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应该是一种对天下形势及其发展的预估。这就决定了一有闪失,必然难以实现。首先,要三分天下,然后才可能一统江山。而这个三分的关键就是荆州。孔明应该在荆州多多谋划,但是三国上就仅仅留下关羽,而后面好像刘备和孔明都直接把荆州忘记了似的,知道最后直接听到关羽死的消息,这不应该啊!这也可能是关羽败亡太快了,但是孔明怎么着也要在荆州和益州的中央设一个情报站的,荆州一有闪失,在最快时间出兵救援。廖化的武功和责任心应该使他回成都的时间很快,但是在上庸刘封处处耽搁了。要是他不必跑到成都,而在中间位置去的援兵,同时派人去成都报急,就可以理解了。起码能够救得麦城和公安。但是公安主动投降太不应该了,就是孔明没有留下几个得力的守将给关羽。哎!
其他网友回答:求贤若渴明真心,全力揽尽天下人。
保荆护益留出路,安蛮抚夷良苦深。
这首诗里面其实包含了诸葛亮在隆中对时,对刘备的所有建议。
从政治,制度,对内,对外4个方面给刘备规划了蓝图,为实现两个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近期目标:三分天下
远期目标:待天下有变,一统天下。
2.为实现这两个目标,诸葛亮提出的六个措施:1.要求贤若渴。
2.要确保拥有荆州和益州,
3.对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要安抚结交。
4.要结交好孙权。
5.对内要政治清明。
6.待天下有变,两路出兵:一路由荆州北上;另一路由益州东出。
这6种措施要同时进行齐头并进,最后才能够成就霸业,复兴汉室。
刘备在前期做的还是比较不错的。
比如说: 收复了马超,庞统,刘巴,黄忠,魏延等人。 同时还借来了荆州和占据了益州。
与孙权也通过联姻的方式,建立起了军事政治联盟。 对益州也通过法治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所以他才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一,实现了隆中对视的第1个战略目标。 三分天下。
不能说,刘备本人自大了。但绝对可以说刘备集团的人的膨胀了。
1.先是一个关羽失荆州,不但失去了荆州这个重要的战略据点,同时还让孙刘联合成为泡影。在诸葛亮提出的6点要求中,关羽的一个大意失荆州便触犯了两条。
2.凑军费发行大钱,掠夺人民百姓财富。这是刘备集团丧失民心的一个重要举措。 汉代的五铢钱,因其重量成色的统一性,一直是硬通货。刘备通过发行面额较大的值百五铢钱,将百姓手中的铜都掠夺到了自己手中,有了军费,但丧失了民心。 所以刘备死后三年之内,蜀国发生了4次大的叛乱。
3.在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政策上,诸葛亮做了本应该是刘备做的事。 七擒孟获的故事,主角是诸葛亮。从侧面反映出了:刘备在世时,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并不是隆中对时所要求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4.为了夺回荆州,刘备不顾众人阻拦发动了夷陵之战,这一举措不但彻底破坏了孙刘联盟,还将蜀国数10年积攒的国力,全部耗尽。
5.所以当刘备死后,诸葛亮不得不通过以攻代守的形式,屡次出兵祁山,主动进攻魏国,而且他只能从祁山出兵。基本上每次都因粮草不足,被迫撤兵。这个问题的根子上就在于刘备夷陵之战的大败。 刘备集团在后期将诸葛亮隆中对时所提出的6个要求基本上全部破坏,后期的诸葛亮就像一个补袜子的,面对蜀国,这艘四处漏水的破船,他不得不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邀请!
