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露禅一共几个亲传弟子?现在的太极拳还是杨露禅的风格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杨露禅(1799~1872),直隶省广平府人,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十岁时,杨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德瑚开办的“太和堂药房”当小伙计,由于晚清社会动荡不安,有钱人都请看家护院的人,当时堂主陈德瑚就请了陈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做护院武师。

陈长兴有时间就教店员习拳,杨露禅此时喜欢上了太极拳,小伙子有天赋,陈长兴很喜欢,于是杨露禅就拜陈长兴为师。

经过十年的苦练和钻研,杨尽得师傅“牌位大王”陈长兴的陈氏太极拳和家传长拳的精髓。



1840年前后,杨露禅自河南温县陈家沟学拳艺成后,返回家乡永年县设坛教拳。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和琢磨。他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把陈氏太极拳中一些高难度架势简化,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这样更能适合各个层面的人练习,各取所需,既能防卫又能健体。后经弟子(儿子)和子孙的修改,定型为杨氏太极拳,由此杨露禅是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

杨氏太极拳看似柔和缓慢,舒展大方,但刚柔相济,内力源源不断。有隔山打牛之功效。杨氏太极拳阴阳相辅相成,深藏不露。所向无不披靡,杨后被晚清重臣摄政王奕訢请至王府授拳,因众多弟子大都出身高第,礼遇有加,使得太极拳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非同一般。

由于杨露禅的名声在外,拜他为师的人很多,许多王公贵子趋之若鹜,杨露禅收徒有自己的标准:“不孝之人不收,奸滑不实之人不收…”。所以他亲传有影响力的弟子并不多。

当时杨氏太极拳在清朝上层传播的很厉害,不过杨露禅不教八旗子弟,这些人根本不是练武的料,提笼架鸟还行,吃苦卖力他们受不了。



▲杨露禅影视形象

总有意外,还真有几个痴迷的贵公子,比如贝勒之子时绍南和武状元出身的将军岳柱臣就很执着,就像当初杨露禅学艺一般,不怕吃苦。逐渐尽得太极真谛,于是杨露禅正式收他俩为徒。后来,时绍南因出天花丧命,岳柱臣在中俄边境战争中阵亡。杨露禅为之伤心不已。

旗营下级军官中有三人很尽心的学习,得其杨氏太极真传,此三人是:凌山、万春、全佑。三人都是清朝绿营下级头目。

三人功夫各有专长。凌山勇猛有力善发劲,万春坚毅善刚劲,全佑细腻则善柔化。

杨露禅对这三人很欣赏也很喜欢,三人很想拜杨为师,以便继续深造。但是碍于旧时的等级观念,三人总不能与贝勒子、将军等人称兄道弟吧,先收的时绍南和岳柱臣,再收这三人,五人岂不是平辈了。没有了尊卑之分,这在旧时代怎么行呢?杨露禅想了个变通办法,让三人拜其子班侯为师,这不就解决了吗?

杨露禅真正亲传弟子并且有所作为的有如下几人:

长子,杨凤侯,早亡。 次子,杨班侯; 三子,杨健侯。

大弟子王兰亭、二弟子凌山、三弟子万春、四弟子全佑。

孙辈 :杨兆熊(杨少侯)、杨兆清(杨澄甫)。



▲杨露禅师徒关系表

过了十年后,杨露禅也50多岁了,在京城教拳多年,想落叶归根回老家安度晚年,告老还乡时,弟子全佑尾随不舍,杨便下轿对他说,我对天发誓,全部功夫都已教你,没有一招留起,总之你记着,“圈内打人,圈外推人。”就是了。



▲李经梧

这句话流传到了现代,经梧太极拳第一创始人李经梧的女徒弟闫芳深得其中奥秘。闫芳和她师傅李经梧的视频在网上流行一时。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视频上老师和徒弟都很“厉害”,轻轻一推就倒下。

太极拳全毁在了他们手上了,真可谓有什么师傅就有什么徒弟,作假也得走心啊!我估计杨露禅看到这视频能够从棺材里复活,气的诈尸了,弄死他们的想法都有……。



▲闫芳表演太极拳

视频夸张的有点离谱。闫芳的徒弟围成一圈。闫芳用太极拳的功夫轻轻一推。众徒弟东倒西歪倒成一片。显然假的不能再假。闫芳的手还没挨着徒弟就都倒了。网上对她和他一片指责之声,质疑他们的大师是否来得正经?



