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家庭启蒙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案例,但这样也就导致了很多人提到孔融,只知道他“让梨”这一件事,并不知道他长大后的事迹。
其实孔融也算是一个悲情人物吧,结局悲惨,后续的名声也被抹黑,但他的一生也算得上精彩。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说一说这个人物。
除了“让梨”之外,孔融还有一件著名的事件
孔融这个人出身不一般,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可以说是自带光环,天生就会受人尊敬。而孔融这个人年少聪慧,但锋芒很盛,嘴巴毒得很。
有一次,他随着父亲到洛阳,自己就去拜访了名士李膺。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孩要去见大名士,门人自然不通报。于是,他就对门人讲,自己是李膺的亲戚,所以来拜访的。门人一听,自然就去告诉李膺,有个十岁小孩,说是他的亲戚,等着见他。
正巧,李膺当时正聚集了很多宾客,他也没想起来自己有哪个十岁小孩亲戚,就叫来看看。李膺见到孔融就问他:“咱俩什么亲戚?”孔融很从容地回答:“我是孔子的后裔,您姓李,是老子的后裔,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学问,这样来看,咱们可是世交。”
李膺和一众宾客听了都很讶异,没想到一个十岁的小孩这么聪慧。正巧,太中大夫陈韪刚刚赶到,听说了这件事,就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说,人在小时候聪慧,长大了未必还能聪慧。孔融听了之后,直接说道:“那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慧”。可见,这个小孩的嘴还是比较毒的。
这个故事的精彩并不亚于“孔融让梨”,而孔融在这里表现出来的性格在长大之后依然延续了下来。
长大后的孔融,名声成为了他最好的护身符
孔融的名气在当时还是比较大的,刘备做平原令的时候,因为孔融能认识并记住他,刘备都感觉很荣幸。这种名气不仅是因为身为孔子后人的关系,更是因为他敢于挑战权贵。
大将军何进掌权的时候,孔融前去拜见,只是因为门人念他的名字稍晚了一点,没有及时通报,他就抢回了自己的名片,愤然离去。何进是比较毛躁的人,丢了面子之后,本来想弄死孔融,但因为担心杀了这个名士,对自己的名声影响太大,就只能忍了这口气。
汉末时期是中国宦官乱权最严重的的时代之一,而孔融却总会去找宦官的麻烦,在拥有监督权之后,所检举的对象同样多是宦官的亲族。即使自己的上司害怕得罪宦官,他也丝毫不惧,反而据理力争。但最终来看,宦官势力也拿他无可奈何。
董卓专政的时候,孔融也是反对董卓的一个代表,最主要的事迹就是极力反对董卓废少帝而立汉献帝。但是碍于名声,董卓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只能把他排挤到北海去做“相”,让他远离朝廷。当时北海黄巾猖獗,董卓想让孔融死于黄巾之手,并不敢亲自杀他。
后来曹操迁都许昌,把孔融请来,但这肯定是曹操做的很后悔的一件事。孔融不合作的个性又表现出来了,很多大家想要赞成的举措,他都表示反对,因为他在当时名声还很大,反对的力度也不小,很多事情都做不成。
最主要的是,他还讽刺曹操,一点情面都不讲,拐着弯骂人,不仅羞辱曹操等人的人格,还用其所谓的才学来侮辱他们的智商。
曹操击败袁绍之后,把袁熙的妻子甄氏私下里嫁给了曹丕。于是孔融就写信给曹操,说当年武王伐纣,然后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曹操也算是博览群书了,一时也没看明白,这个记载从来没有见过,自然就去询问。孔融说,这不就是现在的情况吗?其实是在讽刺曹操,攻击袁绍其实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是真心为了汉室。因为当时的曹操在很多人眼中类似于周公一样,是中兴汉室的能臣。这个典故后来就促成了苏东坡自己编造典故来糊弄欧阳修的趣事。
除此之外,曹操征讨乌桓的时候,孔融一样借古代典故来对曹操进行讥讽。
孔融不仅反对他的上司,还抨击袁绍、袁术、刘表等等地方诸侯,可以说把这些得罪个遍,要是没有自身“名士”的身份,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孔融的结局是自找的,并不值得惋惜
孔融最终还是被曹操杀害了,很多人同情孔融,认为是被迫害致死,但从曹操的角度来说,孔融确实该死。
孔融虽然有点名气,名在“建安七子”之列,但曹丕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很高: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是说孔融表现出来的形象其实是比作品要好的,实际上就是说孔融的才学并没有他自身所声称的那样广博。
