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偏激哥们告诉我王阳明不能被大力推广的终极原因,气死我了,和他吵了一架差点绝交......
我一哥们,很喜欢研究王阳明啥的,我常和他聊这些,有一次我就问他。
我说王阳明现在大家都公认他是一个开悟的大圣人。可是为什么总感觉社会上没有去广泛认可他推荐他呢?他说:笑话,你难道要让大家走出去看到外面的大广告都贴着:让我们一起学习王阳明吗?
或者打开电视打开哪里媒体全部都是王阳明,我告诉你那就坏了,那就完犊子了。
我说为啥呢?他既然这么好,把他推广开来不好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他,越来越多人了解他,越来越多的人去认识他,不是有利于咱们的传统文化精髓吗?
他说:凡是真正好的东西,多数都不太适合明面上大型推广。
我问他为啥呢?
他说:你家如果有个家传的宝贝,你会天天拿着到处跟人家晒,发在朋友圈里面到处说吗,肯定不会,你肯定得把他好好的用锦盒包着,放在书房或者哪里不要显露出去。有识货懂的人来了,你就给他展示一下告诉他。
咱们中国这几千年来有很多宝贝,非常多的灵魂宝藏,很多都是不太适合拿出来大型推广,比如道德经庄子这些,你推广就会出问题。
我问:为什么会出问题?
他说:人呢,就是太坏了,有点啥好东西吧,一旦拿出来推广就有商业价值,一旦有商业价值,那就使劲地糟蹋。我感觉王阳明能从土里面气活过来。
咱就不说别的,这些年我见到很多传销公司搞培训,搞国学培训,就常常开口闭口王阳明。动不动就禅修班、国学课,嘴上不说王阳明知行合一,走出去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知行合一变成了——你要懂赚钱的门道然后赶快行动别犹豫的催眠话术。
你说这还得了啊?
我说:照你这样一说确实也有点道理,但是我不同意,我觉得人人都有学习王阳明的权利。
他说:好东西随便拿出来泛滥,是会被别人用坏的,因为不会用的人或者说不想好好用他的人太多了。真正想用他或者说与他有缘的,他自己会去找他。真跟他有缘,真正能跟王阳明心学有缘的人,他自己修到了一定的时候,可能就拿起书本来看那么一两句就明白了。这个时候他就能跟王阳明灵魂合一隔着时空对上话了。
你跟他无缘,你就是买100本他的书放在家里也没用,你照样还是过你的贪嗔痴的生活。
心学是啥东西,这哪是一般正经人去鼓捣的东西。一般正经人都忙着挣钱做大老板。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时间,也得去泡个妞吃个野味打个游戏。还有时间搞什么王阳明呢?
搞心学的,那都是吃了饭闲的慌,没什么事干。也知道自己赚不了太多钱,就拿着王阳明心学来研究研究,想在灵魂上有点突破,这都是老实人,善良人,可怜人,弱势群体懂不?
我说:也不然吧,我就认识很多老板,有钱的人,有知识的人,混得都不错的精英,都非常推崇他的心学,常常开口闭口就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啥的,很虔诚。
他说:你别听他们瞎忽悠,知行合一,1万个人里面有9999个人是不明白的。那都是附庸风雅瞎说的。有那么一两个明白了,也做不到。做不到那就还是算不得明白。
所以呀,王阳明的心学也好,佛法也好,道法也好,凡是这种比较极致的好东西。常常都被人捧得很高,好像你不读个十年古书,研究很多学问。有个几尺厚的哲学思维大脑,你就没有资格去干这些事。
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大道至简,非常简单,只要你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回到当下,把自己的心关照好打理好,自然而然总有一天会有他那种境界。然而越简单的事情人们越是不喜欢不相信,否则一辈子追求搞得要死多没意思,划不来,不值得,总得得到点啥才行,总得发发光啊!
