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没有章节和标点符号的,五千言字字分解,不然怎么称一字一言呢?后人硬把它分成章句来读,悟不出道理的。
首先明道方可知道。道,老子有曰,无有去无间,明说了就在无和有之间。更进一步明说,也就是在吸气,呼气中间,的息才是有用之道,功夫都在息的妙用内。平常人用力不是停住呼吸,用息之力吗?其实就是消毫元气。过之不及都不是老子讲的真道。中庸之道也是此意。
道明确了再说可,凡是可正当时,肯定也。很快既肯定就是已有的事实,既知是事实肯定过之也,也是常说的知可而止不在道了。接下来的道非,有化无非也,否定了已过之道变成虚拟世里不存在了,看着字不少瞬间的事。呼吸息,呼吸息,也可认为,吸呼息,吸呼息,就这么快就完成了几个肯定否定,不是驴年马月的事。常(恒)一个意思,道就在肯定否定之间存在不断的运动着,道就在一用上。得一生德道也,失一死失道也,所以老子守一。
其它皆是虚拟的世界。道不在名字上在名字以外也。下面就不必再说了。
《道德经》由老子所著。老子思想的核心就是“道”。“道”究竟是什么?几千年了,谁也说不清楚。所以第一章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讲: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说明的,但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了;名字是可以起的,但起出来的名字就不是常名了!后面讲“道”的层次。“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是讲:“无”为天地之本源,“有”为万物之根本。所以要从“常无”中去体悟“道”的细微奥妙,从“常有”中去体察“道”的端倪边际。“有”和“无”,此两者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都是相当幽深玄妙的,幽深而幽深,玄妙而玄妙,它是一切变化的总门户。
《道德经》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辩证的思维。这里面的“有无”,相当于《周易》中太极与阴阳的关系。阴阳之间的无数组合体现和实现了太极。“道”也通过“有”和“无”的无数组合来体现和实现。当然,“有”和“无”与阴和阳含义不同。阴和阳是表现太极既柔缓又刚健的两种属性;“有”和“无”是表现“道”既确定又不确定的两种属性。阴和阳的无数组合表现了太极构成的复杂性;“有”和“无”表现了“道”变化的多端性。
第一章的主旨就是说:有起源、有边际的物质世界,是由既是“常无”又是“常有”的道产生出来的。产生物质世界的没有形体的“道”,只能是绝对精神,所谓绝对精神是说离开人类的头脑而独立存在的精神,这是实际上不存在的,是唯心主义哲学家想出来的。这种精神产生物质世界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观点。
可以用言语表达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言语命名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形成万物的本始,“有”,是形成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老子第一章的“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是“全”、是“宇宙”,平时我们用言语表达其他事物,是站在其他事物的对立面而言的,但我们和我们的言语都不可能站在“全”的对立面,因为我们和我们的言语都是被“全”所包含的,所以说“道”是不可以用言语表达的,同样也是不可以用言语来命名的,因为“道”是无形的,如果“道”是有形的,就处于具体的时空之中,是会有生灭,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另外之所以不能用言语来命名,还因为肯定既是否定,如果我们命名一种物体为“树”,那么就肯定了它是树而不是小草,但“道”是不可限定的,所以不可用语言文字来命名它。
老子的“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鉴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只有通过“无”和“有”这两个抽象的概念来理解“道”。老子的“无”是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是蕴含着无限的“有”的,“无”和“有”的连接就使超越的“道”和具体的世界联系了起来,不再挂空。
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说道:勉强用一个“道”字来称呼这个形而上的存在,只是为了方便起见。老子先用许多经验世界的名词来说明“道”,然后又一一否定,表明了经验世界的语言名词的局限性,由此更显出“道”的奥妙。
其他网友回答:1.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我的翻译:
道的意思,可以说出来的,不是真正的道的意思;道的名字,可以叫得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名字。无名(真正的道)是万物的本始;有名(被定义的道)是(解读)万物的根源。所以,用无欲的心态(不对道进行定义、用心感受)可以观察道的玄妙,了解本质;用有欲的心态(对道进行定义、解释)能观察到道的效应。“无名”和“有名”两者,是同一来源而不同的名称,都是一种玄妙的东西。玄奥而又玄奥的东西,就是开启大千世界无穷奥妙的总门。