而孔融的事迹也表现出来,这个人真的符合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谶语,虽然名气很大,在政务上总有参与,但实际上也确实“志大才疏”,言论空泛,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他的言论多是尊崇儒家礼义教化,品评人物等等,尤其喜欢发表针砭时弊、指陈政务等言论,但都以抨击为主,并没有建设性的意见提出,甚至给人的感觉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也许是名士身份所带来的傲慢,必须要表现得如此一般才显得与众不同,有点类似今天的“键盘侠”、“杠精”一类的角色。
其实不仅仅是孔融一个人如此,还有与其交好的祢衡等都是一般性格。祢衡是直接开骂,孔融是拐着弯骂人,但都只表现出名士的张狂,并没有实际的作用。
曹操早就看出来这个人的真面目,所以下了一个很贴切的评价:
世人多采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所以,当曹操势力逐渐稳固,并不需要这一类名士做招牌的时候,祢衡、边让、孔融等就必然没有什么好下场了。而这里面最惨的就是孔融,因为他的被杀,虽然是被指责为“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等罪名,但最主要的罪名是“不孝”。而孔融在当时恰恰就是以“孝”著称的。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孝”治天下的朝代,甚至这项品德还要在“忠”之上。父亲犯罪,儿子对其包庇,结果是两个人都得以减刑,这是汉朝的规定。所以,身为孔子的后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最后被以“不孝”的罪名处死,可见曹操对他的恨意之深了。
总体来看,孔融真正值得称道的,其实也就是“让梨”一件事情而已,其他的要么表现其年少张狂,要么就是言论空泛,都是不值得学习的。他的死亡从根本上来说,是咎由自取,并不值得同情。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2>知道曹操为什么会被民间黑化吗?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杀了孔融,遭到了天下儒生的声讨。当年秦始皇杀个儒家的淳于越就被黑了两千多年,曹操杀的儒家孔氏子孙,那还不被儒生们骂惨?
在“以孝治国”的汉朝,孔融无疑是超级大明星!
“孔融让梨”大家应该都了解,讲的是为小辈者当有的“尊老爱幼”之德,在当时也是火得不行。
至于老师为何不讲后面的,第一是没那个必要,第二是这种故事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名人镀金”,往往那些历史名人,总有些不得了的东西,但其一生,并不是太如意。
比如说历史上“凿壁借光”的匡衡,“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其名声都不咋地。
至于孔融,虽然比他们好点,但身处三国乱世,最终结局也是悲惨!
孔融并不是一个善于另辟蹊径的天才少年,而是一个知书达理重视伦理道德的彬彬儒生。这也就决定了孔融的一生并不是像天才那样挥斥方遒,而是以坚贞忠诚为自己的丰碑。
话说孔融与儒家那可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孔融是儒家祖师爷孔夫子的后裔,为孔子二十世孙。
而他自幼也是饱读儒学经典,因而在孔融心中,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在孔融之后的仕途之中,他也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面对权臣董卓,他不露阿谀奉承之态,而是以激烈之言辞匡正直言,最终为董卓记恨,被发配到黄巾军甚为猖獗的北海国任国相一职。
会董卓废立,融每因对答,辄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转为议郎。时黄巾寇数州,而北海最为贼冲,卓乃讽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孔融在任上并未表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但却可以称得上是“为政有方”,他重视教化,践行仁义,安抚百姓,以致一时间富有盛名。
而到了袁绍与曹操并立之时,孔融不愿取媚于权臣,直到曹操挟持汉献帝,才不得不在曹操手下任职。
