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的儒家思想是不是过时了?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对这个问题在“悟空问答”里面已经进行过多次讨论回答。还是再说两句吧。

笔者认为,对孔老二的儒家思想不是过不过时的问题,而是站在什么立场来看这个问题。站在封建卫道士的立场,孔子的思想永远没有过时。而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来看,是根本对立的。如果劳动人民承认孔子的儒家思想,那就是承认了接受封建统治。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进步学生们为什么要提出打倒孔家店?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推翻孔子儒家思想两千多年来对劳动人民的精神统治。推翻两千多年来腐朽没落的封建礼教。

1916年2月15日,陈独秀等主办的《青年杂志》第二卷第六号,《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连载易白沙的《孔子评议》。该‬文‬指‬出孔子‬学说‬的缺点‬:1、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2、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3、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藉‬口。4、但‬重‬做‬官‬,不‬重‬谋‬食‬,易‬人民‬贼‬牢笼‬。由此‬,孔子‬常‬被‬独‬夫‬民‬贼‬,野心家‬所‬利用‬,作‬“百‬世‬之傀儡‬”。

与‬易‬沙‬白‬不同‬,陈‬独‬秀‬、李‬大‬角钊‬、吴‬虞‬等‬人从‬人性‬压抑‬的角度‬剖析‬儒学‬的实质‬。他们‬认为‬:“三纲五常‬是‬儒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孔教‬的‬教义‬乃‬是教‬人‬忠君‬、孝‬父‬、从‬夫‬。无论‬政治‬伦理‬都‬不‬外‬这种‬重‬阶级‬尊卑‬的‬“三纲五常‬”。“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制度‬,由‬无‬尊卑‬演‬而‬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官尊民卑‬,尊卑‬既‬严‬,贵贱‬遂‬别‬。”这种‬贵贱‬纲领‬伦理实际上‬是一种‬“奴隶‬道德‬”。


“五‬四‬”时期‬的进步‬青年‬对‬孔子‬儒学‬的实质一针见血‬。

孔子主张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唯‬天子‬受命‬于天,土‬受命‬于君‬”,“天‬无‬二‬日 ,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唯‬上‬智‬下‬愚‬不‬移‬也‬”等‬理论‬,其‬核心‬就是‬忠君‬愚‬民‬。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血‬与‬火‬的洗礼‬,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文明‬,我们‬的文化‬思想‬无与伦比‬的丰富‬,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怎么‬可以‬再‬走‬束缚‬自身‬的老‬路‬——唯‬儒‬独‬尊‬呢‬!

其他网友回答:

中华民族的唯一希望就是——抛弃孔孟之道遵循毛泽东思想……

其他网友回答:

只要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孔老夫子的儒家思想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毛主席早就说过: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孔子,作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理论光辉对中国教育是起到积极作用的。他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50O多年来,没有一人提出过如此积极的学习态度。我们在批判孔子时,不能片面地、静止地、一尘不变地、形而上学地唯心地一棍子打死,应该去其糟粕吸取精华。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汹涌澎湃滚滚向前。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腐朽思想,不止是过时而且早已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几千年来一直站在孔夫子的坟包上,挖出点儿残渣,进行不懈的意淫,从未有过文化创新,确实是一个民族的最大悲哀?

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它有多么伟大,有多么有真理?而是它对某些人有利用价值,对百姓有愚民之功效才得以延续,这足以说明文化,民智,思想从未有过进步?仍滞留在蛮荒时代不能够自拔!

所谓传统儒家思想,不过是蛮荒,农耕时期,驾驭民众,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是钳制民众思想进步的精神枷锁,也是毒害民众的精神鸦片,但早已不灵,此一时彼一时,勿要″错打算盘,歪念经″了甚是危险之。。。

其他网友回答:

你不能说过时还是不过时。从小学的不都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吗?

精华的部分没有过时。糟粕的部分早就过时了。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学派来完善儒家思想,像北宋时的二程,关西学派,南宋的程朱理,明朝时的心学。

现代人更应该理性去看。

其他网友回答:

只要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不除,中华民族就很难挑出兴衰的历史怪圈。

其他网友回答:

一,古为今用,不会过时;
二,活学活用,不会过时;
三,作为世界上最多人口的、最大数量的优秀文化基因,不会过时;四,深入中国人心、嵌入中国良知的中华文化记忆,不会过时。五,在当今百年不遇的世界历史文化大潮中,继承创新,与时俱进一一不会过时。六,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更不会过时。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道家、法家思想,都不是我们今天所要的。我们必须坚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去其糟泊,取其精华”。“儒家”、“道家”、“法家”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影响深远,曾在不同时期,起过重大作用,为封建统治阶级保驾护航。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五四”运动,砸烂孔家店,废除“妇女缠小脚,开始了妇女解放运动,废除“八股文”,开展新文化运动。毛主席共产党诞生以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经过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形成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从此,毛泽东思想取代了一切旧文化、旧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思想是不是过时了?我的回答是不会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当然,我指的是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而不是其糟粕。

