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商纣王是个怎样的人?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谢邀。

纣,商朝末代国王,一作受,亦称帝辛,帝乙子。著名暴君。

一、穷兵黩武

纣王自恃天命在身,对外黩武好战,不断用兵,屡兴大役。

(1)其继位后,继续用兵东夷,俘获大量奴隶。由于他大力经营东南,使以后中原文化发展到了江淮流域。但是长期战争的巨大消耗,加重增添了百姓的负担和痛苦。

(2)纣王“自以为英雄盖世,便领着人马,到处炫耀武力,强逼各诸侯国与属国增加贡赋,稍不如意,就兴兵问罪。”赵文博主编《中国通史》(以下简称《通史》)。诸侯叫苦不迭,但畏惧纣王权势,逆来顺受,敢怒不敢言。

二、重刑厚敛

(1)纣王统治期间,剥削苛重,刑罚残暴 ,宠幸妲己,奢侈荒淫,“只顾纵情声色,花天酒地。妲己喜欢观看歌舞,纣命乐师创作了靡靡之音,怪诞之舞。为了玩乐,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人民无田可耕种,衣食无着,民不聊生,十分不满,激化了阶级矛盾。”《通史》。

纣王用兵连年得胜,愈加志满意骄起来。

晚年迁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大兴土木,驱使大量奴隶和民工,在南连朝歌,北到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邯郸的广大区域内修筑了许多巍峨壮美的离宫别馆,并在这些御苑中,放养了许多珍禽异兽。

纣王又作酒池肉林,为长夜之饮,更加腐化堕落。

(2)纣王刚愎自用,拒谏饰非,倒行逆施,毫无人性的杀死劝谏他的叔父比干,还叫人剖开比干的胸膛,说要看看比干的心是什么颜色;囚禁箕子,残害忠良。

司马迁《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载:“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有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对于那些不称心的诸侯,纣王也随意杀戮,毫不顾惜。如残害“三公”即西伯昌(周文王)、九侯、卾侯,他们的悲惨结局,使朝廷大臣和各路诸侯大为寒心,人人自危,于是日益与商王朝离心离德,朝中大臣纷纷叛离,统治集团分崩离析,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3)与此同时纣王重用费种、恶来等阿谀好利之徒,这些佞臣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在国内也民心尽失。

广大奴隶以及平民的强烈不满与反抗,诸侯们的纷纷叛离,纣王残暴行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三、殷商覆灭

约在公元前1066年,即周文王死后四年,周武王崛起于西陲,这时乘机拉拢一些小国,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帅殷之叛国以事纣”《左传》。出现了三分天下周人有其二的局面。商要被周灭掉已成定局。

公元前1227年,周武王发布讨纣檄文,乘商军主力在东南的机会,联合各部族反商势力,对其发兵进攻。大军士气旺盛,一路势如破竹,纣王仓皇应战,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会战中(历史著名的牧野之战),商兵在阵前起义,倒戈反击。纣王被迫 登鹿台自焚,结束了自己暴虐的一生。

周武王灭了商朝,结束了殷商王朝600年统治,把国都从丰邑迁到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建立了周朝。赵文博主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四、人物评价

通过上述史实,对历史上的纣王是怎样一个君主,已经不言自明!商朝末代君主纣王,是家喻户晓、横征暴敛,荒淫残暴的亡国之君。

但也有人评价纣王“是一位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 并称,纣王被冠以“暴君”的称号已经有两千多年,这是历史上最悠久的“冤案”。

然百家争鸣,见仁见智,但也绝不能别出心裁,为博人眼球 ,而语出惊人。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翻案要以充分的历史史实为支撑,做到有理有据,才能服人!

其他网友回答:

商纣王,子姓,名受,商谥帝辛,周武王称其为“纣王”,是中国商朝末代君主,也是中国历史记载中有名的暴君。他在位30年,后世称之为商纣王。

在人们的印象中,商纣王好淫乐,沉迷美色,完全就是一条囊虫。史记中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组其闲,为长夜之饮。有多么的荒诞,看看这个便可以窥知一二。再看所谓的“兆里之舞”、“靡靡之乐”、“炮烙之刑”等流传下来和商纣王有关的成语,其恶行劣迹斑斑,将一个荒淫无道、欺压百姓的昏君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纣王”这个恶谥便是后人认为他“残又损善”加给他的。但我们常见到的常听到的这个帝辛,就是完全的帝辛吗?