关这个问题的事由,众所周知,不再繁叙,直接说一下结果。
所谓结果,就是通常所提的:客观理想与主观愿望不对称。也就是:主观能动性,解决不了客观不动性。其中的原由,也不排除通常表述为无可奈何,最终归纳为天意的笼统解释。
其他网友回答:<2>导读:关于《隆中对》的从三分天下到汉室可兴的两步走,按照小编的粗浅理解隆中对就是个三分天下计。而一统江山的的谋略太粗糙且弹性太大可行性不大。什么叫待到“天下有变”?没有明确说明,而且即使有天下有变也不太可行。因为明显的漏洞就是建立在东吴配合自己灭曹后再统一天下,有这样的好事吗?人家东吴配合你灭曹后,再等你来灭自己?那样的东吴的文武的战略眼光也太差了,这不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嘛?所以说按照这个逻辑,诸葛亮的《隆中对》只能保证三分天下而一统江山更像是入世前给皇叔刘备画的一块大饼。
我们来看一下隆中对相关的两个人刘备和卧龙诸葛亮。刘备号称大汉皇叔,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就凭借这个名头和兴复汉室的志向迎来了一切,包括自己结拜的关张以及赵云。
由于刘备没有基础起点太低,所以在赤壁之战前的绝大部分时期内都是以依附诸位诸侯的形式存在。始终处于并不过千,将不过关张。总想找一个机会能够出头,独领一方州牧。所以他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寻找机会。虽然这中间也曾经有机会在徐州、豫州等地牧守一方,但是都被别人打败丢了根据地(徐州是陶谦让的,豫州是曹操给的)。基本上中原诸侯他都投靠过一遍了,如果不是宗室刘表收留估计就无容身之处了。
在刘表这里寄人篱下的情况下,才有机会遵循水镜先生的指点来卧龙岗寻找诸葛亮。通过三顾茅庐的形式,得到了孔明的认可。这才有了隆中对的出炉。
诸葛亮胸怀天下,所谓躬耕于南阳不过是静待时机。胸有锦绣的诸葛亮也不会真正在茅庐隐居一生。当时的天下诸位诸侯已经相对明朗:北方的曹操雄才大略,但是谋臣不少:荀彧、郭嘉、 贾诩、程昱 、荀攸、 董昭 、刘晔、蒋济等等。虽然诸葛亮有才,但是如果前去投效不一定受重用;东吴有张昭、鲁肃、周瑜等都是江东俊杰,也不是很好的投效对象。而荆州的刘表、益州刘璋甚至汉中张鲁都不具备开国的气象。
刘备身为大汉皇叔,有胸怀天下之志。并且此时正处于蛰伏期,身边人才匮乏正是非常好的投效对象。对于此时的刘备来说,三分天下就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更何况兴复汉室了(按照早先的遭遇有块地盘容身就可以了)。所以隆中对真正有可行性的是第一阶段:以荆州为根基联手孙权抗曹。然后取西川、定汉中,与曹操和孙权三分天下。这一阶段有三个核心点:联吴抗曹、夺荆州取西川、定汉中天下三分。
这一阶段确实凸显了诸葛亮对刘表、刘璋、张鲁三个诸侯性格上深刻了解以及宽阔的全局视野。要知道当时刘表还没死、赤壁之战还没有爆发甚至益州的刘璋和刘备都没有联系过。所谓根据目标制定相关策略,以目标为导向正是一个战略大师才可以完成的过程。
荆州的富庶以及刘表的暗弱吸引了各方势力的垂涎,其中统一北方的曹操最想吞并荆州。除此之外还有东吴的孙权,刘备是这三者当中势力最弱。所以当刘表死后曹操大兵南下,诸葛亮才去江东舌战群儒利用江东来作为联手的对象攻抗曹操。实话说除了诸葛亮的谋略,刘备能拿得出手的筹码并不多。在隆中对的第一阶段中,其实东吴起到了为刘备火中取栗的作用。所以在赤壁大战获胜后,刘备趁乱占据了荆州。
一来刘备自己势力弱,二来依照隆中对的策略孙刘两家联盟是大战略所以刘备才向鲁肃承诺是暂借荆州。至此隆中对中第一阶段的第一个关键节点:联吴抗曹,夺荆州顺利完成。接下来就是取西川、定汉中。别看《三国演义》中西川取的是顺理成章,其实这里边多亏了张松。如果没有张松献图,没有张松和法正为内应借口张鲁入侵请求皇叔刘备入川协助的话刘备且得费相当一番功夫。
正是益州的刘璋不听文武的劝阻,坚持邀请皇叔刘备入川共抗张鲁才引狼入室。否则依照西川易守难攻的地形,刘备要想占据西川且得费费脑筋。刘备大喜过望,以庞统为军师统兵入川。虽然中间有过反复和波折(刘璋清醒,庞统被射死),但是在诸葛亮和赵云率领军队增援下还是完美的达到了战略布标-取西川。
如果说隆中对第一阶段的前两个目标还可以智取的话,那么最后一个定汉中则是和曹操真刀真枪的消耗战。在刘备顺利取得西川的时候,曹操也收降了张鲁得陇望蜀。汉中是益州门户,可以说隆中对中第一阶段三分天下能否成功汉中之战非常关键。所以刘备不敢怠慢,几乎发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力量与曹操在汉中展开了长达两年的大战。这场战争几乎耗光了益州多年积攒的财富,男当战女当运才最终战胜了曹操。完美实现隆中对的一节阶段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
