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请问那两个不孝是什么?为什么?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这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恐怕很多人都很熟悉,这个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尤其年轻人被逼婚的时候,经常会想到,或者用这句话。

你年纪这么大了,还不想着娶妻生子,那就是最大的不孝呀。

也就是说,不管,你平时是多么的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只要没有结婚,为家族添个男丁,那就是相当的不孝。

也正是如此,如果即使结了婚,生了一个孩子,但是女孩,但还是没有后,因为不是男孩,所以你的父母就会再催着让你生二胎。

最开始的这句话,是来自于《孟子·离娄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也,为无后也,君子以为忧告也。

不孝的事情有三个,没有后代最大的不孝,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了妻子(可能指尧的两个女儿吧),怕的就是无后会不孝,舜为什么没有告诉父母,主要是舜的父母不喜欢他。

那另外两孝是什么呢?根据汉代经学家赵岐在《十三经注疏》中的说法是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亲,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三不孝是,一,父母不对,却顺从,让父母不义,也就是愚孝。二,不好好赚钱,让父母不能过上好日子。三,不娶老婆,没生孩子,断绝祭祀。其中无后是最大的不孝。

但是《孟子·离娄下》又说了有五不孝。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度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第一,不养老人,第二,喜欢玩,不管父母,第三,偏心自己的妻子与儿女,第四,让父母蒙羞。第五,闯祸。不过,这五不孝没有无后。

所以,如果有人问你三不孝,那就是愚孝,贫穷不能奉养,无后。

其他网友回答:

人们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外的两个不孝指的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想必大家都听过这句话,甚至一些家长也拿此话压尚未娶嫁的儿女。那么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其他的“两孝”又是指什么呢,又是谁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呢?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是孟子评价舜结婚之事所说的话,在这里我们多费几句口舌给大家讲讲这其中的故事。

舜的父亲自打舜小的时候就不是很喜欢他,尤其是舜的后母过门之后更是百般刁难舜,甚至想要逼死舜。舜长大后娶亲的时候,他的父亲根本不来为他主持,所以舜最后只好不告诉父母自行娶亲。

孟子所言的无后是指不能孝养父母、爱护家人,但是孟子说这句话并不是在批评舜。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原文说尽管舜不告而娶,犯了“无后”之不孝,但是君子以为舜他虽然没有禀告父母,却和禀告了一样。

看的这里可能有些小伙伴糊涂了,这个“无后”不是指没有后代吗?怎么又变成了不告而娶呢?

你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其实在孟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特定指出其他两个不孝具体指的是什么。单单提出了“无后”这样一个概念,根据同时期的文献所记载,我们后现代学者对于此句的理解,一直倾向于将“后”解释为“尽到后代的责任与本分”。但是有歧义就有原因,有原因咱们就得聊一聊。

在东汉末年有位经学家叫做赵岐,其所注《孟子章句》,他对三孝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于礼有不孝者三,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结合我们中国国情,尤其是各位读大学或者刚刚从事工作的小伙伴。每年回家被父母催婚的场景想必那是不胜其烦,这正因如此赵岐的解释,是我们如今寻常大众最为普及的观点。

然而在《孟子》的《离娄句下》中还有这样一段: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说到这,想必大家又摸不到头脑了,这一会五,一会三的到底有几个啊?

那我们再回来看这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您看看我如果这样翻译的话会不会有点不同:

“不孝有很多种,其中无后是为最大的不孝。”

再联系我们现代学者所认为的“无后”为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的意思,这样是不是就能理解了呢?我们大可以将这个“三”理解为一个虚数,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三五成群”、“三令五申”,再比如“吾尝日三省乎己”,这里的数字皆为虚指。

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孟子作为儒家的典型代表之一,其核心思想也应该是“三纲五常”。因此呢也有的学者总结出了一下三不孝:

“不能事亲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是二不孝,不能事己是三不孝。”