虽帝乙去世,但还有一个长子启,他却能称王,且微子启素有贤明,追随者众多,朋党颇重,运用各种阴谋诡计与纣王抗衡,而商纣王却能在启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下维护统治多年,可见其还有自己的一番本事。

《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纪》里也说了,“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可见,纣王也有其过人之处。事实上,在商纣王继位之后,他十分重视农桑,积极推进国家的农业发展。继而他对东夷用兵,把商朝势力范围扩大到江淮一带,不仅如此,骁勇善战的他还在徐夷之战中获得大胜,继续将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等地区。

商纣王以政治敏锐性和军事敏锐性既保卫了商朝的安全也大大扩展了疆域。毛主席曾经评价商纣王:“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商纣王统一东南以后,加强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联系,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角落传播,这无疑是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奠定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大一统思想,甚至可以说将汉族的发展推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郭沫若在一首诗里说:“中原文化殷创始,殷人鹊巢周鸩居。但缘东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惭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勿谓殷辛太暴虐,奴隶解放实前驱”。同时,商纣王也是个反对神权,力主改革创新的人。

商纣王身上也存在着历史记载中的听信谗言、沉溺美色、任人唯亲,但真的会荒诞残虐到罄竹难书的地步吗?那为什么历史会将纣王丑化成一个俨然魔鬼的形象吗?因为在中国一直有成王败寇的思维惯性,后来的新统治者为了掩盖自己“罪行”,为自己贪婪的嘴脸蒙上一块绣了花的遮羞布,给自己提供一个上位的正当理由稳固统治。这可真是“武王克殷实侥幸,万恶朝宗集纣躯”。周人对于商人训诫时,称是纣王不修德政,失天命,而周人正是顺应天命替天行道,因而周代商天经地义。而且,周朝虽灭,但仍有大量的遗民,不宜结怨,就将所有的过错推在纣王身上,安抚遗民情绪,创造虚幻的和谐。

但这不是在为商纣王洗白。用极端的思想去评判一个历史人物是不可取的,不能过分放大他的暴虐,也不应推翻他的残暴。俗话说,功不抵过,过不盖功。我们应用更为客观的眼光看待历史中的人物,看待这个被历史过分妖魔化的商纣王。

其他网友回答:

我的主业是读《史记》,就《史记》记载的历史素材,进行逻辑分析,挖掘历史背后的故事,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历史视角,希望能够对现代的生活、事业有所借鉴。

整体来说,商纣王是一个伟大的君主,可惜最后失败了,被周朝及后人抹黑,“纣”是“残义损善”的意思。历史上的纣王有七十多条罪名,是残酷暴虐的典型,历史上讲到暴君必说商纣。但也有人为帝辛辩白,认为真实的帝辛没有史书中记载的那么不堪,如孔子的弟子子贡就讲“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毛主席也曾说“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它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一、帝辛其人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於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於鬼神。大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史记·殷本纪》

1、文武双全,文能安邦,武能定天下。

2、非常有生活情调,喜爱音乐,喜欢喝酒,喜欢养点宠物。

3、尊重女人。

4、加重税负,更多的是为了征伐东夷,维护国家安全,而不是个人享乐。

5、在世俗政权与神治政权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为来后的封建王朝做好了铺垫,中国没有出现欧洲中世纪的情况。

二、政治斗争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砲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砲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史记·殷本纪》

1、杀三公中的两个,囚禁另外一个,加强国家管理。

2、加重刑罚,但更多是威慑,而不是真正使用。

3、任用奸佞的大臣,其实是大胆启用新人,加强对贵族、诸侯、官员的管理,增加国库收入,为征伐东夷做准备。

三、牧野之战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於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後世贬帝号,号为王。而封殷後为诸侯,属周。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於宋,以续殷後焉。——《史记·殷本纪》

