昼夜更替一次为一日。道就是这样循环返复地运行着。

其他网友回答:

无,不是真无,是有的存在之始,只不过,看不到听不到模不到,在表面上被称为无。反,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的统一的矛盾存在与转化,如祸福,△祸之福所伏,福之祸所倚,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问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关于这方面的道理,在人事上多有体现,如阴符经里讲到的恩生害,害生恩,火藏于木,火发必克,奸藏于国,奸发国溃;;有如兵法论述的绝逢生处,置死地复生地,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为此,也引发智者产生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认识和思想。

可见,老子提到的反字,也就是返之意:所谓物极必反,在事物对立转化过程中,包含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像一壶水在加热的条件下,从冷到沸的过程一样。但是应知道,在未全部到达沸点时,从量变同时仍包涵局部的质变,最后就是否定之否定,从有声转入到无声,倏然变成哗的一声沸了,这就是局部质变数量增到一定量,即度的时候,就是到达了老子讲的那个反之义。

……

……

其他网友回答:

生活中的我们因为境界不够,整日财米油盐,大多只专注于“有形之物”,觉得把握世间一切有形的就是王道:钱财、玉石、房产、名车、美女等等,而实际上世间一切“有形”皆来源于“无形”。我们只有把握住万物后面的“无”你才能真正掌握万物的“有”即形。否则对于我们来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切的有形之物都会成为我们的累赘,也是我们无尽烦恼的根源!



老子说的无

从哲学上本体论的角度看,老子说:世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一切万物的初始状态,可称之为鸿蒙之气或者说混沌之气,是形成万物的基本粒子,老子那个年代无法用肉眼去观察,故而只能将之称为“无”。

为什么要用无这个字呢?老子开篇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老人家所知的犹如树上叶子是活的,一旦他说出来就成了他掌中的叶子是死的。今天亦是如此,没有什么绝对的,因为说出来写下来就将之固定了,而其实我们说的写的并没有真正认识清楚。一是万物在变二是今天的能力依然有限!这也是在认识世界万物上“无”字的妙用!佛家后来说的“禅可悟不可传”也是这个道理!


社会大学远比校园更能检验一个人的智商与情商也是这个道理,否则社会那么名人传记、那么多成功学,可成功的为什么没有几人呢?

老子说的反

老子主张人应该“行天道”,不走人道,而“反”就是老子告诉我们行天道的具体方法。通俗点说,生活中的我们不论什么事,若从你自身的欲望出发那基本就是“行人道”,若忘了你自己那么你的一切行为基本就是“行天道”。我们可以看出从你的欲望和忘记自身这两个角度出发,你的行为基本是相反的,所以老子讲“道者反之动”。

比如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大道甚夷而人道好径;天道利而不害,人道害而不利;从人自身的角度看,财要多、物要大、人要美且总是没有止境,总之怎么有利于自己怎么来。可老子却说柔弱胜刚强,无有入无间,上善若水善处下!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呢

先秦其他诸子百家皆是以“人”为中心来思考,今天的科学之路则是以“物”为中心,唯独老子是以“世间万物”为参考。我们虽然不能说他的思想是最高明的,但可以明确的是他的思想是力求于在一切问题出现之前去化解他,而不是如其他思想一样是在问题产生以后去解决他,他重在治根其他则是治表。故而他说,关于世间问题最高明的是“治之于未乱,为之于未有”!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我们的社会问题是越来越多即可以看出老子思想是要高出一筹的。今天我们学习老子的思想,要以“无”的心态面对世间万物,如此方可不做万物的奴隶;要以“反”路径走向未来,方可化解人类的问题,以共享美好生活。

欢迎讨论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无己清正悟道明,反省管己路畅行,无私守中德智赢,明道证道道必成。

其他网友回答:

“无”和“反”,可以算《道德经》的精髓。这个“无”,就是客观存在的系统和系统关系。这个“反”,本意是“复”,“观复的“复”,是指事物和人的活动合乎于系统属性和规律的运动,是由背离系统的本身到实现回归系统本身的运动。这个系统,就是道。《道德经》实质上是中国古代的系统论。

无,作为哲学概念,中国历史上是由老子的《道德经》第一次提出的。

这个无,是道本身最根本的属性。老子用当时能用的有关概念来描述它的状态,它似有若无,恍恍惚惚,不能直接去把握,直接去认识,而只能间接地追寻它。

恍惚来恍惚去,至今为止,我们认为能和这个道的属性完全吻合的,就是现代人提出的“系统和“场的概念。我们日常感受到的事物,向内部分析,几乎无限可分,物理学家认为的基本粒子,屡屡被更基本的粒子替代。由此,人们醒悟到,这个构成实际存在的可感世界的,不是实体粒子,而是一个统一的“场,即一种系统。这个系统看起来没有实体,但实体却由 它组成。我们能够受到的东西的都不是场本身,而是场的现象,都出自这个感受不到的系统和关系场。

同时,这个道,在老子这里,还有“自然而然的规律的意思,相当于系统的演化和运动规律。

老子道论的重要性,就是在很早的时代,提醒人们要学会系统思考,要人们认识到,真正支配这个世界的,不是能够直接感知的实物,而是实物背后的系统和系统无穷无尽的变化。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个道理,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事物变化的表象,追求的往往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由系统的规律,引出了辩证思维。凡物,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事物的对立面,也是支配事物的不可分离的方面,甚至是决定性的方面。

务虚很重要,务虚式的思考很重要。不过老子把道的性质绝对化,认为道就是“无”,由此推论出柔弱、虚无、静顺才是人们应当追求的方向,这是有片面性的。比较全面的辩证法,提倡“生生之道”,也就是《易经》和《易传》提供的重视阳刚和进取精神的积极辩证法,而不是只追求无、静、虚的目标。