什么意思呢?这其一事亲就是我们上文所述的孝养父母、爱护家人;这其二事君则是说恪守本分、忠于君主;这其三就是说要身正影直、有道德有仁心。

这样也能解释得通,当然了无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的这个三是不是虚指,其“无后”按理来说都不是没有后代的意思。只不过我们都沿袭了赵岐所注,不光我们,北宋孙奭的《孟子注疏》、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也全都默认了赵岐对“无后”的解释。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句子摆在这,怎么理解是自己的事,只要有道理能说通那就是一种正确的观点。文学不是一个一棍子打死所有异类的学科,求同存异才是其真正的灵魂所在。因为要发展就必要延伸,有延伸就有争论,这很正常,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痛恨“焚书坑儒”一事呢?就是因为这件事把人们的思想给遏制了,导致百家争鸣的美好一去不复返。

不过退一步说,就按着如今我们老百姓对于这个“无后为大”的理解和使用频率,就算不对也早晚成对的了。那学者专家争论他们的,我们用我们的,反正我说出来你懂我意思,那就有它存在的意义。当所有人都认为“1”是“2”的时候,“1”他就是“2”了,不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道理么。

最后我再给大家总结一下,如果你认为这个“三”是虚数,那么其他两孝也就没有具体内容了,因为都是虚指;如果你认为“三”是实数,那么其他两孝你可以理解成“事君”和“事己”,理由上文我已经交代清楚了。

大家明白了吗?

其他网友回答:

<2>首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孝道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为孝敬:

孔子云:“今之孝,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句话意思是,后代不仅要赡养父母及前辈,而且要敬爱。否则就和养犬马一样,那有什么不同呢?

第二种境界为不辱: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给予的,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孝的开始。

第三种境界为大孝:

《荀子》曰:“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做了大官,却父母去世了。自己享受荣华,吃着丰盛的菜肴,也常常怀念父母,这也是孝顺之德行。

综上所述,至于问题提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然而,当今的社会是男女平等的新社会,生儿生女都一样。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保障逐步完善。“传宗接代,不孝无后为大”这一说句已过时了,并不作兴应被淘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孝道也越来越被全社会看重。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爱,怎么去与他人相处,事业怎么会有成功。不孝敬父母,家庭一定会不幸福,不和谐的家庭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孝道父母在任何社会,任何年代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总之,只有懂得孝敬父母,才能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才会促进社会和谐,才能与社会融为一体。从“家”幸福的天地,向高度文明的和谐社会迈进。

其他网友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说,我观察了已三年,但不孝有三者,恐无一人答对,不是贬低他人,实事如此。

此语不是讲有三种孝道,而是讲儿女对父母尚有三种不孝的理由。

古人云:老里不正儿不尊,其理就在于此。虽是一种人伦的违背,但它出自礼仪之规。

何为不孝有三?第一,父母无道德修养,为人不尊,不知廉耻,不守规矩,有违人道,行为礼仪不检点,甚或有违人伦,伤化门风,忘祖背德者。儿女不孝顺不违天理人性。

二是父母好吃懒做,不持家教子,吃喝嫖赌,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扰乱乡里,不维众益,或无恶不做者。其儿女不孝顺不违背民德。

三是贪占豪夺,强抢劫霸,奸杀无辜,欺男霸女,横行乡里而被绳之以法者,儿女不孝顺并不违背国之宗义。

此三种不孝敬父母的理由,虽不合乎人伦,但它合乎天地人的自然阴阳生化属性。这样的不孝,人间不说你是坏人,不说你是不孝顺,因为天地的自然法则就是你不正,我不尊,你不立,我不敬,你无德,我不孝。此三种不孝的理由是合乎人性的。而法律也是不能干预的。但是,此不孝并非不尽人子之义,而是不那么敬仰而已。

