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战略中为什么没有考虑东吴背后出击的危险性?你怎么看?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说到《隆中对》,且不管是真是假,就以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所记载的内容来说吧。

根据题主这个问题,豹眼以为核心的就是传记中的一句话:“。。。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

对于诸葛亮这个提法,可以理解为,外结好孙权是前提,如果与孙权搞不好关系,龌龊不断,不要说“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就是自保、生存下去也是个难事。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如何会去跟刘备讨论防范孙权的事呢?

更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的战略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取得荆、益州二州;第二步等待天下有变再出兵讨伐曹操。

联合孙吴不仅是讨伐曹操的前提,也是取得荆、益的前提,还没有完成第一步计划,就在讨论如何防范孙权的问题,不现实。

《隆中对》仅仅是一个战略规划,就像取得荆、益二州,不会完全像设想的那么发展,孙刘联盟也不会完全像设想中那么牢固而持久。

刘备、诸葛亮也不会傻傻地按图索骥,就按照这个规划去执行,自然会动态的、随时根据局势的发展来调整。

比如,刘表突然病逝、刘琮投降曹操;孙刘联盟在赤壁共抗曹操;湘水划界与孙权妥协,全力对付曹操等等,都是根据时局,随时调整策略,但根本还是在《隆中对》战略基础之上。

时局的发展受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预见的,但在《隆中对》设定的战略基础上,都可以灵活的调整。

其根本的一点,就是把曹魏作为死敌,孙权是联盟、合作的对象。

联盟是为了利益,利益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坚持既定的原则下,妥协、斗争,这才是现实的。

因此,在豹眼看来,《隆中对》没有提及背后孙权袭击的风险,并不等于就不设防,完全信任东吴。同时,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孙刘联盟不能破裂,必须坚持。

这是《隆中对》的核心要点,但刘备忘记了初心,夷陵之败,是咎由自取。

这就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不能坚定地执行计划,率性而为,不可能走得长远。

这是刘备留给后世的教训。

其他网友回答:

《隆中对》是诸葛亮考虑全局的战略和宏图,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关羽没有按照战略规划的执行,。关羽是武功在三国里是前五名,但关羽致命的缺点是狂妄自大。孙权为了夺回荆州就和大都督吕蒙、文武双全的将军陆逊商量怎么办?最后经过几个日夜的磋商,放出假情报说*大都督吕蒙病入膏肓,不久就要病逝,由陆逊接替吕蒙任大都督*。

陆逊上任后给关羽写了一封讨好的信,说关羽是大英雄,水淹曹操七军,捉于禁崭庞德,威镇华夏,自己年幼无知,希望老前辈关羽多多的照顾,东吴和蜀国永远和平相好!

关羽被陆逊给呼悠的有点飘了,说*此等小儿不足为虑!*从此放松了诫备,把镇守荆州的几万精锐军队调出来攻打曹仁镇守的樊城,后来吕蒙和陆逊把军队假扮经商的老百姓乘几十艘大船顺江而上偷袭了荆州,关羽在前有曹仁的大军后有吕蒙陆逊精锐部队的联合打击下,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其他网友回答:

<2>《隆中对》战略中为什么没有考虑东吴背后出击的危险性?

是因为,无论是蜀汉还是东吴面对强大的曹军,唯一可以采取的战略就是“谁敢打咱俩!”

可是,这样一定会是一种因为双方实力变化而变化的动态平衡的关系。

其中还间杂了双方重要军事将领的性格等种种因素,比如关羽,比如吕蒙。

在这样一个千古称颂的“哥俩好”的关系中,刘备和孙权也都先后犯过错。

最终定为盟约落在纸上,并且“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并且真的没变,

已经是在《隆中对》提出(以赤壁之战公元208年为基准)的20多年后了。(公元229年)

《隆中对》战略的基础,就是曹操的强大,孙刘两家只能联手,才有活路。

1、诸葛亮版的隆中对:

明确曹操最强大,孙权难以单独抵抗,所以,孙权也需要人帮手。

而荆州和益州的当家人都太弱,

刘备是汉室宗亲,可以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

所以,占有荆益二州后,与孙权联手抗曹,找机会,北上光复汉室。

2、鲁肃版的“隆中对”:

曹操很强大,汉室已经没希望了,刘备是个英雄,值得结交。

荆州是个建立帝业的好地方,

刘表一死,如果刘备和刘表的俩儿子处的不错,那咱就安抚交好,

如果他们关系不行,那就“别图之”(看情况另想办法)。

3、以上就是第一次孙刘联合的战略基础。

联合是必然的,抗曹是共同的目标,

但是,刘备是急于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而孙权则很想跨有荆州完成霸业。

“小目标”的不同,导致了冲突的必然。

不同的短期目标,导致了孙刘两家翻脸。

1、孙权对刘备是不错的。

建安十四年到建安二十四年,一直是孙权在不断地硬抗曹操。

决定三国初分的赤壁之战,主力是人家孙权。

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中年大叔刘备。

2、刘备有点对不起孙权。

刘备没有根据地啊,截止到赤壁之战,刘备就在孙权给的江边一小块地方建了个公安城。

所以,刘备趁着赤壁大胜,刘琦病死,把荆州给占了。

孙权说老刘咱俩打益州吧。

刘备说那是我家亲戚,放过他吧,然后自己悄没声的占了益州!

3、傲娇的关羽,去世的鲁肃,生气的孙权,狡猾的曹操,急于建功立业的吕蒙,孙刘翻脸。

刘备都在汉中称王了,都没通知一下孙权,

关羽此时拒绝了孙权的提亲。

孙权一气之下,给曹操写了封投降信:“以讨羽自效”!要拿关羽做投名状!

孙权疯了吗?

一是刘备关羽太气人,二是吕蒙陆逊不断进言,三是最明白道理的鲁肃此时已经死了。

曹操接到孙权的投降书,嘴都乐歪了,这是谁啊,这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啊!

转头,曹操又把孙权的投降书原件给关羽送去了!

结果,关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于是最终单刀走麦城,身死。

孙刘翻脸!

现实教育了孙权和刘备俩人,合作才是彼此唯一的出路!

刘备:御驾亲征,被孙权打败了。

孙权:被魏封为吴王,但是得送个儿子到曹丕那里去,这孙权哪会同意啊!

曹丕:不送儿子来?打你!

同年,孙权战胜了刘备的情况下,毅然向刘备求和,刘备在死前同意了。

战略,告诉我们该往哪里走,但是怎么到达,大概率会走些弯路。

从关羽留下糜芳和傅士仁镇守江陵和公安,

就知道不是对孙权没有防备。

但是,谁能算得到他俩会直截了当的投降吕蒙呢?

公元229年,吴蜀终于签订盟约,且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互相侵犯过。

也许经过波折之后达成的共识,才是最牢靠的吧!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给刘备的《隆重对》方略,成功的预见了后来的天下格局,魏蜀吴三分天下。也让最弱小的刘备集团,成功的割据一方,跨有荆益,成就霸业。《隆中对》方略是非常正确的,诸葛亮当然也考虑了如何应付东吴方面的威胁。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结好孙权,蜀吴联盟。魏蜀吴三分天下,曹魏为最强,蜀吴加起来也没有魏国强大。如果蜀吴不进行联盟,相互的支援,而是各自为战,坐观成败,那蜀吴两国,早晚会被魏国先后所灭,共同灭亡。蜀吴之间的交战,也会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让曹魏得利。孙权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也会维持联盟。

2.荆州要有充足的防御力量。“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这句话中说的,荆州要安排一位上将,防守荆州的兵力和出兵中原的兵力。在天下无变之时,这些军力都要驻守在荆州,可谓是防御充足,荆州万无一失。



但因为蜀国国力弱小,关羽镇守荆州时兵力不足,只够防守。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把荆州的防守兵力调走后,荆州也就丢失了。

其他网友回答:

<2>导读:《隆中对》战略本来就是三分天下计,为何非要强求成为一统天下谋呢?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提出隆中对时刘备还是客居荆州刘表手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还是非常具备可行性的,而一统天下就有点画大饼类似远期规划的愿景了。而对于漂泊半生的刘备来说,能够三分天下就已经超出预期了。当然人的欲望是逐渐增长的,等吞巴蜀并汉中后就有了并吞天下的野心。但是三顾茅庐时没有,所以三份天下人才奇缺的刘备就认为诸葛亮是高人。至于三分天下后东吴背后出击的风险,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根本顾不上考虑。


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台的背景

刘备从河北起兵抗黄巾开始到客居荆州刘表,中间依附过多少诸侯?刘备也通过自己的宽仁敦厚乃至腹黑曾经试图成为独霸一方的诸侯,但是都失败了。中原的幽、青、徐、豫等州他都做了尝试,陶谦和曹操也曾给过他机会,陶谦让过徐州;曹操给过豫州(这也是刘豫州的来历)。但是刘备都没有成气候,要不是荆州刘表收留估计刘备都要去流浪要饭去了。也就是说刘备在投靠刘表前几乎是走投无路了,即便是刘表也没太重视他给了他新野县作为栖身之地。刘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

