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境界?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树有形。镜有相。本来心。尘埃杂念。心若清静不动,哪有什么形象杂念?就没有贪欲色魔了。做到空无是最佳状态,不必规定形势。一切形势都是装啌作势。自迷迷人,自欺欺人,误己误人。死背教条,不如常人,没有修炼好结果的,和平常人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

这首诗是佛教中禅宗六祖惠能的答题偈语。事情这样的:五代禅宗将要退位,想选一个悟性高的门生做传承人。于是叫每一徒弟写一道禅偈给他看。

大弟子神秀率先写出。“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有尘埃”意思是自已的身体象菩提树那样常守寺庙,心如台上的明镱那样净明亮。并时时的清洗灰尘保持干净。再直白分解就是,我会恪守清规,一念向佛,决不分心,严格地要求自已做好佛门弟子。

师弟惠能看后不以为然,他依样另写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是说:身体本来就不是树,而心就是佛,就是真与善,哪有什么镜什么台。修佛到了境界之后,已无私无欲,无怨无恨,无生无死,根本就无须再去清洗灰尘了。

老禅宗看到惠能的偈语诗后,非常满意,后来就把传位铱钵给了惠能和尚,于是惠能便成了六代禅宗。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表达的境界,用一句最通俗的话讲,就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且看下面慢慢道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在佛家来讲,修行到最后,会得到两种最为圆满的功德果报,一个是断果,即断除一切无明烦恼后,所得到的大解脱,也就是最为殊胜的“无住涅槃”;第二个是智果,即救度一切众生的善巧方便智慧,也就是“无上菩提”,古梵语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上面诗中提到的“菩提”,指的就是第二个“无上菩提”之果,但微妙之处在于,我们千万不要看到前面讲到“得”,就认为到最后真的会得到一个什么东西,如果是这样的话,佛教真就成了魔教了,因为《心经》里已经非常明确的告诉了我们“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那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真相呢?其实说穿了很简单,无论是“菩提”也好,“涅槃”也罢,只是一个表面的名字而已,背后所指的,其实是我们本来就有的东西,本有的东西,想想看,找到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又有什么得、失可言呢?

所以谈到真正的修行,用的一率都是减法,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明确的讲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圣人证到的是同一个真相,回归的是同一个根源,所以相互间的话语是不会有原则上的冲突的。

“菩提”一直都在,本就不是哪棵树上结出的果,又怎么会有“菩提树”呢?“明镜亦非台”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那个真正的“本觉妙明”之心,也不象镜子那样,是由哪个工匠打造的,她也一直没动过,既然没有多出一个明镜,又哪来的“明镜台”呢?

我们只是错误的认为得到了一些东西而已,但真相却是东西一直都在,从来就没有失去过,又哪里谈得上一个“得”字呢?这不是庸人自扰又是什么呢?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接下来的一切也就都顺理成章了,无论“菩提树”还是“明镜台”,都只是比喻,一个名字而已,一切都是顺应着世人那个有所得又有所失的固有观念而来的,圣人教化世人的原则永远都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意思就是说要先顺着世人原有的观念切入,切入以后,再慢慢的引导,把世人逐渐向圣道上引,这是所有圣贤教化世人共同的原则,只不过世人各自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圣人施教的具体手段也会有差别,不同的世人,不同的手段,就构成了圣人的八万四千法门

但不管法门再多,所谓“归元原无二,方便有多门。”最后所要达到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返朴归真,回归到那个“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的本来面目

这时候我们就会明白,所谓的“菩提”、“明镜”都只是圣人教化世人时应机而采用的施教工具而已,就象是小孩子晚上总是哭,大人就攥着一个空拳头哄他,说“不要哭了,你来猜猜看,我这手里有什么好东西?”小孩子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哭也就止住了,说穿了就是这么回事。

这样我们就知道,既然没有“菩提”,哪里又来的“菩提树”呢?既然没有“明镜”,又哪里会有落在明镜上的灰尘呢?只不过我们错误的坚持认为有一个叫做“菩提”的东西,所以才关联着杜撰了“菩提树”,又因为错误的认为有一个“明镜”,所以才会相应认为明镜上应有灰尘。

总结

总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我们内心现有的一切“得”和“失”,都是颠倒的妄想执着,都是需要破除掉的,只有把假的破掉了,真的才会显露出来,真的显出来了,才会发挥她应有的作用,道理说穿了,就是这么回事,那么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按圣人的指引,做自己的事,回自己的家,就一切OK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首佛祖偈子出自于六祖慧能,之所以称为六祖,是因为他是佛教在中国弘扬的第六代祖师,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传承者。根据《六祖坛经》的描述记载,慧能大师小的时候因为父亲被贬,所以全家流放到岭南新州,后来父亲又早早去世了,他便只伴着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靠着砍柴度日。偶然的一次,慧能去送柴的时候恰好听到有客人在读诵经文,顿时耳目清明,有恍然大悟之感,便主动与那客人交流起来,方才知道那适才所听的正是《金刚经》。

