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鲁迅的《呐喊》,都没有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鉴于《呐喊》在当今社会的某些方面仍存在现实意义,我想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假定“唤醒”之后有个限定词“当时”。

题主的问题包含着两个信号,一个是肯定鲁迅先生《呐喊》的唤醒作用;一是认为当时的国人麻木不仁并未从普遍意义上被唤醒。

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国人有醒着的,也有醒不过来的。“醒着的”也不都是鲁迅先生唤醒的,“不醒的”也不完全因鲁迅先生没能唤醒。

那么剩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鲁迅的《呐喊》这么的具有唤醒的强大作用,为什么还是有麻木不仁的人继续保持着迂腐、陈旧、愚昧的恶习,而不能走上崭新的民众觉醒呢?

下面我就从鲁迅本人、《呐喊》这部作品、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当时民众的觉悟能力这三个方面来浅显的分析一下。

首先,从发出呐喊的人——鲁迅来看。

前几年有本很畅销的书叫做《南渡北归》,如果你也看过就会发现,书中谈了很多文化界重量级大师,鲁迅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假如想客观的了解当时的情况,还需要多听多看来自各方的信息。

从语文课本上鲁迅的议论文可以看到,当年他曾经和很多文化人进行过文学骂战。

骂战这东西,至少应该在水平差不多的两个人之间才能你来我往的展开对吧?否则,上去就有一个“阵亡”了,还怎么你来我往。

我的意思是,他的对手大概也可以从侧面证明他的量级。

开出鲁迅对骂过的名单,还是很令人“欣慰”的,都是文学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胡适、梁实秋、陈西滢、高长虹、章士钊、王平陵、周扬、徐懋庸、苏雪林、沈从文、施蛰存、林语堂、成仿吾、冯乃超等等。

但是,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骂战显示了他的言论在文化界就有不少人不支持甚至是反对呢!

后来,鲁迅成了文学泰斗。有了“鲁郭茅巴老曹”的排名。这个排名赋予了鲁迅很崇高的地位,也随之产生很高的对他能力、影响力的期许。我想,咱们的这个问题大概多少和这种期许有些关系。

鲁迅在当时,不见得有今天我们以为的那样的地位。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能力或许他并没有。

其次,从《呐喊》小说本身来看。

小说集《呐喊》收录了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等著名篇章。

今天,这些小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熟悉,大多数语文课上都学过。所以,鲁迅呐喊了什么,我们都很清楚。

下面的这段对话是鲁迅和钱玄同的,前一句是鲁迅说的,后一句是钱玄同。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对话的两个人都明白,靠着这呐喊是不能彻底唤醒国人的。

下面这一小段也是来自于鲁迅的《呐喊自序》: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

即便是鲁迅自己,他应该也清楚唤醒民众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其中颇有一份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猛。

下面我们就以我们都熟悉的《故乡》为例,进一步分析鲁迅对于自己发出的这些呐喊的自我认识。《故乡》的最后两段是这么写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这里的“希望”是什么?作者鲁迅借着小说主人公的口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鲁迅的“希望”是像闰土、杨二嫂这些被封建礼教迫害的面目全非的人觉醒,希望改造旧社会、旧秩序;希望创造新的社会为他们带来新的生活。

到最后“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句说明他要勇敢尝试大胆前行的决心。

决心是决心,但是对于前景他不怀疑么?如果不怀疑怎么会有“害怕”之说呢?怎么又会说是“手制的偶像”呢?

无论哪个时代出现的时代问题、人性问题都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靠奋不顾身就能解决的问题,呐喊不呐喊是一回事,唤不唤醒是另一回事。

孔子和孟子不是带着学生到处跑,想要推行仁义道德么?结果呢?孔孟没做到的,又凭什么要求鲁迅能做到呢?

鲁迅勇敢的发出深刻而有力的呐喊是千真万确的,这呐喊之声被听到和被接受则是他完全无法控制的东西。他能不顾个人得失和安危勇于呐喊,已经不负“民族脊梁”的称谓了。

最后,从《呐喊》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民众的觉悟能力来看。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是个动荡不安的中国。

从鸦片战争到溥仪下台,中国受尽了帝国主义的掠夺和欺凌。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屈辱的近代史让当时的社会和人民陷入混乱的苦难和挣扎中。

现实是:积贫积弱的中国,扭曲混乱的社会,和被各种压迫强行奴役着的普通民众。

好容易辛亥革命成功了,又陷入疯狂的军阀混战。

今天直奉大战,明天直皖大战,打过来打过去,社会动荡,百姓遭殃。

老百姓是真苦啊!