1、纣王不是容不下别人,牧野之战前夕,祖伊骂他骂的狠狠,他也没有处置祖伊。

2、微子启因为国内政治斗争失败,背商归周,带去了周朝军队在征伐东夷的路上,国内空虚的信息,周朝趁虚而入,发动了对商的攻击。

3、杀比干只是因为被微子启牵连,但也没有杀箕子,整体来说还是很仁慈的。

4、面对商朝的进攻,国内空虚,没有抱怨,积极想办法应对。

5、失败之后,从容赴死,与国家共存亡。如果真贪图享乐, 按照当时的规则,他可以继续做一方诸侯的。

总结:帝辛继承的烂摊子,国势衰落,内部有争夺王位的叔叔和兄弟、大臣势力太大、世俗政权与神治政权的争夺等问题,外部有诸侯的叛离和挑衅。但他个人的魅力、能力和魄力都非常强,大胆启用新人,加强内部控制,之后对外征伐,巩固并拓展疆域。因为政治斗争失利,利益受损,这些人都会抹黑帝辛。因为兄弟和大臣的背叛,信息的泄露,被周朝趁虚而入,积极应对,可惜失败了,战败后从容赴死。成王败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末代君主,即使大有为,但都被新的王朝抹黑,名声都不太好,也算正常。

推荐阅读:师说历史《混蛋纣王到底混蛋不混蛋》《成则汉武,败则商纣》及周朝初期的部分文章。

其他网友回答:

《封神演义》又被翻拍了!

借用一句名言“对名著的每一次翻拍都是名著的重生”——这部出自明代许仲琳之手的、号称中国“诸神之战”的《封神演义》如今又迎来了新的生命!

一部《封神演义》,历史与神话交织,事实与传说并存。究竟熟真熟幻?

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谈谈!

图1 《封神演义》2019年王丽坤、罗晋主演电视剧

纣王、妲己,真的很low么?

妲己与妺(mò)喜、褒姒并称为历史三大著名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堪称这部《封神演义》中的反面大boss!纣王贪淫好色,宠信老婆妲己(狐狸精转世),作酒池肉林以纵淫乐;同时残忍暴虐,又听信了老婆的谗言,兴炮烙(把人烤死),制虿盆(挖坑里边放满毒蛇),把自己亲叔叔捥心,剖开孕妇的肚子。。可谓无恶不作,罄竹难书!

那么,历史上的原型究竟如何呢?纣王真的那么昏庸么?妲己那么魅惑么?

纣王,原名帝辛,是商王帝乙的儿子。商代最高统治者称“帝”,往往以出生之日的天干命名——帝辛的父亲是“乙”日出生的,所以叫帝乙,那么帝辛是由于在“辛”日出生,所以叫帝辛。

帝辛是父亲庶出的小儿子,但是由于父亲的王后没有儿子,而自己同母哥哥出生时母亲还是妾,而自己出生时父亲的王后去世了,帝辛的母亲就成了王后,自己就是嫡出——优于哥哥微子启。按照“立嫡”规则,所以被立为太子!

图2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即商纣王

纣王年轻的时候,天资聪颖,口才出众,聪慧好学,特别是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

那么,这位天分极高的人做了国王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举动呢?据《淮南子》记载:“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五岭以南的一帶地方〉,后幽都。”又曰:“纣王兼天下,朝诸侯,人迹所及,舟楫所通,莫不宾服。”

这段的大意是:纣上台后,十分重视农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得国力强盛。继而,纣王发动战争开疆拓土持续发起对东夷的军事行动,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自然,当商的领土被帝辛扩大到东南以后,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必然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照这么说,纣王岂不是天大的贤君?!那么为什么是史书上说他是暴君?