原来那位客人是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五祖弘忍大师的道场而来,弘忍大师一向教化门人要常常读诵《金刚经》,可以明心见性,了悟成佛。慧能从心里觉得自己和那位五祖弘忍大师是很有缘分的,于是便想也去那个寺院道场里修行,也是因缘具足的关系,本来担心自己一走母亲无有依靠,没想到因缘具足很快有人襄助帮了他许多银两,足够奉养母亲,于是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慧能放心地前去东禅寺五祖弘忍大师那里虔诚修法。

弘忍见到慧能后习惯性地问了几句入门的话:“你是岭南人,又是个獦獠,如何能作佛呢?”,可是慧能淡定而从容地答道:“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的差别,獦獠身与和尚身份不同,佛性却是自身具足的哪里有什么差别呢?”,只这一句五祖便知慧能的悟性与根基已经是高不可测了,于是怕寺院里的徒众对他不利,便不敢再与他交谈,反指责他根性太利而派遣去槽厂作务,不许他再多有一句言语。

于是,慧能在后院做了八个多月的劳务,每天就是劈柴,舂米,可他为了佛法任劳任怨并无任何埋怨与不平的情绪。有一天,弘忍师父召集所有门下弟子说他即将传授衣钵佛法,只是要考究一下众人的佛法心性,于是要每个人回去作一首佛偈不得迟疑,只要有人能够见得真心本性,那他便是第六代祖师了。众人一向知道寺院的讲座师父神秀的佛法精深远在他们之上,都认定了必然是他可得传衣钵,谁还肯去作佛偈?于是都等着神秀大展心力,然后他们大家就跟着神秀继续修行也就是了。

神秀原本也是修佛到了一定田地了,只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明心见性,所以不敢冒然呈上佛偈,于是将自己想好的偈子写在寺院南廊的墙壁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按照这首佛偈来看,神秀是一个精修佛法,严于律己的人,时时刻刻都要警醒着自己不要去沾染凡尘俗世的尘埃习气,只是已经破迷开悟的人是不会害怕得时时刻刻要去“擦拭尘埃”的,因为已经见到了本性,本来就是干干净净,四大皆空的。所以五祖一见此偈便知神秀的佛性还在门外而已,但是精勤如此,已经是十分难得,于是依然叫大家按照这首佛偈来修行佛法,也能够得到很大利益。

可是这首佛偈被后院作劳务的慧能听到,一听之下便知道神秀没有见到佛法真心本性,慧能从小家境贫寒,没有进过学堂,并不识得一字,于是央求寺院的一个童子也代他写一首偈子于寺院南廊之上: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没想到寺院的门众读过后都大为赞叹,惊诧他一个小小獦獠来了寺院没多久便成了肉身菩萨了。喧哗声被五祖知晓,一见廊上的佛偈便知慧能已经明心见性,恐怕有人对他起了歹心不利,便令人擦去偈子只说是也没有见到本性。后来五祖又辗转来到后院见慧能正在舂米,闲话了几句便用锡杖在椎上敲打了三下,慧能立时领悟,于是入夜三更时分偷偷潜入五祖的丈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不让别人看到,亲自为他讲经说法,慧能果然如醍醐灌顶,立时醒悟。五祖便将衣钵传授于他,成了中国佛法传承的第六代祖师。

那么慧能那首佛偈究竟达到了怎样的境界呢?

如果说神秀还在佛法门外的话,那么慧能就是确确实实已经门里之人了,“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说明他心中已经不着相,万境归空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已经是如如不动的真心本性了,真心本性原本就是圆满而空无一物的,自然不会有任何的污染与尘埃,所以慧能大师当时的境界就是明心见性。

其他网友回答:

菩提是觉是悟,是大般若最上智慧,不

可思议!唯佛才能证得。是无法用言词

譬喻来诠释的!它是不可说不可说的,怎

能拿树来作比喻呢?

“明镜亦非台”,这里的“明镜”比作真心,而

心真如,即妙明真心也是一切言辞譬喻所

不能诠释的,是不可说不可说的。

你若还拿“树”,拿“明镜”,拿“台”等物相去

言说,那就没跳出事相的圈子,还执著于

事相,就是著其相,著其有。没悟到空。

所以六祖才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

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以反驳

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

诗句。

其他网友回答:

慧能开悟后明心见性,放弃过执,发现真我的境界。

心有正念,身具正行,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

心无善念,身常恶行,你离财离色也是菩提无缘。

其他网友回答:

不错!

这是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来拂拭,莫使有尘埃!”的反诘诗:“菩提夲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

用现代的话说是:

神秀说:

我的肉身就是菩提树下的菩萨,

我的心就是放在台面上的镜子。

要经常来拂扫,

不要使尘土蒙蔽了心镜。

慧能说:

菩提和肉身夲来不是树,

明镜和台面也不是物体。

本来什么也没有,

那来的尘埃?

