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怎么理解?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融汇贯通,形成了一个坚强的系统,又有贯彻始终的意思。

以“仁”贯彻体系始终。

言行上贯彻着自己的体系。

其他网友回答:

“一以贯之”不是一个方法,而是原则,“一”就是专一,“贯”就是坚持,这都是原则性的东西。至于孔子所说的“吾道”这个“道”,我们更不能将之具体化,按孔老夫子提供的线索,“朝闻道,夕死可矣!”那么这个“道”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比生命更重要,这就要我们细细的品味了。

比生命更重要的“道”

我们中国文化对生命有着独特的见解,我们的文化认为,上天赐给我们一个小生命,不是为了让我们吃喝玩乐、浑浑噩噩度日子的,而是为了成全那个大生命,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生命的。
所以“天人合一”一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怎么成全?就是子思在《中庸》中所说的“参赞天地之化育”,“参赞”就是辅助、弥补的意思,不但要辅助天地造化生养万物,还是能够弥补天地造化的不足,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中所说的“道”。

心里存了这个目标,我们才能心甘情愿的付出,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也无怨无悔。孟老夫子的“舍生取义”,就是这种精神的延伸。

其它还有很多,比如老子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墨子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等等。

这世上就怕认真二字

1957年11月17日,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接见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的时候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主席这个话,就是对“一以贯之”的“一”所做的最好的注解。

“一”是什么?就是一心一意。《尚书·大禹谟》中讲“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讲的也是这个“一”。简单的讲,所谓的“一”就是内心绝对的纯粹,没有任何杂念,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我们去做任何事情,都会达到异乎寻常的效果。

我们平时能做到“一”吗?恐怕还差很远,大多数时候,我们做事情多少都会抱有些许疑虑,将信将疑,又瞻前顾后,这样的话,在做事的过程中,必然难以完全投入,不知不觉的就会缩手缩脚。

也就是说,由于缺乏“一”的修养,我们根本没办法全副身心投入到我们所做的事中,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边做边观望,心是散开的,这样就难免出错,结果越出错越疑虑,越疑虑又越出错,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我们经常觉得活的很累,感觉人生充满了坎坷。

所以老子就强调说: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道德经·三十九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通过自我的修养,我们也可以逐步来净化自己的内心,但一时的净化并没有太大效果。这就象是夜空中的闪电,虽然很亮丽,但转瞬即逝,还是无法带来永久的光明。

我们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有一句名言:“坚持到底就能胜利!”净化内心容易,但坚持不断的净化很难,其实坚持也不算难,真正难的是能够坚持到底,这才是最难的,所以这世上最终能取得成功的,永远是极少数的人,这其中的原因没有别的,就因为他们坚持到了最后。

孔子的“一以贯之”,这个“贯”讲的就是坚持,初心不改,始终贯穿如初,这个就是“贯”。如果把“道”看作是目标的话,那么“一”就是对这个目标的深信不疑,而“贯”就是绝不退缩,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只有具备了这个气魄,我们才谈得上真正理解了我们的文化。

事情越是做到最后,难度越大,就越难以坚持,古人讲“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百里的路,走了九十里,最后十里路的难度,几乎与前九十里路的难度相当,这就是为什么世人做事会有那么多半途而废的原因,黎明前的黑暗中的寂寞,不是人人都能耐得住的。

总结

总之,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第一就是一旦确定了目标,就不能再抱疑虑,这只能降低做事的效率,以及提高事情的出错率;第二就是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的坚持到最后,否则前面再多的努力也会统统浪费,一切归零。

这是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前人经过一代一代的实践检验后为我们保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做为华夏儿女,我们应该庆幸,能够生于此世此地,真的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其他网友回答:

概括起来,孔子人文观的核心就是“仁”。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什么是“仁”呢?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通达,也要使别人通达。人们都可以从当下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做,这是实践仁道的方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终身奉行的“恕道”是: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绝不强加给别人。这不是指物质层面的东西,而是指人格尊严。比如,我们不希望别人羞辱自己,那我们也绝不要羞辱别人。尊重别人,是别人尊重自己的前提。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宽容精神,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什么是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就是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人与人之关系方面的仁道。推而广之,这也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宗教与宗教的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是人类与动植物、人类与自然之普遍和谐之道。

仁道的价值理想,尤其体现于人在道义与利欲发生冲突的时候。孔子并不贬低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和食色欲望的满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然而,不用正当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并不接受。人生存的价值,就在于他能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论语·学而》)“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孔子终身所忧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论语·述而》)他的快乐,是精神的快感、愉悦。他赞扬颜渊,穷居陋巷,箪食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孔子提出的道义原则,仁爱忠恕原则,仁、义、礼、智、信等价值理想,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国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据。这些价值理想通过他自己践仁的生命与生活显示了出来,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士人知识分子的人格典型。

