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九章有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本章的最后一句“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便是老子的归隐注解。
功成身退,乃天之道。意思是功成名就之后,就要适时退出,不居功贪位,这是自然律规,不可违背。如果违背规律,则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功成身退,既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智慧。善于把握和运用这一规律的人往往都是遵从道学、大智大慧之人,他们功成后激流勇退、美名远扬,避免了无端招至的灾祸。比如被世人誉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范蠡,据史书记载,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霸越之后,急流勇退,开始了后半生的实业生涯,成为远近闻名的"陶朱公"。他所传承的老子道家思想也随着他在实业上的成功而在齐国传播,并最终发展成为道家学派的重要学派—黄老之学。与范蠡做出类似选择的还有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北宋开国名将石守信等等。
古往今来,功成身退的实例虽是不少,但功成后居功贪位和功未成身先退的更是不在少数。一些居功自傲、功高盖主之人,他们居功贪位,不知收敛,结果是没有一个好下场。这既是违背规律的惨痛教训,也是性格贪婪、妄自尊大带来的必然恶果。这些人通常都是能力非凡但又飞扬跋扈、目空一切,他们功成名就后不是见好就收、收敛锋芒,而是变本加厉贪慕虚荣,结果是身败名裂、祸起萧墙。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与范蠡一起为勾践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的文种。文种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灭吴后自觉功高,不听从范蠡劝告,尔后为勾践所不容,最后被勾践赐死。类似的例子还有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白起和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等等。
而现实中,还有相当多的人是功未成而身先退。看看我们身边,一些有志青年,初出茅庐便急功近利,他们不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也不明白厚积薄发、持之以恒的道理,稍有不顺或坎坷便放弃志向、转移目标、另起炉灶,结果是一事无成,劳而无功,不仅耽误了大好时光,如果长此下去还很有可能耽误自己的大好前程。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实例,一个同事2000年时因对单位的一些事情有看法,于是便辞去工作自谋职业,并开了家快递公司。当时做快递的公司十分罕见,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坚持干下去,也必然会有所作为。但他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快递干了不久觉得收入不如餐馆,于是又把精力放在了“烧烤”上,再后来又丢掉烧烤搞起家政,再后来……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最终他还是一事无成,老伴也因此与他分道扬镳。这其中的缘由相信各位看官已是心知肚明。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请刷新试试 其他网友回答:《道德经》中很多经典语句都可以看出老子的归隐之意,和他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主张。现简要分析如下:
从政治角度看,“治大国如烹小鲜”,"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意思是治国理政要谨慎小心,实际上深层次的理解是,有为就会有错,执政的时候就会有失败的结果,这就表露了要“无为而治”的思想,用现在的说话,推行民主自治,政府不要管,官员都应该归隐。
从个人角度看,“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意思是在个人的价值观上,老子不同于那些世俗之人,他们熙熙攘攘,纵情于声色,迷恋于功名,而老子自己则甘愿清贫淡泊,并且显示出自己与众人的疏离和相异之处。你们自去轰轰烈烈,而我平平淡淡,返璞归真。这就是老人的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就是说明要保持高洁的品格,从身心都归隐于自然。同时,也是对“道法自然”的一种解读。
其他网友回答:静是躁之君,重是浮之根,还是归隐吧!!!
其他网友回答:为社会奉献了一辈子,正常退休,想清净清净,并不是避世,这一点要搞清楚!