“反”是老子辩证法的重要概念。既然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老子提出,事物一经产生,就具有远离道的趋势。但远离道又不是能够长生久视的,要长生久视必须秉持道的属性,事物在远离道的趋势中,必须倒过来向道复归,实际上就是以道的属性作为价值标准,才能得到道的生养。


道不离人,道不离物。道就是我们永远身处其中的系统。和这个系统保持属性一致,我们就能和这个系统一样长存。这就是之所以要“反”的原理。


老子从易经的天道观得到启示,已经认识到世界的系统本质,但是,他当时还没有这样的语汇来表示,所以自己也说了,暂且把它叫做“道”吧。老子的口气,显然是提示人们,他所指的道,和人们一般理解的道是不一样的,但自己也没有更确切的称呼来表示它。直到有了“系统”的概念,有了辩证的概念,我们才发现,老子的道,实际上指的是事物的系统关系,物理学假设中,把它叫做统一场。系统本身就是联系,这个宇宙的本质就是由系统构成的,一切实体,都是这个系统的具体表现。这就是从“无生“有

实质上,如果把道,理解为事物的现实规律,科学规律,老子关于反的根本原理,是符合事物生存法则,符合事物生存的规律的。这是很有科学理性价值的观点和方法。但是,在向哪里“反,向什么样的状态“反,老子是有他的偏颇性的。

从人们的经验可知,具体世界是由阴阳、有无交织的复杂关系构成的,我们可感可知的具体的规律,很难用道的本质来代替这些规律。凭人们的日常经验,人们直观地认为刚强、占有、盈满这些状态是好事,是天道给予人的好处,思考问题就直奔这些方向而去,显然这种直线思维方式,是简单化的片面化的思维。

老子的可贵之处,在于教人们认识到,和人人可见、直观喜欢的并非是真正需要的东西。但是老子也有另一种片面性的问题,他反过来,把这些人们忽视的方面,如“无”、“虚”、“缺”、“柔”、“弱”等属性,看做是道的本质,也是人们应当追求的方向,形成了“看不到的才是有用的固定看法。老子把道的本质和事物变化规律完全等同起来,认为“无”、“虚”、“柔”、“弱”等属性优先于有、强、进取等属性,就把《周易》主张的阳先阴后、尊崇进取的价值观变成了崇阴贵弱的价值观,把人们的社会价值标准消极化了。

由这种认识和价值观,推导出守柔贵无的政治、伦理、养生方法论。如果不分条件地滥用这种方法论,显然又违反了历史事实和现实经验。比如,你不盖房子,不挖窑洞,就不会有房子里的空间,没有“有”,就不可能有“无”。在两个人比武时,实际力量,还是比技巧更关键,蛤蟆无论如何是难于挑战大象的。这明显说明,在可感的实现世界,有无相互为用,道的抽象的本质属性,和它在可感世界的具体存现,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因而老子关于“反”的论述,对遵循自然规律是有科学性的,但如何反、向哪里反,则有明显的局限性。

其他网友回答:

“无”是道的根本存在方式,“反”是道的运行变化状态及其规则。无是万有之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的循环往复过程就是“反”。

道 恍兮惚兮,无名无状,寂寥虚空,本无其名,强名曰道,即假借之名,姑且名之曰“道”。道体无名无相,空无至虚,实不可言说。但他化生天地万物,成全了有名之万物,有名之万物便是道的体现,因此天地万物无不是道,一枝一叶一瞬间无不是道,此所谓一物一太极,一花一世界之谓也。而一切事物的“有”,全都缘于“无”。

《道德经》第一章被称为老子思想的总纲,他首先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切可道之道,可名之名,都不是他要阐述的“道”,他要说的道是虚空却派生天地万物的那个“道”。老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里,老子说的很清楚,通过“有”而知,万物不是“有生有”,而是从“无”中渐次成长之过程;通过“无”而知,虚无之中,含有造化生物之妙道。“有”与“无”,不能自生,是互生互化的关系,因“无”而生“有”,因“有”以显无。‘无’与‘有’并非分割的两方,而是共同作为万物存在的始源,故云“同出而而异名

因此,“无”是道的根本存在状态,它与“有”互化而存在,以自己的存在方式来彰显对方的存在方式,互生互化,生生不息,二者同出于道,”

“反”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全部秘密所在,我们所理解的“道”的全部秘密,他的运行规律与法则,全在一个“反”字上。在40章,老子揭示了道的运行规则和作用方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即: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规则;柔弱,是“道”的作用方式。

因为“道”是不依赖任何外物为生存依据的,他是宇宙万物的唯一,至尊至高无所依,故云“独立不改”;它的运行规则就是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故能生生不息,四时更迭,日月盈仄,春风夏雨。

“反者道之动”简化就是“反动”,万事万物的运行变化规律都是“反动”的,即反向运动和往返运动。日出月落,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物极必反,这是老子揭示的万物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其他网友回答:

无形生有形,是反。道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即复归,返回,也是反。

无和有是对立和统一的,对立在一阴一阳。统一在两者相互转化,本事同根道!反属于道,无和有次之。无和有由于道的作用,两者相互转化,反正好能精美阐述转化,被打破的一瞬间。



其他网友回答:

三十轮辐,共接一轴,有空有隙,有车之用;

揉合陶土,烧制瓷器,器中为无,有器之用;

凿户开窗,以成居室,有空有间,有室之用;

弯弓射箭,以至目标,射出为空,有箭之用;

有以为利,无以为用;实以为利,空以为用。

标签: 道德经 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