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老子《道德经》中的无用思维?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理解老子《道德经》,在同一时段兼并学《狼道》,学孙子《三十六计》,还学习《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说唐》,等等。

那是说的,肯定思维方式,方法不同,如果和《易经》一起研读,那是心德一幕又一幕。

其他网友回答:

“无用之用”,乃为大用。我们很多人都在想,无用的东西,不就是垃圾吗,为什么反而说成是大用?

首先,我们从老子的话中来解读一下。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这句话是说,辐和毂构成的空间,这些空处,才是真正的用处。如果把辐和毂都拆了,摆放在地上,就失去了车本身的用处。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这句话是说,陶器,是用来盛放东西的,而我们使用的正是它的空的部分。

所以,可以看出道德经中的无用并不是真正的无用,而是指无形的空间,以及看不见的用处。有,是看得见的东西,这算不上用,只可以说是利,无,是看不见的空间,这才是真正的用。比如说工作赚钱,它有看得见摸得着的酬劳,这就是利。而学习提升自己,它有的却是提升我们自己能力的空间,表面上看是无用的,往深了说,学习却是工作的一个基础。不通过学习提升自己,那么你的工作也就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清晰明了的看出无用思维的真正大用之处了。




其他网友回答:

【正确理解老子《道德经》的无用思想】

在人们通常的观念中,显然“有”更有价值,比如有钱、有势、有权。但在老子思想中,相对于“有”,老子更强调“无”的作用和价值。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在有之前的,是高于有的;老子又说“有无相生”,有无互相依托,互相转换,有生无,无生有。

老子的《道德经》在第十一章中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大概意思是说:三十根辐条构成一个车轮,正因为车轮中间是空虚的,所以它才能起到车的作用。调和黏土来制造器皿,正因为器皿中间是空虚的,所以它才能起到器皿的作用。开凿门户来建造房间,正因为房间中间是空虚的,所以它才能起到房间的作用。所以说“有”之所以有用,说到头还是“无”在起作用。老子说,车轮正是因为“无”才能转动;房屋正在因为“无”才能居住;器皿正在因为“无”才能容纳。所以“有”只提供条件,“无”才起到作用。

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你用钱买了食物,钱用完了就是无,无之以为用,买来食物以后,有了食物,有之以为利,你把食物吃了,就成了无,食物为你所用,无之以为用。其实是一个有和无不断循环的过程。老子告诫人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看到“无”的价值。盆子、杯子等器具内部是“无”的,所以能装东西;人建造的房子内部是“无”的,所以能住人。

遗憾的是,人们很容易看到眼见的实物,却忽略了“无”的价值。世人只爱其所“有”却不知用其所“无”。处世讲求“踏实”,读书讲求“扎实”,为人更讲求“务实”,买东西当然尤其要讲求“用”,“实”和“有”代表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而“虚”和“无”则意味着竹篮打水一场空。在现在这样一个利欲熏心、人心浮躁的年代,很少有人会把心思放在一个无用的事情上面。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或许会比有用的东西,给自己的人生起到的价值更多。

在老子思想中,“无”其实比“有”更有价值。当我们看到事物有用的一面时,其实发挥作用的价值,往往是事物的另外一面。有用和无用的思维方式是人生的一种的境界,既能帮助人们更全面的认识世界,还能帮助人们更全面的认识自己,没有无用的人,只是缺乏看到"有用"的眼睛,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试给出的,他想对人们说,你看看它没啥用途,其实有些东西用处很大,人们不知道而已。故此写下:无用之用。不定准确,仅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什么是“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老庄思想里,有一条重要的哲学思想: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这让很多人费解,无用的东西,直接丢垃圾桶,为什么说是大用?

