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胡惟庸的名气虽然不比刘伯温,但是还是能和李善长相比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洪武四大案其中一案就是胡惟庸,还有明朝的丞相制度就是在胡惟庸手里结束的。胡惟庸在明史里面是个关键人物。
胡惟庸,生年不详,濠州定远人,与李善长同乡。最开始是宁国知县,在李善长的推荐下,升至太常少卿。
洪武七年,担任右丞相,李善长是左丞相,左丞相比右丞相高。洪武十年,接替李善长接任左丞相。也就是明朝两个左丞相,一个是李善长,另外一个就是胡惟庸了,当然另外还有两个人担任过右丞相,那就是徐达与汪广洋。
胡惟庸还是很有才干的,所以朱元璋还是很宠信他的。胡惟庸坐丞相多年后,就比较不谨慎了,有很多事情不请示朱元璋就执行了,各部上来的奏章,他都要先看,对自己不利的,都扣下不送给朱元璋。
刘伯温生病的时候,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去医治,而刘伯温吃了御医的药之后,不见好转,反而病死了。胡惟庸的侄女嫁给李善长的侄子,胡惟庸就更加的自负了。
他老家的井里,长出了石笋,高出水面数尺,很多人都说是吉兆,还有人说胡惟庸祖父的坟上还有火光,很亮,胡惟庸听了很高兴,就开始有了异心。
吉安侯陆仲亨与平凉侯费聚因事被朱元璋斥责,胡惟庸就暗中招揽了这两人,还让他们到外面去招兵买马。李存义是李善长的弟弟,胡惟庸女婿李佑的父亲,胡惟庸就让他暗中去游说李善长,李善长开始是拒绝的,后来也就同意了。
胡惟庸的儿子坐马车的时候坠死,胡惟庸就将马车夫给杀死了,朱元璋命胡惟庸偿命,胡惟庸就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准备起事。
洪武十三年,涂节和商皓告发胡惟庸,最后朱元璋就诛杀了胡惟庸,陈宁,涂节,顺便把丞相把取消了。
其他网友回答:<2>胡惟庸是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人,他的功劳和能力,在朱元璋集团里并不突出,比起刘伯温,李善长,徐达这些大佬不值一提,大明朝建立后,派系斗争让胡惟庸登上了丞相宝座,他一直被人利用,而可悲的是他自己对此毫无察觉。
明朝建立后,出现了两大派系,一派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另一派是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刘伯温利用杨宪,搜集对李善长不利的证据,不断向朱元璋打小报告,朱元璋逐渐对李善长有了看法。李善长见皇帝已经对自己失去信任,群臣也群起而攻之,自己成了众矢之的,无奈李善长只好退居幕后,但前台需要一个形象代言人,这个人不能太有威望,而且自己能够控制住,李善长挑来挑去挑上了胡惟庸。
胡惟庸和李善长是老乡,虽然很早参加了朱元璋的革命队伍,但一直地位不高,这次得到李善长的推荐,成为了淮西集团的首领,李善长提拔胡惟庸,是要利用胡惟庸打垮刘伯温的浙东集团。
李善长退位后,朱元璋对刘伯温也失去了信任,把刘伯温打发回老家了,胡惟庸借此机会打垮了浙东集团,胡惟庸当上了丞相,他对刘伯温穷追不舍,指使手下人状告刘伯温,私自占据了一块风水宝地,有当皇帝的野心。朱元璋最怕的就是这个了,他下令扣发刘伯温的退休金,刘伯温生活陷入困境,心想:“远离皇帝会更加遭到猜忌,不如搬到皇帝眼皮底下,让皇帝放心。”于是刘伯温回到了京城。不久刘伯温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看望刘伯温,胡惟庸带着医生来到刘伯温住所,给刘伯温开了药,刘伯温吃了药后病情更加严重,不久就死了。
刘伯温料事如神,号称天下第一谋士,居然败在胡惟庸手下,胡惟庸为自己的胜利感到欣喜若狂,没想到我胡惟庸有这么大本领,神机妙算的刘伯温都不是我的对手,试问还有谁能斗得过我呢?其实胡惟庸就没有想明白,他能斗倒刘伯温,不是他本事大,是因为刘伯温本事要甩胡惟庸几条街,对朱元璋有威胁,所以朱元璋才会支持胡惟庸,利用胡惟庸干掉了刘伯温,所有这一切都在朱元璋的掌控之中。