大部分人在说这个东西,不是当成一种哲学或文化来说,就是当成一种所谓追求来求索。极少有人在生活中当真玩真的,在自己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当中去领悟和实行。
所以说你说要把它大型推广去广而行之,这首先就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真实的精准受众就非常少,然后谁去推荐谁去推广这都是问题。
你要去推广他,首先你得懂他,或者说你要自己先能做到,但其实他这套东西谁做到了谁都不愿意出来推广,做到的人大部分都躲起来了。
而且呢,但凡心性之学都很忌讳总是推而广之。因为心性之学光是理论上要研究搞懂,就必须有点文化的人,一般老百姓很难理解也不会有兴趣去搞。
推广开基本上会引发很多人拿了鸡毛当令箭。慢慢就会形成一种虚浮浮夸口头禅盛行或者走邪路的局面。对社会来讲也是很不好的一种影响,所以整个社会来讲,也没有任何官方愿意去干这种事。
官方也是非常明智智慧。不能因为你是非常好的东西就拿出来大行其道,要用它,自有用的地方和方法渠道。
大行其道的应该是在明面上很简单能够理解并且容易操作执行。男女老少,贫富、文化高,文化低,各种层次的人都能理解的东西,才能大行其道。
咱们打个比方,比如说道德底线的东西,古圣先贤说了很多。但是它过滤到了民间,真正大行其道的呢,就是一些比较能沉得下去的条条框框,
能够形成一个民族的底层文化印记的,比如说与人为善。积善之家,常有余庆、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富贵不能淫贫穷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这种比较通俗易懂的东西。
其实你仔细去体会王阳明,当年为什么要把这一套东西搞个名字叫心学,因为他也明白,如果他不搞一个名目。跟你去谈这是儒家的或者这是佛家的,这是道家的。很多人一下抓住就走偏了。他只不过是用他的一套适合当时社会环境的方式去表达那个道。
明白的人一看就明白了,不明白还想拿他吃饭的人反正也就抓住这4个字,知行合一。然后在社会上一顿操作猛如虎,往成功学上弄,跟随者众。
你说说这东西能够大行其道吗?大行其道,推而广之不就是把心学给埋葬了吗?祸害了吗?
所以你就看吧,凡是被大家一哄而起弄得高高的,那绝对是摔得很惨的。真正的好东西就是一直安安静静平平淡淡放在那里,不妖不怪、不玄不神、不发光不闪眼、你懂他自然就是宝贝,不懂的即使天天上香跪拜背诵如流,也是一本纸片书而已啊。
我听他说完,有点气,我说:你这人思想很偏激,现在咱们很多人的文化追求高了很多,对王阳明对很多灵魂之学对咱们国学传统精髓,都有了追求,这是好事,难道你希望大家都只是赚钱打游戏吗?即使不懂,又怎么样?还不能学吗,谁不是从不懂到懂呢?
他笑了:你别急啊,我也是一时激动说几句,我意思不是说不能学,我只是说,不能推而广之大行其道。因为世间人啊,能够趋之若鹜都是为名利啊,心是什么,早就丢在九霄云外了。
我借王阳明的一句话"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你细品,谁愿意在事上磨自己啊,都是使劲磨别人啊。
我气死了,骂道:我品个鬼,我要知道还来问你。
其他网友回答:作为一个绍兴人,从最早至阳明先生的墓地祭拜需要当地人指引才能找到,到如今绍兴城内铺天盖地阳明文化的传播,总共为时不超过十年。
阳明先生之前不被世人广泛认可,其因大概有三。
第一,阳明先生的思想中,有一个被我们历年教科书上打上了“唯心主义”思想的烙印,那即是著名的“南镇观花”,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而我们国家是提倡唯物主义的,自然他的思想不会被大范围去宣扬。
其二,阳明先生曾经平叛镇压过农民起义,而我们是农民起义起家的,中国历史上好多农民起义都被我们宣扬的十分正义,所以镇压他们的,当然是邪恶的,君不见曾国藩还被后世之人称为“曾剃头”,但真实的农民起义他们所干的事,大家应该都心知肚明。所以“邪恶”的人不便于宣传。
第三个,我们有一个敌人叫蒋中正,此人十分崇拜王阳明,到台湾后把台湾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本着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的思想,阳明先生自然就被搁置一边了。
综上所述,一个文化或者思想能不能被广泛认可推荐,是跟国家及政党的引导提倡息息相关的。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
这个标题应该有问题,随着领导人9次提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王阳明热已经形成!应该不被认可,是之前的事情!
以前之所以不被认可,主要两个原因:
1、人人皆可成为圣贤,在当时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王阳明心学,是把读书人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解放出来,提出“人人皆可成为圣贤”的向内求的思想,打破大家一味盲目崇拜朱熹这个圣人这个怪圈。而且王阳明直接指出朱熹私自篡改《大学》这部经典,加上自己的解读,是错误的,而带来了很多问题。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对封建统治阶级禁锢读书人的行为是背道而驰,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在封建专制的年代,在一个圣旨即是真理的年代,在一个“一句顶一万句”的年代,下属和百姓,既不需要有独立的思想,也不许有怀疑精神,他们只需简单的服从。难怪,统治者们更喜欢朱熹。因为朱熹劝天下人认真读书,多读官方勘定的圣贤书,照着书上说的、圣旨写的,做去就行。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和“人人皆可成为圣贤”,而不必以程朱理学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以“觉民行道”代替“得君行道”,这是开启民智,一定要加以禁止!
