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中为什么会出现喜悦?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谢邀。

冥想可以让我们把烦乱的思绪抛开,回归到当下,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喜悦也是来自平静的状态。

这样说,也不一定能感受到这样的喜悦,那我们不如,用一个小方法试一下,自己体验才是对于你正确的答案。

接下来,请轻轻的闭上眼睛,连续做三次深呼吸,然后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一下空气从鼻腔进入身体,是一种什么感觉。

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尝试,你可以试一试。

其他网友回答:

冥想会让人:

不被过去的痛苦困扰,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不产生焦虑 ,会让人享受当下。尤其有优美的指导语和美轮美奂的音乐引领,常常会让人产生发自内心的喜悦感。

但不要认为冥想就一定会产生喜悦,那样会让你总想找“喜悦”的感觉,从而就很难专心冥想了。

喜悦感觉一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是追求来的,不是控制出来的。

我是觉心悦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想在冥想理念中一起探讨,关注我一起深聊。

祝你快乐幸福。


其他网友回答:

冥想中为什么会出现喜悦?

答:这是“法喜,禅乐”,是修持正确的现象,到了初禅,二禅才有的。我修练的时候也有,脸上会露出微笑

其他网友回答:

冥想如果是痛苦的过程,那就是与目标背道而驰,首先要明白冥想追求怎样的效果,是追求心灵平和,还是解决生理失衡而实现康复的手段,同时,冥想具有神秘性吸引具有好奇心的人一探究竟,究竟什么是冥想呢,而且为啥会出现喜悦的感觉?好吧,我们暂时把体验冥想的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想解决身心解放的人,想通过冥想唤起灵活性,初体验就是感觉不错,但不能坚持,满脑子想法乱窜,落座十分钟好像一小时那么久,好吧,一定坚持,坚持下去变为第二类,心比较安定了,但直立久坐感觉手脚麻,于是心情变成和酸痛做斗争,如果坚持再坚持,变为第三类,那就是逐渐进入境界,从外围进入冥想的核心,这时候身心灵全然被唤起,体验自内而发的平和,舒缓,敏感人群会感受皮肤呼吸,无焦虑,无压力,只有轻松和舒适,更重要的是头脑异常清晰,浑身感觉饱满,像有无穷力量一样,身轻,心轻,散发的愉悦才是冥想达到的效果!

世界很过名人巨贾都是冥想的忠实粉,乔布斯在冥想中决定用苹果做标识,成立了苹果公司!

其他网友回答:

按照佛教的观点,一切幸福都来源于“定(思想集中)”,一切痛苦都来源于“不定(思想不集中)”。

冥想就是把思想集中起来,一旦把思想集中起来,幸福就产生了。

其他网友回答:

“你不要因为我说了冥想会起作用而去冥想。”


冥想中不仅会出现喜悦,还有同情,委屈和愤怒;更有平静、接纳和慈悲。。。

冥想植根于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宗教的禅修练习中。冥想中蕴含着奇妙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带出人心中的善良,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修习善良反过来也会促进你的冥想。善良使心灵变得更柔软、更具适应性、更易于修习。


随着练习的深入,它会为你创造出一种少评判、更开放的思维模式,从而更从容的面对生活。可以说,“喜悦”只是冥想者内心浮现出的千百种微妙情绪之一。



在众多推崇冥想的世界公众人物中,《原则》一书的作者瑞达利欧,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冥想在我的生活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冥想影响了我,它让我意识到,个人微不足道。个体只是微小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克服自我迷恋,那么你永远不会得到满足,你永远不会自由。

关于冥想的研究从未停止,而神经成像等技术的发展,让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冥想期间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下图为读者解释了在专注冥想期间,大脑发生的各种事件以及被激活的特定大脑区域。



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科学家发现,相对于对照组而言,20个经验丰富的专注冥想者的前额叶皮层(布罗德曼9区和10区)和脑岛的体积都更大一些(见下图)。这些区域负责处理注意力、感觉信息以及身体内部感觉。