胡惟庸从此大权在握,变得越来越猖狂,开始独断专行,不服从他的官员一律受到排挤打压,官员的任用,处决犯人等都不报请朱元璋批准,胡惟庸还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朝中大臣都成了他的死党,甚至把李善长也拉下了水,此时的胡惟庸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心里想:你朱元璋能奈我何,我想当皇帝随时可以把你踢下皇位。愚蠢的胡惟庸哪能想到,朱元璋要解决他和解决一个毛孩子没什么区别,之所以让他继续表演下去,是利用胡惟庸这个无才无德的人做一件天大的事。
朱元璋权利欲望很大,身体素质好,不怕累,他认为丞相这个职务对皇帝权利有很大限制,甚至会威胁皇权,所以处心积虑要废除丞相制度,但丞相制度延续了上千年,想要废除必须有一个充分的理由,而胡惟庸这样的小人正好给他提供借口。
胡惟庸小人得志,已经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洪武十二年,占城国派使臣来南京进贡,胡惟庸并没有报告给朱元璋,而是自己接待了使臣,朱元璋的怒火爆发了,处死了所有和这件事有关的人,朱元璋准备对胡惟庸动手了。
胡惟庸有一次带儿子骑马游玩,路上儿子掉到马下,正巧有一辆马车经过,把胡惟庸的儿子轧死了,胡惟庸位高权重,没有经过司法部门就杀了马车夫,朱元璋知道后命胡惟庸来解释这件事,(朱元璋能够对胡惟庸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得益于他建立的一个名叫锦衣卫的机构,这个机构在胡惟庸一案里发挥了极大作用)。
胡惟庸来见朱元璋时,想了很充分的理由,他认为杀个马车夫,朱元璋不能把他怎么样,等他见到朱元璋,把自己的理由向朱元璋诉说,但他说了半天,朱元璋一句回答也没有,胡惟庸停止了诉说,见朱元璋正盯着他,一股莫名的恐惧突然笼罩在胡惟庸心头,朱元璋站了起来,清清楚楚的蹦出了四个字,声音不大,却像晴天霹雳砸在胡惟庸头上,“杀人偿命。”说完朱元璋飘然而去,不在看胡惟庸一眼。
胡惟庸在朝里的死党,这次让胡惟庸知道了死党的含义,他的死党御史中丞涂节见胡惟庸要倒台,告发了胡惟庸的阴谋,胡惟庸很多不法事件都有涂节参与,对犯法细节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朱元璋立即命令处死了胡惟庸和他的重要党羽,灭了胡惟庸三族,并深入调查胡惟庸一案,牵连被杀的达到一万多人,胡惟庸经营多年的组织就这样覆没了,一个月后,朱元璋宣布撤销了丞相这个职务,可怜的大臣们命都怕保不住,哪还敢提反对意见,朱元璋的目的达到了,他是利用胡惟庸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总结:胡惟庸属于小人得志,他不知道朱元璋就是要利用他废除丞相制度,在这次政治事件中,胡惟庸当了牺牲品,还拉了一万多人给他陪葬。
其他网友回答:开宗明义:胡惟庸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小人,恰巧又被朱元璋利用。
在李善长被朱元璋猜忌,离开丞相岗位时,向朱元璋推荐了一个接班人,他就是胡惟庸。于是,在战争年代没有什么突出贡献的胡惟庸,美滋滋的当上了左丞相。
这时的李善长,还以为自己找了一个资历浅、易控制的人,还准备当幕后的操盘手,只让胡惟庸充当台面上的代表。
谁知道,胡惟庸是个有手段的人。
没多少功夫,就都斗倒了右丞相汪广阳,独揽丞相大权。这个时候,李善长发现,这个人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了。可是,为时已晚。
大权独揽的胡惟庸,成为了皇帝朱元璋之下的第一人。
虚荣、狂妄的负能量,充满了胡惟庸的内心。他开始贪污腐化、大肆扩张豪宅、广纳妻妾,个人的生活奢侈到极点。
这还不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胡惟庸还把朝中的官员纷纷落下水,成为他的同党。看着人多势众,他做起了皇帝的美梦。
朱元璋,正冷冷的看着这个跳梁小丑。胡惟庸,跳的在厉害,他都不怕。他的目的,是要废除这个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
终于,有人告发胡惟庸谋反。
朱元璋一句话,就把胡惟庸下了大牢。陆陆续续的,牵扯了好几万人。这么多人,怎么办?很简单,朱元璋一句话:都杀了吧。
人都杀了,丞相这个职位也废了吧。
朱元璋命令:后世子孙不许再设立丞相。这个农民出身的皇帝,终于实现了大权独揽。
其他网友回答:胡惟庸乃明朝朱元章时期的又一寃假错案?