其无后为大有两层含义:一是儿子不娶,即为无后,含无后室和无香火继承人也。二是说:即是你的父母再坏,再无德,即是该杀。但是,他(她)是生你养你的父母,恩重于山,即是父母活着时,因为犯法而你不敬不孝,民间也不说你啥。但尚若不尊的父母死后,你就不要再计较了,你应做到人子应尽的后事孝道与义务,你要奠,你要祀,你要痛,你要哀,你要披麻戴孝,持杖而痛哭长号,要泣血如注,要思父母在时的养育之恩,思长处,思笑容,思父母的痛苦与辛酸,让父母入土为安并时时缅怀与祭祀。这样,父母之灵会走的安心而不牵挂。即是外界看到你这样对待为人不尊的父母死后还能得到儿女的麻衣和血泪,也证明你父母虽为人不尊,但死后还有孝顺儿女,那你父母也算值了,也体现出了不管自己好坏,且还有后孝的价值。而做为儿女们,能做到这一点,也算还圆了人性,乡里人们也会对您称颂赞扬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要生育后代,它真正的含义是这样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上面写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这个“三”是复数虚指,代指很多的意思,“无后”指的是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并不是指没有后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其中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是最大的不孝。并且这句话后面还举了一个“无后”的例子。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说的就是舜在娶妻时没有提前告知自己的父母,没有尽到自己做儿子的责任,这就是“无后”了。所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并不是说没有后代就是不孝。那为什么后人的理解出现了错误呢?

这是后世腐儒们在研究先贤书籍时,根据自己的理解擅做注释所造成的。汉代有位文人叫赵琦,他写了一本《十三经注疏》来解释先贤哲言。在书中他写道“于礼有不孝者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在这里他把不孝具体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曲意逢迎父母的错误,对父母无条件的服从,这是不孝,第二种是家中贫困,父母衰老,子女却不是谋取官职俸禄来供养父母,这也是不孝,第三种指的就是不为家族延续后代,这也是不孝,并且是最大的不孝。这种说法与古代宗族家庭思想十分符合,所以广为流传。

其他网友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是中国人常说的。其义是说,一个人要是没有娶妻生子,使家族断了后,失了香火。就是最大的不孝顺。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原话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只说了“不孝有三”,并没有说三者的内容。于是,后世不断追问,这个三的内容除了“无后”之外还有啥?南宋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收录了赵氏的解释是:“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义曲从,陷亲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按儒家的原则,孝顺的事情有很多。不孝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人们常说的就有三不孝,不能事君,不能事亲,不能立身行道。其它还有五不孝,六不孝之类的。总之,不孝的事情有很多。为什么我认为朱子的解释更合情理?这是从孟子讲这话的原意推论出来的。

我们一般所谓的孝,说的是儿女与父母的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儿子是否有后,与孝不孝并无直接关联。儿子只要对父母好,符合社会道德要求,就可以说是孝。把香火的延续,家族继承的任务与孝关联在一起,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这已经是孝的引申了。孟子的原话固然提出了“无后”的重要性,但是,整句话的重点其实还在一个“告”字上。既,男人娶妻,必须秉告父母。按礼而行,一个人如果不经过父母的同意,而娶了老婆,这就叫“不告而娶”。这是很不孝顺的。就算今天也是这样。如果你结婚了,爹妈还不知道,那你肯定是不孝。

历史上被儒家称为圣人的“大舜”,就是“不告而娶”的。他娶媳妇是没有经过父亲同意的。于是,孟子就说,比起告不告诉父母来,生儿子继香火,更加重要。这里边说的是,在一个大的道德合理性之下,可以有小的瑕疵。既与“有后”相比,“告”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这样说,许多朋友可能还不理解。难道娶媳妇和爹妈说说就那么难吗?其实不然。假如爹妈不但不希望你娶媳妇,而且还想着把你搞死。这样的话,还能“告”诉吗?显然不用。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

也就是说,舜的母亲死后,父亲又娶了后妈,后妈生了个弟弟叫象。一家三口都不喜欢舜。父顽、母嚣、弟傲。但是,舜还是能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他如果犯了小错,父母打两下,他就承受。如果父母想把他往死里整,他就逃。

