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富五车,然其终身不得志,何也?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命也。他的天职就是给我们留下文化辩证。外国人建立了很多孔子学院。等外国人把儒家文化研究明白了,我们再给外国人竖大拇指。那还叫中国人吗?

其他网友回答:

一个人的理想与抱负能否实现,并不完全决定于他自己的能力,而要与国家和社会大的形势相关。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的历史时期。东周天子的势力不断衰落,逐渐失去对诸侯约束力,强大的诸侯相互攻伐、争夺霸权。

孔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才学过人,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与“礼”,梦想恢复西周时那样的等级与秩序。

孔子的思想与当时众多诸侯争霸的思想并不相符。孔子曾想去游说诸侯,以实现他的人生理想。所以,他带领学生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十四年。

孔子所到的诸侯国,国君大多因孔子的才学和名气,而对他礼遇有加。但没有一位国君真的愿意接受孔子的治国思想理念。最终,孔子只能回归故里,专心讲学了。

其他网友回答:

时也!!!命也!!!老年孔子为什么研究周易?????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生活在春秋诸侯争霸时期,诸侯们为争霸做出强军武,强国力的各种准备工作,而孔子提出的学说是仁,礼,智,义,信。孔子的学说不符合诸侯们争霸主的思路,没被采纳,所以孔子才到处周游列国,推广他的学说。

其他网友回答:

在某些人眼里孔老二是万能的!其实他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期,只要有能力,哪个不是口袋里的锥子脱颖而出呢?可惜孔丘就是一嘴炮不入流的能力,连个最卑微官职都不曾混到,最后如丧家之犬回到老家了!

按孔子的“大德必受命理论”,孔子终身不得志的原因是他缺德。

孔子其人,十恶不赦,五毒俱全。你说他尊崇周礼呢,他却图谋投靠叛党了,叛党就是对周礼造反啊。你说他仁呢,他却借公权力杀少正卯、腰斩演员、把民工的粥饭倒掉,太残忍了。你说他守信呢,他与蒲人订了条约,答应离开蒲,不到卫国去,可是他一离开蒲,不但到卫国,还怂恿卫君攻打蒲人,视信用如粪土。你说他义呢,他出身贫寒,少时在季氏家打工度日,甚得阳货相助,可是他一旦得志权力在握,大反季氏,对阳货落井下石。

孔子本身也说不上什么“学富五车”,他会的那点东西不过是丧葬礼仪、驾马车射箭,全是些于国于民百无一用之术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学富五车,这是没有一点儿争议的,编修《书传》、《礼记》和《春秋》,是儒家学派的开山祖师,在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教育的先河。正像司马迁对他的道德学问的评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孔子生前,贤人70,弟子3000,他的教育事业无疑是很成功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2000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

所谓孔子终身不得志,是指他的政治抱负没有实现。儒家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实现了前两项目标,后两项目标终身未能实现。

那么问题来了,孔子学富五车,道德文章让人景仰,为什么会终身不得志呢?其实学富五车和治国理政的政治抱负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治学和从政是两码事。你的学问再好不见得适合搞政治,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如果你不适合做某些事情,却非要一意孤行,坚持去做,那么结果只有一个:碰的头破血流!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时代,礼崩乐坏,正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在这剧烈动荡的历史时代,各个国家的君王需要的是法家、兵家、纵横家这些能给自己的国家带来立竿见影效果的政治人物,像孙子吴起商鞅这样的人才,而不是孔子这样用诗书礼仪来教育感化人民的儒家学派。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在那个极剧变革的年代,孔子站在鲁国的历史大舞台上,引吭高歌《梦回西周》,歌声婉转;可惜曲高和寡,无人喝彩。无奈之下,孔子身段还算灵活,组织了一个民间政治外交旅行团,准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走遍中国。孔子是贵族出身,当过司法部长,代总理,让他像墨子那样开着11路汽车,摩顶放踵,去会见各国国君,他会觉得有失身份。他自己为官清廉,两袖清风,走遍中国是很美好,那可是需要一笔巨额资金来做保障的。在这困难时刻,他的学生,千万富翁子贡先生挺身而出,独家赞助了这次旅行。

政治家都是现实主义者,可惜孔子不是,虽然他学富五车。现在几乎进入封建社会了,他还梦想回到西周的奴隶制时期,这明显是开历史的倒车,逆潮流而动。如果孔子能像古希腊的阿基米德那样,在浴池里泡澡的时候,顿悟到浮力定律,那么他在坐着豪华的奔驰300到达第一个国家时候,他就应该幡然醒悟:没有子贡提供的赞助,他的走遍中国梦想根本不能实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存在决定意识。这样一个冷冰冰的现实也没有使他狂热的头脑清醒下来:时代变化了,治理国家的观念也该改弦更张了!可惜,孔子始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走遍中国全程结束,只能以失败收场。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的理论是守成的理论,可它偏偏形成在群雄争霸时期,造反者怎么可能接受建制派的理论?时不逢辰啊!

