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医世家跟随我爸学习的。其实一开始学中医的时候并不是背诵汤头歌诀,药性赋之类的。而是实践,帮我爸给患者抓药。我爸负责开处方,我负责抓药。不知不觉中就知道了药房了里所有药费名字,还知道大部分药费功能。那时候我才15岁。也就是十五岁那年初中毕业,就在那个暑假,我爸拿出了家里的古书。让我抄写下来背诵。第一个就是药性赋。药性赋很简单,一周就背诵的滚瓜烂熟。背完之后发现自己对中药粉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然后就背诵汤头歌诀和二十八脉诀。汤头歌诀内容比较多,总共有二十一个剂比如表里之剂,补益之剂,发表之剂等。背诵的同时脑子里就会出现各种实践中的用药病例对比和结合。结合药性赋就明白了为什么我爸给病人开出这样那样的方子。很简单的就背诵了汤头歌诀。
所以,用我的实践告诉你,死背是不容易理解和记忆的。要投入到实战中去了解和学习会更快。
很多人说中医没效果,那是因为没有找对医生。中医本身是非常厉害而有效的。
把所有的方剂编成自己能背诵的歌如:四物汤,芎归地芍(川芎、当归、熟地、白芍)受穷归于你地少。导赤散,竹甘通地(淡竹叶、生甘草、通草、生地)竹杆捅地。三仁汤,滑夏通竹朴,杏寇薏苡仁(滑石、半夏、通草、竹叶、厚朴、杏仁、寇仁、薏苡仁)华夏同祖谱,姓寇叫薏仁。总之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会使你终生受益。
其他网友回答:记牢你专长常用的就可以了!并一定要懂得熟记药性才能运用自如。祝你学业有成!
其他网友回答:中医的方剂是必须要死记硬背的,一个方剂是由君,臣,佐,使安排多种药物组成。古人为了记忆方便,很多方剂都编有歌诀有利于阅读背颂。一个真正的中医,需要背颂的岂止方剂一门?比如中药的功效,归经,临症应用和禁忌。病名及诊断的症状与鑑别,立法用方都是要熟记才能在治疗中随心应手。建议在对方剂中的基本药物熟悉后,用一种最简单的缩减方法,把方剂中除药物外减去多余的字,编成一两句话的歌诀,以供自己掌握,这样就好记得多。
其他网友回答:活学/掌握要领百般用,,,硬背/电脑软件一健查,
其他网友回答:阿虎医考回答:记汤头的确要背诵歌诀,但古人的汤头歌诀有的编的太难记,也咬口,对于学习方剂的学生,我主张自编歌诀,以流畅顺口好记为原则。如银翘淡豆荆薄力,甘桔芦根草竹叶,记住银翘散的药物不难;再如温经汤,温经归芍桂萸芎,姜夏参草丹胶冬。等等,非常顺口好记。这些都是不错的记忆方法。
其他网友回答:不需要死记。
学中医,是为了治病。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学习一个方子,关键是要理解其制方的思想,要知其所以然。首先,必须懂得相关的生理,病理,然后要深切了解每一味药的药性,每一味药,都是干什么用的。临症开方之时,不需要的,可以去掉,还有其它的需要,就要加味。例如,六味地黄丸,其中丹皮,就有个该用不该用的问题。阴虚有内热,就要加丹皮。阴虚无内热,丹皮不该用。用之反而有害。六味地黄丸,是銭仲阳“山寨”仲景的肾气丸而来。銭仲阳水平有限,大家不要笑话他。
具体的学习方法,就是要多看历代名医的注解,方论。懂得深层次的原理,就有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记住了。切勿背诵!背诵方子的人,只能开个方子,绝无疗效。
其他网友回答:中医初学,不任何人背方识药,从中医基础,理论去学习,理解,认识,都要经过这个学习过程。而且功夫下的越深,越牢固,对今后临床的实习,坐诊邦助越大。如果理论学习草草走过场,在临床中你沒有武器(理论),沒有兵(方,药),怎么战斗(治疗疾病)。至于临床经验(医疗技术),一,向老师虚心学习,用心体会(悟信的培养)。二,临床中善于总结自已看过的病例,从中有了对病治疗的经验方(所谓的秘方)。特别是疑难杂证,典型个例(有代表性),治愈的总结,特别重要,这些个例一个,一个总结,许多年以后,就是无形的宝藏。这些都是通过每天努力,十年,二十年后…才会得到的。
其他网友回答:最好记着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然后针对病理,做出病案,用针对性的药物和辅助药物理出治病(自己)的方剂。如果拘泥古方剂,而对新生病怎么应对。并且有人背了一辈子汤头歌,什么病也合不上,一病无治,误了自己一生,中医不能发展也因为很多人苦不下去而半途而废。
威海链 » 作为一个学习传统中医的学生,怎么能记住中药方剂?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