有一次舜在挖井的时候,父亲和弟弟把它埋在井里,但舜提前有防备,在井侧挖了一个洞,最后逃了出来。象埋了舜之后,不但占了舜的房子,连“舜妻尧二女与琴”象都取之。谁知,象拿起舜的琴还没有鼓完一曲,舜就回来了。就是这样,舜还是对父亲和兄弟很好。

也正因此,舜才成为大孝的代表人物。在舜的身上,其实还说明一个问题。人的强大,不在于杀人放火,也不在于抢夺别人的东西,而在于你强大到别人打不死你。只要别人打不死你,你就内圣外王了。

儒家学问,也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的思想,是在孔子思想上的发展。孔子讲仁,孟子讲义。仁是柔和的,义是刚强猛烈的。这样,孔子和孟子就形成了儒家内部的阴阳两极。只有一阴一阳,才称其为道。孔子说,孝是无违,儿女们不应该违背父母的意愿。孟子说,父母叫你杀人你也去吗?孟子不是否定了无违,而是指出,无违是有前提的,有限制的。因此,《四书集注》对“不孝者三”的解释应该是靠谱的。

“阿义曲从,陷亲不义”是说,如果父母想法不对,不能去顺承他,就会把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使他们犯错,甚至犯罪。上边说的象窜掇父亲害自己的哥哥,这样就陷父亲于不义。自己对父亲也是不孝的。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古代的游,就是所谓的游宦,也就是外出做官。如果,家里条件好,自然要在家孝敬父母。如果家庭条件不好,又不愿意出去做官挣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也是不孝。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就是所谓的“无后为大”了。这句就不用多解释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么一句话,这句话除了无后以外,剩下的两大不孝又是指的什么?今天就来给大家谈一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我国孟子的《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并没有直接说其他两大不孝是什么,是通过舜的例子来告诉大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不孝的理由。

舜的父亲打小就不喜欢舜,在娶了后母后,对舜更是恨之入骨,一次当舜在堆草垛的时候,他的父亲竟然把梯子给拿走了,舜只好从很高的草垛上跳下来。

后来,舜在娶妻的时候也没有告诉他的父亲,作为儿子,这就是后辈不孝的表现,但对于舜不告自娶的行为,君子们却认为他虽然没有禀告,却和禀告了一样。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的原意说的是不孝的表现有三种,不尽到一个后辈的本分才是最大的不孝。这可不是我们现在人理解的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

为什么后来怎么变为说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呢?

这要我国汉代的经学家赵岐有很大关系,他在《十三经注疏》中,对孟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进行了解释。他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赵歧就指出了三不孝是哪三不孝,后人也都是继承了他的说法。

注: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梁一杂说,我来为你解答!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话说了几千年了,但真正让你解释什么意思,你未必就懂,这就是汉语的魅力。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耳熟闻详,每当年轻人遇到父母、长辈逼婚时,这句话都会响彻于天,这时,你不妨问问父母、长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真的是说:“没有后代,就是最大的不孝吗?”

答案:并不全是!

诸位注意:在古代,只有男丁视为“后代”,女子长大后是要嫁出去的,则不视为自己的“后代”,在农村,没有儿子,或只有女儿的人家,一般会被人喊为“绝户”,听一听,多可怕的一个词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底出自哪里?经过老夫查找,发现是出自孟子《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存在两种解释:

第一种:“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礼数),虽然没有禀告,但实际上就跟禀告了一样。”

第二种:“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妻,是害怕父母不同意,就娶不了妻子,就没有孩子,所以,最终选择不禀告,但为了‘孝’,所以就跟禀告了一样”。

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很多人认为封建社会才有媒妁之言,其实,在奴隶社会就如此了。

再看另外一段《孟子·万章上》: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

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看完这段话,你就完全可以明白了,孟子说:“瞬如果告诉父母了,父母则不同意,也娶不了老婆,这样就没有孩子,同样是不顺父母心,所以就没告诉。”这里只是说,没有孩子也是不孝顺,而并没有说“无后是最大的不孝”,但可以肯定“无后”即无后代的意思。

为什么瞬的父母会反对其娶妻呢?