也就是说刘备此时早就穷途末路,曾经割据一方的雄心壮志在磨难之下渐渐远去。年过百半,身边依然是关张、赵云。所以他见到诸葛亮时优先考虑的是生存,至于站在大汉皇叔的位置上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不过是他停留在口头上的政治口号罢了。所以即便他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在第二阶段“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的过程有巨大的漏洞(东吴的威胁),但是他不在乎。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机会在乎,字曹操陈兵百万随时南下的生死存亡的时刻生存再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诸葛亮当时的想法推测

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战略大师。号称足不出户,便可三分天下。这个个人感觉有些夸张了,因为我们的主要印象来自《三国演义》的书或者影视剧。诸葛先生已经被神话的不行了,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个职场的角度来推测一下诸葛先生当时的心里,纯粹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啊。

我们先来看一下建安十二年隆中对出台时天下姓氏图,如上图所示。其中曹操占据北方,盘踞雍凉的马超和辽东的公孙氏都不会是曹操的对手。北方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而孙权割据江东,依靠水师和长江天险对抗曹操;而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以及汉中张鲁在诸葛亮看来都属于先天不足,暗弱无能之辈,不能承担统一天下的重任。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其主不可守;刘璋暗弱...


俗话说: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更何况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他肯定有出世辅佐主公一展所学的强烈愿望。可别听他和刘备说的什么“淡泊名利,终老南阳”,其实都是借口。人才尤其是胸有锦绣的大才都是不甘寂寞的,更何况是群雄并起的大时代?所以诸葛亮对于天下英雄都是经过认真分析的:

首先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都不是英主,不值得辅佐。而东吴孙权首先文臣齐备,而且都是江东嫡系:谋臣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文臣:张昭、顾雍、阚泽等等,设置连兄弟诸葛瑾都在东吴处。况且孙策留下话给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 外事不决问周瑜。这种情况内外都有人家江东嫡系,即使诸葛亮投靠过去也没有更好的位置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

再看曹操,即使郭嘉去世后文武还有荀彧、程昱、贾诩、司马懿都是高手。所以也没有诸葛亮的空间,即使勉强投效肯定也不能让对方言听计从(毕竟选择很多,不能听你一个人的)。正好刘备上门,谋臣没有正好符合诸葛亮的择主要求。所以诸葛亮再和刘备长篇大论《隆中对》时未尝没有打埋伏。也就是说先用最有可行性的三分天下计来吸引刘备,至于忽视东吴威胁两路出兵北伐的纯粹属于画大饼的长期愿景。所以说的非常含糊: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什么叫天下有变?诸葛亮没说。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对于现代职场应聘来说这是一种应聘技巧:小老板乐于给员工画大饼规划愿景目标,吸引员工在低薪状态下努力工作;而诸葛亮采用的是第二种,在未来领导面前既展示了真实的才华(天下三分的可行性),又展示了远期的愿景(忽略东吴威胁,不切实际的一统天下)。即使不可行,那时已经入职多年努力呗。PS:纯属胡猜,别当真。


小结:

依照刘备和诸葛亮的眼界不会发现不了《隆中对》中在北伐曹魏过程中,面临的东吴威胁的风险性。但是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个漏洞。对于当时他们来说势力弱小,只能通过联合孙权被拒曹操这个生死大敌。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其他网友回答:

<2>《隆中对》是战略决策,是谋划大方针。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篇《隆中对》的先决条件,就是曹操做老大,“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令诸侯不可与争锋”。所以作为实力最弱的刘备,诸葛亮的建议就一条,取益州,联孙权,共拒曹贼。

这是战略方针,是在对未来走势定基调。

诸葛亮的隆中对虽与鲁肃不谋而合,但合作毕竟是双方的事情,细节决定成败。

大方针制定好之后,就需要开始实施了。不得不说,诸葛亮的计划是好的,但事做的并不漂亮。

赤壁之战时,孙权出力最多,但捞好处最大的,是刘备,偷偷摸摸占了荆州。如果不是鲁肃顾全大局,极力劝说孙权,可能孙刘两家早就打起来了。

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合作的基础并不牢固,刘备、诸葛亮把孙权当做他们起家的跳板。刘备取了益州后,又一直以种种理由占着荆州不还。

而反观孙权,却好像比刘备更有联盟的诚意,又是嫁妹,又是向关羽求亲,刘备取了益州后,孙权始终没有因为荆州向刘备发难。

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而这件事情过程中的一件小事情,彻底让孙权翻了脸。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举荆州之兵,发动了襄樊之战。而在战争过程中,关羽由于俘获了于禁的万于降兵,导致粮食短缺。于是,关羽在没有通知孙权,没有得到孙权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取了孙权在湘关的粮饷。