洪武六年(1373年)7月,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洪武十年(1377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据清史记戴(承接明朝的记录),开始朱元章很信任他,胡惟庸小心侍候朱元章,很得朱元章喜欢,逐渐得到朱元章的宠信。但是朱元章对他的大臣,都有一只眼睛暗中观察,胡惟庸有些处理问题,有独断专行的行为。日积月累,逐渐引起了一些人的小报告到朱元章那里,朱元章就开始收集他的材料,总结他的罪状大概是有几条:
1,目无皇上,骄横跋扈。
说他当了几年丞相,处理问题不报告皇上,一个丞相的事务相当多,如果事事都报告,朱元章受得了吗?要你个丞相干什么呢?
扣压奏章,特别是对胡惟庸不利的更是不报告皇上,在朱元章手下工作,谁不提心掉胆,怎敢违背呢?其实这些东西也是空口随便可以捏造,那需要什么证据呢?
2,图谋不轨,想造反夺权。
收集胡惟庸的一些下人,或者敌对关系的下人,胡惟庸谋反的只言片语,作为造反的证据。而且说胡惟庸家里井水中长石笋,请朱元章去看,家中埋伏着甲兵。朱元章也信了,按照当时的情况,胡也不是统兵的将帅,而且京城也无异动,一个文官丞相在一个威严无比的朱元章的朝代敢做这样灭族的大事吗?而且都是一些空口无凭的说法,就定罪下狱,真是荒唐可笑。
3,这个案子牵扯到连胡惟庸家族三万人被寃杀,拖了十几年都没有查清,为什么没有查清呢?因为都是子虚无有的东西,到哪里去查呢?
现代明史专家吴晗通过专门收集所有明清证据研究,得出结论,胡惟庸案是一个大寃案,都是因为朱元章的疑心太重,怀疑一切造成的,胡同明朝被杀的一些功臣一样,都是朱元章为保朱家子孙政权的长久,不惜错杀一些有功的大臣又一个寃死鬼而己。
结语:
根据现代明史专家吴晗的研究结果,胡惟庸是明朝被寃杀的一个丞相,而且证明明清时期的史料也隐藏了一些真相,历史应该还他一个清白的。
其他网友回答:胡惟庸,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自胡惟庸被朱元璋诛杀之后,朱元璋也顺手就把几千年来的宰相一职彻底废除。
从这个角度来说,朱元璋从开始用胡惟庸,到最后诛杀,都是事先布好的局,而胡惟庸就是朱元璋手中的一枚棋子。很可惜的是,胡惟庸自己没有认清形势,反而狂妄自大,最后落了个作茧自缚。
中国古代王朝一直都是不断在加强中央集权制度。这其中就涉及到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古代君王虽然高高在上,九五之尊,但是却并非能为所欲为。很多时候,宰相其权利相当之大,如果宰相比较强势,有时候皇帝还不能不停宰相的。在古代危害皇权的势力无非就是宗亲、外戚、宰相和宦官等。宗亲和外戚基本都是皇帝自家人,打来打去,皇权都还是在自家里转悠。但是宰相和宦官一般都是外人,弄不好就要改朝换代。因此,历代君王都在想方设法如何消弱相权。汉武帝的时候成立内朝制,隋唐设立三省六部制,这些都是在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到了朱元璋手里,他就考虑如何能够打压相权。他利用胡惟庸这个小人,解决了徐达,毒死了刘伯温,又剔除了李善长。他对胡惟庸的很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胡惟庸私下收受贿赂,朱元璋是知晓的,但是他不说。外国使节进京进贡,胡惟庸私扣使节,结果和汪广洋互相推诿,还把责任推到礼部,朱元璋处死汪广洋,但是却放过了胡惟庸。
朱元璋真正开始收拾胡惟庸,是因为他儿子纵马奔行大街,结果被摔下让路过的马车压死,胡惟庸竟然处死马车马夫,被朱元璋知道后让胡惟庸的儿子抵命。而后来胡惟庸竟然蠢蠢欲动,让朱元璋一把拿下。
从这一点来看,胡惟庸确实高看自己,有点过于自负,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朱元璋的眼里就是一枚棋子,一个小丑。朱元璋那么聪明,不可能不知道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只所以清楚胡惟庸的为人,朱元璋就故意把他抛出来,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尽情地表演,结果就是时机成熟,一巴掌再拍死他,顺便去掉自己心中的一根刺,那就是对皇帝有制约作用的相权。