最初的时候人们认为,在进行冥想时,只是大脑活动发生了变化,但是多项研究已经表明,大脑结构本身也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神经可塑性”。因此,正如锻炼身体会使某块特定肌肉变得更厚实、更结实,用冥想对心灵进行训练会使大脑中与幸福快乐相关的区域变得更加“厚实”“结实”。


周围环境没有丝毫改变,但冥想者通过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以达到内心充实的境界。这是一种可以影响大脑功能及其物理结构的体验。从研究中收集到的证据显示,冥想可以使大脑的某些神经回路重新连接,这不仅会对精神和大脑产生有利影响,还会惠及全身。


其中,正念冥想有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冥想训练优于安慰剂,并且相对于那些标准的抗抑郁剂维持治疗来说,冥想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抑郁症复发。



通过仔细监测和观察自己在难过和担忧时的想法和情绪,抑郁症患者可以在负面想法和情绪自行萌发时,通过冥想对这些情绪进行管理,从而减少对痛苦的强迫性回想(rumination)


譬如说,在抑郁的时候我们反反复复觉得自己很失败,会想出所有的例子来证明自己很失败。但是在正念认知疗法里面,会让你了解到,念头只是个念头,它不代表事实。

在正念认知疗法里,这个念头常被比喻成河流里漂着的树叶,你站在河岸边,看这个念头来,看这个念头去,而不要掉入河里去。



1980年,当时还在英国牛津大学任职的临床心理学家约翰·蒂斯代尔(John Teasdale)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津德尔·西格尔(Zindel Segal)研究表明,对于已经发作过至少三次抑郁症的患者来说,当再次发生严重抑郁症后的一年内,进行为期六个月的正念冥想训练并辅以认知疗法,可以将抑郁症复发的几率降低约40%。


总之,冥想的关键在于它是很难量化或者评判的。这也告诉我们,不要带着“目的心”去计划一段冥想,不要期待这一次的“体验”必须要优于上一次,在冥想中,不存在什么好的冥想或者坏的冥想,只有觉醒和不觉醒、分心和不分心之说。


因此,不要比较——冥想就是它此刻的样子。相信你自己的体验,不要光依赖别人的观点。这会使冥想变成你生活中现实的一部分。

文章最后,我向您推荐一个简单的冥想小练习——慈心练习,这段引导语是来自于童慧琦老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课程。


当今世界充满焦虑、喧嚣、不确定,而人与人之间,也会因为各种利益、欲望而充满竞争、敌意、疏离。在学习了正念冥想之后,我们可以如实地观照这些现象,并作出爱意的回应。


而慈心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有意地培育一份广大的慈爱之心,借助文字、图像和感受来激发一份美好的慈爱友善之情,减轻我们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这份慈心从自身出发,逐渐扩展到更广大的人群,直到世间所有的生命。在练习中,我们会重复一些话语,而每一句话中,我们都表达了一份诚挚的意图,并在我们的心田播下爱意的种子。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做慈心练习吧!


首先,请采取一个舒适而又警醒的坐姿。微微地闭上眼睛,作三次深呼吸,深深地吸气,缓缓地吐气,让身体放松,让心柔软。

你也可以想像一个巨大的微笑,从你的眼角,扩展到嘴边,到心口,到整个身体,都在微笑,甚至让这个微笑一直从你身体延伸到天际。感受这份身心的开放。

自然温和地呼吸,然后在心里默念以下这些经典的话语。

先把慈心发送给自己,从自身开始,因为如果你不能很好地爱自己的话,几乎不可能去很好地爱他人。

愿我平安。愿我健康。愿我幸福。愿我自在。
愿我被慈心所充满。


默默地重复这些话语。

愿我平安。愿我健康。愿我幸福。愿我自在。
愿我被慈心所充满。


当你重复这些话语的时候,你可以在脑海里想象你此刻的模样,并把自己抱持在这份慈心中。

有时候,我们不习惯给自己送上美好的祝愿,那么,可以想象你自己是一个年幼的孩子,想象有一个无条件爱着你的人在向你发送这份美好的祝愿。

重复这些话语,让它所激发的感受遍布你的身心。你可以在几天、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只做这个针对自己的慈心的练习,直到这份对自己的慈心增长。然后开始对他人的慈心练习。