及献帝都许,征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但孔融仍时刻提防曹操,多次或是讽刺挖苦,或是以激烈的言辞抗辩,使曹操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了为汉室正统而频频辱慢曹操,孔融在日常的建言献策之中也是恪守礼数,践行仁义。
孔融虽写的一首好文章,但大多是与曹操唱反调,曹操虽爱惜人才,但无奈孔融终不愿折节为曹操所用。
……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最后,曹操处死了孔融。
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正如其儿时有让梨之举,孔融以一生践行着儒家的伦理纲常,无论是长幼尊卑还是天命正统,他始终坚守本心,但最终也使得他在这属于枭雄的乱世中丧了性命。
其他网友回答:孔融是“文圣”孔子的第19世孙,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作为孔子的嫡系子孙,又是儒家文化的推崇者,同时孔融还是写进三字经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谦让”的代表人物,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有一次家里吃梨,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人问孔融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说:小孩子食量小,就应该拿最小的。
这是一个四岁孩子的谦让之情,却让无数成年人汗颜,孔子作为儒家的始祖,把儒家的这种谦让精神一代一代传给后人,才能在四岁的孔融身上无意中表现出来,东汉同样是一个崇尚礼仪道德的社会,皇帝以孝治国,选拔人才优先考虑的是道德,当时的名士但凡有些名气的,无一不以道德高尚而闻名,孔融就是其中之一。
孔融让梨的故事
两汉独尊儒术,也让儒家始祖之后的孔融家人一直受到厚待,所以孔子的父亲孔宙是太山都尉,孔宙有七个儿子,孔子是其中之一,孔子16岁时,名士张俭因为举报宦官被通缉,逃到孔融家里找孔融的哥哥孔褒,当时孔褒不在家,于是孔融自作主张接待了张俭,因为张俭是通缉犯,所以连累了孔融家里,官府抓了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结果两兄弟都争着赴死。
然后官吏问他们的母亲,他们母亲也主动承担责任,与两兄弟争着赴死扛责任,一家人都有着谦让的美德,宁愿失去自己的性命,也要扛下所有的责任,这让整个天下为之动容,最终这事还闹到了皇帝那里去,最后还是判处了孔融的哥哥孔褒死刑,孔家犯了法照样被杀,这就是当时的现实,宦官当权的现实,并不因为你是孔子的后人就会赦免你。
孔融
孔融因为名声被何进征辟为侍御史,也就是负责监察的官员,可以弹劾不守法的官吏,但孔融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于是辞官回家,孔融的性格真是不适合当官,仅仅因为与上司不知就辞官而去。
董卓乱政时,孔融在朝廷再次担任虎贲中郎将,因为与董卓争执而被转任没有任何权力的议郎,这差不多就是顾问,当时董卓想要废除汉少帝刘辩,而孔融不同意,据理与董卓争执,最后董卓把孔融安排到黄巾军最为猖狂的青州北海国担任国相,董卓这么安排的意思很明显:一是想让孔融难堪,因为孔融只有文才,没有武才,二是想借黄巾军之手杀了孔融,当时的东汉地方官,有很多死于黄巾军手下。
孔融治理北海国的手段与他的祖先孔子如出一辙,都是按照儒家学说的那一套实行仁治,以礼对待,并且在北海国内开办学校,请名士来教授儒学,这在和平时期没有问题,但在乱世之中,却是最大的问题,乱世之中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打败黄巾军,并且保证城池的绝对安全,但孔融并没有加强任何军事力量,自然也就打不过黄巾军。
文圣孔子
但是孔融没死,因为他派出太史慈冲出黄巾军的包围,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刘备收到孔融的求救还大吃一惊,因为刘备当时就是小军阀出身,靠打仗起家的,而孔融则是标准的世家大族,当世名士,刘备最终成功打败了围攻北海国的黄巾军管亥部,救援了北海相孔融。
从孔融治理北海国的手段就能看出,孔融的文才虽然出众,但是政治水平与水军能力差不多就是0,公元196年,袁绍长子袁谭攻打北海,孔融很少上城参战,即使袁军攻破城池,孔融也仍然在读书,对于城内城外的战争居然丝毫不在意,最终孔融一个人逃走,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被俘虏。
除此之外,孔融的缺点还体现在没有投靠当时有潜力成为北方霸主的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手下有个叫左承祖的幕僚建议孔融投靠袁绍或者曹操,但孔融坚决不同意,当时北方几乎所有的城池都在选边站,无法保持独立性,如果不投靠一方,为自己增加一个盟友,那就只能被一方吞并。
