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要怎么样学才有现实意义与作用?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从改变自己开始,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矛盾体,一个向上向善的我,一个自私龌龊的我;一个天使般的我,一个魔鬼般的我!

传统文化让我们先从一个人独处时,把动辄从心底窜出来的那个自私的邪恶的我压制下去,控制在不能萌发的状态,然后让那个阳光的善良的天使般的我主宰自己!仅此而已!很难很痛苦,但痛苦艰难之后是人生的甜蜜!

其他网友回答:

与其说“学”国学,不如说“体悟”国学,“践行”国学。但从文字上推究、在逻辑上绕弯、在头脑中纠缠是没用的。

国学是身心之学,必须体悟才行,所谓知行合一。

其他网友回答:

所谓国学,其精华当是圣贤之学,圣贤立说在教化,教化之道在践行,践行之要在笃信不疑。

其他网友回答:

现实的,意义的,作用的。带这么多要求,目的,学习国学,恐怕会失望。因为所谓的国学,范围很大,很深,又产生于古远经验,要在现实的生活,工作,社会中产生意义,作用,不是很容易。

其他网友回答:

周易开创了中国思想的主流,适应变化之道,说话或做事,过和不及是两个极端,即左倾和右倾,这便是中庸之道。为此,圣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国学智慧涉及的领域不是漫无边际,而是具有内在性,即不考虑超验的理念,后者是西方哲学考虑的内容。所以,学习国学既要从内部看出其彼此差异,又要站在西方哲学这个外部看出其内在一致性。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因为我不擅长记忆,所以学习国学我很少理会经书的文字。比如《道德经》,我只记住‘’无为‘’,又如《佛经》,我只记住‘’明心见性‘’,又如《西方哲学》,我只记住‘’认识你自己‘’。就以‘’无为‘’为例,为了实现‘’无为‘’,我不断向烦恼和不可能挑战。接着我向自己下达指令:每天减少一个烦恼。为此通过生活,我开始研究烦恼。经过不断努力,我对烦恼慢慢有点认识。事实,对烦恼认识即是对自我的剖析。可以说研究烦恼与认识自己相得益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这样经过十五左右的努力,我掌握圣人们的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后再经过十五年一通百通,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要挖掘创新。说做就做,结果我成功墨就其超越性手稿。

其他网友回答:

修身,学习国学核心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把人自身的问题解决了,无论做什么都战无不胜。

其他网友回答:

国学有没有现实意义?就要看国学的主题,有没有消失;传统的价值,是否适合今天情况。

所有国学关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人”。

儒家重人伦、人道,固然是“人”。

道家重天法自然,但《道德经》实际在“治”与“政”,离开“人”不能谈。庄子逍遥之游,不过“人欲”。

墨家博爱,不能无“人”。

法家重刑,不过“治人”。

中国读书人由身而家而国而天下,不过“人类社会”,除了几个问天之人,对自然之问少之又少。这也是中国不得不学习希腊科学、哲学,因为我们不会而社会发展需要。

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在孔子之后核心是“人本主义”的,中国几乎没有宗教,两千年来本质是世俗的。唐贞观年间全国有一千几百个县,分由十个道管。中央——地方的三级管理,在结构上与目前政府没有太大区别。苏东坡当政府官员救灾,向中央政府要财物、要政策;被贬仍建立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的最早的孤儿院,这个行为不是苏东坡自主产生的,而是文化的产物。千年后的疫情,也是政府救灾保民。而这样的行为在欧美却没有实际出现。“达尔文主义”是把人放在天平山比较,哪些人“值得救”,医生决定生死。这号称拥有最高人权标准的欧美,在中国人看来“无法想象”。特朗普说“这就是人生”。而马厩失火,孔子问“伤人乎?”不问马。建筑在对待“人”的问题上是“天上人间!”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在今天可能还有价值。

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中国人是“充满想象的艺术家”,满足于传统,满足于讲得通,而不追究事实,缺少求真的精神。

昆仑传说、大禹九州、《山海经》的鬼怪灵异,是唐朝皇子必须记忆的知识,天地之祭以至清代。但是黄河、长江之源在国学典籍中从来没有搞清楚。最近还有许多人热衷于《山海经》,产生许多奇思妙想,这不应是今天的思考力。

中国人没有宗教,学习些国学,对现实生活会有好处,或许不会有抑郁症什么的。范进即使发狂而终究平静下来。

我是近两年,才开始认真读古书的(不敢说是国学),刚开始读简体今注版本四书和《诗经》。读了之后,觉得以前的印象不对了。于是把目光投入民国学者和港台学者。之后清代学者。现略谈一些自己感受。

从一开始,在读书时,我就认为不应读《三字经》《弟子规》,而且南怀瑾的一个字也不读。《千字文》可以作为学习毛笔字的资料,而《百家姓》作为常识可以背一下。几十年后我的观点不变。

我认为如果只读一本国学经典,就选《论语》目前我已经通读四五遍,精读主要有以下几种:

钱穆《论语新解》

朱子《四书章句集解》

辜鸿铭《论语》中英文

越读越有味,欲罢不能。孔子诙谐智慧,不复食古不化印象。

读中学的座右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常常告诫自己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如此正确呀。

学习国学,要读一本中国通史,最好选民国的版本,吕思勉《中国通史》有文化史和政治史,有参考价值但不好读。

如果只读一部史书当读《史记》,这基本就可知道中华文化的由来。如果可以多读一部,选《公羊传》。如果没有经历,读《古文观止》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片段直到明末。

文学经典,只读一本《诗经》,两本加上《楚辞》,有这两本,“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桃之夭夭”“执子之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离骚》《橘颂》《九歌》《九天》等足以理解今天中国文化的含义。周文化和楚文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就在此。

但学习国学最大的困难是古文基础,有志于了解国学,建议大家学习王力的《古代汉语》。学完这一套书(四本),古汉语基础应该差不多了。

两千年的文化典籍,如果还没有一点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到哪里去找文化呢?

其他网友回答:

国学文化的根本是“中国阴阳五行”法理哲学,今后社会新发展,其阴阳辩证法理将“一以贯之”充满整个社会发展时代,不可不知。其实阴阳辩证法理都集中在通俗解密老子《道德经》道法当中,但世上有千余种解密解读,都觉得自己对,谁也不服气,真正能解密出来的都能看得懂的,又因不知不懂如何辩证的法理而不能辩证地阅读,如“道生万物命运注定性,(运有)阴阳反向运动确定性,用新弱胜旧强的过程性,有生于有与新有生于无结果性”四序五行主导支配特性。也因旧观念有不承认命运、不知万物必有反向运动如生向死、民主必反向转为集权确定性,抗美援朝用弱胜强过程性等等,也都以为不可理解,或说是胡说八道!何时有谁能统一解密老子道法?只有天道去选择注定了。但不知不懂阴阳五行辩证法理,就不知历史,不懂现在,更不能预见未来!毛主席说“没有预见性也就没有领导力”。

汉武帝时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以致于上不能形成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才建议以儒学统领各业。汉武帝接受其“独尊儒术”与“三纲五常”的建议,又以“推恩令”彻底消除奴隶“分封制残余”,才完善建起维持约两千年封建法权社会,故中国封建法权是始于秦皇,成于汉武,皆称“千古一帝”。历史常有惊人的“提高重复”或可成为后世之师,这也许是学习国学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吧。

其他网友回答:

所谓国学,一是将公平公正放在首位,二是由此而来的应变能力,三是向着天下一家这个目标而努力!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尽人事以听天命就行

标签: 国学 现实 意义 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