欢迎关注@小小苹果频道,每天思考一点点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这就是佛法中说到的四念住中的受念住。你感受到了自己的情绪,或者说是观察到了自己的情绪,超级棒。

佛法住的四念住分别是

1. 观身:身念住 Physical states。身体感受有三种:愉悦的,不愉悦的,中性的;

2. 观受:受念住 Mental states。情绪感受有三种:满足的,不满足的,中性的;

3. 观心:心念住 Mind states。大脑状态有两种:有内容,没有内容;

4. 观法:法念住 Objects of senses。大脑的处理对象,最主要的是五感和第六感。前三种是向内探究,而第四种是我们与现实的关系,以及事物生灭发展的自然规律。

身、受、心、法都可以做为冥想观察的对象,所以喜悦的情绪也不例外。其实冥想中也会感受到痛苦,悲伤等等各类情绪,我就有在冥想中观察到自己悲伤、愤怒、痛苦的情绪,情绪就像水一样,是流动的,此刻我看到了这样的情绪,也许下一刻它就不存在了。

加油!


其他网友回答:

冥想一般是现代西方的说法,我们中国常称为静坐或打坐,多是沿用了道家的说法,佛教也称为坐禅,也称为静虑,或定慧双修等等。

要说明冥想中为什么会出现喜悦,就要明白整个修为过程的次第,在哪个次第上的喜悦,不妨多说几句。

追求上

表面看上去,名称很多,各家也有各家入门方法,这个也很正常。条条大道通罗马吗。

但其背后的机理和体验在初级阶段相差不大,关键是看所追求的目标,譬如道家的静坐遵循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此追求健康和长生不老;而佛家所追求的是定慧双修以达到生死解脱。冥想也不外乎在上述两个目标的含盖之中。虽然在追求的终极目的上不同,但都是超越生命和精神,以获取超越人生最美妙的体验。

方法和层次上

无论冥想、静坐、禅定,都首先体现在一个静字上,只有静了才能进行后面的深入性的修为和实证上。叫甚深冥想也好,定慧双修也罢,或者炼神还虚,追求的最终目标也就是精神层的提升,当然不同派别视精神层次的追求有不同的说法,佛法讲究竟不究竟或了义不了交的问题。那是达到高层次才能探讨的问题。

在入静的问题上,现代人采取的方法也很多,但大多数采用的方法是数,并配合出入息。在说这个问题,我们总要从某一个派别上选一个特例,不然无从入手。比如说佛法上入静方法是最为人熟知的,并且可相通到其他派别。

说到入静的入门的数,这也要依人而定,慧根好的不一定就要数,也可以随,或者上来就可以止。这就佛家的入静的三个方法:数、随、止。

数也好,随也好,止也行,达到静了就好。这些基础想必大家都明白了。但要达到止的程度也不容易,我们从十四特胜的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

其实这些概念或方法的提出,只是不变的变化花样去适合不同的人,十四特胜和数、随、止、观、转、还的六妙法门相通,那和四念处也相通,就像一个人,见不同的人穿了不同的衣服罢了,你有一双慧眼就看出来了。

佛家的切入点是观出入息,即观息法。这种方法在《增壹阿含经.卷第七.安般品第十七之一》有段佛陀对于出入息的描述。

出入息分为出息和入息,初学的人一下子观不完,不容易做到,于是在十四特胜在把它分开,第一步只入息,达到静;做到了,再观出息,再达到了静。两步做好了,合成便成了观出入息即“观息长短”,你看,说的那么神秘,一下子就完成了三个步聚了。当然在练习上可不是这样三言两句就完成了。