舜不告诉父母自己娶了老婆,也是有苦衷的,据说,舜不告诉父母,是因为父母不喜欢他。

根据传说,瞬的父母非常讨厌他,而非常喜欢他的弟弟瞽,他们曾经联手,几次都想谋杀瞬,就是为了想把所有的家产给瞽。

记载:“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拚之。”

传说,父母让瞬去维修仓库,当瞬爬上仓库顶部时,瞬的父亲却抽掉了梯子,然后让瞽瞍放火烧了仓库,结果瞬洪福齐天,居然逃过一劫。

后来,父母又让瞬去打井取水,当瞬在井底的时候,父母伙同瞽瞍又趁此机会,填土想把瞬填土埋了,最后还是让瞬逃了。

咋一看,这哪里是亲生父母呀,简直是连继父母都比如,但真实如此吗?没有任何其它记载,实际上没有文献能佐证是真,或者假,只是一个故事。

看到这里,其实瞬的父母才不在意他是否娶谁,只是不想瞬娶妻生子而已,因为一旦有了孩子,即使把瞬害死了,他的孩子依然可以得到财产继承权,他父母和弟弟只在意他不能结婚而已。

所以,孟子最后的解释是:婚姻大事,是人伦大事,如果瞬告诉父母了,父母不同意他娶妻,就结不了婚,结不了婚,是对父母不孝;如果执意又娶,那就不符合父母的命令了,让父母不高兴,也是不孝;

与其都不孝,还不如不告诉,选择“大孝”,舍去“小孝”,毕竟“无后为大”嘛。

不仅孟子如此认为:“无后”就是没有孩子的意思,在《左传》里面,我们也可以找到记载关于“无后”的解释,都是较为明确地指出,“无后”就是无后嗣的意思。

第一处:

庄公十六年:郑伯治与于雍纠之乱者。九月,杀公子阏,刖强鉏。公父定叔出奔卫。三年而复之,曰:“不可使共叔无后于郑。”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

这段历史发生在前678年,郑厉公惩治了参与雍纠之乱的人,并杀死了公子阏,砍掉了强鉏的双脚。公父定叔只能逃亡到卫国。后来,郑厉公认为,不能让共叔的后代在郑国没有禄位,就让公父定叔回来,认为十月份是好月份,于是就决定让他十月份回郑国继承爵位,以续共叔后代。

第二处:

庄公三十二年:公疾,问后于叔牙。对曰:“庆父材。”问于季友,对曰:“臣以死奉般。”公曰:“乡者牙曰庆父材。”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鍼巫氏,使鍼季鸩之,曰:“饮此则有后于鲁国,不然,死且无后。”饮之,归及逵泉而卒,立叔孙氏。

这段历史也说明了“无后”,即后代的意思。季友逼叔牙喝毒酒,直接告诉他:“你若喝了这杯毒酒,你的后代则可以继承你的位置;若你不喝,那就不让你的后代继承。”

最终,叔牙还是喝了毒酒,死后,季友拥立了叔孙氏。

第三处:

宣公十二年:栾武子曰:“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这段历史讲述的是,三监之乱,纣子武庚被杀,封微子于宋,因为商纣的后代都死光了。

第四处:

成公八年: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周书》曰:‘不敢侮鳏寡。’所以明德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诸位看过《赵氏孤儿》这部电影吗?讲述的就是赵盾的故事,他被陷害后,经过家臣的努力,最终得以让他平反昭雪,最后晋国重新立赵武,而文中的“后”,指的就是后代,赵武就是赵盾的后代。

第五处:

昭公十五年: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籍谈对答不来。宾客退下后。周景王说:“籍父的后代恐怕不能享有禄位了吧!虽然举出了很多典故,但却忘记了祖宗。”

顺口提一下,“数典忘祖”就来源于这段历史。

第六处:

昭公二十八年:是郑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

这里说“子貉早死,无后”,就是说,子貉死的早,没有后代的意思。

不论是《孟子》还是《左传》都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无后”就是说指后代,基本是准确无误的。