2、心学自身问题,要求致良知,可是没有良知的标准王阳明心学特别强调“致良知”,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什么是良知,他说就像本性,由于良知标准,大家理解都不一样,就像高考一样,都是主观题题目,没有客观题,全靠自己发挥了!所以传习录里面很多地方,王阳明不厌其烦讲解何为良知,也就不足为怪了!
所以王阳明去世后,心学弟子因对良知的理解不同,而分成几派,尤其是泰州门派,到何心隐为领导的时候,更是激进,直接对张居正新政进行评头论足,被张居正直接灭了!值得讽刺的是张居正本身就是心学门徒(江右学派)!
其他网友回答:因为老王站(排)在“唯心主义”的队伍后面……
其他网友回答:作为一个曾长期翻阅过《传习录》《大学问》的哲学嗜好者,我试着来解答这个问题!
1.当下国人最关注的是物质生活、赚钱理财之道,身心灵健康成长只能靠后。
即便是一再被“国产的”或“进口的”成功学、心灵鸡汤文“忽悠”后,有了免疫力,有亲近国学的意愿,但每天为生计奔忙赚钱的逼迫,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真如铁”!
在工作之余,就需要放松来点“实在有料”的,“口味”有点重也不妨。这就是当前“小丑傻逼”为什么“走俏”受欢迎的原因了!他(她)们可以逗我开心拉升我的“智商”,释放自己的“优越感”,多爽啊!
而“古今完人”王阳明的心学,最初就是教人“如何成为圣人”的学问,是与“尧舜之道”、《大学》一脉相承的!
相较急功近利的西学,这的确是现在最需要的“圣学”,解决问题的一剂良药,却没有几个受众,不能延伸扎根。因为,它本来就是种士大夫治国理政的学问,与俗人凡人关系不大。
2.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读”
在教科书上,王阳明心学是被定性为“主观唯心主义”者,虽然有学者从道德论、量子论角度为他“平反洗白”辩护,但过去教条粗放型的“破除迷信”导致的思维“固化”、定势、板结,即便一时的科学“再启蒙”也难以挽回。
用科学“认识论”诘难心学是有问题的。心学是“形而上之道”,(西方)科学属于“形而下之器”,不在一个“维度”层次。心学之心“非唯心之心”,古代中国人对“心物先后”根本就不感兴趣,此为近代西方精神殖民“殖入”之命题。
此心非彼心,她源于易道传统的心性之学,是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心”、圣心,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学更偏重是“价值论”,以华夏易道文化为根基,这个理不清,心学就没有土壤、立足之地。
3.这几代人明显有个文化“断档期”,即便有人不知“王阳明是谁”,也很正常。
中华文化千年寒,文脉断层已百年!王学即便在海外影响很大,国人的接受“前认知”欠缺,连国学的基本常识都没有,是根本理解不了,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学说的!
乐活一家之言!共勉!