有很大原因是商朝被周取代,周朝自然要塑造自己的合法性,所以就把所以责任扔给了纣王。

图3 妲己画像,选自葛饰北斋《北斋漫画》

另外,周朝建立后骂纣王不事祭祀,也可以理解为纣王蔑视商朝先王陈规陋俗——商朝喜欢人殉祭鬼神,纣王不再祭祀鬼神,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

在这里不得不说说妲己——妲己,又名苏妲己,是有苏氏部落族人,生于有苏国(今河南省温县),己姓,字妲。父不详——《封神演义》中说被九尾狐害死之前是冀州侯苏护之女,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注意,苏妲己的父亲不知姓名,这说明她出身不高贵。上古的时候讲求贵族部落联姻,商是当时的天下之主,纣王是天下之王,却娶了一个出身不高贵的女孩为妻,这说明纣王革除陋规,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

屈指可数的有关于妲己的罪恶是四件事:第一,寒冬时候,妲己看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而将他双脚砍下,以便研究其不怕寒冻的原因;第二,妲己因为好奇而剖开孕妇肚子;第三,怂恿纣王杀死忠臣比干,剖腹剜心,以印证传说中的“圣人之心有七窍” 说法。

但是,这全是传说,没有任何根据。

图4 比干(gàn),子姓,比氏,名干,沫邑(今河南卫辉)人

特别说说这第三件事——剖心杀比干,因为这件事最著名!

真相是什么?

局历史学家考证:纣王末期,没有继承权的微子启、箕子(纣王另一个哥哥)和比干联盟,决定推翻纣王的统治!在帝辛攻打一个徐夷的时候,由于战况持久,人心思变,三人趁机联络周,请周在商最弱的时候攻打商——这是叛国,结果被纣王知道,结果被处置了——没有证据说明是被剖心!

图5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即周文王

最后说说商朝为什么会灭亡?与隋炀帝一样,连年征战,穷兵黩武!由于纣王四处征伐,所以国力下降,结果被国内反抗势力(反纣王三人组)联合周灭掉了!

文:牛奕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其他网友回答:

在古代,要是一个君主残暴不仁,人们常常用“桀纣”来形容。桀和纣分别是夏、商的末代君主,他们都是具有一定的才能,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于是丢掉了江山。历朝历代都有人驳斥商纣王昏庸残暴这一定论,到了近现代,更是有许多学者为他翻案,认为他并没有世人认为的那么不堪。那么,历史上的商纣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帝乙二十六年(约前1076),商朝统治者帝乙去世,按照《史记•殷本纪》的说法:“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的儿子中,长子是庶出,所以没办法继承王位,最小的儿子辛因为是正妻所生,于是得以继位称王。

不过,在《吕氏春秋》中却说,帝乙的四个儿子中,三个都是正妻所生,按理说应当立长子子启为王,不过朝廷中的太史依据法典强烈反对。他认为,虽然正妻所生的长子子启、次子中衍和幼子受德中,前二子出生时,其母还是妾,等到她成为正妻,才生下受德。按照名义,受德是正妻之子,其他二人是妾之子。

就这样,受德虽然年幼,但按照商朝奇特的法典规定,他才是王位的合理继承者。在小说《封神演义》里则还有另一种说法:“寿王”(即商纣王)为幼子。一日,帝乙游园,飞云阁有一梁坍塌,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因此帝乙将寿王立为太子。”按照这一说法,纣王能够继位,靠的是自己的一身蛮力。

《史记》中这样描述纣王:“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他不但才思敏捷、能言善辩,还听力、视力敏锐。他力量惊人,能够徒手和猛兽角力。他的智力,不听群臣进谏也能治理国家;他的言语,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

正因如此,他“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过人的才能让纣王骄傲自满,在臣子面前肆意炫耀,在天下散播声威,并抬高自己,在他眼里,世人都愚笨不堪。这样看来,他是个能力出众的君王,只不过,因为别人都难以和他相比,于是他便刚愎自用,自高自大,要只是这样,他倒不至于被后世批判。

在位期间,纣王还积极向东南扩张,传播商文化。六十多岁时,他的一次出征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公元前1047年,他征讨一个名叫“有苏”的部落时,部落为了自保,便献出美人求和,这个美人就是恶名昭著的苏妲己。

《史记》中说纣王:“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於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於鬼神。大聚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为了讨好妲己,纣王满足她的所有要求,不但令乐师专门创作享乐时演奏的艳曲,还加重税收,四处搜刮宝物和珍禽异兽。不理朝政、不祭鬼神,这些古代君王的大忌,在纣王眼里不值一提。他还修筑了“酒池肉林”,让赤裸的男女在其中嬉戏,整日玩乐,通宵达旦。