但在第三步的“观息长短”上,不是名称说的那么轻巧:

心静是第一层次,出入息要匀、长、细,这样随着这样息,心就静下来了。

然后要达到心定,功夫入一层。心静到一定程度,你细心体会下,那样个息慢慢地不那么长了,变成短的了,只需要那一点点就够身体需要的,这种程度说明心定下来了,就是说心定下来情况就变化了,出入息短了反而是心念更细,心更加静,静的要定了,相反息长了反而是心不定了,心念粗了。如《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七说:“短中觉长则定细,觉长中而短是粗者。得此定时,觉悟无常,转更分明,证欲界定,故名亦爱”

你看到了第三步就有可能达到欲界定,但是这个欲界并不是所有人都经历的,有些人就不经过欲界定。

这里有个很关键的地方,随,《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上或者后来的《六妙法门》,都是心念随出入息的上下的来回,但有些人做不来,一来一回哪里还有静得了,所以《清静道论》就反对这个随,这经认为“随”更应该理解为“触”,出入息在经过鼻前端时,对身有触,观这个触才能入静,入定,也就是明静而住。这和《阿含经》的“系意鼻端”倒是相通的。

到了第四步“观息遍身”,为什么要观息遍身,因为心越来越静了,越来越定了,出入息越越少了,以至到了一段时间无出入息(止),即到了内息阶段,身体如云如影了。此时可得未道地定。于定中无所依、知空不空、过明时不执着,过暗时(无所知觉)则弃之。

喜悦

之后到了第五步“除诸身行”,就是在未到地中,入定的程度加深,会出现一些反应,除心念外,初动有身,后来有时身体和周围坏境都感知不到,这时也会出现“喜悦”。也就是十境界中的第四种境界“喜”,和第五境界“乐”,这是宇宙中的极微物质与身体之极细微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不是这个境界,一般可以通过十六触去判断,禅触发生时,均有十种善法眷属随同发生。如果在未到地定中,证得禅触的一些现象,初禅生发之相也就不远了。

前五步,从四念处来说,还没有离开身体,就是说只是四念处的“身念处”。

这里还有个问题,是不是喜悦了,就至少达到了这个程度,也不一定,对于初入静坐的人,也有可能生出一触境来,也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喜悦程度,但不一定是禅触。还是需要十六触境进行判别。还有一个判定,什么叫除身行?身行,就是我们这个身体在这个世界的所有种种行为(恶的善的),入初禅后,心眼开明,再返光回照(道家叫返观内照),看到我们这个身内诸物都不干干净,去除了贪着肉身的一种心理认识和活动。

还有的在冥想中出现喜悦,在理深一层里出现的,如接下来到了第六步聚的“受喜”和第七步聚“受乐”,就是说在修到禅时会出现五支,其中受喜受乐是这五支中的两支,判断这个喜悦,除了上面的十善法和十六触的判定外,还要五支相印证,才知道是不是到了这个喜悦的程度。

这个“受喜”“受乐”对应于四念处的“受念处”。

但是有一点,这个十六触并不一定全部出现,有的人是具足的,有的人就不是具足的。

总之,喜悦的名堂很多,在十四特胜的第9步聚里还有“心作喜”,属于四念处的“心念处”了,都有阶段性的判定标准,这属于二禅了。还有十一步聚的“心作解脱”,其中的五种功德中也有“乐”,所以光只讲这个喜悦,是很难判定哪个层次。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喜悦就是我们本来的样子,只是我们忘记了。当你冥想的时候,停止了思想,只在感受里,你就会非常容易的忆起并回到你本来的样子。就是喜悦,是和平。是无条件的爱。

标签: 冥想 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