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观点。请高人解惑?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谢谢邀请!

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观点,在好多人看来,老子只是一般的出世者,老子是一个消极者,如果这样认为,那真是大错特错。其实老子是最大的入世者,也是最大的积极者,

老子的这一观点称之为“君王南面之朮”就是统治者管理之术,这应该成为老子是最大的入世者,也是最大的积极者的有力证据。老子看透了世界,以一般出世人的心来做入世人的事,以貌似消极的方式来达到最积极的目的。老子从“阴”入手,以阴制阳,以阴胜阳,最后达到最大的阳。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可妄为,不可强为,要顺其自然,“自然无为”。像现在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管理者,都可以从老子这一观点中汲取智慧,用“无为”去处事,用不善多言去教导员工,不要对员工大苛刻,不要把个人意志去强加给员工,员工意志可信的要待以诚信,不可信的也要待以诚信,这样就可以达到员工的大信而达到积极的“有为”。

老子观点无为的目的,就是无不为,最后的目的什么都为了,什么都达到了成功,这一观点就是老子的核心思想,这也是“为”和“无为”的辨证关系,从“无为”的行为入手,最后达到一个“无不为”的顶峰,所以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观点,值得我们社会中的人们借鉴和发扬光大!

其他网友回答: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一!无为而无不为道调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顺化自然自调整择优!(题;无为顺应自然也)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历史上解释的是五花八门。但看后都是一头雾水,反而解释的很牵强。后来我翻遍大量的书籍,终于能找到其中大致的意思,可以共同探讨!

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毕生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让道来统领天下,而人就是要想方设法找到道。只有找到道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孔子也说过“老天爷什么也没做,但四季更替,万物生长!”古人称道,而我就把它称为“规则”!

“无为而无不为”这就话是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出现的,全章内容如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无为?无为的原因就是“规则”在起作用。法律法规和各种奖惩制度在正常运转。

  • “为学日益”这一句好理解,学习对人是有好处的。学习可以使人明理,可以看到眼睛看不到的很多事。书本更是智慧的结晶。只要学,就会知道更多的道理!
  • “为道日损”这一句就不好理解了,也就是说一心向道的话,会天天减少。那么老子指的是什么天天减少呢?

关于这句话历史上解释的是五花八门。我们不去一一辩论。但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老子是一心向道。既然是一心向道,在探寻道的过程中,必然是要解决一个又一个谜团。

比如爱迪生发明灯泡过程中,做的就是减法。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材料,但那一种才是灯泡的材料。一种一种的实验。最后实验了一千多种材料,最后发明了灯泡,实现了爱迪生的“道”,灯泡。

所以我们明白了,寻找“道”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去除谜团,最后才找到真道。找到后,真道就会照亮我们的人生,也就无为了。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是爱迪生找钨丝的过程,一定要找到你的道。等到爱迪生最后“无为”的时候,灯泡就照亮了全世界!

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出,要想找到大道,首先是学习,然后是破除一个又一个谜团,发现自己心中的“灯泡”,也就是“道”。做到这一点后,不用做什么,你的道会照亮这个世界。你就成功了!

所以如果你都没有找到道,就不用谈“无为”,因为你根本就没资格“无为”。“无为”是先找到“道”,然后让道自己运转!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刚刚谈到得“道”了,爱迪生的灯泡已经照亮世界了,靠“灯泡”已经成功了。靠“道”已经成功了。所以老子来总结心得。

老子说,如果要想取天下,就应该去繁化简。不要给老百姓太多负担。比如刘邦,破除了秦朝的所有的严刑峻法,只留下“约法三章”,然后就平定了整个关中平原。

刘邦靠的是就是“无事”,不给老百姓找事,老百姓才不烦、才会心甘情愿的归顺。不管是李自成的“闯王来了不纳粮”,还是太平天国提出的“均田免粮”,其实都是奔着一个目标去的,就是老子说的“取天下常以无事”。因为人人都怕麻烦。

综上所述: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不是一出生就可以做到的,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先要追求道,追求到道了,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要想追求大道,一方面要勤学苦学,增加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到实践中实验,去伪存真,找到自己的大道。这个过程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世间万物,要一点一点实验,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大道。一旦找到属于自己的大道,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让很多人跟着收益!

其他网友回答: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意思是:“无为”是顺应自然规律做事,既不妄为,又不一意孤行,做自己力所能及做的事。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无所不为。为政者无为而治,是尽量不干扰百姓的正常生产秩序,减少刑罚赋税,以德布施于天下。让老百姓更好地休养生息,丰衣足食,充分发挥。看似老百姓的清静无为,实际是民心所向,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无所作为,消极避世,妄大自为,也不是无政府主义的放任自流和自由主义。而是要处世立命,严谨慎行,遵循自然之理,遵守客观规律,保持正常的自然运作。不做毫无意义的事,但必须认真地做好应该做的事。

君子“无为”,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减少对老百姓的控制和干涉,尽量给老百姓更多的生存空间。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用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扑。追求朴素节俭,清静寡欲的境界。