曹操
曹操迎立汉献帝到许都后,汉献帝征辟孔融为掌管修建宫室的官员,后来升任少府,但是皇帝都是被曹操控制的,所以孔融实际上还是在曹操的掌控之下,但孔融这个人为人比较狂傲,看不起很多人,就连曹操这样的权臣也被孔融看不起,而且孔融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具备很多儒家的品德,但做的一些事常常又出人意料。
孔融曾经借助曹操儿子曹丕强纳袁绍儿媳妇甄氏为妻一事侮辱曹操,专门写了封信给曹操,而且信的内容是侮辱曹操但又让曹操看不懂,曹操在当时也算是三曹之一的文学家,但说起文采来,曹操不如孔融,孔融是这么写的:
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
武王伐商纣王这是事实,但把妲己赏赐给周公这是没有的事,纯属虚构,曹操以为有这个典故,于是就问孔融这是什么意思?孔融回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这就是想当然的意思。曹操后来终于明白了,原来这是:把曹丕纳袁绍儿媳妇甄氏为妻的事比喻为把妲己赏赐给周公,这等于是拐着弯骂曹操的意思。
孔融
孔融还不止一次侮辱曹操,曹操远征乌桓时,孔融又侮辱曹操说道:
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
肃慎和丁零都是古代中国的少数民族,孔融把少数民族不进贡,甚至偷盗苏武牛羊这种小事,说可以一起讨伐,这意思就是说曹操远征乌桓是小题大作 ,或者是不值得的,也就是反对曹操的北伐,看到没有,孔融侮辱人的话,一般人都听不懂,也就是因为孔融的文采很好,就算是侮辱人也是引经据典。
孔融还以傲慢无礼的话来反对曹操的禁酒令,曹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侮辱的吗?曹操一生杀了多少名士,孔融的好友杨修就是被曹操杀害的,曹操最后无法忍受孔融的侮辱,并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于是御史大夫郗虑指使军谋祭酒路粹诬告孔融,最终曹操诛杀了孔融的全家。
孔融之死
曹操定给孔融的罪名是十六个字: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
此外,曹操还给孔融定了一条罪,就是不孝的罪名,这在当时可是重罪,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孔融,对孔融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儒家始祖孔子的后人居然也会不孝?这事起因于孔融对祢衡说过的一段话:
父母对孩子哪有什么亲情,不过是一时的情欲,才造出了孩子。孩子对于母亲来说,就像是东西储藏在罐子里一样,拿出来就分开了。
这话确实是孔融说的,至于孔融到底是怎么想的,就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了,但是曹操却以这话来定孔融不孝的重罪,所以尽管四岁就能让梨的孔融为世人所推崇,但是他后来的结局却很少有人知道,却是非常悲惨的结局。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回答
孔融自幼聪慧,懂礼仪,其让梨的故事写进了《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被世人传颂。很多人对他的前程抱有很高期望,这里所提到的问题也反映了对他后亊的关切。
很可惜事与愿违。孔融性格豪放不羁,高傲自满,顶撞上司,不计后果。后来在曹操手下做事,屡次诋毁曹操所为,引起曹操极大不满,以致动了杀机。曹操指使丞相路粹以“招合徒员,欲图不轨”“谤讪朝廷”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将孔融处死,时年56岁,並被株连全家。
说到这里该明白为什么老师不讲孔融后传了吧?
其他网友回答:要说中国古代四大天才少年,非甘罗、孔融、曹冲、司马光四人不可,甘罗十二岁拜相,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曹冲五六岁就会秤象,司马光更是不得了,从小就会砸缸,时至今日的小学生,都被要求向他们学习。
西方童话故事一般讲到公主和王子在一起之后就结束了,其实中国的童话故事更短,这些天才少年仿佛永远都长不大,甘罗和曹冲确实都没有长大,甘罗在拜相之后就再也没有史料记载去了哪里,坊间都说甘罗在和王后下棋的时候,趁着捡棋子的功夫捏了一下王后的脚被砍了,而曹冲是在未成年的时候病逝。
长大的天才少年,只有孔融和司马光,这两个人可不得了,司马光后来还当了宰相,写了《资治通鉴》,当然,老师们没有讲的是司马光后来成了保守派的头子,阻挠王安石变法,我有的时候都怀疑他砸缸的故事是不是他小时候撒的谎,如果他懂得砸缸救人这样变通的道理,为何不懂得变法才能图强呢?
