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如何解释,给我们什么启示?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引用了上士、中士、下士三种不同的人来举例说明,对“道”的看法和理解。并引用十二句古人说过的话,列举了一系列构成矛盾的事物双方,表明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统一关系,它们彼此相异,互相对立,又是互相依存,彼此具有统一性,从矛盾的观点,说明相反相成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原文: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解释: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举例说明一下:比如说,地上掉了一百块钱,上士看到了,第一想到的是,掉钱的人肯定很着急,我得去找到失主还给人家;中士看到了,会摸摸自己的口袋,看是不是自己掉的,如不是自己掉的,就开始各种猜疑,这钱是真钱还是假钱?是不是有人故意设陷阱讹人?等等;下士看到了,那就是立马捡起来,放入自己的口袋。您要跟他说,这钱不是你的,你要还给丢钱的人。他反过来笑您傻,还会骂您多管闲事。

所以,同样的钱在不同人的眼里和心里,会产生不一样的的结果。也因此老子借用了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来说明“道”是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启示:道法无形,天有天法,地有地法,人有人法。上士好似上善者,中士好似中庸者,下士好似自私贪婪者。人一生下来,就被“欲”所困扰着,那就是求生欲。人的欲望是无极限的,一岁小孩都知道为自己喜爱的食物,喜爱的玩具占有着。所以,人皆庸俗,但只要遵循“道”的客观规律来生存,名利不贪恋,伤天害理的事不为,才不愧于天与地。

其他网友回答:

这段试译:“上等智慧的人,闻道后立即依道而行。中等智慧的人,闻道后半信半疑。下等智慧的人,闻道后会哂笑不信。因道之高深非下等智慧的人所能参透,故他们不哂笑反倒说明不是大道。所以常言道:得大智慧的人看起来笨笨的,真正前进的人看起来好像后退("有一种胜利叫后退”),真正的康庄大道看起来反倒很不平坦,品德最高的人反倒虚怀若谷,最白的东西反倒似有黑斑,最宽广的德行反倒似有不足,最刚健的德行反倒像偷偷摸摸似的,最朴质的反倒好像很粗鄙,面积到了极致反无了边角,器物到了极致反倒不会固定成形(依汉墓帛书此句应为"大器免成"),声音到了极致反倒听不见了,形式发展到极致反倒无形,道是隐而不见的,也没有固定的名相。真正得道啊,是有始有终而不求一时之显的。"

这一段充分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智慧。世俗众生总是追求眼前看得到了那些名利物质,而得道的高人则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穿越时空见真谛,从而做出不同凡俗的选择,不依心中的妄念(贪嗔痴)而妄为,而是循客观之道而自律修行。欲修行者必先反其俗!

其他网友回答:

【追求真理需要矢志不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作者:冷清先生。

《道德经》第41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解读全文之前,先搞清楚其中的几个关键字词的含义。“道”的意思是宇宙、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是真理的意思,真理是排他的唯一的。“昧”的意思是说蒙昧、糊涂了,不是指愚昧的意思。“夷”原本是指华夏中的东方民族,是擅长射箭的部族。后来是指外来的民族,海外的外国人,这里是说不同的、有差别的。“辱”是玷污的意思。“名”是客观存在、表现形式、显露方式。

 上流的士人听闻学习“真理”,勤勉刻苦身体力行;中流的士人听闻学习“真理”,处在若有若无、将信将疑的状态;下流的士人听闻学习真理,他们放声大笑,天下哪有“真理”呀?如果不被下流者取笑,就不能称其为“真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所以,提出疑问、质疑的大有人在呀!明了“真理”是艰辛而蒙昧的;迈向进步的“真理”,往往如同是在退步;“真理”是分层次的、有差别的,是需要触类旁通的。

上流的品德就是虚怀若谷,纯白的、纯洁的东西是容易被玷污的。普罗大众的品质德性如果不提高,建设社会公德就如同偷东西一样很不自然,追求质朴的“真理”,是需要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广袤广大的区域是没有边际和角落的,就是浩瀚而无边;大型的青铜器制作的过程,时间是比较缓慢成器较晚;超大音量是会稀释其他声音的;大自然的景象、气象,是没有具体形态而千变万化的。“真理”蕴藏在宇宙、天地、万物之中的,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呜呼!真理是需要持之以恒、挖掘积累才能成就的呀!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公众号,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从道德经总体看,老子尚柔弱,不尚高大上,总体突出一生字,长生于无中。从上中下士,闻道的态度来看问题分析:

上士,修道必备的条件,一,财富,二重视,三仿明师,就是上士闻道没见道的第一过程,向尹喜闻道。

中士,向尹喜见到了老子,求教老子,若有若无半信半疑的状态。必然有思想斗争。

下士,上中士变平民,砌底放下掛印离家,是看破红尘后,大笑之。追随老子隐居修道。一笑了红尘入道。一人的三个阶段的思想状态过程。也不是三种人的态度。

也可以说是尹喜亲身的心得体会整理出来的。由此可知,道德经部分就是尹喜所著。更可以认为部分是由后人添加,或修改成就了现有的经文。也不一定是老子本意。

我多次答过,老子,尹喜,的去向决定道德经的指向,别瞎整没用的,那些都是解释道的真理论文。来動员人们增加修行入道的信心。

其他网友回答:

反 者 道 之 动 ﹔ 弱 者 道 之 用 。这是《道德经》全书的精华之一;也是孔子所解释《易经》中“变易”的主要论点之一。

《道德经》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说事物往往会走向自己的反面。老子在书中反复强调这个观点,比如《道德经》五十八章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这些都是说明对立的东西是互相转化的,这都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个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在其悠久历史中克服所遭遇的许多困难,贡献是非常大的。

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最后的胜利往往在坚持之中”,曙光就在前头。这也是老子“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另外一种表述。

老子在探讨世界万物的相互转化后,得出的结论是,天 下 万 物 生 于 有 , 有 生 于 无 。这个观点却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这个观点认同老子解释他的“道”一样,恍兮惚兮,存在于万物之先。

只是有了“道”以后,才能生出万物——无中生有。这里的“无”,又非常类似佛家的“空”,因此,老子又不可避免的回到了唯心主义的路上去了。

因此,在学习《道德经》的时候,一定要区别老子思想中那些熠熠生辉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与客观唯心主义的东西。免得消极厌世而走火入魔了。

其他网友回答:

“道”是玄妙深远的,不同的人听到“道”会有不同的反应。老子在本章讲了上士、中士、下士三种人对“道”的不同反应。这里的上中下,不是根据人们的社会地位来划分的,而是根据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来划分的。“道”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上士听了“道”,会努力实行;中士听了“道”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一笑而过。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译文: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大笑置之。不被嘲笑,不足以成为“道”。因此,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

原文: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使人明澈的“道”似乎让人懵懂愚昧,使人进取的“道”似乎让人消极后退,使人处事平易的“道”,似乎让人曲折坎坷。

崇高的“德”好像峡谷,最洁白的东西好像含垢,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怠惰,多质朴纯真好像随物变化的样子。

最方正的东西,好像没有棱角,最好的器具,很晚才完成,最大的声音没有声息,最大的形象没有形状,大道幽隐,没有名称。

只有“道”,才最善于施与万物,并成就万物。

“道”的本质隐藏在现象后面,浅薄之士是无法体会到的。所以上中下士对道有不同的反应。上士能透过现象体会到“道”,能看到“道”在万物中的作用,所以他会身体力行去实践。中士对“道”一知半解,所以他既相信又怀疑。而下士因为完全体会不到“道”,所以对“道”也就不在意了。

“道”的现象和本质似乎是矛盾的,一般人难以认识,于是,老子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道”虽然不容易被人知晓,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养育并成就了万物。

老子在这一章中,激励我们要想把握自然规律,要得“道”,就必须提高自已的思想认识水平,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在给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要害,从而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成就自己!

其他网友回答:

我曾对《道德经》全文做了直译简释,力求找出这部“万经之王”的本真。文章去年在本头条号连载已完成。

第四十一章

【导读】四十一章,讲道的本质:“道隐无名”。 道隐无名,所以浅薄之士无法看到。道隐无名,道的本质是幽隐,表象是无名。本章引十二句古语名言阐发“道”,从有形与无形、存在与意识、自然与社会各个领域多种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中,揭示了矛盾的普遍性,表现了辩证法的智慧。

上士闻道(上士闻听道的理论),

勤而行之(勤奋学习马上行动);

中士闻道(中士闻听道的理论),

若存若亡(将信将疑是懂非懂);

下士闻道(下士闻听道的理论),

大笑之(嗤之以鼻哈哈大笑)。

不笑不足以为道(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

有建言者(古有立言者说过):

明道若昧(明澈的道好像懵懂暗昧),

进道若退(进取的道好像消极后退),

夷道若堆(平易的道好像崎岖坎坷)。

上德若谷(崇高之德好像峡谷空虚),

大白若辱(洁白之物反而似有污垢),

广德若不足(广大之德好像不足有缺),

建德若偷(建立之德反似慵懒怠惰),

质真若渝(质朴纯真反似污浊混杂)。

大方无隅(最大的方形反而没有棱角界限),

大器晚成(贵重的大器反而最晚得以成型),

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反而无声相和),

大象无形(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

道隐无名(道,幽隐无名默无声息),

夫唯道(可是啊,只有道),

善贷且成(才最善于借力万物并成就万物)。

《道德经》文意深奥,包涵广博,版本不一,千家千解。本直译简释的原则是:直译为主,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训诂有理,返璞归真;不拘成见,直通本旨。揭开《道德经》这部 “万经之王”的神秘面纱,洗掉本不该有的脂粉,还精光真容!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十年磨剑,反复参悟,但还有错漏,为抛砖引玉,就正于大家,现分段发出,欢迎批评指正,欢迎关注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大意就是: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世间万物,都不止于表象,本质往往与之相向,浅尝辄止蒙蔽与心。

