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杨朱对道家的贡献不亚于老庄,但为什么感觉却遭到了时代的唾弃?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无数思想家在这个洪波里闪闪发亮,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儒道墨三家。道家影响虽然较儒家较小,但其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亦是为人所称道,被称为一代圣人。但和老庄可归为一类的杨朱却鲜少为人所知,甚至遭到了一些大家的唾弃批判,这究竟是为何呢,历史漫谈君将会在下文详细道来。

道家这个概念是在西汉才被提出来的,所以老子杨庄和庄子也并不知道自己是道家中人,说杨庄是道家中人是因为他的一些观点和老庄相似。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曾提到:

“杨朱为我、轻物重身,老子知天道以养身,庄子逍遥、无我,逃入彼世界以重身。”

他把杨庄这个后来人归作是道家的第一阶段,认为道家在杨庄,老子和庄子中顺序发展。杨庄的思想到底何如,为什么只有他受到了如此的批判被世人所唾弃呢?

杨庄的思想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分别是生死观,贵己和保全真性。

1、生死观,杨庄曾道:

“有生便有死,人人皆如是。生有贤愚、贫贱之异,而死皆归为腐骨,芜舜与桀纣没有不同”。

他还说过:“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这两句话无不体现了杨庄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他觉得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是最为尊贵的财富,超过圣人眼中的天下。这和“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精神必然是相悖的。

2、贵己,杨庄有一句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话:“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这是古今中外许多人曾分析议论过的一个观点。杨庄认为每一个人只要管好自己就可以,我既不会为了天下的安定去拔自己的一根腿毛,也不会为了自己去损害他人的利益。

一毛不拔和墨子的兼爱有相似之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损人利己也不损己利人,这是一种十分超然的万全自由观念。但是这个观念受到了儒家当代的很多人的批判,连孟子都认为杨庄是一个十分自私不可能再回头的人了。但归其根本,杨庄也不过是想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安稳境界罢了,只不过更加务实了一点儿而已。

3、保全真性,这个和老庄的思想最为接近,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顺应人最自然的真正性格,只要有吃有喝,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为外物所伤为外物所累。不羡慕别人,不存在贪婪,不沉于利益,不害怕威严,不怕虚无的鬼也不担心总会到来的死亡,只要在活着的日子顺从自己的心意,保持自己的自然之性,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心自己的行为和自己命运就可以。

杨庄思想必然是在古代存在不下去的,这里有几个原因。

  • 第一,历史在消逝,以前哲人的思想宝库我们也只能从书中寻得,而且寻到的也不过几成。但杨庄是一个极度自由极度放空的人,他没有著过书,甚至我们连他的生平都不知道,只能从别人传记中寻找他的影子,即使研究也难以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 第二,杨庄受到了统治者的禁止和批判,更加没有人敢提及。杨庄为国家一毛不拔,他强调个人利益,告诉我们自己好才是真的好,从而就会导致无君论。秦汉以后是儒家的天下,杨庄和流行思想整个相反,危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本来已经十分有限的传播更一步逼仄。

杨庄思想真的极度自私极度没有营养没有价值吗?历史漫谈君并不这样认为,相反在历史漫谈君的眼里,杨庄所传递的价值观甚至要胜过理想中的儒家思想。杨庄的自私自利是想通过个体的自我完善来达到整个社会的一片安稳和谐,正所谓“一毛不拔以利天下”。

而且杨庄应该是目前已知的历史上第一个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在当代已经不能属于一个贬义词,各个国家都在强调人权都在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我国法律就规定“要尊重人民,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杨庄的思想是那个时代的早产儿,他的思想已经超过人民的普遍认知,使一大波有权势之人感到了危机。

对于杨庄的否定既不是杨庄的错也不能全归在那个时代,但站在2020读史的我们应该抛去历史的烟云细品其中的精华,也许你就会发现你忽视了一个大家。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历史漫谈君

(文/历史漫谈君 半青)

其他网友回答:

杨朱据说是老子的学生,是道家学派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比庄子还要早,他的思想,曾经在战国时代成为最重要的学说,当时信徒众多。用孟子的当时社会的学说中,人们不是相信墨子的墨家学说,就是相信杨朱的道家学说。

杨朱的道家学说是建立在老子的道的学说的基础上的。但老子的道学,基本上侧重于政治和社会的学说,他提倡用自然无为的态度去治理国家社会,而杨朱的学说,更加侧重人的生命,更加侧重人如何在乱世中全身保命,所以学术界一般把杨朱的道家学说称之为贵己之说。

杨朱的学说与孟子所崇尚的儒家学说,形成了截然对立,好辩的孟子就不遗余力地骂杨朱,甚至说他和墨子,是无君无父的禽兽。

本文主要从孟子的儒家学说的角度,来说明杨朱的学说。

杨朱,你为何不把领导放在眼里?