其他网友回答:儒、道、释,为我国宗教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自的核心思想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共性,但也有相当明显的区别,比如儒教以“仁”为核心,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鼓励“入世”,希望大家都能追求仕途,成就一番事业,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鼓励“出世”,不鼓励大家与人过多争执,释教也就是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己任,主张众生平等,相信世间是有因果报应的。其中道教的思想在后世被研究的很多,与道教的思想一并成为谜团的,还有其创始人老子的生平,从老子的身世到他对宇宙的认识,再到思想的提出,至少有四大方面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今天在这里,我们讲其中的三个——老子的出生之谜,老子管理的那些图书哪去了,老子到底去哪归隐了。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最正统的说法,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当中所记载的关于老子的身世。据记载,老子出生在楚国苦县境内,取名李耳,字为聃,小时候的老聃非常聪明,学东西又快又准,师从商容老先生,学习了关于礼仪、天文、地理等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在商容老先生的引导下,开始逐渐形成了对于宇宙自然世间万物的辩证思考,渐渐地,商容先生愈发意识到自己的学生并非一般实力,于是劝年少的老聃动身,如周求学,在执着的进修之下,老聃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并且成为了守藏室的官吏,专门负责整理和保管周朝收藏的典籍的工作。
以后的事大家基本就都知道了,老子在文化上的成就举世瞩目。那么实际上老子到底是何方人士呢?民间有传闻云,老子出生时,双鬓就长满了白发,因为他的母亲整整怀孕八十一年才生下他,所以一出生就有八十一岁了,自然就有白发了,还有一种可能性是,老子由外乡来,为了生存下去就认某位老太为亲,以讹传讹便有了各种传说。
既然老子在周朝负责的是图书典籍的管理工作,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那么他负责管理的那些重要典籍都去了哪里?答案只有一个:已经丢失了。要知道老子管理的图书,都是非常珍贵的,自夏朝开始,历经商朝,包括《山海经》《连山易》在内的各种上古时代的典籍孤本,都是由老子负责管理的,这些孤本记录着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关于七大传说故事,各位领袖的生平轶事,都在这些重要性巨大的古书里,一旦丢失破损,责任之巨大,已经不是老子一个人能负责得了的了,但是这些典籍孤本还是人间蒸发了。
那么到底是怎么消失的呢?答案就是动乱,夏商周过后,中国古代的奴隶制走向了尾声,在接下来的春秋时代,逐渐消逝,而春秋时代正是一个各路群雄崛起,欲取周王而代之的时代,战乱纷纷,各个国家不停上演着重组又瓦解的剧情,也诞生出了包括齐桓公、晋文公等被称为“春秋五霸”的君主豪强,在这样的社会动乱之下,周景王的后人王子朝无力拯救周朝苍生与水火,将所有的珍贵器具和图书全部打包,带着这些东西一起流亡到了楚国,尽管他想竭力保存这些珍品,然而在他被刺杀之后,一切器具和图书就不知去向了,全部线索就此中断,大概也是因为此事,老子也开始了他因避祸而隐居他乡的生涯。
那么在古籍丢失之后,老子到底去了何方隐居呢?当年老子要想逃出函谷关,没有国家批准的通行证是绝不可以的,在关令尹喜的劝说之下,老子贡献出了自己的巨著——《道德经》,这就有了后世“老子化胡”的说法,意思是说。
老子献出《道德经》以后,一路向西,途径今天的印度,一直逃到了西域,并且将自己的思想和巨著广泛传播,虽然这样讲有点神话传说的意味,但时至今日,所有译成外文的著作中,《道德经》的发行数量是仅次于《圣经》的,这很有可能是老子化胡并广泛布道的有力佐证。
毋庸置疑,老子的思想和著作,对全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留给后世的传说故事也是不胜枚举,今后的文章里,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掀开关于老子和《道德经》的神秘面纱。
其他网友回答:人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道理懂到一定的程度他就不说话了,有人说他觉得多说无益,有人说他无人共语,这些都有道理,但还没有说到更根本的东西,道理都是由苦难与羞辱换来的,当你对一颗心蹂躏到一定程度,它就再也恢复不了它往日的风采与活力了,这种创伤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冷漠,觉得一切都索然无味了,有时候你自己都觉得自己太过颓废,想要奋起振作,但你发现一切不过是强颜欢笑,和没有情感的做作。
这是那些伟大的人物知而不言的一个根本原言!你看那些年轻人,总是在朋友圈喋喋不休地晒着各种动态,趣味盎然,乐此不疲。而那些经历了世事变幻的老年人总是沉默不语,不是他们太过智慧,也不是他们太过低调,而是他们无可奈何生命的沉沦,他们羡慕着那些年青的新鲜生命。一个年老的生命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拯救自己的灵魂了,即便他们四肢还健全,身体还健康。
人类社会充斥着肤浅的庸俗的追求的时候,人们的梦想就越容易破灭,就越容易被摧毁心灵,既便是人类历史上最智慧的生物,他都免不了心灵上的脆弱,直至最后的死寂。那些历史上看似潇洒无比的生灵,其实他们早就幻灭了好几次了,包括那个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庄周,没有过想不开,他哪能悟到潇洒这个词的含义,这不违反他老子的定义吗?
老子正是被个社会蹂躏够后,留下五千字,一声叹息走了,也许他那时是想写不想写,既然有人让写,那就写点吧!
一个人要活得逍遥自在不是你嘴上向别人宣称就做到了,别人得观察你的状态,希望你不要露了馅!
相似文章推荐
Copy right©2006-2021惠修网hfqx.com.cn版权所有 赣州名都贸易有限公司 赣ICP备2021008248号
报修电话威海链 » 《道德经》从哪里可以看出老子归隐之意?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