3.我的理解:
道,是描述不出来的,能描述出来的道是不同于真正的道。描述道,需要给予定义,需要命名。而道,和名,是同一个来源,也就是无。它们都是非常玄妙的,是大千世界的总门,也是解读、理解大千世界的钥匙。朴实、无求的心态,才能体会到道的本质,若是企图解读和定义,则能看到道产生的效应、功能、变化、规律。
4.联想和应用
对比现在的学术研究,包括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我们所采用的方式都是“有名”、“有欲”,所以我们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功能和规律,但却不能解读到它们的本质。理解它们的本质,还是要靠理解、感受。基于“有名”,成于“无名”。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现代的这种流行的学习方式是用加法,而我们最终成就还是要采用减法。
用另一种方法来解释“有名”和“无名”,就是“有名”是采用构造和拆分来解读事物;而“无名”则是理解很分析整体来解读事物。关于构造和整体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事物是一个整体,就算拆分研究了,它们之间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他网友回答:从古至今圣贤如:韩非子、王弼、苏洵、苏轼等均对《道德经》进行过批注,注释的文章可以说汗牛充栋。由于注释文章太多,也不必要全部去阅读,不过对于老子的“道”,由于是《道德经》核心。读者应该认真去感悟。通常人们说的“道”,会想起“古道西风瘦马。”里的道,这里的道是可以摸着,看得见。《道德经》的“道”也有别于《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孔子的“道”其含义,在学界虽然一直有争论,不过学者基本认同,孔子这里说的“道”是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原则。而《道德经》第一章讲述的“道”,用文字很难描述。有的书注释是世界的本源,我觉得还是不贴切,老子用了个皮风箱来比喻“道”。应该是从另一个方面诠释。
其他网友回答:《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是研究人类认知的一部著作,主线是“道”和“德”,暗线是“知”和“行”。可惜自古以来几乎无人这样认为,只有个别人在研究中偶尔才提到了这一点,但是不能用这个思想对整部书内容进行系统和贯穿。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指的就是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如果读者感兴趣的话,可以来读我的《道德经演义》,欢迎批评指正。
第一章是《道德经》总纲,用现代的语言和思维,其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道”是可以被认知并遵行的,但“道”被认知和遵行,意味着已经由客观存在变成了主观反映,已经不是客观存在的“道”了。“道”被命名为“道”,正如人们对其它客观事物的命名一样,意味着对事物进行了主观的规定性,已经对它划分了概念化的边界,但这种概念化边界并非是恒定不变的。所以,天地之始是“无名”的,事物没有自己的概念;正是因为有了人类,有了人类思想的主观反映,事物才成为“有名”,有了自己在人类思想中的主观规定性。因此,我们在认知事物的时候,要以“无欲”的心态即去掉已有的主观意识去观察未知世界的奇妙,同时也要以“有欲”的心态即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去观察已知事物的边界规定。这两种思维方法互相依存,肯定又肯定,肯定又否定,否定又否定,这就是认知世界的众妙之门。
这一章讲的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结果、规律和方法。特别是认知的方法,即“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永远都不会过时。相当多研究者受王安石等名家影响,偏向于研究什么“有”“无”的哲学概念,把《道德经》割裂得支离破碎,生生演变成一部虚无的哲学著作。
当然,以上说的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说得对不对是水平问题,但是如果我认为有错误有问题而不说,那就是人品问题。请读者自行判断。
关注【三棱心】,看《道德经演义》
其他网友回答:第一章,是总纲要,其开宗明义,以别有无之道,道可道,名可名者有,非常道,非常名者无,有无相生,同出而异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为形体,无为气象,无名天阳,有名地阴,无有相生名人阴阳(万物),其物者,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例如:三十辐而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其他网友回答: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其他网友回答: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如果说《道德经》是一座丰富的宝藏的话,那么《道德经》第一章就是打开这个宝藏大门的钥匙!而且是唯一的一把钥匙!后面的八十章都是在这第一章的基础之上得以阐述发挥的!