其他网友回答: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上士闻道,克己向道,勤勉持道修行;中士闻道,或疑惑,或心志不坚,;下士闻道,懵懂无知,不以为然,甚至讥笑向道修道的言行。道是一种人类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代表高深玄妙,不是一般人就能领会其中的奥妙的学问。如果世人都看得懂,没有人嘲笑,那就不是真正的道。因此做总结如下:明白道却好像不明白;学有所成却好像什么都不懂,看似平坦实则坎坷。高尚的道德好像空旷的山谷一样,包容一切。纯洁显得有瑕疵。广施仁义于劳苦大众,却好像远远不够。坚持践行道德,最终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天地的馈赠,质朴纯真的泯然于世俗之中。

道充盈于四方却没有边界;包容着万物的道先天地就存在;道可意会但听不到它的声音;道确实存在却看不到它的本形。道无形无质的隐没于宇宙中。

人们只有向道持道修道,顺道而行,才能终有大成。

其他网友回答:

一、原文解释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周朝的制度:按爵位分为天子、公爵、侯爵、伯、子爵和男爵,总共五个等级。按官位分为君主、卿相、大夫、上士、中士、下士,总共是六个等级。按俸禄管理范围分为天子拥有方圆一千里土地、公爵和侯爵都拥有方圆一百里土地、伯爵方圆七十里,子爵、男爵方圆五十里,总共四个等级。不足五十里的小邦国,不能直接朝见天子,而附属于诸侯国,这种形式,叫做附庸。上士、中士、下士在这里如果这样解释似乎不妥,个人觉得解释为上等智慧(智慧不是指有知识而是指懂得天地万物自然法则)的人听闻讲道,则自强不息的遵循大道法则去做事做人;中等智慧的人听闻讲道,则是将信将疑,觉得大道法则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也就是说他们做事做人时而遵循大道法则时而又背离大道法则;下等智慧的人听闻讲道,则哈哈大笑,觉得简直是胡说,如果他们不笑的话那就说明老子说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毛主席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大道也一样,如果普通人(下士)都能懂,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2.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

说文解字:建, 立朝律也。 夷,平也。 颣,丝节也。所以古语就有说:明白大道的人好像愚昧的样子;想要走向大道那么通常都是采用后退的方式(曰反);平坦的大道好像到处打满丝节一样,哪里有真正的平坦大道!

3.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上等的大德就像山谷一样,因为低洼所以四方水源皆汇集而来;前面老子说要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守黑守辱的前提是要先知白知荣,否则不就真黑真辱了吗?这里大白若辱意思也是差不多,真正明白了却要守辱像是还在黑暗中一样,都是在教我们方法;广大的德从来都不自满,都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自己德行还不足不会到处展示教育别人(越是有大德的人、越是处高位的人越是说话和气低调,道理如是);试图建立大德的人那就像是偷窃一样,为什么呢?德是大道在天地万物上的体现,你要建立自己的德行不就是偷窃大道吗?说文解字:渝,污也。返璞归真到达大道的境界似乎一切都像是污浊的,水善处下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一样!

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说文解字:隅,角也。器,皿也,泛指吃饭祭祀用的杯碗瓢盆等器皿。无限大的东西是没有棱角的;精致的器皿是需要精雕细琢的,故而需要时间成就;声音大到一定程度也就听不见了若有若无;一个东西只要有形便有大小,有大小便可认识,而真正的大象是没有形的,可大可小就像道一样;道因为无质无相无色无味,无法描述故而无名!

5.夫唯道,善贷且成。

说文解字:贷,施也!大道啊,就是善于滋养万物并且能够成就万物!

二、给我们什么启示

上一章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告诉我们如何返璞归真复归于大道(用反),如何运用大道法则(用弱)。这一章主要告诉我们实际上人世间只有上士懂得大道,而且讲大道在人世间的表象是:若昧、若退、若颣。而德则是若谷、若辱、若不足、若偷,最后若渝。总之都是和我们常人行事的方法相反,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明白这就都是回归大道的途径方法而不是目的。不少人读《道德经》说他是一本让人颓废、消极的书,原因就是他们只看到老子说要处下、处恶,要守黑、守辱,并没有真正理解老子说这些时都有前提条件,这些都是老子教我们回归大道的方法而已,如果把这些看成目的,那当然是让人消极颓废的书了。

生活中也是一样,由于大家不读古圣先贤的书,只是从网上或者生活中断章取义,只知前半句或者只知后半句,故而与古人告诉我们的意思大相径庭!比如下面这些章句,我们时常只知道前半句或者后半句,又或者我们没有搞清楚说话时的语境: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里原不是指爱情,而是指彼此间无路可走应另寻他路之意)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这里是目标方向,学成后好回来孝敬父母,不是要我们死守着父母)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尤其受佛家二货倡导,将华夏民族的斗争精神、正直向前的精神消磨殆尽,遗害无穷)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是度量不是毒)

女子无才便是德(无才不是说要女人不读书而是在男权社会女人不要恃才出来主导,而是要辅助丈夫就可以)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这里指修养自己以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和道德修养)

万恶淫为首(淫在这里是过度的意思,并非男女情爱)

标签: 第四十一 道德经 启示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