本来杨朱学派没有主动去惹儒家学派,不像墨子,猛烈抨击儒家学派,还很“毒舌”地取笑儒家弟子,看见哪家死人就开心,有生意上门,可以去帮他们操办葬礼吃吃喝喝了,说这些弟子是发死人财的“贱儒”。孟子批评墨家学派是禽兽,也很“毒舌”,不过这也算是“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但杨朱学派应该是道家学派的一支,道家都主张“清静无为”,估计杨朱学派绝不会主动出击,去找儒家麻烦的。

但杨朱学派在内在逻辑上确实是找了儒家的麻烦,这源于他的核心思想与儒家的对立,这迫使孟子不得不出手,批评杨朱学派,搞臭杨朱,以维护儒家学说。

杨子,名朱,又叫阳生,战国时期魏国人,有人说他是老子的弟子,属于道家一派的隐士。他主张“为我”的人生哲学,以是否对自己有利当做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孟子在批驳杨朱时,认为“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按此推断,杨朱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为了天下的大利,都不肯从自己身上取一根毛。其实孟子这是不厚道地断章取义,在《列子》的记载中,杨朱的原话是这样的: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杨朱说:“伯成子高不肯拔一毛而有利于他人,因此舍弃王位,隐居耕田。大禹不愿为自身谋利,因此劳累过度,半身不遂。古人拔下自己的一根毫毛来有利于天下,他也不给,而让普天下来奉养他一人,他也不同意。人人都不拔一根毫毛,人人都不有利于天下,那么天下就治理好了。”

原来杨朱并非纯粹的隐士,他有政治理想。杨朱认为,要是一个人遗世独立不与这个世界发生任何关系,你不去打扰世界,世界自然不会打扰你。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生命,我不取身体的一毛有利于天下,我也不拿天下的一丝一毫,人就像蚕蛹一样,把自己包起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和世界没有任何关系,这样天下就太平了。爱有时候是残酷的,奉献和索取也是残酷的,用他的同道庄子的话说,就是与其“相濡以沫”的痛苦,还不如大家谁都不认识而“相忘于江湖”的逍遥。在杨朱看来,只有自身肉体和生命的健全、灵魂的圆满才是真正的快乐。

看来,孟子说杨朱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还真的是冤枉了他。杨朱的“为我”是建立在不损人利己理想的基础上的“贵己”和“重生”。在杨朱看来,没有什么比生命的健全和精神的自在更可贵了,滔天的富贵、熏人的权势,在自由的生命面前不值一提。杨朱的利己主义,只求生命的自足、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安宁,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照此理想,天下也就平安无事了。

但杨朱的“利己主义”,在逻辑上必然引来目无尊上的无政府主义,这就是拆当权者的台,就是破坏了儒家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秩序。杨朱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至高无上的个体,不名一文的穷人与号令天下的君主,都是平等的。你是你,我是我,你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剥削我,我不必为了你的利益牺牲我,你是你生命的君主,我是我身体的皇帝,大家相安无事天下太平。这种理论完全消解了王权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所以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对杨朱大加挞伐。韩非子就怒气冲冲地说:

“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所以易民死命也。今上尊贵轻物重生之士,而索民之出死而重殉上事,不可得也。”

“假定有个人,坚决不进入危险地区,不参军打仗,不愿拿天下的大利来换自己小腿上的一根毫毛,当代君主一定会优待他,看重他的见识,赞扬他的行为,认为他是轻视财物爱惜生命的人。君主所以把良田和宽宅拿出来作为赏赐,设置官爵和俸禄,为的就是换取民众去为他拼死效命;现在君主既然尊重那些轻视财物爱惜生命的人,再想要求民众出生入死为国事作出牺牲,就根本不可能了。”

在韩非子看来,杨朱的思想简直大逆不道,不仅不服兵役,还看不上君主给的高官厚禄。要知道,君主拿出来的高宅大屋高官厚禄,是用来等价交换生命的,杨朱把个人的生命看的太重,如果人人都是这样,没有人为君主效命,那君主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孟子说杨朱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韩非子说“不易天下大利”。孟子说杨朱不肯牺牲自己的一根毛发来让天下人得利,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韩非子说杨朱是拿天下的大利换我的一毛发,我也不换,我的身体和生命是最重要的,物质利益对我来说是无关紧要的,这叫“轻物重生。”可见,在孟子眼里,杨朱极端自私自利,而韩非子说杨朱大概就是一个视功名富贵如浮云如粪土的隐士。孟子断章取义的做法很不厚道。对论敌和风细雨,这不是孟子的风格。