佛教徒由读经,到诵经,再到识经,悟经,诘经。

神秀是悟经,慧能是诘经。

学习无止境,关键是独立思维。

这是一个渐进过程。

是由逻辑思维到辩证思维一种质的飞跃。

这与夲土道教的庄生梦蝶有同理相通之道。


其他网友回答:

达到的是佛的境界。是修为的最高境界,是宇宙境界,是完全虚无的境界,是无我的境界,是完全抛弃掉自我的境界。比庄子的《逍遥游》大鹏的境界还要高一个境界。

其他网友回答:

谈佛学不能割裂其宗派渊源,谈渊源又不能割裂其世界观

对于世界的认识,我们一般从地理概念上分为东西方两大阵营。这就是理性认识与直观了悟的问题。用两个字概括就是 “智慧”,西方偏重于智,东方偏重于慧。

西方的智

西方的哲学也好,科学也好,对于世界的认识,从人的本体向外看,向外追求,去理解这个世界,智,由两部分组成,上面为知,下面为日,从而感知一种有规律的确定的科学模式的世界形象,并通过外部的所谓的科学实践加以验证。逻辑性强,一步一步的推导演化。

东方的慧

而在东方,对于世界的认识,以人的本性向内追寻,主要方向是格心,主要表现在慧上,慧有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彗,表示为扫除,下面为心,一般指众心的集合,扫除一切妄心而明心,从而见到性,也就是事物的本质特征,认识到世界的终极真理。

可以这样说,东西方在追求真理的目标上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所选择的工具和认识论上有着迥然不同罢了。

禅宗如何格心

在格心的方法,禅宗又别具一格,禅宗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的一个宗教,当然在谈到禅宗的渊源时,首先要从佛祖的拈花微笑开始,以确认大迦叶为第一代宗师,一直到达摩东来传法,但是传法要有合适的环境,这个契合点与中国老庄思想一拍即可,在外因内因俱缘的情况下产生了禅宗,说禅宗是外来的不错,说到底禅宗是中国本土宗教也不为过,中国佛教本土产生佛经经典的也只有《坛经》一部便能说明问题,禅宗反对任何形式的逻辑思维的障碍,超越认识极限来直观了悟洞见真理。这种境界非大智慧不可为,毫不夸张地说,禅宗是人类历史上认识世界的一个全新的角度和一道独辟的蹊径。

相宗与性宗

佛教总体上分为相宗性宗,或者理解为有宗和空宗。禅宗就是空宗或性宗,承认世界的本体是空,这种空并不是虚无主义的空,而是我们凡夫所无法理解的一种空,一经语言表达即错的空,即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所以禅宗就反对一切有形的执着的修行方式,特别到了六祖慧能这里,顿悟是其基本核心,反对任何形式的逻辑思维的障碍,其核心是静思冥想,了悟人心

所以在五祖弘仁法师在确定以偈传法衣时,其弟子神秀所作“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时,慧能是不认同的,哪里有树?哪里有台?无树无台,哪里还会惹尘埃,这说明神秀没有了悟禅宗的基本教义,更没有了悟其空宗的顿悟修入法门。所以就有了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话说回来,神秀的渐悟反而给末法时代劣根大众一个更为切实的修行路线图。

世界的本质就是空,现在一般对于空的解释认为,世俗谛来说是有的,到了胜义谛是空的,这种解释是一种折中的说法,实际上按般若学和龙树的空观,本来就不存在,或者说存在,只是一种假象而已,是一种假象的存在,是一种梦的状态,谁能证明我们不是生活在梦里,但谁又能证明我们确实生活在梦里,几率各为50%,怀疑主义的50%几率,到了龙树那里变成了100%生活在梦里,这种哲学思辩是相当的烧脑,甚至于用现代的观来看是相当的反动。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看到的白黑夜,其光已不是原来的光,到了我们这里已演化为一个虚假和外象而已,当然这个比喻并不严谨。

总之,外部世界就是一个因缘合和的假象而已,所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一切皆是一种假言名立,如些一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即使是人也是无我,法亦无我,因缘合和,刹那生灭。这种悟是何境界,不可说不可说,因为说了等于白说。

这就如同孔子说三虫故事一样,一只蚂蚱,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活不到冬天,你和他说有冬季,是很难让它信服的,因为他的生命达不到那个阶段是无法明白的,所以佛教经典也一样,它不单单是一个经,而是需要证悟。而这种证悟又和西方的向外求的方法迥然不同,它没有仪器加发证明,用六祖的话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加上人类的思想智慧高深莫测,现在的佛教也不是原始的释迦老爷子时的佛教了,其中的发现,大小乘的分裂,以及外道的加入所带来的其分宗派的思想,已演化成一部包罗万象纷繁复杂的大书了,谁能说清楚?高僧大德们能在一个法门里有所成就,普救众生,也就是阿弥陀佛了。

所以说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一个什么境界,无论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文学名词去表达,也都是故作高深,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做学问的问题,这是一个对生命体验之后的总结和了悟的问题。

标签: 亦非台 本无树 惹尘埃 无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