胡惟庸死了,几千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所以说,胡惟庸不值得同情。
其他网友回答:<2>明朝的胡惟庸既是中国最后一任丞相,也是毒死传说中作烧饼歌“刘伯温”的人。更是和蓝玉并列,成为了朱元璋清除骄横不逊的大臣之一,明史称为“胡惟庸案”
胡惟庸剧照
胡惟庸,出生年代不详,属于元末明初时候人物,朱元璋刚发迹的时候,他就投奔了当时不算太强大的朱元璋,为何他不去投张士诚或者陈友谅呢,其实因为和他的籍贯有关,他是安徽人,是朱元璋的老乡,当然朱元璋的许多班底人物多少和淮西人有关,所以胡惟庸首选肯定是投同乡人的朱元璋。
在龙凤元年,年轻的胡惟庸正式在历史上登场,而这时的朱元璋只是和洲的老大而已,他的上面还有一个名义上的统领,就是韩林儿(龙凤是韩林儿的年号,合计12年时间)。
而此时因为是老乡的关系或者当时胡惟庸真有点水平,朱元璋就留了他做自己的元帅府奏差,胡惟庸得以跟随在朱元璋身边,没多久便是跟着朱元璋一路升迁,他的官职也来越大,管理的范围也由,知县,---通判-----佥事-----太常寺少卿----中书省参知政事。
短短的十多年,他完成了人生由低到高的跨越,最后成为了明朝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这也是明朝最高的文官职位了。
为何朱元璋那么欣赏胡惟庸,一路提拔他呢?胡惟庸能够短短几十年,由一个幕僚走到丞相的位置,兵器力压众多开国功臣,成功成为朱元璋最信任的人,和他的努力工作和刚开始非常听话,还有工作认真有关。历史记载,胡惟庸也自觉奋进,曾以遇事小心谨慎博得明太祖欢心。
但是通常人成功了以后,就会出现一个毛病就是找不到北,忘记了自己的定位和为何能够成功,而胡惟庸最后的被灭族,并且牵连那么多人,也和他后期的桀骜不驯有关。
但是他和蓝玉不同,蓝玉更多的事因为太子朱标的去世,导致朱元璋要铲除这些尾大不掉的功臣武将而被迫做的手段,而胡惟庸反而真的就是自己过于嚣张最后引来了朱元璋的猜忌和不快,并且最后还发现了他图谋不轨的证据,朱元璋采用了雷霆首都案,这一次直接将淮西的功臣体系清理了一次,可以说胡惟庸是直接削弱了淮西派系影响力的最重要人物。
首先:收受贿赂,这一条是朱元璋最忌讳的一条之一,因为朱元璋作为一个穷人孩子,自己做了皇帝,都非常的节省,所以对大臣是看的很严的,在明一代打击贪官是没有停止过的,这也是明朝初期,国力能够快速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胡惟庸的倒行逆施,肯定朱元璋知道,不过朱元璋并未做出处理,真到了胡惟庸被人说图谋不轨,而证据确凿时,才用这些来为原因,让胡惟庸一举不能翻身。
其次:结党营私,这也是胡惟庸能够嚣张的原因之一,因为胡惟庸的把握了朝政大权,导致了许多人投靠他,他自己也收集和收编和很多忠于自己的人,势力渐渐大的可以只手遮天,导致有时候连朱元璋都被蒙蔽,当然朱元璋还是相对对他信任,不过后来的几件事,朱元璋改变了看法,最后导致了胡惟庸的倒台
其三:得罪功臣,胡惟庸得罪的功臣,不可为不多,朱棣的岳父徐达,私自说过他,他还去打算害徐达,而著名的军师,刘伯温据说就是被他毒死的,就连李善长他都没放过,想想这些人物,都曾是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过的人物,胡惟庸如果不是做的太过分,其实朱元璋也不会对他如何的。
而胡惟庸最重要的就是对外勾结了北元,对内有私自养了许多的私兵和军士,并且因为后来他的儿子刚好出事,让朱元璋知道了他家做错了,对胡惟庸进行了责备,担忧不已的胡惟庸打算动手时,被人告密,最后引发了胡惟庸案
可以说其一生,少时兢兢业业,但是功成名就后有点飘飘然,到了后期i更是傲的不得了,最后应了易经的一句,亢龙有悔,伴君如半虎,不懂藏拙的人,最后也是落得满门抄斩,身首异处,这也是他留給我们和历史的一个教训。