其他网友回答:

对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的理解上,从历史上就很多,大多数是些有学问的名家,例如:钱穆、杨伯峻、南怀瑾、傅佩荣、李泽厚、刘兆英、曾仕强等等,他们分别对这句话阐述了各自不同的观点,歧义较大,对后世还是很有影响的。

本来是句很简单的话,由于以上这些原因,把这句话搞得神秘化了。这样长期地宣讲,使许多人面对这句话望而生畏了,不敢相信自己能够把这句话解释清楚了。

对这句话的理解,主要围绕在“一以贯之”这四个字上。有的说作串通意;有的说作贯穿或统贯解释;有的说不是一贯之,而是二以贯之;有的说作完整系统或中心思想解;有的说贯通一致的(指思想学说);有的是一切可用,贯穿与概括;有的说贯通与统一等等。这些解译前提就是“吾道”,指我的思想,“一以贯之”是建立在“吾道”基础之上的。

以上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诠释迷障,很可能是因为名家们把孔子伟岸化,说的话过于神秘化,再加上文言文解读歧义多有关。

其实,以上那些解译太复杂化了。也许,造成神秘之感的原因与文言文有关。文言文的确历史久远,表达简约,给后人造成在解释字义上,带来诸多不便或误差。但是,只要联系这句话前后句,对这句话就很容易理解了,并不复杂,也不神秘。

“吾道一以贯之”出自《论语·里仁》。它的前后句是:“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对这句话的解读就是: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可以用一种态度来贯穿它。”曾参说:“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弟子问道:“老师的话说得是什么意思呢?”曾参说:“老师的思想无非忠恕罢了!”就这么简单。至于曾参对老师的思想的这种阐释是否恰当?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必要再去考究曾参的理解能力吗?实在是没必要。

在“吾道一以贯之”后边,曾参所说的“忠恕”,指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说的是尽心为他人,没有二心二意;恕,是宽恕他人。“忠恕”就是以善待自己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忠恕”已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总之,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就是“我的思想可以用一种态度来贯穿它。”是在教育弟子们,要有“忠恕”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来贯穿始终。

其他网友回答:

“吾道一以贯之”意思是:我讲的道,拿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

该句出自:《论语·里仁篇》——春秋战国·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原文如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拿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子说:“我明白了。”孔子就出了。曾子的师兄弟来问:“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我们的老师所讲的道,讲忠恕之道而已。从这里开始学,学到圆满的境界,就是道。”

其他网友回答: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片段: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本章中所讲的“道”,是指孔子的思想学说,曾子的理解是两个字:“忠”和“恕”。其实,曾子对孔子之道的理解并不全面,孔子之道,除了“忠恕”之外,还包括“仁”之道、“中庸”道,其中“仁”是孔子思想的精华和核心。“一以贯之”是说其思想学说由一条主线来贯通,这条主线就是“仁”,“忠恕”乃“仁”之方,“中庸”乃“仁”之用,整部《论语》其实都是在讲“仁”。

“仁”之道是孔子一生从事政治、教育、文化等一切活动的行动指南,就像写文章一样,孔子无时无刻都不会偏离“仁”的主题。他曾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种对理想的坚守就是“吾道一以贯之”的具体体现。

教育有也自身的规律,育人之道就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一系列理念和方法,也应“一以贯之”,不可左右摇摆,更不可打着“创新”的旗号做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顾明远先生指出的教育领域的八大悖论,实质上是一些偏离教育规律的行为,违背了育人之道“一以贯之”的要求。


育人之道包括哪些内容?我想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理念,即教育的理想和追求;二是科学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方法论体系,如管理之道、德育之道、教学之道等;三是体现在一所学校,乃至一名教师身上独特的教育追求。

首先,科学教育的理念必须“一以贯之”。建国以来,我们国家虽然经历多次政治风波,但是我们的教育方针却贯穿始终,从毛主席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到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再到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再到习总书记提出“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每次调整虽然表述上有变化,但始终贯穿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既是对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继承,也是新形势下对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的借鉴和创新,这样的理念理应始终“一以贯之”,因为它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其次,学校也要将自身的教育理念“一以贯之”。学校是贯彻和执行教育方针的最基层单位,学校可以在教育方针和科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提出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育人理念。但是理念一旦确定,就要成为全校上下共同奉行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教育教学,都要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开展工作。


比如,有的学校提出了“为学生终生幸福和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作为德育处和班主任,就要思考如何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落实这一理念;作为教导处和任课教师,就是思考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为学生的未来奠基。需要指出的是,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应随着校长的更换而发生改变,新任校长应继承学校固有的传统,并结合学校现有实际,对理念可以作出微调,但不能随意改变学校的文化精神。

再次,教师要胸怀教育理想,将自己的教育追求“一以贯之”。不同的教师在相同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会形成各自的教育理想和追求,这是一名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比如,有的老师的课堂教学如春风化雨,喜欢用生动的讲解、严密的推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有的教师则长于指导学生自学,教学中善于教给学生方法,课堂上虽无多少言语,但培养出来的学生自学能力特别强。这些不同的教学风格都来源于教师的理想和追求,并且符合自身的特点,有时候其他教师是学不来的。因此,学校对教师不可强求一律,强制推行某某模式和方法,要引导教师将自己的育人之道“一以贯之”,鼓励教师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还是来讲故事吧!