这一举动彻底惹怒了孙权。(你主子刘备没把我放在眼里,你一个领兵将领也不把我放在眼中?先是骂我是狗,现在又取我的粮草。)

孙权好歹是一位主公,哪受得了这个气,前仇旧恨一股脑都涌上心头,彻底和刘备翻了脸,背后捅了刘备的刀子。

合作就要有合作的态度

都说刘备得人和,会笼络人心。但从孙刘联盟来看,刘备确实不会做人。

赤壁之战,刘备失了自己的根基,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舌战群儒,只为寻求联盟,其他一切理由都是虚的,只有一条理由是正理,就是刘备势力需要活下去,寻求孙权的联盟是唯一的出路。

作为孙权,完全可以不联盟,因为赤壁之战的主力都是东吴,刘备一直在打酱油。孙权完全可以静待其变,看着曹操把刘备蚕食干净。

赤壁之战后,刘备没有按照原来双方的约定,合理划分荆州势力,而是自己占据了荆州最富庶的几个郡,孙权竹篮打水一场空。

由此可见,这与《隆中对》提不提出东吴背后下刀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刘备拿出该有的合作态度,东吴就不会背信弃义,或者说背信弃义的事情,不会这么快就做出来。

刘备死后,诸葛亮又重新与孙权联盟,并累次北伐,孙权也并没有趁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落井下石,甚至还曾主动配合诸葛亮,在合肥进行攻势。由此可见,《隆中对》的战略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刘备这个人。

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可以为刘备设定好的战略方针,却不能左右刘备的思想与为人。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首先要看当时的大背景:隆中对提出来的时候,中国大陆正处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到逐步兼并的过程中,当时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一带已经被曹操所统一,割据势力除曹操外,比较大的还有虎踞江东的孙氏政权,割据荆州的刘表,益州天府之国的刘璋以及西凉的马家军势力。

当时的刘备在中原屡败于曹操后投奔了荆州刘表,刘备有雄才,而刘表是个“守财奴”,所以刘备在一点一滴的积蓄自己的力量,其中就有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隆中对》的具体做法就是东和孙权,北据曹操,吞并荆襄与巴蜀,再图谋中原。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决策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首先,当时的刘备四处乱窜,形同丧家之犬,有一定战术性,但缺乏大的战略规划,诸葛亮给他设计了一个可行性很高的战略蓝图,刘备集团也就有了发展的目标与动力。其次,当时的曹操已经从中原的争霸中逐步腾出手来,开始准备南征以统一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任何一个单独的割据势力都没有办法与其抗衡,联合成了必须的选择。再者,孙权割据江东已久,刘备要图他难度甚大,而另一方面的荆州及益州因统治者能力较差,相对难度简单。

所以作为枭雄的刘备开始按照这个既定目标实施,加上孙权方面单独抗曹压力巨大,就有了后来孙刘联军破曹的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北归,刘备趁势战领荆州并在以后数年中逐步占领了益州之地,达到人生的巅峰。从这方面来看,《隆中对》是积极的,没有它,可能刘备还如丧家之犬一样空有大志而毫无作为。

但是《隆中对》也有其局限性,就像现在很多人评价诸葛亮一样,长于政治治国,短于军伐征战。个人认为局限主要有,首先荆州位于长江中上游,自古以来割据江南的势力都会把这一带当成第一国防线而进行争夺(后来历史中的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及以后的割据南方者无不如此),因为在古代船运只能靠帆与手划的年代,顺流而下的作战比盲目渡河成功可能性大很多。所以东吴势力集团要争夺荆州这一点是一定会发生的。而《隆中对》内容主要之一是东和孙权,但是他完全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如果从东吴角度来说,西和刘备也是需要的,但是要争荆州以巩固江南防线则更加重要。所以孙刘双方势必会因为荆州归属问题进行争夺。

当刘备占领汉中,关羽帅荆州之兵攻打樊城的时候,刘备集团与曹魏集团开始了激烈的战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给了孙权集团以偷袭荆州的最佳机会(个人认为孙权的战略眼光在刘备之上,当时趁两雄相争,集团内部曾有过先下徐州还是拿下荆州的争论,后来决定以荆州为目标)。后来的故事我们很熟悉,白衣渡江,偷袭荆州。