相对于司马光的人生转折,孔融的人生简直就是大反转。
我们知道孔融是因为孔融让梨的故事,事实上在《后汉书·孔融传》中并未提及让梨的事,孔融真正成名是在其父亲去世的时候,孔融因为悲伤过度,连站立都不能,正因为如此,孔融在州郡得以成名。
孔融所处东汉末年时期,还没有科举考试,想要当官必须有人举荐你,想要被人举荐,孝廉是很重要的东西,不孝的人是没有资格当官的,而提出对父母尽孝,对兄长尊敬这一个做人准则,正是孔子。
作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多多少少还是沾了不少光,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的地位逐渐提升,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儒学的影响力已经十分巨大,孔融自幼的名气,再加持孔子后人的荣光,尤其是自己又会写一手好文章,自然受到当时文人的追捧。
本来根正苗红,想要不成功都费劲的孔融,最后为官之路却颇为坎坷,成年后孔融被征召为官,但是为官之时常常因为性格上的原因与同僚或者上下司出现矛盾,当时何进晋升为大将军,孔融被上司派去祝贺,结果因为门人通报不及时,孔融夺回名片就走了,这在汉朝时期会被当作是一种轻蔑的表现,当时何进府上的人建议派剑客把他杀了。
何进没什么文化,他的门客建议何进不要杀孔融,容易得罪文人团体,对名声不好,不如以礼相待,结果何进还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由此可见,杀猪出身的何进尚且惜名,反倒是光环下的孔融有点上头了。
何进的这个举动当真是害了孔融,让孔融的脾气不但不知收敛,反而认为依靠跟人“叫板”还能受到重用,反正你又不能拿我怎么样,这样的孔融每次当官都当不了多久,三番五次被征用,三番五次又被搞家去。
最后被董卓给安排到北海国当丞相去了,其实这对孔融也是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孔融在京城的时候,看不上那个,瞧不起这个,是骡子是马出来溜溜看。
当时的北海正处于黄巾起义的重灾区,正是证明孔融的最佳时刻,当然,文人带兵要是能击退敌人,还要武将做什么,在孔融的领导下,北海的黄巾之患反而愈演愈烈,北海也被黄巾包围了。
最后还是刘备前去解围,建安元年的时候,孔融又被袁谭打败,最后丢弃妻子而逃,多亏曹操收留了他。
按理来说,孔融作为文人是建安七子之首,曹操虽是政客,但也是三曹之首,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两个人应该很投机,曹操又在孔融最危难的时候提了他一把,结果这两人后来是仇人见面,分外脸红。
在孔融的后半生里面,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与曹操抬杠。
比如曹操当时颁布了一个禁酒令,孔融就跟曹操唱反调,曹操为什么颁布禁酒令呢?因为当时正处乱世,粮食生产严重不足,酿酒会浪费粮食,为了保证粮食够用,曹操下了这个禁酒令,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都说得过去。
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孔融要与曹操唱反调,宣扬喝酒是自古以来的美德,遭到曹操的厌恶,除此之外,孔融还经常讽刺曹操,曹操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孔融杀了。
当然,曹操杀孔融也不是平白无故,而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当时曹操提倡以孝廉治理国家,继续推行汉朝以来的文化策略,大概孔融是为了跟曹操抬杠,故意说了一句“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大意就是,儿子不过是父亲情欲的产物,母亲不过生子的容器,真不知道为何以孝道而成名的孔融,是怎样说出这样的话,相传孔融为官的时候,吊唁父亲,有一个人哭的感情不够投入,还被他杀了,如果为真的话,只能说孔融是一个严重的多标,对别人要求很严格,对自己要求很宽松,
曹操以孔融这番言论,定其死罪,大概也算是孔融的宿命了。
其实,除了小学课本里面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夸孔融外,在大多数史学家眼中,都看不上孔融,比如我在开头说的与他齐名的司马光,就在《资治通鉴》中评价孔融:“才疏意广,讫无成功。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
简单点说,就是志大才疏,清流典范,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
其他网友回答:俗话说“三岁看小,十岁看老”,孔融长大后也是相当有出息的,不仅政治上有所建树,官至北海相、太中大夫等,曾给朝廷提过不少中肯的建议;而且在文学方面也很有成就,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他的人品,待人宽厚真诚,做人光明磊落。看到别人有缺点,总是当面指出来,背地里却充分肯定人家的长处。他还乐于推荐贤良之士,各地的志士都很信服他,家里也总是宾客盈门,高朋满坐。
有一次,河南尹何进升迁为大将军,丞相杨赐派孔融拿了名帖去贺喜,可把门的没有及时通报,孔融一怒之下,夺过名帖就回去了,还就此事说了一些“狐假虎威”的话,何进的手下觉得是奇耻大辱,想派剑客追杀孔融,但有人劝何进说:“孔融很有名望,您要是杀了他,天下的有识之士都会离你而去。不如给他个礼遇,可以召示天下。”何进觉得有道理,就征召孔融去他那里做官。
当时袁绍、曹操的势力逐渐扩大,但孔融不依附于任何人,有人劝他应审时度势,有意识地进行结交。孔融知道袁、曹的最终目的都是夺取汉家天下,不愿和他们同流合污,一怒之下,把劝他的人也给杀了。
曹操攻下邺城后,曹丕看上了袁绍的儿媳甄氏,曹操就做主让曹丕娶了甄氏。孔融一听到这事,立马给曹操写信讽刺他:“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懂什么意思,就问孔融这出自哪部经典,孔融笑道:“按现在的情况,不正是这样吗?”拐着弯骂曹操呢!