咱们再想想闰土,他不曾经也是一个带着银项圈精神抖擞的少年么?他愿意自己是那个猥琐寒酸的模样么?以闰土为代表的一部分大众,他们有能力从鲁迅的呐喊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自觉地改善和提高自己么?

当权的为了自己的权力没时间关照老百姓的觉悟问题;有觉悟的没有能力左右局势;受苦的没能力自己觉悟。极少数的人能看清局势,更少数的人能发出呐喊,而大多数人依然保持麻木不仁……

我们不得不说,那个混乱的时代有识之士辈出,他们勇于揭开黑暗的面目,勇于向反动势力挑战,勇于不屈不挠的斗争。即便是今天,他们的忘我精神依然能够震撼和打动我们。

鲁迅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敢于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虽然,他自知无法靠一己之力来解决社会痼疾,虽然他的《呐喊》也的确没有彻底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但是他努力了。而《呐喊》这本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凭证!

囿于个人有限的认识能力,关于这个问题就做以上浅显的解答吧。希望我的回答对于题主有些许价值,同时不足之处还望师长、朋友们不吝指教!

谢谢阅读,我是襟亚。

(图片均来自于互联网)

——end——

其他网友回答:

为什么鲁迅的《呐喊》,没有唤醒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毛主席说,人民靠我们去组织,中国的反动分子靠我们组织起人民去把他们打倒。毛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千千万万拥护革命的人民 群众,向着反动统治冲锋陷阵,前扑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前进。无数革命先烈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的牺牲了,使我活着的人一想起他们就难过。只有毛主席才有这个能力和魄力唤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一旦被唤醒,其力量如暴风骤雨,任何反动力量都无法阻止。鲁迅先生靠《呐喊》目的是好的,但在黑暗无比的旧社会只是黑夜中的一点莹光。

其他网友回答:

鲁迅的《呐喊》没有唤醒那个时代的人们是有原因地,当时社会环境:

一,社会制度的不完善。

二,人权得不到保障。

三,资源分配不公平。

四,剩余价值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五,更无民主可言。

六,人们没有精神信仰。

七,缺乏“灵魂”引路人。

能不能唤醒当时人,不是唤人力量大、小来决定地!

比如:真睡的人好唤醒,把假睡的人唤醒就不那么容易了。

那个年代人们,被当时社会大环境愚弄“麻木”了,是真实的麻木吗,决对不是,是无可乃何装出来的!

人们都很明白,睡着没饭吃,醒来还是没饭吃,醒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旦这种状况的出现,从表面上社会风平浪静,权威至上。实际是人民“火山”爆发前的寂静和表现,只是缺点星火而已。同时,它标着一个政权和朝代的灭亡,即将来临。

当时人们在没有看到希望和暑光之前,又缺乏“星火”的点燃,他们这种精神状态,也是无乃之举啊。

鲁迅的《呐喊》,虽然没有唤醒广众,但是,它确引起了“星火”的可望,“星火”又是点燃、唤醒大众的使者。这就是鲁迅《呐喊》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所以,鲁迅的《呐喊》,是唤不醒那时麻木不仁广大国人地!




其他网友回答:

二千年的毒害和一个人的呐喊,这成比例吗?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文人的呐喊绝大部分是听不到的!其二,一个民族的进步更多的是要用生命和鲜血来换取的!

其他网友回答:

冰冬三尺

非一日之寒

一篇文章就能将麻木不仁的国人唤醒

岂不怪哉

人的外在可以快速改变

而人的内心无法当下蜕变

需要长期不断的教育熏陶与磨砺

才能渐浙转变

若想顿悟

也得有足够的时间酝酿

任何想使国人

一就而就

彻底改变麻木不仁的念想

故,都是不切合实际的

#凌远长著#

其他网友回答:

一是国人太“麻木”。麻木的程度从鲁迅的几部作品中就可以看到。比如赵太爷的棍子“啪”的一下打在阿Q的头上,阿Q是先听到一声响,然后才感觉到头皮痛。于是觉得“似乎确凿”打在了自己的头上。鲁迅认为那时候的中国如同一个铁屋子,里边的人都快要“睡死了”。有人“呐喊”几嗓子,起不了什么作用。钱玄同劝鲁迅说,哪怕唤醒一个人也算不白喊。鲁迅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是清醒者,更是想以自己的呐喊来唤醒民众的人。

二是当时识字的人和读书的人很少。鲁迅的呐喊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听不到的。即便是一些知识分子听到了,也未必响应,有些读书人不但不听鲁迅的呐喊,还在诋毁鲁迅。可见鲁迅的号召力是多么有限。然而聊胜于无,“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鲁迅仍然是革命的先驱者。

