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知和行,有什么区别?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知和行,最大的区别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不分开的,没有先后,对立统一,知和行是一体的,再直白点讲就是,就像是人的本能,感知危险,不由自主的躲避开,这个过程就包含了知行合一。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知和行,通常是分先后,知和行并不是统一的,是先知而后行。所以不是同一个概念。

为了更详细的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概念,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王阳明心学的框架脉络:

一:心外无物

王阳明是明朝的哲学家,是心学的真正创始人,当然王阳明非常仔细的研究过朱熹的天理学说,也想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参透事物,他曾经对着一丛竹子去格物,想啊想啊,格了大半天,把自己都给累坏了,甚至都生病了,也没有格出个道道来,天理到底在哪里?朱熹的那一套格物致知的天理学说在王阳明这做不到,行不通,感觉他们做的太草率了,王阳明只能作罢。话说突然有一天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时候猛的一念非常明确的知道,天理全在我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从此王阳明心学横空出世。王阳明认为用不着用心去追求外面的天理,根本就没有心外面的天理,心就是一切,天理就在我心中,这个世界的天理只属于心。王阳明太了不起了,在王阳明的心中,整个世界都是以自己的心的了解作为基础,外面的世界肯能都在,但是在王阳明看来,如果心中没有的怨恨,那就不是怨恨,心中没有的感激,那就不是感激,心中没有的拖累,那就不是拖累,心中没有朋友,那就不是朋友。只要心中没有的就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按照普通人的一般理解,被我们心中抹去的朋友,友情虽然没了,但那个朋友还活在世上,王阳明却不是这样,而是心中没了就什么都没了!这么一说,感觉王阳明把自己的世界缩小了,其实恰恰把自己无限的放大了,把世界装进心中,天地万物本来就在我们心中,因为如果一个人都去世了,那天地万物又在何处呢!

二:致良知

那么良知是什么?良知是心的本体,孟子也说过良知是一种不必经过思考和学习的道德本能,用现代白话讲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意识,存在于我们骨子里的基因或潜意思。王阳明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而良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并且一定隐藏着人之为人的伦理元素,无染的人性和纯洁的天理。这又让我联想到佛学的概念,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有慧根,只是人们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宝藏,被灰尘所蒙蔽,所以世人都是未觉醒的佛。心学也一脉相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因为人们的良知和圣人的良知是一样的,那为什么我们普通人不能成为圣人呢?因为世人的良知本体(也就是心)被物欲污染了,被灰尘蒙蔽。那怎么办呢?王阳明提出“去其弊”,就是把隐蔽良知的那些灰尘,那些障碍,那些垃圾全部去掉,也就是去恶为善。但是这样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去除心中的盗贼,心中的这些盗贼正是由于被物欲所滋养,躲在人们的心中,站在良知的边上,非常难于去除。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怎么办呢?王阳明提出了两种方式:一是静静的反省,用静的途径来捍卫良知,二是事上练,就是干事情,在世事当中磨练,用行动实践的方式来捍卫和磨练良知,这就叫致良知!

三: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在前面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另外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就使得王阳明心学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非常接地气的实用型的哲学思想,这点王阳明太伟大了!世界上很多人都讲过知与行的关系问题,知先行后,或者行先之后,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但是王阳明的看法是:必须干,才有知,没有干,这个知是假的,其实就等于没有知。所以王阳明是实干主义哲学家,但是这样并没有达到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的境界。而真正的知行合一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打个比方说:我们闻到恶臭的东西,自然而然就避开了,看到美丽的花,本能的靠近。在这个情况下,行动和知就完全是一件事,知和行不像夫妻那样你先走我跟上,也不向情侣那样肩并肩手拉手一起走,而是根本就是一个人,这就是王阳明的说说的知行合一!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见解,关注我,私信我,我们可以一起进步,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区别不大在心间,

走到田头想地边。

试问酒香那里有,

滇西彩云尽眼底。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真君,我来详细回答。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通常知行合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

其他网友回答: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绍兴余姚人。明朝中叶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是陆(南宋陆九渊)王心学集大成者,称为王学。精通儒释道,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任两广总督,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王阳明门生众多,常在传习所讲心学。

王阳明所讲知行合一与现代所讲知行合一说法有明显区别。现代讲知行合一,是先知后行,阐述认识论为: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是一个过程。王阳明对弟子说知行:“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又解释道:“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阳明所说知行,不是先知而后行两回事,而是知行一回事,不可分割。笔者认为现代人和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现代人说得通俗易懂些,王阳明说得理性些,深奥些。笔者在2019年5月19日江阴召开的国际徐学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徐霞客是王学实践者。少年时面对滚滚长江发自内心说“知其大不知其远。”他说的时侯便是探索江源行动的开始。经过艰难跋涉,最终写成《溯江纪源》论文,成为中国知金沙江为长江之源的第一人。

其他网友回答:

正好这两天在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只是一点浅见,供大家参考。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宗旨,人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法宝,不管任何事都顺应自己的本性良知去做,无须寻求外部的帮助。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良知,顺从自己的本心而行。比方说孝顺父母,孝顺的道理在你心中,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去做,它不是外在的,你需要从外面学习吗?如果它是外在的,外在的因素不在了,难道它就不存在了,消失了吗?孝顺父母是希望父母平安,父母心平安则身平安。要让父母心安,必须是我们身心平安,这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生活中,职场亦是如此。心中所想,就会认真的去做,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做给自己。自己心安,万事皆顺遂。知与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二者不可分割的。这才是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而我们往往心里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从外界来解惑内心的良知,有点本末倒置了。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他表达的就是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

其他网友回答: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的知”,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也就是说良知光明的人面对任何情境或是受到外界刺激时,在做出是非善恶判断后必能行。比如喜欢美色是人的本能,因为是良知告诉我的“是”,所以自然而然地就“行”了------喜欢上美色;厌恶恶臭也是人的本能,因为是良知告诉我们的“非”,所以也自然而然地就“行”了-----厌恶恶臭。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不分开的,没有先后,对立统一,知和行是一体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陋。

所以说知行合一,就是自己的良知判断,而做的行为,这是一体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理解,中国古代读书人所讲的学问,就是做人做事的学问。

王阳明所讲的知和行,也就是做人做事的知识和行动。

这个知识主要是经典里面那些圣人,比如说孔子、孟子等,所说的话。比如说,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等什么的,和我们今天讲的知识是不太一样的。

我们今天所讲的知识,主要是一些客观的事物的知识。比如说,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什么的。在做人做事,这一块反而是学的比较少。

另外,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说要真正的理解那些经典里面所讲的话,而且要发自内心的认同,在做人做事的时候,自然而然真正的按照那些知识(教导)去做。

当然,也有人不这样认为。比如,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在书中就说,知行合一就是你想去做好事,你又能够做到,就叫知行合一。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个人觉得当年明月的意思,是有点偏的。因为它表达的这个意思,更准确的词语不是知行合一,应该是心手合一。

做得到,做不到是能力问题。是不是发自内心的相信并付诸于实践,才是知行合一要关心的问题。去做了,但没有做成,也可以叫知行合一。

其他网友回答:

王阳明所说的知是想法,我们现在认为是理解;行是实践不是现在人认为的行动。

标签: 王阳明 区别 哈喇子 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