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七子道”论坛于今日寅而卯时在“道城”东部上区的“七子道场”开讲。老子天下第一,自然说都不用说,那老子为什么不用说呢?原来是因为:“说得赢、犟不赢这个道理”?所以老子就让孔子讲“道”!
孔子为什么这么犟呢?因为孔子太尽职了,他一心想把“道”阐明,他的“道”讲得又多又长又慢,由于老百姓没有吃饭,肚子早就咕咕地叫,自然也就没有心思听下去了,所以孔子也就不好意思、只好让墨子来讲“道”!
墨子自认为偷师学艺有底,另辟捷径有方,自立门户成派,定能保一方平安,一定会引起大家的共鸣,但此时的人们早已心不在焉,真是人心是砣肉,神仙难猜透,会场局面一度难以控制,甚至不可收拾,这时飞身上台一人,把墨子的“道”和孔子的“道”全盘否定,快刀斩乱麻,让人服服帖帖,这人就是韩非子!
韩非子虽然雷厉风行,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他的“道”也仅适用于各有所需的混乱局面,局面刚一好转,人们就口服心不服了,这时韩非子又被鬼谷子给轰下了场!
鬼谷子上台开口讲了两句,立马意识到广大听众太精了,一点就通,若继续说“道”,个个鬼精鬼精的,会连累人类安全,所以鬼谷子礼让道上的朋友邹衍来接替说“道”,自己一阵风似的跑到他堂嫂孟婆那里,把忘魂汤的配方剂量加大10倍!
邹衍硬是把毕生精力都用在此时此刻,可以说是他呕心沥血的“道”!大家心悦诚服。真是人上一百,五颜六色,由于少部分人群起哄,邹衍也只好由孙武上来讲“道”!
孙武上台讲“道”,大家异常兴奋,拍手叫绝!真是讲的头头是“道”,广大听众硬是全神贯注;“毒”也言之,津津有味;“独”也听之,聚精会神。听之任之的孙武之“道”,硬是毫无章法的狠、准、稳,虽令人耳目一新,但又让人深感不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日广大听众一夜惊魂。当他们睡不安稳时,这才想起曾经被自己打倒在地、并踏上一只脚的那个老头的“安神补脑定魂”咒来。咒曰:“仁者无敌,善莫大焉;仁者无敌,善莫大焉;仁者无敌,善莫大焉;仁者无敌,善莫大焉……”
其他网友回答:<2>100%是老子赢,老子说:“请允许我说一句,道法自然,你们讨论吧!”只要老子先说,那这场论道,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大家就都各回各家吧,孔子、墨子、邹衍、孙武结伴回山东,韩非子回河南,鬼谷子回陕西!只有老子骑牛不知去向。
如果这些人坐在这论道,孔子当主持人最合适,将会发生如下对话。
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既然来了,都是朋友,好好学习,互相成长,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且不能花言巧语一顿论说,因为:“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先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弟子有3000个,贤人有72个。我倡导仁义礼智信。”
此时此刻,墨子会立马站出来,墨子:“我不同意,我认为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废话。”
鬼谷子:“我叫王诩,你们的学说我都研究过,虽然都是诸子百家,但唯我纵横,不听你们争辩了,我去云梦山呆着了,拜拜!”
孙武:“你们跟我不是一路子的,我说不过你们,干就完事了,说啥啊!”
由于韩非口吃,听了大家的话,慢慢吞吞的说:“你们说的仁爱教化虽然有用,但是用处不大,还是得以法治国。”
邹衍:“你们五个人,对应着五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啊!”
在大家争论不休之下,老子一句道法自然结束了此次讨论。如果真的把大家放在一起,老子应该也不会跟大家争辩的,老子提倡的思想中有一条就是:“不与人争”。
无论谁胜谁负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诸子百家都是各有所长,只是看谁的受众者多罢了,您认为呢?