在这样的暴政下,“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炮格,又称炮烙,它的具体实施方法是“炊炭其下,使罪人步其上”。让受刑者赤足在被烧得通红的炭上行走,十分残忍。《列女传》中的描述则更加详细:“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

不过,最早关于纣王暴行的记载见于《尚书•牧誓》,而且书中所写的“罪行”都是周武王讨伐纣王时单方面宣称的。到了后世,纣王的罪行被罗列得越来越多,却没有具体的材料证明。对一个帝王的评价,本应是所谓“盖棺定论”,而纣王却是死的越久,干的坏事越多,实在不合情理。因此,有人认为,后世对纣王的评价和记载有失公允。

毛主席就曾经评价:“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郭沫若也说:“中华民族之能向南发展,是纣王的功劳。他对东南的经营,使以后中原文化逐渐发展到了东南。”

可见,纣王虽然总体上暴虐,但对中华文明还是有一定功劳的,并非一无是处。总体来看,他是一位能力出众、深谋远虑的君王,也是一个骄傲自大,视人民如草芥的暴君。

其他网友回答:

一两个月前,鄙人已发过三篇小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此主题,敬请查阅。

其他网友回答:

很多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古代史时往往从春秋战国开始,在此之前的那几百年历史总是被人遗忘,但一部《封神演义》让世人了解了春秋战国以前的那段往事。在这本书的记述里,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帝辛宠爱妖女妲己、制造炮烙重刑,建造酒池肉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但后人对他的评价却有些褒贬不一,那么历史上的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真的如此昏庸残暴吗?

一个帝国的陨落往往和它的末代君主脱不了干系,商朝的灭亡帝辛自然不能置之度外。但笔者以为《封神演义》只是神话故事,它的存在只是让人们在茶余饭后有一个可以消遣的项目,并不能作为历史资料来研究。因此历史上真正的纣王可能没有小说里描述的那么不堪,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他执掌国政时期并不是每天都不上早朝,只是到了执政后期他觉得天下已经太平,再上早朝没有什么意义才常常流连于后宫。同时他执政的时候和其他君王一样在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土地,他征东夷蛮徒,将他们打的节节败退。而后他将大商的统治领域扩展到了江淮地区,使得商王朝的统治疆域在他这里达到了最高峰。

其次,书中说他是一个贪恋美色之徒,因得知冀州侯苏护之女苏妲己貌美而将其掳至朝歌,随后在此女的蛊惑下他杀姜王后、挖比干心,最后亲手将王朝献给周人。但真正的历史上根本没有苏护这个人,一切只是小说作者杜撰的罢了。而妲己也不姓苏、更不是什么侯爷的女儿,她只是帝辛打败敌军后收留的敌军妻妾而已。

在那个封建社会讲究男权,女人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什么权力的,因此不太可能出现妲己蛊惑商王乱法、乱政、滥杀无辜的事件。因此妲己乱政或许只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不符合真实情况的事情。可这也不是说纣王是一个明白的君主,真正历史上的他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多次发动战争使得国库空虚,最终大商在周武王的攻击下飘摇倒地。那么纣王虽然算不上明君可也不昏庸,后来的人们为什么要如此评论他呢?

后人猜测这是他的宿敌编造出来中伤他的,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奢靡腐败、贪恋美色、兔死狗烹杀害忠良。但事实上这些不是纣王独有的,历史上许多帝王有着和他一样的特点。他的宿敌此举无非是黑化他并隐瞒他的功绩,以此营造出一个改朝换代是民心所向的假象。

帝辛没有世人传说的那么昏庸,可商朝确实是在他的手里走向灭亡的,因此他觉得自己无颜面对世人只能一死了之。于是牧野之战战败他将自己关到了鹿台之上,而后身着帝王服饰在鹿台上的摘星楼自焚。

其他网友回答:

真实的纣王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商纣王,即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姓“子”,名“受”(一说名“受德”),是商朝最后一位君王,谥曰“纣”,也被称为“殷纣王”。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纣王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之一,所谓“酒池肉林”以亡国说的就是他了。当然,按照古人男权思维的一贯做法,这种亡国之“锅”又被扣在了妲己的头上,是“红颜祸水”在古中国较早的演绎。

中国人对纣王的印象,不可谓不坏,现代人对其最大的印象,来自于明人小说《封神演义》。当然,小说并非其“劣迹”的唯一“证据”,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纣王:“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纣王有一庶兄,名微子启,数次谏言,希望他能够施行仁政,但纣王没当回事,不久西伯侯灭了陇国,德望出众,纣王也不放在心上,认为自己天命所归,所向无敌,微子启觉得这家伙烂泥巴扶不上墙,逃出了朝歌。微子启之事被比干听了,叹息说“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于摘星楼前三日强谏,抱定必死之心,果然就被纣王一句“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挖心而死。《论语·微子篇》有载,“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说的就是此事。

相较于封建较为成熟的汉、唐,乃至于后来的宋、元、明、清,其实在殷商时期,大臣的权限还是较高。我们知道古代的官位当中有一种谏官,专门对皇帝所颁布的政策进行谏言,但实际上大多数的皇帝还是觉得“忠言逆耳”,虽说“利于行”,他们当然还是希望听到顺耳的话,否则,比干就是前车之鉴。


在我们的眼里,以纣王之暴虐,想必听不得半点谏言,动辄杀人灭族,但事实上并不如我等所想的那般,箕子就曾说“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便是唐太宗这种“唯谏是求”,对大臣谏言行为达到近乎病态追求的皇帝,想必听到人家骂他“不可振也”,那谏官恐怕也要脱层皮,箕子的下场不过是下了大狱而已。

我们无法近距离地接触那个时代,所以没有有力的证据,实在是难以分辨商纣王是否真的那般昏庸而残暴,仅能根据一些史料来略窥其人。其实若仅从史料上来讲,他倒可说是个近于汉武帝般的人物,至不济,也是隋炀帝杨广之类,区别不过是汉朝面对匈奴,而商朝面对东夷。汉武帝伐匈奴代价巨大,晚年其实也算得上昏庸,一场巫蛊之祸几乎搞垮了大汉……


《左传•昭公四年》“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纣王举兵伐之,斩了其首领,《左传•昭公十二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可见这一场东夷之战使商朝消耗巨大,最终才被周人钻了空子,更重要的一点,历史从来是由胜利者来书写。

别的不敢多说,但至少,帝辛是个残暴,而有才能的人物。

其他网友回答:

先说伟人的评价:“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这个评价其实比较中肯。从帝辛存的的背景看,有些问题不能归结到帝辛一个人身上。帝辛是商代最后一个王,从整个中国历史看,商代还属于早期王朝,带着一定的原始部落属姓。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刚刚从原始部落中诞生,仅仅在中原地区建立王朝,四夷并不完全臣服。夏王还仿佛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共主。商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儿去。商的统治地区主要在中原王朝,四夷方国不算是商的统治区域,和商的关系时而臣服时而反叛。

按甲骨文的记载,商王武丁时就和四夷方国如鬼方、土方、羌方频繁发生战争,还和周部落发生过不少战争。

如果说帝辛暴虐,横征天下,那么实际上就是这根本不由他自己。方国也时不时挑衅,商王如果听之任之,那么商很有可能会被方国灭了。周部落就是趁着商王不停征调,应付与方国之间的征战慢慢强大起来,取代商,建立了周。

这是帝辛统治的大背景。再有就是商王所要面对的复杂内部环境。作为一个王,不是后世的帝王,就是帝辛在位时他也没有那么绝对的无上权威。王权和神权之争一直是商代统治集团的主流矛盾。伊尹放太甲于桐宫就是神权辉煌的时代。借助占卜,所谓敬奉天地鬼神的神权掌控者在帝辛时期渐处下风,王权渐渐强大起来,神权当然不愿就此没落,于是帝辛被抹黑成了弗敬上天,郊社不修、宗庙不享。