其他网友回答:<2>皇帝不称朕(胡丹)
王阳明很大程度上,被今人神话了。人被神话,是传播的一种习见规律,本为凡人,后来就登入神品,这样的例子太多,不胜枚举。好比与阳明同为明代人的刘伯温,就是一个典型。阳明亦是如此。
神话可以丰富民间故事,为古人增光;坏处是,后人除了景仰,却没法从他身上学到真正有用的经验了。我们能学的,都是凡人,神仙不是人,能飞仙,还不死,各种超能力,咋学?只能看热闹。所以当代人学史也好,写史也好,要避免将古人神化,必要时得做点“去魅”的工作。
事实上,王阳明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但他绝不是什么“明朝一哥”,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遭遇到层层的阻碍,他的学问,恰恰从对他的误解和非议中来,他后半生都处在争议的漩涡之中。
对阳明的批评,在他于正德十四年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后,骤然升温。其中原因复杂,有奸佞对他的陷害,有当道之人对他的嫉妒,有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当然,阳明自己处事的特点也是一个重用原因。
这些指责主要包括:
1、“通濠”。阳明与朱宸濠的关系,一直是他背负的负资产,在他生前始终没有洗脱,从“交通”到“党逆”,指责逐步加深。
2、夸大军功。在江西时,就有人指责阳明冒滥军功,多年后,阳明重新出山,总督两广军务,采用恩威并用的方法,迅速平定两广之乱。当捷报上京后,嘉靖帝还联系到江西“夸大军功”的旧事,说阳明为人素喜夸诈。
3、纵军劫掠,屠戮无辜。
4、私藏南昌府库财宝。
由于批评太多,阳明虽立下平乱首功,却无升赏,仅仅由南赣巡抚改任江西巡抚。
一年多后,嘉靖帝即位,阳明的功绩得到认可,他被授予新建伯,但很多具体的责难却没有得到澄清,与他一起“起义”平难的同事,也多遭到黜革。阳明见申诉无人理会,遂挂冠归越,开始了七年的讲学生涯。而讲学又进一步加剧了对他批评。
嘉靖元年,就有给事中章侨上疏说:
“近有聪明才智足以号召天下者,倡异学之说,而士之好高务名者,靡然宗之。”
将矛头直接王阳明,并要求对王学“痛为禁革”。嘉靖帝的批复说:
“近年士习多诡异,文辞务艰险,所伤治化不浅。自今教人取士,一依程朱之言,不许妄为叛道不经之书,私自传刻,以误正学。”
章侨的劾疏和皇帝的批复都没点名,但众所周知,其所指就是阳明及其心学。
几年里,对阳明的“谤议”非常多,在《阳明先生年谱》里,就记载阳明与其弟子专门讨论过,为什么“谤议日炽”?弟子们说了不少原因,有的说是先生势位隆盛,是以忌嫉谤;有言先生学日明,为宋儒争异同,则以学术谤;有言天下从游者众,与其进不保其往,又以身谤。
弟子们说出了“召谤”的三个原因:
第一,“忌妒谤”。老师功业太盛,众人忌妒他。嘉靖即位后,阳明一直赋闲,明摆着将他冷处理。当时许多人为他鸣不平,最常说到的理由,就是“忌之者众”。他们忌妒的,就是阳明“暴得大功”,并因此封爵,是以百般诋毁,由其事功及其学术。
第二,“学术谤”。阳明的学说与正统的程朱理学不同,程朱之学是“正学”,阳明学自然是“伪学”了。在阳明死后,由大学士桂萼发起,“廷议”阳明功罪,最后那些“夸大军功”之事都无定论,唯有“伪学”坐实,成为把柄,桂萼就说他“学术不端,聚众祸乱”,并且正式通过诏旨的行使,下令禁止讲授、传播阳明心学。
第三,“身谤”。阳明在余姚大开讲席讲学,只要是来拜师学习的,一概结纳,他对弟子并无甄别。入门弟子多了,并不能保证都是良材,许多人言行不佳,行事诡异,对师门确实造成负面影响——这在后世,阳明学光大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就是所谓的“身谤”。
对此,阳明只能说,“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他自知难以争辩,只好守住“良知”,他实际上是无可奈何的。
除了以上几条,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前人未言的。那就是阳明心学的大厦,阳明奠基了,却还未正式建成,是以他在临终前说:
“他无所念,平生学问方才见得数分,未能与吾党共成之,为可恨耳”!
许多事,阳明自己就讲得不透,或有所避讳,更缺乏对具体修炼之法的明确指授,当门人弟子修行时,很容易造成分歧。在大礼议中,阳明弟子发生分裂,势同水火,就是证明。
可以说,阳明生前身后都遭受了巨大的非议,甚至于有人说,阳明学是“谋叛哲学”,还有人特别推崇阳明的“权谋”,视之为阴谋家。可这与他“致良知”“不动心”的学说,差之何啻千里?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如我们暂且把阳明先生请下神坛,好好钻研一下。
(受《中国青年报·国学专版》邀请,我就此写了一篇八千多字的长文,待发表后再与各位道友分享——皇帝不称朕)
其他网友回答:不俗不道,年寿太嫩。术士之类,称谋士与诸葛,佰温,张良,相比还差一大阶。
其他网友回答:现在都科学唯物主义了还推广王阳明?
王阳明思想能让旧中国脱离苦海,建设新中国吗?答案显然是不能。
毛泽东思想让中国脱离苦海、让新中国欣欣向荣。
所以既然已经有更好的了,为什么还要推广王阳明?
