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各自城市图书馆和书店有什么文化记忆?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谢谢提问者的邀请。由于自己过去是从事出版发行工作,与书店的业务往来非常密切,关于那个年代书店和读书的文化记忋太多了。

记得九十年代图书行业十分火爆,我所居住的城市成都,大街小巷三步一书亭,五步一书摊,十步一书店之盛况仍记忆犹新。我住家院子大门十字路口处,竟有五个书店、书报亭和书摊。每每经过书店、书摊,总会驻足翻阅一阵图书杂志,如遇心仪图书,就会买上几本。那时每月工资至少有百分之十用于购买图书,加上出版社之间的图书交流,出版社发的样书,日积月累,家里竟存了满满一屋子书。闲暇之时,独坐书房,望着四壁书柜满满当当的图书,心中的欲望早被图书充盈,置身其中,顿觉淡泊宁静于胸。

当年由于工作原因,常游走于成都图书批发市场,场面堪比今天的电子批发城。每天早市走进市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推着小车的,扛着书包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到上午十点左右,市面各零售店就开始卖刚从批发市场批来的图书杂志。零售店前早有人候着,等待购买自己心仪的书报杂志。

那时的读者都分不同读者群,并非常忠实于自己喜好的书报杂志,每期必买。

记得父亲喜欢《作家文摘报》,每周出报那一天,他定会提前到家门口书店等候批发的人送报来,然后第一个买到心仪的报纸后,坐在街边浏览一遍,拿回家慢慢品读,直到把报缝中的广告都读完,才依依不舍、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写字台上。然后又开始期待下一期出刊日。《作家文摘》每年还要出一本合订本,这是父亲必买且不能漏买的书,所以每到年末该出合订本时,父亲都会提前到书店去预订。他这种对一个刊物的忠诚,每周必去书店消费的习惯一直持续到我成了《作家文摘.典藏》杂志社的负责人。从此他再不需要花钱买了,我把《作家文摘》历年合订本送了几大箱给他,他如获至宝,把这些书作为非常珍贵的礼物送给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由此又发展了一批喜欢《作家文摘》的老年读者。

我那时喜欢《读者文摘》和《女友》杂志,这两本书在当时十分畅销,风靡一时,销量极大。我每期必买,舍不得外借,读后精心保存,按年订成册收藏。常去的书店知道我每月必买这两本书,都会事先预留,等我去取,我成了这家书店的忠实客户。

若干年后,偶遇《女友》杂志主编……一个知性的女士。初次相见,如见久别重逢的亲人,仿佛与她在《女友》中神交许多年,两人神侃了两天两夜,意犹未尽,便聘请她兼职《作家文摘.典藏》杂志的主编,以延续她办刊风格,企望以此来吸引读者。

那时办得好的图书报刊都培养了一批自己的忠实读者,这是书店赖以生存的坚实基础。

而今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纸质书刊成了昨日黄花,人们改用成本更低、更便捷的电子产品阅读图书,书店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大部分读者。由此看来,今日之书店萧条,不是被同行打败了,是被网络打败了。

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昔阳红”。

其他网友回答:

许久没进了。愧疚。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大肆泛烂。实用主义有用,但对于整体发展极其有害,如不改进,振兴将成梦想。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上班这里除了工厂还是工厂,没有图书馆,想看只能在网上买。

其他网友回答:

书店要与时俱进,加入一些奇术,执大象天下往,乐与饵过客止,循道御术,守正出奇,三三制模式,才有机会赢得未来!

尊道贵德常自然,弘道积德安泰平。唯有道法自然、尊道贵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理子先生

其他网友回答:

新乡市上规模的书店,也就是平原路新华书店。特别近些年来,内部布局做了重大调整,加装上上下扶梯、空调,设置了少儿读书区。应该说内部环境的优化,换来的是包括儿童在内的稳定读者群和消费群。至于图书馆,也就是牧野公园对面的新乡市图书馆,感觉图书还不够丰富,尤其是内部空间偏小,不利于借阅者读书。

标签: 书店 图书馆 记忆 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