我们读老子和庄子,以及先秦的典籍,都不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读,要用《说文解字》古文的意思去读,才能读准确。

“无用之用”,是指无形的空间,看不见的用处。

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春秋时期的马车轮子,是用鲁班工艺,木和木组合而成,不用铁钉,三十条辐共一毂,就成一个轮子。老子的意思是说,辐和毂构成的空间,这些空处,才是用处。如果把三十辐和毂都拆下来,摆放在地上,就失去了“车之用”。

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陶器,用来盛放东西。

比如说,一只碗。我们使用的是空的部分,这个空的地方用来装饭,装菜,装水,都可以。“当其无,有器之用。”

老子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一个房子,有围墙,有门窗,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可我们真要住进去,使用的,却是房子的空间,“当其无,有室之用”。

通过车轮、陶器、房子,这三个例子,就可以理解,老子说的“无用之用”,是指无形的空间,看不见的用处。

看得见的东西,是利;看不见的东西,才是用。

老子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就是看得见的东西,这是利。

无,就是看不见的空间,这是用。

比如说:一双鞋。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鞋的款式,材质,设计,这些是“利”,而看不见的部分,就是这双鞋内的“空间”,老子说是“用”。

我们在商场看见一双鞋,很好看,心中喜欢,试穿一下,感觉可以,就买回来。只有自己真正穿出去,才能感受到这个鞋的空间,是否合脚。如果鞋内空间,符合脚形,那么人穿起来就很舒服,不磨脚;如果鞋的空间大了,小了,穿起来就会很不舒服。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有双鞋自己很喜欢,可是每次穿都磨脚,只能置之高阁,丢了可惜,穿又硌脚。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老子说“无之以为用”,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看不见的东西,比看得见的东西更重要。

我们人是笃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所以很相信看得见的东西。其实,看得见的东西只是利,是表面的东西,人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感悟到“看不见的用”这个层次,人的见识才有深度。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无用之用,乃为大用‘’实际上指的是自然。也就是说,这句话是老子从自然中参悟出现的。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辩证法正是系统科学的哲学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道德经》中的许多语句,闪耀着系统思维的火花。通篇《道德经》读完、理解透你会发觉里面有几种思维方式在里面,有一条重要的哲学思想就是: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指出: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老子的话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启迪:

理解成现代语言就是: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看到无的价值。盆子、杯子等器具内部是无的,所以能装东西;人建造的房子内部是无的,所以能住人。人们很容易看到眼见的实物,却忽略了无的价值。

很多人费解,无用的东西,直接丢垃圾桶,为什么说是大用?

通过车轮、陶器、房子,这三个例子,就可以理解,老子说的“无用之用”,是指无形的空间,看不见的用处。“无用之用”,是指无形的空间,看不见的用处。看得见的东西,是利;看不见的东西,才是用。看不见的东西,比看得见的东西更重要。

我们一般只关注“有”的那层面的东西,而对于“无”的功效往往忽视,但是事实上我们往往就是利用“无”才能够实现“有的”功效,所以老子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对道德经中有无的理解后,对道德经中的思想无为而治,无知,无欲,无事,无味等就会有了深入的理解。比如无为,不是什么都不作为,而是在事物所形成的状态前,萌始的状态下而为之,去做事。而不是有事了才去做,有事才做不是道德经所告诉我们的思想。

在生活中,我们身体的病痛,从没有这个病痛之前,我们都得去做一些事情,比如,饮食的注意平衡,劳动运动的平衡等,以防止病痛的来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里边并没有无用思维。正确来说,不是思维,是思想。老子的思想核心,是无为。

其他网友回答:

你好!我是专注于分享的番薯伯伯。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希望对你可以有所帮助。

老子在道德经所书都无用,思想其实是让我们以一种辩证法的思维去看待世间万物有用和无用,是客观存在的,有用的时候只是体现在客观出现的某个方面,当然无用,也是我们看到的表象,吴用的时候也有好也有坏,吴勇也有它自己的作用,这就是老子的无用思想。

就类比于庄子的无为,他的意思就是表明世间万物都有它自然的规律,我们不要刻意的去做什么事情。而打破这种平衡规律。如果打破了这种平衡的规律,我们也将自食恶果,自己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这个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很希望可以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讨,欢迎大家指出不足,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其他网友回答: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房子,住的是空间,不是钢筋混凝土

车子,乘坐的是空间,不是铁皮

酒具,盛酒的是空间,不是玻璃

标签: 道德经 老子 思维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