刘备不甘心失败,孤军北伐胜算较小,所以大军东出争夺荆州,结果大败而回,从此蜀汉集团开始走下坡路。而有了荆州后的东吴在后来与曹魏的征伐中没有让对方占到多大便宜。

回过头来说,诸葛亮确实是战略性人才,没有他,可能也就不会有三国,但是他身上也有一定的缺点。小细节不掩盖大的光辉,总体而言,诸葛亮是当时时代背景下首屈一指的人才。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其他网友回答:

当然有把东吴考虑进去了,对于东吴的关系诸葛亮是打算利用外交手段来与其涡旋的。只是诸葛亮的这一套完美的规划,却被关羽给破坏,才使得《隆中对》功亏一篑,所以说《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没有完成,并不是策略本身有问题,而是实施的人有问题。

《隆中对》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看《隆中对》中,诸葛亮告诉刘备在处理与东吴之间的关系,是怎样说的: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对于处理与东吴的关系,诸葛亮在这里面已经有了明确的阐述。诸葛亮采用的是一种柔和的外交方式。因为他知道北面的曹操才是他们双方共同的敌人,在共同敌人面前他们两者就必须要建立良好的盟友关系。

战略失败的原因

《隆中对》的战略理论没有错,错就错在执行他的人,诸葛亮当时还未出山,即使刚刚出山也只是刘备身边的一个参谋,除了给刘备出谋划策外,实际操作权还是在刘备手中。

在我看来刘备似乎并没有太在意该怎么维护与东吴之间的关系,否则最后也不会把荆州这么一块重要的地方,交给关羽来留守,对于关羽的性格和脾气,刘备又不是不知道,在这里不是说刘备有意让关羽来激化与东吴的矛盾,而是刘备没有想到关羽会把与东吴关系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诸葛亮自己操纵《隆中对》会怎样

如果当时在荆州留守的人选上,由诸葛亮来定,我觉得诸葛亮一定会选择更为合适的人来留守。所以说对于来自东吴的威胁诸葛亮不是没有想到,但不是任何威胁都得完全靠武力来解决。

诸葛亮对于东吴的关系一直是利用和平的方式在处理的,纵观整个三国历史,在诸葛亮手里好像从来没有与东吴之间展开过什么大战,夷陵大战是在刘备手中发生的,即使这样事后,诸葛亮不是又立刻修复了与东吴之间的关系嘛?这才使得蜀汉政权在后期从来都没有受到来自东边的威胁。

结语

所以说从《隆中对》的策略上来看,我觉得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家。这就是我对《隆中对》的理解与认知

其他网友回答:

不是没考虑,只是没说罢了。要不你以为关羽在荆州只是为了防备曹操?

隆中对是战略,战略只是一个大方向,具体实施还有更多细节。

假如你穿越回三国,给刘备提出隆中对,让刘邦拿荆州、益州。

刘备一拍大腿:“军师真高,计将安出?”

你:“我只管大方向,具体怎么操作,你们自己商量去。”

刘备大耳瓜子抽你,信不?

一个作战计划,也许就俩仨字,比如打荆州,可怎么打才是关键。作为军师,解决这问题才是关键。

关键这东西都是机密,怎么可能留到纸上?荆州可能是一步步蚕食,益州大概就是以打张鲁的名义。试问这机密东西,刘备敢让第三人知道?

其他人知道,刘表、刘璋就可能知道,刘备很大概率玩完。

早在汉中之战前,刘备和东吴已经做过一场,正是由于汉中更重要,刘备将荆州一分为二,同东吴分了。试问刘备怎么可能不防备东吴?

再说关羽,他不是没想着东吴偷袭,而是退路江陵被糜芳给卖了,这才失败的。与其说没考虑东吴偷袭,不如说是没想到蜀汉铁杆股东,居然投敌了。

战略这东西,是不断变化的。后期诸葛亮不也没严格按照两路出兵的路线执行么。蜀国已经成了最弱的一方,那就一点点蚕食关中,至于北进中原,有机会再说吧。

其他网友回答:

答:这个问题非常简单。

我们只要看看《隆中对》就能明白,原文有: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诸葛的战略原本就没有把孙权纳入征讨的范围!而是把孙权作为援助方。按照他的构想,既然孙权能用贤能之人,贤能还会把刘备当成敌人吗?!

诸葛没有错!确实是有鲁肃这样的贤能,不把刘备当成敌人。把刘备看成敌人的人就不是贤能了吗?况且先行不义的还是刘备。这在《隆中对》的时候,还没有具体实施,只是一个构想罢了,诸葛也不会料到刘备借了荆州就不想还了。

标签: 隆中对 东吴 危险性 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