▲李经梧的大弟子闫芳表演绝活

所以说,现在的太极拳的精髓和风格早已变得面目全非,现代的太极拳成了花架子,站不稳,打不动,其中有许多假冒的太极拳传人,作贱毁了太极拳的名声。



撰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网友回答:

杨式太极拳发源于河北永年广府,即今天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由一代宗师杨露禅在陈式太极拳基础上所创,后经由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整编发展才形成为世人所知的杨氏太极拳。杨露禅师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杨露禅早年迫于生计在广平府中药铺“太和堂”做工。此药店乃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陈见杨露禅为人忠实可靠,又聪明能干,便派他到温县陈家沟老家中做工。正逢陈长兴在陈德瑚家授徒。杨露禅心生羡慕,有心拜师学艺。但囿于门户之见,杨露禅不能公开拜师,便在陈氏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用心记下某些招式,在私下无人时才练习。久而久之,竟有所得。后被陈长兴发现,见其是难得的学武之才,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是摒弃门户之见和江湖禁忌,正式教授杨露禅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即由此而发端的。

杨露禅传拳于其子杨班侯、杨健侯,二人皆以杨氏家传小架为主。杨健侯,名鉴,字健侯,号镜湖,是杨露禅第三子。杨露禅逝世后,他继续在北京以教拳为业,守家族旧业。他在继承杨露禅小架的基础上,考虑到习拳之人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杨氏小架招式的基础上,将其幅度扩大,形成了适合大多数人可习练的中架。使杨式太极的传播更进了一步。

杨健侯所传弟子田兆麟是其得意门生之一。田兆麟,字少轩,满族,北京人,是“杨家三轩”之一。幼年因家贫,于自家门前设摊贩卖水果养家糊口,与当时北京太极名家杨府相距不远,杨建侯经常经过田兆麟家门前,久而久之便心生怜悯,后纳其入杨府。从此以后田兆麟与杨建侯的两个儿子杨少侯、杨澄甫同宿共餐,并且杨建侯亲自教授三人太极,期间又兼得杨班侯指点,遂渐得杨氏太极精髓,后来又在杨健侯的授意下拜杨澄甫为师,等于说田兆麟师承杨家父子两代人,又加之以特殊的感情缘分,田兆麟成为杨氏太极极其重要的传承人之一。1917年,浙江省立中等工业学堂校长许炳堃聘请杨健侯来校教拳,适杨健侯患病,遂荐田兆麟替己南下。自此田兆麟即在杭州、上海等地教授太极拳。另外,杨澄甫还传杨氏大架于后来成为一代武术家的褚桂亭,褚桂亭在上海人民公园授拳又传此拳于江苏南通刘锦山。刘曾在兰州油漆厂当会计,同时传授杨式太极拳、形意拳。

田兆麟在上海外滩公园教拳时,收沈纪根为徒。沈纪根,浙江宁波人,自幼家境贫寒,1940年左右来到上海做学徒,拜在杨式太极拳大师田兆麟门下习武。由于天赋异禀又勤学苦练,终成杨式太极拳泰斗级人物。50年代初,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沈纪根来到甘肃省兰州,成为众多支援大西北建设大军中的一员,杨氏太极正跟一脉从此也在兰州开始生根发芽,并逐步发展壮大,为太极拳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他网友回答:

杨露禅的弟子挺多的,还真不好统计。不过现在的太极拳肯定不是原来的风格了。

杨露禅开始练的是外家拳,后来才学的陈式拳。所以肯定不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

四个,杨班侯,杨建侯,王兰亭,富周。

杨露禅的风格现在是府内派,现在的杨式太极是从杨澄甫大架演变而来。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太极拳传下来的是套路,不能打是因为现在人功夫没练到,不是拳不行,是人不行,以前拳师是走职业道路。

其他网友回答:

去永年曲陌村看看杨班侯太极十三势吧,杨露禅外甥教练堂所传,是杨氏父子去北京教拳以前的拳架,那个时候还不叫太极拳,这个村子里的人还是称之为十三势。别具一格的出功夫,返璞归真的拳架

其他网友回答:

现在的太极拳已经不是最初的太极拳了。现在的太极拳练的没有一点太极的味道,就像是从同一个模具里面复制出的机器人,精细化的不可思议,没有任何特色可言。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太极拳早已是江河日下,雄风不再了,因为他们丢掉了太多的真谛,只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了,无论是实战或养生甚至早已经失去养生功效了!

标签: 杨露禅 太极拳 弟子 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