后来,曹操发布禁酒令,孔融又多次投书反对,信中极尽傲慢之词;孔融又曾上书请曹操遵循古制,千里之内不封侯。曹操就觉得孔融好像什么事都针对他,像一只苍蝇围着甩不开。又因孔融名望太大,不好贸然动手杀他。
再后来,有个与孔融有私怨的人郗虑,使人诬告孔融,说他任北海相的时候看到王室动荡,因此招募徒众,图谋不轨,毁谤朝廷。身为朝官,不遵守朝廷礼仪,上朝时衣冠不整,唐突宫掖,还曾和祢衡一起说出了有辱朝廷的大逆不道的话。
孔融的结局,是被曹操处死,全家被株连,我估计被让梨的那几个哥们儿都因为他被宰了,早知道不吃他梨了。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孔子第二十世孙,自幼天赋异禀,“孔融让梨”的故事当真是家喻户晓。
乱世办学堂=扯淡但孔融这么一位文学才子,在东汉末年却非要趟这浑水。汉献帝时期,孔融担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所以孔融在三国故事里又被称为“孔北海”,就是源于此。
文学家玩起军事来和人家大老粗肯定也是有差别的,这不,孔融在北海巩固城池,觉得固若金汤了,就开始兴办学校,培养学生,推广先祖孔子的儒家学说。
但这位孔北海却忽略了一点:乱世,靠的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你就算门下弟子比你老祖宗孔子多10倍,来个门客30000,那遇见千八百大头兵也是白给。
这不,建安元年,袁绍派袁谭打过来了,小孔夫子带着部队还有学生抵抗了数月,还是没抗住,见势不妙,孔融直接跑了。
信口胡说编典故,惹怒曹操此后孔融就在朝中继续任职,任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务。
你说你当你的文官不就好了,他偏不,此时曹操已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孔融却视之如无物,常常抨击时弊,可谓入木三分,而且还广交名士,举荐贤才,让孔融一时间名声大噪,武的不行来文的,孔融果然弄得风生水起。
曹操拿下邺城,因为邺城反抗剧烈,曹操下令杀邺城居民,曹丕更是抢了袁熙的老婆甄姬为妻,孔融知道后,说了一句:“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
曹操知道了疑惑不解,问孔融这个典故有啥出处,孔融回答是已经编的,想来应该有这么回事。
孔融还极力反对曹操征伐北方,讽刺曹操,既然打乌桓,不如把不进贡的肃慎以及偷盗苏武牛羊的丁零也一起讨伐了吧,曹操听后大为光火。
曹操觉得酿酒浪费大量粮食,不如禁酒省下粮食以资军民,孔融却说禁酒无用。
总之,孔融在作死的道路上撒丫子跑,你说你撩一下曹操也就算了,别人你就车得罪了呗,结果偏不,曹操想封赏有功的下属,孔融搬出来古法,说千里之内不得封建,一下午得罪了全部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
终于,曹操动了杀机,朝中有人奏报孔融“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最厉害的是,居然还有“不孝”的罪名,你不是注重名节吗,我越是要毁掉它。 孔融被处死,时年五十六岁,全家株连。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其他网友回答: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天才神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位天才神童人生后半段的经历却很少被提起,谈论他的结局,更是比较悲催。很多人将他作为一个反面教材,但是我认为成年后的孔融并没有那么不堪,相反他心中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
成年之后的孔融,一心以教化治民,但是处在乱世之中,缺少了变通;东汉末年天下黄巾起义爆发,四处陷入了动乱,孔融作为一个读书人,并不懂得如何平乱,但是他因为得罪了董卓,被派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国相。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
孔融是以自己的“德化”来治理民众,但是天下大乱,这种德化根本不起作用,需要的是更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所以孔融虽然获得了“孔北海”的称号,但是面对黄巾起义军的进攻,屡战屡败,最后还是刘备出兵相救。
从治理民众的方法和实效性而言,孔融的确不合适,但是他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一心用教化,所以说孔融只是不得法,而并没有失去本心。
成年之后的孔融,坚持以汉室为中心,不远屈服权臣,不惜得罪权贵;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的时候,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常有匡正的言论,最后被董卓派到北海,若非刘备相救,就要被杀死了。
袁绍、曹操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势力的时候,孔融知道此二人终究是要篡夺汉室的,所以不愿意投靠他们。其幕僚左承祖劝孔融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将其杀害。
最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孔融征召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当时朝廷的大权已经紧紧掌握在曹操手中,公卿大夫都不过挂名而已,每天做做样子,但是孔融却不这样,他每逢朝会访问召对之时,孔融常引证定议,非常认真的对待。