其他网友回答:从时空际会的角度而言,答案是“都赢”。因为能把这些思想大佬召集到一起,就赢得了一次奇迹般论道机会。
老子若为孙子则天下无敌:
其一,摒弃“老子天下第一”的傲慢心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术界也是江湖,如果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从内活修为上,就已经输了几个层级的境界。故,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说要学会谦卑,懂得学习和欣赏他人的优点。
其二,无为无为得尊位。无为,老子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道家所宣扬的“无为”无不为,一方面,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指君主不与民争。另一方面,更是对自己随性修为的警戒。贵为老子,若能当别人的孙子,就能点点滴滴,实实在在传道授业解惑,从而赢得发自内心的尊崇地位。
其三,大道易简路径通达。所谓“清谈伤身,空谈误国。”坐而论道,不如行而循道。道之伟大,一方面天道之深邃,另一方面,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即能在预防和处置现实问题的供给侧中,提供解决方案。即天之大道,地之厚道,能透过人之信道,能解决实际困难,才是赢得机会的精道不二之法。
其四,效法乎上得乎其中。孙武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用兵犹如上医辨证施治,其方法和处方,都是关乎生命存亡的真招实法。老子水性智慧与孙子金性法则相结合,无疑是最好的阴阳中和,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哦!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邹衍、孙武一起坐而论道,整体看是互相认可互相学习,没有输赢只有互相包容理解,最有可能是大家都以老子为师,对老子奉师礼待之,其它先贤和平相处。
假如他们以前坐在一起,我们畅想一下现场会出现什么情形,大家放飞聊作谈资,不做评判标准啊!浅见请见谅:
老子:沉默的无为但为师。大家在一起坐而论道,先圣老子应该是最为沉默是金的存在,绝对不会先开口,当大家说完后会起总结作用,老子阐述“道”都包含其它人所有的道。
孔子:有礼讲仁德。先圣孔子会主动阐述自己的为人之道,彬彬有礼的请教大家,希望对自己的道提出建议和改进,大家会给予认同和建议。
墨子:兼爱非攻。先圣墨子会阐述墨家的思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节葬等等,应该讲述时间会最长,希望受到大家的推崇和认可。
韩非子:以上治下为“道”行法。韩非子为法家之博采众长之集大成者。主张君王应用‘法’、‘术’、‘势’三者结合起来治理国家和教育民众,所谓“以法治国”、“以法教民”,说毕默默等待其它人的点评。
鬼谷子:默默看着其它先贤不语。先圣鬼谷子主张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最能说的应该反而默默看着其它先贤阐述,默默不语。
邹衍:相生相克的五行之道。邹衍开创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其主要思想是“五德始终说”和“大九州说”,应该会只要阐述五行相生相克的“道”。
孙武:兵家救国救民。孙武是兵家的代表人物,论著《孙子兵法》十三篇,意在通过战之道来救国救民,应该谈论最为积极和主动,愿意为众生相询其它人。
我是“荆棘皇冠1983”,一个迷途中寻找心灵灯光的行者,通过学习让自己成为一道光,点亮自己的同时点亮他人,大家可以多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请点赞加关注,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鬼谷子、邹衍与孙武一起论道,虽然各有各的高见,但与老子的《道德经》相比,当然是老子更胜一筹了。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被人称为“太上老君”。他写的《道德经》,也被称为万经之王。
老子母亲为老子请的商先生,在教授老子三年后就向老子的母亲辞行说,“老子才思敏捷,老夫学识浅薄,应该让他去周都深造,那里典籍如海,贤士如云。”
老子听取了商先生的建议,果然去了周都。在那里,他学习了天文、地理、人伦,《诗》《书》《易》《历》《礼》《乐》等,各类文物、典章与史书,他无所不看。在知识的海洋里,老子如同蛟龙入海,如饥似渴的阅读了大量书籍,名声也随之大了起来。
后来,周王室发生内乱,老子遂出关,准备云游,守关的官员尹喜看见老子骑一青牛而来,尹喜早知老子大名,今日一见老子,果然不凡,便叩头不迭,请求老子著书,老子随即答应,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写一本书。于是,《道德经》便问世。
晚年的老子由于隐居山中,就吃自己种的菜,穿自己织的衣,过着俭朴的生活。然而向他问道的人慕名接踵而至,因此老子的弟子遍布天下。
孔子为了向老子学道,好几次拜见了老子。孔子后来形容老子说,我知道龙,但我没见过,只知龙能乘风和云上天,我今日见了老子,像见了龙一样!
因此便可见,尹喜与孔子都是老子的弟子。鬼谷子又是尹喜的弟子,墨子又曾从师孔子,在儒学的基础上,后来创立了墨家学派。韩非子的法家学派,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基本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
与孔子、墨子等相比,老子的《道德经》更为深奥,就像他里面提到的玄之又玄,是同出对等的。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主张无为以顺其自然!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而明尊卑!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而尚贤!
韩非子主张严刑峻法而尊君!
鬼谷子主张智谋而逆天改命!
邹衍主张阴阳五行轮序变迁之德!
孙武主张兵无常形而慎战!
观其核心,无非知形而明势!
所谓因地制宜,因时而变,是也!
然究其内里,则各有不同!
老子讲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孔子论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墨子述民,强调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观!
韩非子作法,强调君主与臣下万民的不同法律地位!
鬼谷子求索,寻求改变社会现状的法门!
邹衍明五行,强调君命轮回之德,为革命之附会,是君权神授的起源!
孙武叙兵胜,强调国家兴亡之理!
结果是:道高于礼,法强于礼,礼系于兵,王道在礼,霸道在兵,墨子出局,邹衍列侧,鬼谷子以说成名!
后世之君莫不以道家为指导,内修法家,外治儒家,对内兴王道之仁义礼制,对外兵行霸道之宗藩体制,以阴阳五行终始之说承受天命:即君权神授!
墨家锋芒毕露直斥君权与贵族的世袭统治,纵横家凭借形势煽动谋略,六国一统,帝国大一统,墨家与纵横家不容于世也就是必然的了!
其他网友回答: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墨子、韩非子他们各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的高度在老子面前论道、有点是关公门前耍大刀,鲁班门前舞斧头、班门弄斧的感觉啊!
威海链 » 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鬼谷子,邹衍,孙武一起论道谁赢?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