三是《呐喊》也仅仅是“呐喊”,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事,而统治者用的是武力,“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就是这个原因。哪里有什么“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当政者根本就不让你说话。话语权在执政者手里,你乱喊,就整死你。鲁迅喊了,没有被杀头自己很不错了。鲁迅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不但敢“呐喊”,而且还能保全自己。

基于以上几条,鲁迅的《呐喊》“没有唤醒民众”就顺理成章了。但是鲁迅的功劳和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不能因此而被抹杀。

其他网友回答: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以为先要搞清如下几个问题:一、当时的中国人为什么麻木?二、鲁迅先生写《呐喊》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三、鲁迅先生通过《呐喊》想唤醒的是什么?

好了,下面我开始回答:

一、当时的中国人为什么麻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因此,农民是这个国家中的主要国民。千百年来,这些农民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方式也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简单的、比较原始的、甚至是刀耕火种式的小农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特点就是:自耕自种、自给自足。由此而带给农民的生活态度就是小富即安,知足常乐!于是,“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成了那个时代广大农民知足生活的象征。

数年前,曾经流行过一个故事:说有记者看到了放羊娃,便问他:“你放羊为了什么?”

放羊娃:“卖钱。”

“卖钱为了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为了什么?”

“生娃。”

“生娃干什么呢?”

“放羊。”

…………

对于一个能吃饱饭就知足、吃的好点儿就幸福,别的事情不插足的群体来说,您说,唤醒是一句话的事儿吗?

由于小农经济,产生了小农意识。在放羊、生娃的往复循环中,读书有用吗?绝大多数人会觉得没用。所以,那会儿的农村,读过书的人都很少,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文化呢!直至1949 时,文盲率还在80%左右,更何况是30前鲁迅写《呐喊》的时候了……

老人家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那么,没有文化的农民呢?岂不是更加愚昧、无知呢?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呐喊》远远不如一句“跟着我有饭吃”来的实在。

除了上述,另一个造成国人麻木不仁的,我以为就是孔孟之道。千百年来,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的孔孟思想一直都是控制人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使“顺从就是忠孝,服从就是忠臣孝子”的意识已经深入到国民的骨髓。直到今天,不是还有个别学校要求学生向孔子像集体下跪磕头的现象出现吗。您说又怎么可能会在近百年前让人们凭借着鲁迅先生的一声《呐喊》而从麻木中醒来呢?

二、鲁迅先生写《呐喊》时所处的时代背景。

1912年,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虽说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革命并不彻底。代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人物孙中山并没有当上政府首脑。而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代表着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按照当时比较先进的理念,是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社会制度。可袁世凯当上了总统后,不仅没有照此方针政策推行,反倒自己又做起了皇帝。

袁世凯死后,国家虽然叫做中华民国,但实际上已经处在军阀混战的局面了……

三、鲁迅先生通过《呐喊》想唤醒的是什么?

面对着改朝换代之后没有带来新生的国家,面对着“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混乱局面,面对着封建思想依然渗透在社会各个方面的现实状况,鲁迅先生发出了《呐喊》。他想唤醒的,我以为就是:要增强人们的国民意识和独立的思维意识,且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是非观念。要有敢喜敢怒、敢爱敢恨、敢表达的真性情。不要事不关己、啥事不理。不要逆来顺受。面对封建的、落后的思想意识,要有一种同他一样的叛逆和反抗精神。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起来共同的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但是,鲁迅先生的《呐喊》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呢?

大清朝虽然覆灭了,复辟势力还十分猖撅,除了袁世凯的称帝和张勋复辟这些实际行动外,封建思想、封建文化还根深蒂固的植入在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意思形态中。在此影响下,封建教育也仍然以各种方式继续推行。人民大众也仍处于虽贫穷却甘于落后的昏沉、麻木的状态之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呐喊》、恐怕也只能是鲁迅先生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所发出的一种扼腕之叹吧……

其他网友回答:

为什么鲁讯的《呐喊》没有喊醒国人?

首先要说鲁讯的文章在当时有多少阅读量?也就是说一万人里面有多少人看到了鲁讯的《呐喊》文章?

鲁讯所在的时代信息不发达,文化传播极其缓慢。

鲁讯所在的时代,正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国人虽然文化落后,几万万之众支持抗日战争惑奔赴抗日战场,为中华民族免遭烈强奴役欲血奋战。

说国民麻木,遍地文盲。要说《呐喊》之醒,社会的局限性很大。再说凭一个人写几篇文章对社会的推动力很是微弱。


标签: 麻木不仁 鲁迅 呐喊 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