其他网友回答:胡惟庸,这个人在明初的时候也算是朱元璋的一位能臣,虽然他的名气没有刘伯温那么大,不过在朱元璋眼里还是一大人才。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会得到朱元璋的重视呢?朱元璋在一统天下之后,担心自己的皇权受到威胁,所以在位期间曾经诛杀过许多开国大臣。其中胡惟庸的案件就是当时轰动比较大的一次诛杀案。而且由于他的死,明朝初期直接把丞相这一官职给废除了,所以后面明朝都一直没有丞相这一制度。胡惟庸生于定远,曾经是一位知县,后来李善长举荐他成为了太常少卿。因此他是被别人举荐才来到朱元璋身边的,并且最后步步高升成了明初的丞相。
胡惟庸算是朱元璋的旧部,在很早的时候,他就跟随朱元璋起兵对抗元朝。在这一过程当中,胡惟庸担任了许多官职。直到朱元璋登基三年后,胡惟庸升至中书省的参知政事。其实胡惟庸的才能不仅比不上刘伯温,就连李善长都比不上。但是这个人很懂得人际交往,善于迎合上级。而且他又是早年追随朱元璋的重要部下之一,因此,不仅是李善长会保举他,就连朱元璋都对他比较欣赏。不过一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是朱元璋心目当中最得力的助手。当初朱元璋登基的时候,关于确立丞相心里面考虑的是李善长和刘伯温这两个人。朱元璋本打算让李善长出任左丞相,但怕他权力过大,因此又打算让刘伯温出任右丞相,这样左右制衡才能够更好地辅佐江山。
不过刘伯温是一个心思机敏的人,他知道朝廷当中的明争暗斗是怎么一回事,而且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为了避免遭到明朝皇室以及淮西旧部贵族的猜忌和排斥,刘伯温并没有担任明朝的丞相,因此拒绝了朱元璋的提拔。并且他为了能够全身而退,很快就向朱元璋请求告老还乡。朱元璋自然也明白他的心意,所以同意了他告老归隐的请求。但是朱元璋在刘伯温临走的时候还向他请教了,谁能够代替他担任右丞相?这个时候朱元璋心里面想的是让胡惟庸来担任。不过刘伯温听到朱元璋的这个决定之后,显然并不同意。
在刘伯温的眼里,胡惟庸完全是一个小人,他绝对不能够担任丞相,否则会引出祸端。而事实证明,胡惟庸在朝中确实口碑不怎么好,在担任丞相之后胡惟庸立刻就做到了权倾朝野,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压异己,当时的文武百官也是可怒而不可言。即便是这些官员对胡惟庸相当不满,但是也不能够当面表现出来,反而还要去巴结他,这样才能够在朝中站稳脚跟,得以立足。随着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胡惟庸的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大了。
在一些生杀废立的朝政大事方面,有时候胡惟庸直接自己独断专权,并不向朱元璋禀告就擅自执行了。即便是一些朝中部门上奏的奏折,胡惟庸也是自己先看如果发现其中有对自己不利的折子就立马扣下,反正让朱元璋看到的奏折都是与自己无关或者有利的。久而久之,那些朝中的官员就不得不加紧巴结胡惟庸,无论是升迁还是降职基本上都是由胡惟庸说了算。甚至就连外国使臣进京上贡,胡惟庸也要将国外使节给扣下,并且私自收受贿赂,之后反而将责任推到礼部汪广洋的身上,导致汪广洋被朱元璋处死。
其实朱元璋对于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不知道,根据后世的说法胡惟庸只不过是朱元璋的一件杀人工具。因为朱元璋在登基之后早就有了想要打压权贵的心思,而且胡惟庸对很多开国功臣心中都有所不满。因此,朱元璋就可以借胡惟庸的手压制这些权贵。比如解决徐达和李善长,甚至刘伯温的死都被认为和胡惟庸有关,但这其实是朱元璋借刀杀人的手段罢了。
而且他对于丞相这一职务也很不放心,就是怕这样的朝中大臣会独断专权,因此他早就想要废除丞相这一职务,但是又怕文武百官反对。所以他故意等到胡惟庸势力膨胀扩张,最终到达权倾朝野,威胁皇权的地步。朱元璋就可以顺利以谋反的罪名处决掉胡惟庸,并且以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让百官认为丞相确实是对朝政威胁较大,这样就可以顺利将其废除。