可能题主并没有听过这句话:“王学遍天下”。
实际上阳明的心学在其本人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收到广泛关注,待其去世后,阳明的弟子更是散布各地,广泛传播阳明的学问。
在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其理论就受到很多人的信服,因为他的理论既能适应社会主流思想要求的道德修养要求,又能为那些主流思想反对者们所用。另一方面,阳明后来平复了赣南农民叛乱和宁王之乱之后,名声大噪,各地慕名而来的求学之人络绎不绝,此时的阳明心学已然成了一番气候。
等到阳明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们更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传播阳明之学。其大弟子钱德洪,在野三十年中,几乎每日讲学,另一弟子王畿,在全国各地讲学亦有四十余年。泰州学派开创者的王艮,早在阳明在世的时候,就带着两名仆人,乘坐一辆模仿孔子周游列国时样子的小车,一路宣讲阳明之学,听众常常有很多贩夫走卒之徒,他一路讲学到北京,引起轰动,围观听讲之人摩肩接踵。而在阳明去世之后,王艮又周游四方,到处讲学,招收门徒,后来形成了泰州学派,其成员包含佣工、樵夫、陶匠、田夫、商人,三教九流都有。
阳明之学后来因广泛传播,形成很多学术团体,按地域分为七大派:姚江、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北方王门、粤闽王门。从北到南,王门之学遍及天下。其盛大气象,可见一斑。
而从时间维度看,阳明之学对后世很多学派和事件亦有深刻影响,明末刘宗周的蕺山学派由王学演变而来,黄宗羲的思想也深受王学影响,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也曾用阳明之学维护变法,明末清初,王学传入日本,形成“阳明学”,对日本明治维新也起到过推动作用。
其他网友回答:最近正在读心学经典《传习录》,从自己的理解说一下为什么王阳明难以被认可和推崇。
一是在理论体系上,心学过于圆滑。心学吸收了宋明理学和禅宗佛学的内容,将两者的某些精华揉为一体,看似精巧大成甚至创新,实则不过是把理学和禅学结合在一起而已,这样的学问圆滑而看似完美,但完全达不到宋代理学的体系完整、逻辑连贯,更达不到佛学的理论精巧和思维深度。心学努力糅合儒学和佛学的结果是,在理论体系上,跟理学和佛学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与理学、佛学相比,心学不过就是个试图两面逢迎的而又两面批判自以为完美高大上实际上浅薄的二流学说而已。心学就像山寨手机,总试图把安卓和ios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既像安卓机又像苹果机,结果就是个四不像。但这样的思想山寨机很适合当下很多中国人的思想层次,所以心学在某些人眼里就是最伟大的学说了,所以说王阳明不被认可是一个假的设问,事实是,王阳明心学已经成了相当多的中国人的必备文化炫耀品,当然在正统的理学信仰者眼里,心学不过是一个异种,而在佛学弟子眼中,心学不过是一个俗家学徒,在基督徒眼里,心学弟子是可以向上帝信仰转化的异教徒。心学就是这样,圆滑至每个宗教都觉得与其有共同之处,但又都觉得心学都是从自己祖师那里偷的艺,从而在等级上,王阳明比自己信仰的孔子、佛祖、耶和华或者权力、钞票低一两个甚至许多个等级,他们说心学好,只不过是把王阳明当成一个吸收自己信仰的成功者,把心学当成实现自己欲望的一个工具。要知道,思想工具跟精神信仰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人人喜欢并且口头上尊敬王阳明,人人实际上都不拿王阳明当根葱。
二是在实际指导人生和社会实践方面,心学理论上夸夸其谈甚至完美无缺,但实践上很容易就会走向无原则、无立场,信仰他的人基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说‘信仰’也不对,实际上没人把心学当信仰,只是把心学当成实现个人私利的工具而已,这也是当前心学像当年的成功学一样流行,却根本行不成坚定的信徒圈子的原因。心学只是工具和武器,不是信仰,王阳明只是成功榜样,不是宗教领袖。由此,现在流行的心学,将来会像成功学一样,流行过去也便被遗忘了。
我们评价一门学问是好是坏,不是看创始人的功业,也不是学问的完善精巧,而是推崇这门学问的人的主流是哪些人?简单总结一下,明末推崇心学的就是在朝堂夸夸其谈不务正业以精巧理论追求私利国难临头变节投降的一群人,日本推崇心学的就是一群军国主义者,当代中国推崇心学的则以贩卖焦虑的文化商人和营销学成功学鸡汤文骗子为主流。推崇心学的就是这么一帮人,而被迷惑的则是被焦虑感和成功欲望还有个人享受所围困的很多国人。
这就是心学不可能成为主流学说,王阳明不可能被长期尊崇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在思想上使用心学这类‘’学问山寨机‘’的时代终会过去。
威海链 » 为什么王阳明不被广泛认可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