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真的爱国吗,他该去辅佐周朝天子,为什么为一个诸侯国自杀?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楚国是芈姓,分熊氏、屈氏、景氏、叶氏、昭氏、伍氏等,祖先是帝高阳颛顼。屈原《离骚》开始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

周人的祖先是后稷。颛顼和后稷虽然都是黄帝后裔,但是已经没有多少血缘关系了,到西周时候更是已经过了差不多两千年了,更是没有什么关系了。武王伐纣时候,楚的头领跟着打仗,结果也没有换来一个爵位,窝了一肚子火。后来勉强被封为子爵,但是楚人显然不买账,自称“王”。事实上,楚人和周人一直打仗,被周人骂为“蛮”。楚人也不含糊,也以蛮自居。楚人强大了之后,有机会就去问问周天子的九鼎的斤两(问鼎中原),跑到黄河边饮饮马(饮马黄河)。

屈氏也是楚国的国姓的一支,当然不会效忠于周天子了。

其他网友回答:

拿黑海政变后的苏联作比喻,戈巴卓夫等同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共主,屈原等同立陶宛的民族主义者,只关心自己的国家

其他网友回答:

他是楚国人,做的是楚国的官,为爱楚国而奉献,有什么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

未来只有一条路:道法自然,善生和谐。还有一条路:背道而驰,生态毁灭。

道法自然,必须去货币化。当年抵抗侵略,如果先烈和英雄都不站出来,我们就是亡国奴!

而今生态破坏,如果我们都不站出来,子孙就没生存。

道法自然,势在必行,弘道积德,功德无量!理子先生

人本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的前提和根本是道德主义,否则就是造成人类独大、民族(优等论)主义、霸权主义等导致国家争战、民族争斗、最终致使生态破坏、地球毁灭。理子先生弘道积德语录

德智体美劳,除了人多伎巧的智,其他都扭曲了,无道,德智体美劳都没有了根本依据。

整容是人造美,不长久,自然美才是真的美。

整整心灵吧,净化污染!再好的摄像头,也不如内心道德价值观的敬畏性。再繁杂的礼法,也不如人性天性道德人格的约束力。当人有了信仰,回归了道德人格,无论合群,还是慎独,都会尊道贵德而常自然,随心所欲不逾矩。理子先生弘道积德语录

无为是自然的延伸,无欲、不争是无为的延伸。不争名利外欲和自我可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为无为之争的是“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圣人五德,修德(德行)境界。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尊师重道,人之本也。

道德家的坚守!

师贵有德,师德贵道;清心道心,慎终如始。

无道不久,无德不长;弘道积德,皆可通圣。

天地万物,尊道贵德;同道同德,善生和谐。

理子先生

其他网友回答:

<2>感谢邀请~我是@杨果儿讲历史 ,欢迎大家关注我!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从齐桓公称霸诸侯开始,出现了春秋五霸,再到韩、魏、赵三家分晋,于是春秋过渡到了战国,由此出现了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时期,强者生,弱者亡,大国争霸权,求扩张,小国求生存,被鱼肉,战争伴随着变革,动荡伴随着创新,诸侯之间争霸从未停止过。

战国时期,有名的“合纵连横”,苏秦提出“合纵”,苏秦构建六国同盟,佩六国相印,使强秦长达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六国,提出“连横”,“以横破纵”,瓦解六国同盟,张仪戏耍楚怀王,楚怀王与齐国断交,因此与秦国交战,孤立无援,最终导致楚国灭亡,屈原是楚国人,属于战国末期了,周天子早就不存在了,屈原选择自杀殉国。

其他网友回答:

人王的神圣性从夏后启把禅让制变成继承制开始,就已经开始逐步降低。

随后又经过武王伐纣王,人王变成天子,这是进一步地对神圣性地破坏、降格。

而周幽王压制申候失败,周平王得位不正,造成了周天子位在各路诸侯心中,无论是实力,还是神圣性已经开始降低到非常低的位置。

在这个时代里,诸侯国内的各个贵族们想要实现自己最大抱负,首先就是自己所在的家族,也就是诸侯国,其次是别的诸侯国,周天子是最没有人去选择的。

而屈原本身就是出自于楚国宗室旁支,以他的来说,他忠诚的自然是楚国。

这是那个时代的标志,也是贵族统一的意识形态。

其他网友回答:

屈原是楚国的熊姓贵族,他与楚王有着血浓于水的关系,楚国是生他养他的母国,他没有理由不爱她。而周天子所拥有的诸候国则是其臣子应尽的义务,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个不爱自己的母国,而爱其他诸候国,岂不荒谬?

其他网友回答:

周天子是村长,诸侯是自己家。你是会为村长家日子着急还是自己家?

其他网友回答:

春秋时期尊王已经只剩了个口号了;尤其是战国时期,没人尊王了,只认同自己的诸侯国了。再加上楚国一开始就不愿尊王而自称王,所以屈原作为楚国贵族当然只爱楚国了。

标签: 朝天子 屈原真 诸侯国 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