现在,让我就构成儒家思想体系的“仁、义、礼、智、信、勇、恕、诚、忠、孝、悌”这11个字的含义和意义进行基本分析,看看孔夫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不是过时了?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仁”的思想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仁"要求我们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自己要站稳,才能扶起摔倒的人。自己要腾达,才能博施济众。如果做到了孔子所说的“仁”,就是一个仁爱的人,是一个以“博施济众”为己任的人,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所以说,孔子“仁”的思想没有过时!

孔子在论述“义”时说道:“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我们现在也还在倡导和奖励“见义勇为”呀!孔子还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不能见义勇为,也是我们现在所忧虑的呀!

关于“礼”,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意思是:“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我们现在建设和谐社会,也不能为和谐而和谐,必须要用礼制(规章制度和法律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确保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功!

关于“智”(知),就是智慧,就是教育,就是学习,就是认识论,对此孔子是高度重视的。在《论语》中,孔子对认识论的论述,多达50多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若能时时反复温习已求得的学问,不是很高兴吗?”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说:“聪明又爱好学习,并且又能放下身段向人请教。”我们现在也需要重视教育,尊重知识,讲求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啊!

孔子对“信”极为重视,纵观《论语》,信字出现的频率颇高。孔子的“信”是指言语真实、不说谎,是诚实不欺、守信用,是相信,是信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不讲信用,如何在社会立足?若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人事如何运转推进?所以人不可以无信。“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孔子说: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即使到了别的国家也是行得通的。讲信用走遍天下,无信用则寸步难行。我们现在也提倡和强调人要讲“信用"啊!

关于“勇”,孔子也十分重视。他把知、仁、勇作为人的“三达德”(即智德、仁德、勇德),认为“智、仁、勇”相统一,才是完美的人格,这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孔子说:“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贡说:“夫子自道也。”孔子谦虚地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子贡则认为老师已经达到了这三种道。实际上,对于“勇”,我们很好理解,就是勇敢嘛。做一个勇敢的人,人要有勇敢精神,无论是孔子时代,还是现代,或是当代,都是需要的!

孔子把"恕"与“忠”放在一起论述。《礼记·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能够做到忠和恕,那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凡是不愿意加在自己身上的东西,由此推想到别人,也就不能强加在别人身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孔子认为君子做事应该符合人道,而人道的原则之一就是“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我们仍然需要实践“忠恕”这两个字!

关于“诚",实际上就是“诚信”。孔子从三个方面论述“诚信”:一是做人要讲“诚信”。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考虑,尽了心没有?交朋友,有没有不信实的地方?所传授给别人的东西,自己实践过吗?"二是讲“诚信”就要言行一致。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君子对自己不严肃、不自重,就没有权威,所以学的东西就不稳固,这是一种不诚心的表现。所以要以忠诚信实为主。三是治理国家要讲“诚信”。要“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意思很明白:治理国家(包括地方社会),要慎重、敬畏地处理政事,恪守信任,节约开支,爱护人民,才可能真正治理好国家和一方社会。实际上,我们现在也讲“诚信”呀!

孔子在论述“忠”时认为,人在交友、事君、治民三方面,都要“忠心、忠诚”。“言忠信,行笃敬。”在交友时,说话要忠诚、信实,做事要忠厚、谨慎。“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就是说,君要以礼待臣,臣要以忠事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忠诚",也是现在需要的呀!我们要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

“孝"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是为人的根本。孝,包括孝顺、孝养和孝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怎么样才算是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只要能奉养父母就称为孝。然而,就算是狗跟马,一样有人养着,如果对父母没有一片敬意,两者又有什么分别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孝道。孔子说:“子女保持和颜悦色事亲,这是最困难的。如果有事情要处理,由年轻人操劳,有酒菜饭食,请年长的先享用,这样就可以算是孝吗?”孝顺、孝养、孝敬父母,也是现在需要的啊!

悌,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年轻的学生,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家里便敬爱兄长;为人谨慎、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贤德的人。这样亲身实践后,有剩余的时间精力,再去学习文献。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孔子提出“悌”这一伦理概念,虽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但一般来说,做弟弟的敬爱兄长、顺从兄长也是应该的。

结论:我将构成儒家思想体系的11个字,一字一字对其含义和意义做了分析,认为儒家思想现在没有过时,还是应该提倡和遵循的。当然,我们应该赋予其新时代内涵。

标签: 孔老夫子 儒家思想 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