其他网友回答:向敬之
胡惟庸有真才实干,与朱元璋合作愉快有过蜜月期,最后却因贪权而死于非命。
先论其才。
胡惟庸最初归附和于和州,不过是元帅府的低级文职官员,后来转任地方,应该是工作出色,而被招致朱元璋身边,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即副丞相。三年后,李善长举荐为右丞相,洪武十年进左丞相,居百官之首。
从胡惟庸的升职记来看,除了李善长的照应外,朱元璋对其能力的欣赏是至为关键的。
在胡惟庸独掌或领衔中书省的六年里,朱元璋不断派徐达、李文忠、汤和、蓝玉等征战残元余兵、东南倭寇,接连打了胜仗。胡惟庸作为朝廷的大管家,督办粮草、兵饷,功不可没。
《明史·胡惟庸传》说:“自杨宪诛,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隆。”
再说其奸。
进入权力中枢的胡惟庸,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日见跋扈,甚至拉拢朱元璋用来制衡他的汪广洋,进一步做大相权,威胁帝权。
胡惟庸不仅擅自毒死了刘伯温,且与李善长结为姻亲,让朱元璋非常忌恨。这还是其次。
更主要的是,胡惟庸把手伸进了军队,与凉国公蓝玉、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等外来密切,心怀异志,招兵买马,直接威胁到朱元璋的帝权。
《明史》评价胡惟庸说:“有明一代,巨奸大恶,多出于寺人内竖,求之外廷诸臣,盖亦鲜矣。当太祖开国之初,胡惟庸凶狡自肆,竟坐叛逆诛死。”故而,大才胡惟庸也就成了明朝第一奸臣。
当然,朱元璋制造了牵连甚广、诛杀三万的胡惟庸案,并颁发《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真正的目的也是排除异己,加强帝权。
其他网友回答:“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者。”
这是清王朝“三朝元老”张廷玉给予胡惟庸的评价。张廷玉既是一名经天纬地的政治家,也是一名博古通今的史学家,他对明史研究造诣很高。
《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而这部史书的主编就是张廷玉。由此可见,张廷玉对胡惟庸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也是令人折服的。
胡惟庸,不得不说他是一个能臣。自从朱元璋任用胡惟庸为右丞相后,朱元璋省了不少心。胡惟庸甚得“朕心”,事事办得妥帖。刚满四年,就晋升为左丞相,成为百官之首,而且一干又是三年。
要知道,朱元璋的“疑心病”很严重,猜忌心非常强,胡惟庸却执掌朝政长达七年之久。太不容易了,这在朱元璋一朝已创下了“最高记录”。
胡惟庸的倒台,最终还是“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胡惟庸的权力太大,落魄的百官,钻营之徒常奔走于胡府,胡惟庸身边逐渐集结了一批政治利益结合体。加上胡惟庸人品确实不咋样,排除异己,嫉贤妒能,引起了一些正直官员的强烈不满。特别是以诚意伯刘基为首的“浙东派”最终被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淮西派”打倒,“后起之秀”的胡惟庸更是“独树一帜”,成为大明王朝不可小觑得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胡惟庸的“小人得志”,飞扬跋扈,我行我素,这不得不引起朱元璋的强烈警觉和极大的反感。
中国历史上最惨烈之一的“胡惟庸案”,终于“爆发”。胡惟庸被灭九族,大明帝国的官场上引发了强烈的“大地震”:
“朱元璋大发雷霆之怒,肃清逆党,词语相连,被诛杀者达三万余人。于是做《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此案株连蔓引,直到数年之后,还没有清除干净。”
要我说:“胡惟庸案”就是朱元璋借机肃清功臣的一个“借口”!