收起内容


其他网友回答:

杨朱的思想应该是比较纯正的道家。

正宗的道家一般都讲究“秘而不宣”,老子出函谷关时,关令尹喜强要老子留书,这才产生了《道德经》,按照老子本意,也是应该不着色相于文字的,是勉强所作,最后不得不说,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一个“道人”(掌握领袖级别思想的人)可以“道”(说出来的),都不是常见的“道”(道理或规律),按现在的说法是,可以到处宣传的理论,都是人为的选择那些相对来说永远高大上的理论作工具,而对于那些使用起来十分适用却不便于宣传的内容还是需要保密的。

道家讲究“万物负阴而抱阳”,有两个思维特点:一是看待事物讲究“母性”思维;二是为人处世讲究“阴谋诡计”。关怀天下万物,但又追求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内心情境充满慈爱之心,精神信仰上则充满敬畏之心。

这个与佛家所提倡的“不可说,不可说!”实际上是异曲同工的效果。

故此杨朱是深得道家精髓的,他应该是深得黄帝《道经》及老子《道经》的内在实质,所以没有著作传世。

现代的观点,因为杨朱没有著作传世,所以其地位也就不是很知名,他的“一毛不拔”思想实际上就是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一毛不拔”其实有“一碗水端平”的意思在里面,就是当“母亲”的对待子女应当比较严格的“无为”,不要看到那个子女情况差一点,就想要人为的“拉一把”,对于国家这个“大家”要做到绝对的公平,不能有一点私心,这样才能“天下为公”,实现“无为而治”,由于没有深入发掘其理论内涵,现在人们总结其思想却走向了极端自私的思想内涵,想法与杨朱本意相差十万八千里,也就导致人们对其评价不高。

其他网友回答:

都按杨朱的思想,你让皇帝自己种菜挑水?

其他网友回答:

道家是以悟道行道为核心,具有全息宇宙观的学派。杨朱则是以理为核心为价值观为人生观的学派,所以称其为“杨朱理学”是非常合理的。正因此,杨朱绝不属于道家学派。

其他网友回答:

前提不成立。杨朱为老子学生!

请关爱武汉人、湖北人,对同袍们不要辱骂、不要怀疑、不要冷漠,身在其中的他们所经历的是我们无法体谅的,不要采取一概拒之门外的态度,给他们提供食宿和必要的照顾吧!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冷漠比病毒可怕,辱骂比刀剑无情!

请关爱湖北人,关爱武汉人,鼓舞所有的善人!

加油武汉

一遍又一遍的电话,

一次又一次的发帖,

虽隔千里,连屏幕都能感受到的凄惨煎熬,如在咫尺,那面对亲人受难的悲哀无助…

无辜啊武汉

天灾人祸

一力承担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无奈啊武汉

自缚断后

同道同德

八方支援

加油武汉

自救吧武汉

利而不害

善生第一

邪不干正

天救卫慈

静胜躁

道德经

安静清心

热爱生命

永不放弃

寒胜热

伤寒论

中本西用

阴阳中和

鬼神不侵

自胜者强

本能论

八段锦

炁意病除

自我主人

曲突徙薪

反思疫情

不争共生

人道法道

道法自然

上行下效,尊道贵德;

尊老爱幼,明道建德。

同道同德,多多益善,

弘道积德,功德无量!

大道至简,易知易行。

不言之教,率先垂范,

少私寡欲,见素抱朴。

无为之治,道法自然,

国泰民安,万物共存。

道生德蓄天地根,尊道贵德万物生。

人道法道道自然,无智无欲为无为。

天地无私与善人,天将救之慈为之。

修德证道无死地,鬼神瘟疫不伤人。

营魄抱一德不离,专气致柔涤可欲。

鸡息鹅素鹊和顺,素朴质真如童心。

生不如养建德性,养不如教明道常。

天生赤子皆真人,修德合道成圣人。

身如藕根在凡尘,花开圣镜向道心。

人间天堂尊道德,圣人辅众复自然。

道德書院理子敬书

环境污染了,根本在于人性被污染了,罪莫大于可欲。天灾都是人祸,“飘风不终朝”,“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为子孙后代留点自然吧!为子孙留点善意!

堵住回家的路,封住回家的门,有无违反民权,何谈民生与民主?



标签: 杨朱 老庄 唾弃 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