有一天,夫子讲完课。突然就来了这么一句:“曾参啊,吾道一以贯之啊!”

曾参抬起头,说:“是滴,师父!”

夫子啥也没说,扭头出门走了。

剩下师兄弟们大眼瞪小眼,小眼儿瞪大眼儿,最后瞪到了曾参的眼上。

“师父说的啥意思啊师弟?”

“曾师兄,属你学问做得好呢!师父到底一以贯之了个啥呀?给大家唠唠呗……”

曾参说:“咱们家师傅啊,从开始讲他的道一直到现在,我觉着吧就俩字——”

“唠唠唠唠……” “哪俩字儿啊,卖什么关子?说呗!”

“我觉着啊,就是一个忠,一个恕!”

一个小师弟说道:“不就是忠诚和宽恕吗?”

曾参严厉地说道:“你懂个屁!”

“那你接着说!说人话啊!”

“忠,就是心里的中!就是中庸之道的中,就是合理。意思是做人要永远求合理,求心里合理!不合理,不合心的事那就是河南话的不中!”

“恕,就是心地如一!就是对待外人和世界要像对待自己一样。意思就是咱师父整天叨叨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就瞎叨叨,假传圣意吧!师父本意不一定就是这样的!”

“我说师父是这意思就是这意思!”

“你过分了啊,你这个不中(忠)了啊!”

“没过分,我说的很合理,很中。因为《论语》这本书都是我学生在写嘛!他们还会把我今天说的话都写进去!”

So like this。

其他网友回答:

作为一个合格的儒学黑,对儒学的认知理应比儒学粉更专业一点。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说“忠恕而已”,曾参可谓善听。

其实,孔子、曾参所言的道:“忠恕”就是“仁义”,忠恕之道就是仁义之道!

“忠恕”两字极大,后辈儒生心眼极小,很多的纷争由此而产生。

“忠”字,从心从中,中者,立中也,所以恪守原则谓之忠。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对事而言,“尽心竭力”谓之忠,忠于职守是也。对人而言,守信尽责谓之忠,忠信忠义是也。引申为对君主的忠诚,比如忠孝,后世儒家都从此引申义来阐述孔子的话,意思小了!

“恕”字,从心从如,如者,和顺也,故顺天尊上谓之恕。恕字也是极大,对自然而言,敬畏天地谓之恕。对人而言,和善相待谓之恕。

在孔子和曾参眼里,“忠”近乎“义”,“恕”近乎“仁”,“忠恕”就是“仁义”,忠恕之道就是仁义之道!

不是孔子和曾参没说清楚,是儒家徒子徒孙把“忠恕”两字理解小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一以贯之,汉语成语,意思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 贯:一直,习惯。出自《论语·里仁》成语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其他网友回答: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儒家的核心概念是“仁”,“仁”字如果造字是以两个人来论,个人的理解应该是“将心比心”,因为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交互状态(或模式)就是两个人——即一对一,和一对多(两个以上)。其实多个人听(看)一个人或多个人认识一个人,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一对一”,一个人认可或不认可对方,多个人(多数)认可一个人或不认可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被对方或多数接受,本质是现实利益平衡或未来利益平衡的期望。

仁源发于我,仁是爱,是善良心,无论是否有望于人,做为受体的人,从其本心,“仁”也是自己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的,至于受体能否以“仁”待我,则不为我能左右,但起码我施以仁,双方冲突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没有,这就是“礼之用,和为贵”,也是“仁”的目的——实现“和”态的秩序。

一以贯之,实际就是以一贯制,“一”是一个不变的理念——仁,“一”在此还有自始至终的意思,“贯”是用一个绳子穿起来的钱币(或其它类似钱币的东西),引申为践行(贯彻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一以贯之”就是始终践行“仁”这个理念(思想)。依我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没有准确反映孔子“一以贯之”的本意,只能说“忠恕而已”是曾子的个人理解。话说回来,“忠恕”也是能从“仁”推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曾子回答为“忠恕而已”也是对的。

标签: 吾道 一以贯之 孔子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