其他网友回答:

公元前500年,齐景公邀约鲁定公在两国交界的夹谷(山东莱芜)举行会盟。

齐鲁两国是近邻,又是宿敌,世代争斗不止。此前,齐国侵占了鲁国汶河以北多个城邑和土地。

齐强鲁弱,齐景公主动要求会盟,明显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沒安什么好心。

当时,孔子代理鲁国宰相,他向鲁君进言:行文事要有武备,行武事要有文备。

鲁定公采纳了孔子的建议。

会盟开始,最初一切按礼仪进行。

突然,一小队莱人(齐国北部的氏族部落)士兵冲上会盟台,他们擂鼓呐喊,拿着兵器手舞足蹈,威逼鲁定公。

孔子见状,快步冲上来,用身体挡住鲁君,命令鲁国士兵一拥而上,逼退了莱人士兵。

孔子高声厉斥:“两国国君在这里举行友好会盟,你们这群夷人却以武力相逼。这种野蛮行为,从道德上讲是不义,从为人上讲是失礼,是对神明的大不敬,必定要遭到上天的惩罚。我想,一定不会是齐侯让你们这样做的。”

齐景公听了孔子的话,异常尴尬,挥挥手让莱人士兵退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音乐声响起,一帮小侏儒来到鲁君面前,边唱边跳边扭,带有浓浓的戏谑意味。

孔子再次冲上来,高声喝道:“国君会盟,卑贱小丑竟敢戏弄国君,此罪当斩。右司马何在?速来用刑。”

鲁国右司马听到命令,当场杀死了几个侏儒,砍断手足。

齐侯自知理屈,又惶恐,又羞愧。

等到订立盟约时,齐人节外生枝,硬要加上一条:齐鲁既为盟国,以后齐国对外用兵,鲁国要派300辆兵车支援。否则就是违约背盟,要接受处罚。

孔子命鲁国签约官兹无还直接怼了回去:齐国强占鲁国汶河以北属地,不是盟国应有的行为。齐国背约在先,如不归还,也应接受处罚。

回到国内,齐景公责备手下众臣:“鲁国的大臣,用君子之道辅佐国君;你们正好相反,用夷狄的野蛮方法处理两国的会盟,招来了这场羞辱。”

会盟后不久,齐国归还了鲁国四座城邑和汶河北的土地。

夹谷会盟,鲁国完胜。

当时孔子刚过知天命之年。

那几年,是他一生中短暂而又难得的机遇期:孔子由中都宰升任司空,由司空升大司寇,而且还兼攝相事,负起代理宰相的责任。孔子的才华得以施展,内政和外交都有不俗表现。

鲁君欣赏孔子,但无奈他只是鲁国名义上的当家人,实权则操控在三桓手中。

孔子励精图治,因为隳三都得罪了手握实权的三桓家族,处处受排挤,不得已黯然离开了鲁国的政治舞台。

孔子一生都在追寻“道”。

这个道,一方面是他的精神家园,一方面是他的政治理想,即三王时代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社会。

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稽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鳏寡孤独,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这就是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耕者有其田,市场无苛税,渔猎有自由,罪人不牵连,老弱孤寡得到官家照顾。除了当官世代继承这一条,周文王的各项政令的确都是在爱护天下苍生。

时至今天,老百姓不也盼望过这种日子吗?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追寻精神家园靠学习来充实,追求政治理想靠行动去实现。

也许,孔子希望自己能有姜太公那样的好运,能够遇到周文王一样的明王,辅佐圣明的君王平天下:君主彰德,自身建功,百姓乐业。

这是孔子心中的理想,实现理想要依靠权威,获得权威要有合适的位子,这才是孔子追求的。

时代变了,春秋时期已然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强者热衷兼并称霸,弱者小心守土自保,昏者沉迷声色犬马享乐。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用了十几年时间,还是没能找到一位周文王那样的君王。

晚年的孔子,带着深深的失望回到了鲁国。

其他网友回答:

<2>孔子学富五车,为什么终身不得志呢?这个要了解孔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什么,以及孔子本人的一些特质。