有些话向来就可以用不同的言辞表达相同的意思,比如弃暗投明和反叛内奸。在帝辛统治时期,重用外来的其他氏族的人或是以地位低下的人为卿大夫会召致公愤。而帝辛的同母兄长微子和周私下订盟,助周伐商就成了弃暗投明。

从祖甲开始商代继承方式由兄终弟及向父死子继转化,这是当时统治秩序的进步,但是正因为继承方式发生转化,让原本有继承可能性的贵族利益受损,因此形成了商王和一部分贵族集团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说帝辛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种种矛盾加诸其身,帝辛就成了天下之恶皆归焉。

哲学家冯友兰说,武丁之后的商朝存在一位武功极盛的君主的,且以考古、甲骨等材料佐证,但未言其姓名。郭沫若则直指这个人注是帝辛。

毕竟所谓的宠女色,浸淫声,修建奢豪的宫殿,不听忠谏,害死贤良的忠臣这些罪名都是可以由后人臆造出来的,而且和古往今天的所谓暴恶之君的罪行都非常相似。也有可能是后人加诸其身。

商这样的早期王朝不确定的因素太多,矛盾之处太多,统治不能成其体系,商之灭亡是体制发展的自然结果,不能都算在帝辛一个人头上。东夷、西伯之患耗尽了帝辛的精力,最后只能是灭东夷解王畿之患而任由西边的周人坐收渔翁之利。

其他网友回答:

对中国人来说,纣几乎与暴君是同义词了,“助纣为虐”已成为被广为使用的成语,而纣王也早就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正如夏桀一样,作为亡国之君,商纣也因为政治原因被大大丑化,关于商纣的种种传闻,许多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中国的史学虽然丰富,可是长期以来,史学只是被当作政治工具罢了,令历史真相完全失真。其实这种现象,古人就多有议论了。

陈登原先生在《国史旧闻》中有一篇《桀纣事迹类比》,指出各种资料,夏桀与商纣的事迹有三十四件是雷同的。这说明什么呢?多是后人把各种恶行加诸两人身上。事实上,这并非现代学者的新发现,古代学者已多有指出,譬如东汉应劭在《风俗通》就说:“世之毁誉,莫得其实。审形者多,随实者少,或至以有为无。故曰:尧舜不胜其美,桀纣不胜其恶。”就是说桀、纣的许多传闻根本就是不实的,只是后人牵强附会罢了。

《淮南子》一书曾明确指出:“三代之盛,千岁之积誉也;桀纣之谤,天下之积毁也。”三代就是指尧、舜、禹时代,之所以被认为是难以超越的完美时代,那只不过是后人拼命贴金的结果;同样,夏桀、商纣之所以遭到恶意攻击,只是天下人把坏事都加到他们头上,注意这里使用“谤”字,意为不符事实的攻击。

在《列子》一书中也有同样的表述:“天下之善,归之尧舜;天下之恶,归之桀纣。”这是中国人很要命的简单逻辑,说某人好,就说得伟光正,一点缺点也没有;要整黑某人,就把全世界的恶行都套在他身上,让他百世不得翻身。

商纣王是暴君,这点是肯定的,不容推翻的。依史料来看,他比夏桀要残暴,这应该是事实。但是他也有优点。

儒家巨擘荀子曾称商纣“天下之杰也”,这位末代帝王并非庸庸之辈,实为有魄力之君主。他天资聪颖、辩才无碍,思维敏捷,行动果断,这是智慧方面;至于武力方面,他勇敢非凡,武艺高强,膂力惊人,竟然可以赤手空拳与猛兽格斗。这些优秀的品质不是我胡编乱造,而是出自《史记》的记载。

然而,正是这些优点,反倒成了他的缺点。他才智出众,故而目空一切,对他人的进谏充耳不闻,自以为老子固然天下第一;他辩才无碍,口若悬河,故而可以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红的,把群臣驳得哑口无声;他的功夫天下第一,就算混在江湖,也坐得了第一把交椅,所以他对谁也看不起,是典型的自恋狂。

在商纣早期,重树朝廷威望,连周这样的强大诸侯都不得不俯首听命。但是从商纣中期始,开始腐化、堕落,越发残暴,最终被周给灭了。

标签: 商纣王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