从孔融的政治立场来看,孔融不依附任何强权,只是归顺中央,只为汉室朝廷说话,即使是得罪朝廷的权臣也不惧怕,这不恰恰是孔融政治操守高尚的体现吗?难道说非要依附曹操以谋求荣华富贵才能算得上识时务。
成年之后的孔融,内心的苦闷无人能解,最终被曹操所杀。孔融归附汉朝之后,实际上是被曹操管辖,孔融面对自己所忠心的汉朝被曹操这种权臣霸占,内心是无比苦闷,所以所整日借酒消愁,以至于将曹操的禁酒令都置若罔闻,因为他也不理睬曹操。
孔融看到曹操奸雄诡诈,曹操篡汉的野心也渐渐显露,这种情况下孔融愈发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了曹操。他还给众人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父亲不值得孝顺,孩子不过是其一时情欲的产物;母亲没什么恩情,十月怀胎就好比一件器物暂时寄存在瓶子里,分离后器物与瓶子就没关系了。
很多人将孔融的这句话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言论,但是却不考虑孔融的本身的人格,孔融终其一生都是以“孝”“义”闻名,他可以说是当时孝义的典范,那么作为典范的孔融,为什么会抨击“孝道”呢?因为他是通过这个在衍射当时的朝局。
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现在的朝廷作为臣子的曹操何尝将做为君王的汉献帝放在眼里,曹操不尊君臣之礼,就如同做儿子的不孝顺父亲,做子女的不孝顺母亲。所以孔融说“父母不值得孝顺”实际上是讽刺曹操这个做臣子的不忠诚,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才会将孔融株连全家。
纵观孔融的成年生活,他是一个坚守心中正义,一心忠于汉室的人,从他的角度看,他并没有违背自己的初心,而他所欠缺的是治理天下的实际能力,并非是一个不堪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是耳熟能详的。因为这个故事是选入教材的,说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人给孔融家里拿来了一筐梨。孔融的父亲让孩子们分吃。孔融先拿,但是他拿的时候,却选择了小的。他的父亲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要拿小的。他说,因为他小,因此应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给哥哥们吃。
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孩子进行了很好的教育,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这个故事讲到了一个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礼让”。
(孔融让梨)
我们知道,人都是有贪欲的,这是人的本性。越是本真的人,越容易自私。尤其是小孩,由于受到的教育很少,因此,自私几乎是他们的天性。必须要受过礼仪教化以后,孩子才会懂得谦让。
从这个角度来说,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谦让,这显然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古人才把孔融的故事,收进《三字经》里,教育一代又一代人。直到现在,仍然是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教材。
但是,我们知道,《后汉书》记载,孔融最终是被曹操给杀死的。孔融之所以被曹操杀死,《后汉书》记载,是因为他说了一句话。他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对子女还说,算不得什么亲人,也不必对他们报什么恩。因为子女之所以产生,不过是因为父亲一次情欲的副产品而已。而母亲,也不过是装这个副产品的一个容器罢了。
因为孔融说了这句话,曹操认为孔融有损于“礼教”。古代是礼治社会,“礼教”当然是古代社会的头等大事。如果某人在古代做了有损于“礼教”的事情,自然是应该受到严厉处罚的。再加上孔融本身是孔子的后代。作为孔子的后代,自然是道德标杆,而他竟然做出有损于“礼教”的事情,所以必须得杀,因此,孔融就被曹操杀掉了。
(曹操)
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因为懂得“礼让”,也就是维护“礼教”,被后世立为学习的榜样。但是他最终却因为违反“礼教”,而被曹操杀掉。这件事实在是太诡异了。那么,如果我们是老师,我们在课堂上教孩子的时候,怎么来给孩子们讲孔融这个结局的故事呢?或者说,就算我们装含糊不讲,如果有孩子问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又如何给孩子们解释呢?
当然了,我们知道,孔融被曹操杀害,是因为曹操想要篡夺汉朝的江山,因而在朝廷之中飞扬跋扈。孔融对曹操这种飞扬跋扈的行为很不满,因此多次出言讽刺曹操。
有一次,曹操在打败袁绍以后,曹丕就直接把袁熙的妻子,也是当时大美女的甄宓夺为己有。孔融就对曹操说,周武王伐纣成功后,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当时曹操还信以为真,问孔融,真有这么回事呀?孔融笑着说,我是根据今天发生的情况,推测出来了。曹操才知道他在讽刺自己。
还有一次,曹操率大军亲征乌桓,孔融又说话讽刺他,说他穷兵黩武。后来曹操提倡禁酒,孔融又反对,又说话讽刺曹操。
(甄宓)
几次三番,让曹操非常生气。但是因为孔融在当时非常有名,因此曹操也不敢轻易杀他。于是就悄悄派人收集孔融说过的话,在听到孔融说出“父母容器论”后,就以此为借口,把他给杀掉了。
曹操杀孔融,肯定是找的借口。但问题是,不管曹操是不是找的借口。这句话,确实是孔融说的。孔融说这句话,确实是有损于礼教的事情。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孩子们如果问我们,我们又怎么解释呢?