君主之“无为”,是因为有着刑名法度的约束天下。君主无为,臣子必须有为,君主处于主动地位,有效发挥大臣的执政能力。让大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尽其最大的努力,为民办事,效忠君主。这实际是君逸臣劳,以臣下众人的智慧,来实现君主的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的“无为”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道”对宇宙天地万物的生化养育,没有任何目的和意图,这就是自然而然的道法自然。“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只有效法“道”的自然本质特征,确定“无为而无不为”的存在模式,就可以实现人与天地自然的内在统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大道无为,“道”虽然“常无为”,却又“无不为”。“无为”是无不为的前提和基础,并创造条件。老子的“无为”哲学,并不是没有实现任何的超越,也不是停留在原始的状态之中,而是有一种极其深刻的超越意义。这种意义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没有深度的知识,难以理解,难以掌握。

在当今时代的快车道,各界精英的运筹帷幄,游刃有余,胸有成竹,用不着事事自己亲力亲为。关键在于坐镇指挥,点兵指将,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大平台并有所作为,也成就自己的“无为而无不为”。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实际上指的是循道而为违道则不为。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尊重客观实际,违反规律的事绝对不去做!这就是本人理解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精义。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顺势而为,不争高位!这是无为思想最生动的表现!

其他网友回答:

很简单,你的问题我不回答,你自己悟到了。就是我的无为帮助你思考,使你得到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你的思考能力。如果我给你解答了,你的思维逻辑推理能力提不高。是我的有为造成的。所以要无为而治。老子教学的方法就是“悟”只有一个字,道尽天下哲理。

其他网友回答:

曾仕强大师是我易经的启蒙老师,易经讲得很简单。道德经,曾仕强大师讲得一般。今天提起曾仕强大师的名字与声音,第三次递进讲讲老子的无为。

老子无为的气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心善渊,事善能,政善治,动善时,以其不争,故无尤。

无为老子的家身处在前面有一条小溪流,老子足不出户,知天下的内心像深渊一样幽深而不可测,像闪电的目光善于抓住时机。这是老子无为的安静状态。

但老子居住地方没有见到小溪水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听到的小溪流是由大周天运转,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听到天外之音,真实得到的小溪流声音。

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无为的无创造出天地大房子,如诗人所说安得广厦千万间,护得天下寒士尽欢颜。

那么什么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操作?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与未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的无为在于还没有混乱以前就治好了后患,在一件事情还没有发生以前就已经去做了,所以一件事成功了,天下老百姓说,我自然。

老子无为而治的两句话,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孰能浊以静之徐生,唯有以无事取天下的道者。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比别人事先预判做到位而事半功倍。

其他网友回答:

无为就是不争,不要陷入无谓的争执。无不为就是所有的事都在掌控之中不会乱。

其他网友回答:

無:灬表示我们很多先人和古代的很多事情(有好事也有坏事)共同促使,其实就是经验累积,多人多物实证的道;丿表示老子书上的有、上、母、德的意思;中间表示的是太极九宫八掛图,就是理。不:表示一种围着中心旋转的运动。無不:表示明白了德道理,法始终会自然出现。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好,我是清唱书生,很高兴在此分享一下对“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解。

“无为”这一概念,它是《道德经》里面一个核心的概念,而正因为是这样一个核心的概念。所以对它的理解是怎么样阐释,就牵涉到了对整个《道德经》系统的理解。

“无为”这两个字,从字面上来看,是很容易给人一些误解的。所以在现实当中很多人,其实也就是按照误解的这个层面,去理解了“无为” 。看到 “无为”就以为是无所作为,所以他们就认为《道德经》的哲学是,消极的哲学。

其实不然,我们看一下《道德经》的“无为”。“无为”它是一个动词,既然它是个动词,所以它就有个对象。他这个“无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对外在事物要“无为”,那么我们理解得更加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在人生奋斗、在事业的发展当中,不要强求,不要依赖,不要破坏,不要干涉外在的事物,不要通过外在事物这种途径,来成就你的东西。总而言之,它的一句话就是说,不要通过外塑的方法来达到成功。

既然不能通过外塑的方法来达到成功,我们只有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达到成功呢?要通过内修,这一点就非常重要了。所以我们发现《道德经》里面讲的更多的是什么?自知、自明、自强、自足,自己要怎么样,自己要怎么样。人要自强,通过自强,通过内修,让自己成为最强大的那个人。只有你的能力是发自内部,是你自己本身能力的时候,那么你处理问题的能力就很强了。你有了自强的能力以后,你就能做到无不为了。

所以《道德经》里面有一句看起来很矛盾的话:无为而无不为。

很多人都不明白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无为就是无为,无不为就是无不为,怎么无为又到达无不为呢。其实就是刚才我说的那样,无为,是对外的,对外的事物不要强求,不要破坏,不要干涉,不要依赖。那么既然不要强求,不要干涉,不要依赖,不要破坏外的事物。我们就得自强、自修、自修、自明、自立,我们就自强了,我们一旦自强了以后就无所不能,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好了。

就打一个简单的比喻,一个人怎样才能成功呢?不要靠人家吹捧你,不要靠人家表扬你,也不要靠拉拢关系,不用靠炒作。这些东西都是依赖外在事物,这不是无为,这是过多的人为。那么如果是你自己有本事,有能耐,你用不着太多的东西去帮助你,你可以自己谋得发展,自己成长、自己经营、自己规划。当你具备了这些能耐以后,你就无所不能了。这才是《道德经》里面真正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




标签: 无为 解惑 老子 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