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与安乐,对应的是生与死,可以说这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意识和思维,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天下,都必须时刻关注,一刻也不要掉以轻心。
何以生,时忧患则生,所以生于忧患。何以死,时安乐则死,所以死于安乐。为什么说戏子误国?就是让你沉迷于安乐,用明星作糖衣炮弹,用明星作心灵鸡汤。这样作使什么死于安乐?使道德死于安乐,使精神死于安乐,使家国天下死于安乐,使文化死于安乐。这样一来,家不象家,国不象国,文化不象文化,使中华民族魂飞魂散,谈何生?
一个民族要想生,就只有时刻不忘忧患,时刻警惕安乐。
其他网友回答:民谚云: 晴带雨伞,饱带饥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患意识不是杞人忧天,而是那种希望找出对应方案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的急迫心情。理性的将忧患意识转化成规划和预案,对于个人,可以是学习和职业规划、家庭发展规划;对于国家,就是国家发展规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其他网友回答:“忧患”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诸子百家对此都有论述,后为儒家大力提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忧患意识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或关键时期表现出的深谋远虑,它来源于清醒而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能激发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集中表现为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这种意识使人即使身处顺境,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对危机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甚至自我陶醉。
“忧患”一词最早见于《周易》
“‘忧患’一词最早出于《周易》。 ”沈阳大学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国明说,《易·系辞卜》上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解释说:“若无忧患,何思何虑?不须营作。今既作《易》,故知有忧患也。身既忧患,须垂法以示于后,以防忧患之事。故系之以文辞,明其失得与吉凶。 ”张国明认为,孔颖达的这段解释在古代《周易》研究者中很有代表性,它表明《周易》中浓郁的忧患意识让后人感同身受。
“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这一阐述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一直是中共历代领导人对全党的不断忠告。越是身处辉煌的时候,越是要强调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这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
”辽宁省委党校教授王建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忧患意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是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依然不断前行的内在动力。
著名中国文化史专家、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忧患意识是充溢于《周易》等中华元典的一种基本精神。元典作者多身处逆境,他们怀着对生民家国的忧患,述往思来,方获得一种非凡的具有穿透力的理性思维。 ”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超越自我的历史使命感。一个人自我担忧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本能。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真正体现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是把自我担忧提升到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前途命运的担忧,并且把它放在首位。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苏洵《管仲论》)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二、居安思危的超常预见力。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是忧患意识最可贵的地方。古人论述有很多。《周易·既济》上说:“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君子总是想着可能发生的祸害,预先做出防范。黄帝内经》也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一个人已经病入膏肓、一个地方乱成一锅粥了,再来治、再来收拾说什么都晚了。这是一种底线思维哲学,是事物发展的临界点。至于如何见微知著,治病于“未病”、平乱于“未乱”,就需要有超乎常人的定力、智慧、胆识和才能以及冷静的头脑和博大的情怀。
三、身居其位的社会责任心。古人提倡忧患意识,主要是针对帝王在内的国家管理者和有地位有影响的人。《周易》、《论语》、《孟子》中提到的都是“大人”、“君子”、“圣人”,内容也多是与治国、御民、教化等相关。但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传承发展到了今天,社会责任心已经不单单指领袖政要、达官贵人,而是指向了全社会,指向了我们每一个人。一个人要“在其位要谋其政”,一个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一个国家要为全体人民谋福祉。这才是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的要义。
其他网友回答: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岀来的人都是生于贫困,死于忧患。
其他网友回答:忧患意识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推动着人类自身的前进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从忧惠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起源和发展变化入手,把人们的忧患意识分为自然忧患意识、人自身忧患意识和社会忧患意识,不断加强学习和修养;始终保持对社会和国家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其他网友回答:作为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还是非常显著的。
首先是,政治安全方面。比如为了保证皇权的稳定接替,有了嫡长子继承制,在立贤和立长之间做出了取舍,就是忧患意识的体现。还有执政安全,帝王虽说是承接天命,却不是永续传承,必须要靠德政争取民心,不可忽视民心向背。
其次,领土安全方面。素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之说,备战打仗,守护疆土。西方王朝有的没有常备军,有战事的时候,再去征兵,就为时过晚了。
再次,粮食安全方面。古代农业靠天吃饭,遇到荒年,就会出现粮食欠产,发生饥荒。所以,农民便会尽量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而政府也是要储备粮食备荒备战。
最后,人生的忧患意识也非常强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些都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忧患"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诸子百家对此都有论述,后为儒家大力提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集中表现为居安思危的意识,这种意识使人即使身处顺境,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对危机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甚至自我陶醉。
越是身处辉煌的时候,越是要强调忧患意识。这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
威海链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