关于这个问题,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演讲稿中,专门谈过。鲁迅说,当时是处在政治高压时期,由于曹操想夺皇位,因此才实行政治高压。孔融当时是出于激愤,说了反话。意思是说,不守礼教的是曹操。孔融对曹操不满,但碍于政治高压,只能说这样的话来讽刺。
(汉献帝)
这话也对,从前面的讲述我们已经看出来了,孔融这个人,确实是喜欢讽刺人的。但是有两个问题鲁迅似乎没讲透。其一,孔融的“父母容器论”,怎么就在讽刺曹操呢?曹操诚然对汉献帝不忠,但他没有对父母不孝啊。其二,当时确实政治高压,但是孔融向来说话没遮没拦,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他用得着这样委屈婉转地说么?
因此,鲁迅的解释并不完美。我认为,孔融之所以那样说,还是因为孔融说话做事都不严谨。他在当北海相的时候,治理无方,又不团结人,因此把北海搞得一塌糊涂。后来袁谭打过来的时候,他又不会守城。对方箭如雨下,他还在那儿看书,装风度,最后又自己逃跑,把妻儿老小都丢了。
总之,孔融虽然小时候很“礼让”,但因为没有学到真本事,因此于国家无益。再加上说话不检点,要表现自己言谈举止非同凡响,因此最终把自己给害了。
所以,我认为给孩子讲的时候,还是要一分为二。孔融小时候很早慧。但是后来他不思进取,又不检点,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我们也正好借此,给孩子们一些警示。
(参考资料:《后汉书》《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等)
其他网友回答:<2>说起孔文举你可能不知道是谁,但一谈到《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你们一定知道说的是谁,孔融让梨,作为德育故事耳熟能详。
四岁的孔融与哥哥一起吃梨,自己拿了个小的,大人问他为什么拿小梨,他说我比哥哥小,当然该吃小梨。这个故事从小就被家长拿来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孔融自然因此成为了小孩们眼中的偶像,别人家的小孩。但为什么老师家长只给我们讲了孔融小时候的故事,对于他以后的故事只字不提呢?
我认为是孔融没有长成后人所想要的那个样子,与孔融让梨的期望不符。说到与我们期望不符的名人,历史上还真不少,除了孔融还有匡衡、司马光、李绅等,凿壁偷光的匡衡在晚年却被评为奸臣,写《悯农》的李绅实际上后期骄奢淫贪。与我们想要孩子们学习的谦让,勤奋好学等品质不符自然就不讲了。
作为孔子的第二十代世孙,又有四岁让梨的美名按理说是前途无可限量,可长大以后的孔融却狂妄自负,多次言语上得罪曹操,甚至在战乱中抛弃妻子,最终被曹操一不孝的名义杀掉了。
可以说孔融是一个故作姿态、虚伪狡诈之人。在建安九年,军阀袁绍之子袁谭率兵围攻青州城,此时城内的守兵仅仅剩下了几百人,形势万分危急。当时的孔融也在青州城内,为了维护自己“临危不惧”的名士形象,其选择故作淡定,饮酒作诗,拒绝上城督战,令守城士兵又气又恼。后来,在袁谭大军攻破青州之时际,孔融竟然在士兵的掩护下悄悄地逃离了青州城,无情地丢下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也是在这一次的战争中,他的孩子和妻子都被敌人残忍杀害
孔融自负于自己是孔门之后又有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危难,但又才器初略思想空乏,所以没什么收获,他曾设立学堂,渴望像先祖一样广收学子,却在袁谭攻进北海时组织学生抵抗军队,最后输的一败糊涂。
在曹操进攻邺城屠杀邺城居民,袁绍家的夫人女子众多被掳掠,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姬。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是出自于何典故。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这算是把曹操得罪惨在曹操北讨乌桓时,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
不孝的名声应该是源于他的父母无恩论,原文翻译过来就是“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孔融又说:“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这说法出自孔融可真是不敢相信!
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最后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
孔融最先以谦让孝顺闻名,可最后被曹操杀死后还冠上不孝的名义,实在是讽刺。老师自然是不会将孔融让梨的后传以及长大后的故事了,否则怎么解释他不孝的名义呢?
威海链 » 老师为什么不讲孔融让梨的后传,孔融成人之后到底咋样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