胡惟庸的被诛灭九族,一方面说明了朱元璋绝对不容许“一家独大”,威胁至高无上的“皇权”。一方面也是胡惟庸的“咎由自取”。
为甚?
胡惟庸当政后,一开始是小心翼翼,勤勉工作,当取得“一把手”朱元璋的绝对信任后,渐渐放松了“自我修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一帮“小人们”阿谀奉承之下,他十分享受,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念头”,飞扬跋扈不说,开始独断乾纲,欺上瞒下,任用亲信,政出己门。
朱元璋是谁?
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虽说是“和尚出身”,奈何他可不是个“吃斋念佛”之人。雷霆万钧之下,好几万人头落地。“冤不冤”?不是你胡惟庸说了算!是人家朱元璋说了算!
为甚李善长在南明小朝廷时被“平反昭雪”?而胡惟庸没有?
值得你胡惟庸九泉之下深思!
其他网友回答:<2>胡惟庸身上有两个标签,一个是“中国最后一个丞相”,一个是“胡惟庸案”。而这两个标签,又最终归结到朱元璋身上。胡惟庸不过是朱元璋的一颗棋子。
胡惟庸原本是个小跟班。1355年投奔到刚刚占了一块地盘的朱元璋身边,做了一个元帅府奏差。
奏差,就是随时用来差遣的。可不就是小跟班吗?
而且,还是主动投奔。而李善长、刘伯温(比胡惟庸加入队伍还晚两年),都是朱元璋礼贤下士请来的。这么一比较,这就是差着行市呢。
不过,有句话叫“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胡惟庸就是那头站在风口上的猪。而那个风口,正是朱元璋的队伍。在加入队伍的第十三年,胡惟庸的老板朱元璋在众多起义者中脱颖而出,建立了明朝。胡惟庸自然水涨船高。
他从一个小小的“奏差”起步,做到了太常寺卿——管祭祀的,属于正三品的职位,最后又受到李善长的提拔,进入核心班子——中书省。
中书省的第一届成员,李善长是左丞相,徐达是右丞相,常遇春、廖永忠等武将是平章政事。之下,还有中书左丞、中书右丞。最底层的职位叫做“参知政事”,有杨宪、汪广洋等人。
胡惟庸进入中书省,也是从参知政事起步的。朱元璋赏识胡惟庸,认为他谨慎。不过,当初把他招进中书省的李善长却含有另一层目的。
中书省最初的成员,大多数是武将。明朝初定,这批武将们也都领兵在外。所以,在中书省的就是李善长等文官。但李善长却一直搞不定杨宪。
杨宪本来是做情报工作的,被朱元璋提拔进了中书省,就一直找李善长的麻烦。李善长可能也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后援,才把胡惟庸拉进来。
可胡惟庸到了中书省的当年,杨宪就被朱元璋杀了,罪名模糊。而与其勾心斗角的李善长,也因为生病,请假回家修养去了——此后病好了也一直在外地。
还有一个汪广洋。查他的履历,他不是在被被朱元璋贬到了海南、岭南的路上,就是在中书省里打瞌睡磨洋工,唯唯诺诺。
这样一来,胡惟庸就成了中书省的大拿——中书省左丞相。原来的小跟班终于支棱起来了。
胡惟庸担任独相有三年时间,但结合中书省那些人,不是在外征战,就是被调来调去,真正在中书省工作的,只有胡惟庸一人。所以,按这个时间算,胡惟庸应该是独相十年。
原本,朱元璋也觉得胡惟庸是个谨慎的人。可没想到,胡惟庸的儿子公然在闹市飙车。那时候,不是汽车而是马车;不是自己开车,而是车夫驾车。
飙车的结果就是,胡惟庸之子被甩出了车厢,直接摔死了。胡惟庸暴怒,又打死了驾车的车夫。
朱元璋知道了,非要胡惟庸偿命。
胡惟庸说,我给车夫家赔钱。
朱元璋说,杀人偿命。
一来一回,就差点僵在这了。好一顿糊弄,才把这事给平息下来。但胡惟庸也因此开始惴惴不安——谁知道朱元璋哪天又想起了。
同一年,占城国(后来被越南吞并了,现在的越南南部属于占城国领土)来进贡。胡惟庸却没有把进贡这事,报告给朱元璋。
结果,朱元璋又知道了。
朱元璋说,你为什么不报告?