首要的,也是最主要的,孔子的政治主张,与当时当权者的利益是矛盾的,甚至可以说,是违背历史发展方向的。孔子的主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仁,一个是礼。仁这个倒也没什么,讲个人的道德修养,多数人并不想做坏人。但是,礼这个东西,就要命了,跟当时的诸侯利益相违背。礼就是周武王和周公建立的社会秩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侯要安分守己,无论是吃的东西,穿的衣服,乘的车子,还是用的东西,听的音乐,都有严格的等级秩序。这个就很束缚人了。本来如果周天子还很强势,那下面的诸侯和大夫们还要听命,可是周天子已经没有了权威,不仅是事实上的权威,还有精神上的权威,就是大家觉得周天子LOW,不怎么样了。自从犬戎进京杀了周幽王,诸侯就看透了王室的衰弱与无能,心里不把他当回事了。所以郑庄公子敢于单挑周桓王,射中了天子不说,还抢天子的庄稼。孔子口口声声要维护天子的秩序,其实天子自己都没这个力了,孔子又能怎么样呢?

当时的诸侯,可以说是迎来了一个自由的时代,甚至连下面的大夫和士人都是高兴的,因为原来世袭的,固化的阶层终于打破了,下面的人有了向上发展的可能。这对他们本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孔子却希望让他们回到被周天子管的死死的时代,还指望各地的诸侯会用孔子吗?完全是与虎谋皮了。论语里有两个故事,可以说明孔子多么的让诸侯讨厌:

其一:

三家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鲁国的当权的大夫在祭祀完以后,唱着”雍“这首颂诗结束,孔子却唱反调,说大夫祭祀,怎么可以唱天子的颂诗?

其二: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在家里排练舞蹈,用了八列队伍。孔子觉得这简直是忍无可忍。因为只有天子才能用八列。

这就是孔子的态度,连唱个歌,跳个舞,下面的人都得被束缚的死死的。其实就是周武王和周公再世,也不能这样了,因为时代已经过去几百年了。何况,孔子的时候,也没有周武王与周公这样的强势中央首脑。指望诸侯自己把自己绑起来,实在是不现实的。

时代是进步的,人都是追求自由与解放的,这种自由与解放,即使不能一下子就滋润到最底层的人,也必然会从中上层的自由与解放开始,再逐步惠及到下层的人。春秋战国的局面,就是天子的权力落到诸侯手里,诸侯的权力又落到大夫手里,而大夫的权力又落到家臣手里(比如阳虎,他没有什么家世与背景,靠着个人的努力与才能,成了鲁国季孙氏的家臣,开启了鲁国家臣执国政的先河)。孔子不喜欢混乱的局面是好的,但是应该是混乱中前进,而不是在混乱中倒退。妄图拿着绳子把天下的人再次绑到周礼的秩序中,就不现实了。这违背了天下多数人的利益。所以孔子只能不得志。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其次,孔子的知识结构其实也有偏差。春秋时代,战乱已经很频繁了。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约四百次战争,可以说几乎每年都有战事,被灭掉的诸侯一百多个,比如楚庄王消灭了26个小国,晋献公消灭了17个小国,秦穆公消灭了二十多个小国。所以军事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了,如同我们现在的经济知识受重视一样。但是孔了对这方面不了解,《论语》上面记载了一则这方面的故事: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孔子到卫国的时候,卫灵公向孔子讨教排兵布阵的知识,孔子说自己只学过祭祀这方面的知识,军事方面没学过。他知道自己在卫灵公这里找不到工作,第二天就很知趣地走了。


再次,孔子之所以不得志,是因为他威胁到了别人的饭碗。楚昭王曾经有一次想重用孔子,给孔子七百里的封地治理看看,但是被楚国宰相子西劝阻了。说孔子手下人才太多,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外交,理政,用兵的人才都有,如果给孔子封地,会威胁楚国的利益。于是楚昭王就作罢了。担心孔子会危害楚国的统治,所以孔子这次的机会也没有抓住。


最后,孔子虽然政治上不得志,但是他在学术上,在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巨大的,也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素王“(无冕之王),所以还是值得我们景仰的。

其他网友回答:

窃以为:孔子并没有不得志!!

子路曾问过孔子的志向,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志向是让老人安定,朋友有诚信,少年有人关怀。孔子重道,这样的人,不会在意一时一地的损失。他的观点与当时的时代格格不入,致其一生也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

但是没有人规定: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对于孔子而言,他开创学校,宣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长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他重视教育,因材施教,不知传授了弟子们多少道理。兵荒马乱的年代,孔子这种传播方式,或许比统治者强制灌输更加有效。在我看来,他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作为儒家创始人,他把一生当成了一场修行,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失败的。

总结:事实证明,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深知构建和谐社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今的我们也十分推崇儒家思想,日日受儒家思想的熏染,并将它推广到了世界,孔子的终极目标正在慢慢实现。无论生前还是生后,都是成功的。




标签: 学富五车 不得志 孔子 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