对于古代圣贤的经典,我不敢冒然解释,这里只是自己的一些肤浅见解而已!
什么是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诸子百家都喜欢阐述发挥的一个主题。每个学派都认为自己找到了道的根源,发现了道的真谛!但所有这些“百家论道”的陈述,碰到伟大的老子立马就变得黯然失色了!
因为老子将“道”引向了无形!
“道可道非常道”!凡是能够讲说的道都不是恒常之道!所谓的“名”亦是如此!
我们如果要想了知老子心中的道,必须先搞清楚“无”和“有”的概念!
什么是“无”?世间一切万物未曾开始出生的状态就是无!记住!“无”是万物未曾开始出生的状态!这个太重要了!
什么是“有”?那个能够出生世间一切万物的刹那间就是“有”!记住!“有”是出生万物的刹那!这个也太重要了!
我们明白了“无”和“有”的概念,其实就了知了世间一切万物生发的源头,我们就如同站在了天地发端!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正确的了解那天地和万物之间最具灵性的一种物种!这个物种是什么呢?它就是“人”!
所谓“域内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里就引申出一个问题,老子的《道德经》到底是说给谁听的呢?
说给天听吗?苍天不语!说给地听吗?大地无言!说给道听吗?道本是道,何须多言!所以老子的《道德经》是说给人听的!为什么呢?一者是因为人类是宇内四大之一,最具灵性!通过修行可以了达道的真谛。二者是因为人类有欲望,需要教化引导,不然天地之间,四宇之内,无有一刻得以清宁太平!
那么我们人类在什么时候就可以觉知“道”的奥妙呢?“无欲以观奇妙”!当我们人类清净无欲的时候,就可以观照到“道”的妙处了!
可是我们人类如何能从“有欲”走向“无欲”呢?“有欲以观其徼”!利用“观其缴”的方法达到“无欲”的境界,进而进可以看到“道”的妙处!
“有”于“无”“同出而异名”,有与无是不可分割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玄”!而“玄”是我们愚迷凡夫轻易不可测不可知的!那怎么办呢?
伟大慈悲的老子向我们发出了邀请函。老子对我们说:“来来来!跟我一起来!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座众妙之门!”
祈愿一切众生,无有疾病,皆得健康。祈愿一切众生,无有贫穷,皆得富足。祈愿一切众生,无有烦恼,皆得菩提。祈愿一切众生,得遇佛法,皆得成就!
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原创 感恩关注 愿与有缘 共成佛道
其他网友回答:经典著作並不是大众情人,像《道德经》这种深奥难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有"N n次方"种解读的书,不要说普路大众,就是大学教授也不见得喜欢读,它只属于研究古代哲学古典文学的小众的专宠,因为这些小众如果不张拉虎皮作大旗,则不能在学界立足和厮混。据近几十年改革开放在各领域的实践,道德经对于大部分人不存在指导人生或修身养性的迫切性,对于学界而言,始终没人脱出自汉朝河上公王弼之类解读的藩篱,更不用说眼前这些现代专家们了,大都是在皮毛上刮刀,刀被磨得锃锃亮,不能深入本体的关关节节,倒是向受众们狠狠地挥舞着,把个经典弄得像招财进宝的大幌子。所以,我们对于古代的"宝典",应该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古为中用,为我们当前的实践服务,但这种古为中用的难度,将大大地大于鲁迅提倡的将舶来品洋为中用的拿来主义。
威海链 » 《道德经》第一章该如何理解?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