而不孝有三中的“三”,并不是说有三种孝,其中“无后”是最大的不孝。

《道德经》有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我认为“三”在古代哲学中是一个泛指,并不是实指。

只是在描述对父母不孝的事情中,“无后”则被认为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因为在东汉末年,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叫赵岐,他就对《孟子章句》作了注解,并对“不孝有三”提出了具体的“三孝”,即:

1.于礼有不孝者三,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2.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3.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然而,这只是赵岐的想法,并不代表孟子的思想,正是因为赵岐作出了如此明确的注释,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遵从了赵岐的说法,但这是有误解的!

因为孟子的《离娄句下》确实提到“孝”的定义,孟子对孝的定义非常单纯,基本限在孩子对父母的孝。

他是这么说的: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1.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

2.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3.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4.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5.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所以,孟子眼里的孝,非常简单,用现代的话说:

好吃懒做,不顾父母,不孝;娶了老婆忘了爹娘,不孝;随心所欲,不顾父母感受,不孝;外面闹事,让父母闹心,不孝;

通篇解释下来,我的观点是,“孝”,在长期被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用,把“孝”与三纲五常联系到一块,与“事君”,“事父”联系到一块,很多时候,人们的思想已经固化,被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毒害,而封建社会的孝,基本属于“愚孝”。所以,东汉经学家直接把“最大的不孝”定义为无后,人们又没去过滤,久而久之,长辈、父母在逼婚的时候,就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常挂在嘴边,来逼迫孩子赶紧谈恋爱,结婚,生孩子。

所以,个人而言,我不认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没有后代就是最大的不孝”的观点,因为我觉得不能以是否有后代来定义孝顺,子孙满堂当然是最好,可以给父母人伦之乐。对父母孝,我还是比较赞同孟子所说,为人子,要尽量做到不惹父母生气,做事情尽量多告知父母,多与父母商量,家和万事兴!而且,对父母的孝,既要在“嘴上”,更要在“心里”,最终要以实际行动表现出来,这才是“大孝”。

你认同吗?

请给我点个赞,鼓励鼓励我继续为诸位码字,解答!

其他网友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语出《孟子 . 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其意为,不孝的表现有三种,其中以断绝后嗣这一点的罪过最大,舜没有禀告父母聚妻,是怕没有后嗣,所以君子认为舜虽没禀告,也是相当于禀告父母了。《十三经注疏》中汉代经学家赵岐的解释为:“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家族的绵延与继嗣的格外重视。在古时,孝的内容不仅有“生之以养”和“死之以葬”,而且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对于父母和先祖的祭祀的延续,而这种延续必然要以后嗣的承继不绝来实现,如果没有后人,相当于断了祭奉租先的香火,这是一种大不孝。这种观念在当代不少中国人的心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孟子日:"不孝有三,无後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就此句,后人就解释甚众,可见为己见古之人亦各为所取。

先不说吾之见,看古之习惯"三"可谓“多"

举例来说,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还可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再看:

三横为"三",三石为磊,三水为淼,三日为晶,三口为品,三人为众(衆),等。又:叠,罍,纍,礨,疉,蠱,等。

古人造字也告其意为"多"解。

如是,则孟子所云:"不孝有三,无後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据此,其正解应为:不孝的情况有很多,但没有後代是最大的不孝,舜因此欲尽孝但未告知祖辈而娶了,虽然是为孝,君子还是要告知的。

无论如何,解古之意,应从汉字的初义始,才知其真实的人文風俗在文章中的确意表达。

道德经中的第四十二章中,仍如第一章作者贯用的倒敘手法,万物的生成循环无穷均出自于陰阳,逃脱不了损益二个对立面,一道而贯之也。因此,人之所教,吾可教之。凡是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此乃教之宗旨。全章通篇暂且不论何解为正,但"三"即多的意思无疑。

此仅为拙见,诚意敬请指正为盼。

标签: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不孝 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