胡惟庸说,是礼部没报告。
朱元璋问礼部,你们为什么不报告?
礼部官员说,我们报告了,是丞相胡惟庸没报告。
朱元璋说,跟我这踢皮球是吧?都给我抓起来。
中书省和礼部,两大部门都被朱元璋送进了监狱。这么生猛的事,也就朱元璋能干出了。
但,抓起来不是目的,终究要有一个结果。最终,一向唯唯诺诺的汪广洋成了替罪羊——被处死。
但在处死汪广洋的过程中,又发现隐情了。
汪广洋的妾,是犯官之女,成为官奴。而官奴,只有军功武将才能收纳。汪广洋是个文官,没有资格这么做。
那就只能再查一下,汪广洋是怎么把犯官之女收为妾的。结果这么一查,又牵连出不少人。
朱元璋因为这件事,觉得大家都欺瞒他。胡惟庸从牢里出来,也威信扫地。为了将功补过,御史中丞涂节主动揭发——胡惟庸谋反。然后,又有人揭发——御史中丞涂节也参与了胡惟庸谋反。
于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出场了。
胡惟庸案与最后一个丞相胡惟庸案,被后世认定为冤案。大致剧情是这样:
自从,胡惟庸的儿子飙车,胡惟庸打死车夫之后,朱元璋便不信任他了。而胡惟庸为了自保,便想要推翻朱元璋和大明。
于是,胡惟庸和御史大夫陈宁,在中书省阅览天下兵马簿籍,为起兵做准备;
让平凉侯费聚、吉安侯陆仲亨在国内招兵买马;
联络日本国王,派刺客杀明朝皇帝朱元璋。联络人:明州卫指挥使林贤;
联络北元太子,派蒙古军队南下攻打大明。联络人:北元被俘将领封绩。
胡惟庸妄图里应外合,一举夺取江山。参与其事的,以太师李善长为首,包括二十一位侯爵,共计三万多人。
当年,便把胡惟庸以“谋不轨”的罪名,诛了九族。他所在的中书省,也被废除。
而最初,胡惟庸被杀的罪名只是“擅权枉法”,并不包括谋反。所谓的胡惟庸案,也不过是在之后的十余年里,不断加戏的结果。
退一万步说,胡惟庸即使谋反,也根本没这个能力。本身就是一个没什么人脉的文官。当时开国的一大批武将还在世,他也根本翻不了天。至于联络蒙古、日本,更是无稽之谈。因为在当时,北元也已经摇摇欲坠。而日本正在经历南北朝时期,一个国家两个天皇,哪还顾得上东征明朝?
那朱元璋为什么要整出一场冤案呢?就是为了废除中书省。
当时的中书省,是大臣与皇帝之间的桥梁——有事先白中书省。本来是为了给皇帝分担的,却成了阻碍皇帝视听、妨碍皇帝工作的绊脚石。而杀掉胡惟庸之后,作为皇帝的朱元璋,能够直接管理六部,办事更通畅了,效率也更高。
当年,刘伯温临终时,朱元璋问他胡惟庸能否做丞相?刘伯温说,丞相类似拉车的马。而胡惟庸是一匹劣马。让他拉车,迟早就得翻车。
而胡惟庸多年独相,擅自行事,甚至妄图谋害徐达。这样的事迹,朱元璋一直看在眼里,却一直纵容。朱元璋图什么?
可能朱元璋当初早就想要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却找不到由头。培养胡惟庸,就是为了废掉他以及他背后的丞相职位和中书省这个部门。
此后,朱元璋提出,谁也不能提议重设中书省。提都不能提,谁提谁有罪。
威海链 » 明朝的胡惟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