无论怎么说,隆中对第一阶段战略构想完美实现,刘备得以在成都建基称帝建立蜀汉政权。拿下汉中以后,刘备集团掌控益州、荆州大部、汉中势力达到巅峰。我们先不说关羽大意失荆州造成战略支点丢失的事,就隆中对第二阶段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更像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如同水中花、井中月一样似乎看得见,可是摸不着。
我们来看一下隆中对的第二阶段: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第二阶段核心点就是联合孙权,在荆益二州安心发展等待天下有变。然后在孙权替蜀汉牵制曹魏的情况下,从东西双向出兵兴汉灭曹。可是在这中间难道卧龙诸葛亮没有考虑东吴的感受吗?
蜀汉灭曹后会放任东吴割据吗?不能吧;东吴放着荆州这把随时可以顺江而下攻打都城建邺的战略支点不管,配合刘备兴复汉室那可能吗?等刘备收拾好曹操后再来收拾自己,没这样的傻子。只要时机成熟,东吴必夺荆州。封闭长江天险,消除自己的威胁。至于天下有变,蜀汉出兵,东吴就不会北伐?如果真有那一天,估计会形成东西并立政权:长江以南,双方都没有机会;长江以北,吴、蜀各凭本事。如下图蓝色划线部分所示:
这要是这样,历史上类似东、西魏或者北齐、北周那样的东西对立局面可能要提前在历史上上演了。
小结:
综上所述,隆中对的第二阶段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很难实现。所以个人觉得隆中对就是一个三国计,而不是一统江山谋略。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对提问者的问题给予肯定!
《隆中对》确实不仅仅是三分天下计,而是一统江山的谋划。在《隆中对》中,有两个问题最重要,一是《隆中对》的核心;二是《隆中对》的步骤。在这篇千古雄文中,诸葛亮指出,要想完成统一天下的谋划,其核心思想就是“联吴抗曹”;具体实施分成三步走,先荆州、次益州,后北伐。
刘备三顾茅庐的真实目的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在刘备的三顾茅庐之下,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由后世《三国志》作者陈寿追记的《隆中对》,成为了见证这一段君臣际遇的佳话。在《隆中对》中,诸葛亮详细阐述了自己给刘备谋划的战略布局,历史的发展虽没有按照诸葛亮的规划进行,但是不能由此否认诸葛亮的战略布局是极其高明的。那么,在三顾茅庐中,刘备是真的对诸葛亮的谋划心悦诚服吗?未必然!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把当时刘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一下,就应该得出刘备在当时需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至于发展,那需要走一步看一步。刘备二十几年血与火的实践证明,生存的要件除了土地和人口,还需要好的谋士,一个好的谋士抵得上十万大军。不然,就以刘备手下的关、张、赵云之勇,哪会沦落到无立锥之地?因此,刘备对于诸葛亮的长期规划,先是眼前一亮、接着心头一跳,但绝不会热血沸腾,理想虽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只能是姑妄听之,而利用诸葛亮的谋略来解决当下的生存问题才是刘备最为看重的。
刘备之所以三顾茅庐,虚心下问,除了其本身具有的良好的作风和诸葛亮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三国演义》语)的名声之外,还有一层更为深刻的、不能明说的含义,那就是诸葛亮的社会关系对于此时的刘备而言确实是太重要了!
刘备从刘表的实际经历得出了一条经验,那就是要想成功,只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刘备来到荆州后,被刘表安置在新野,虽表面上奉为上宾,其实只是作为荆州与曹操之间的一垛防火墙而已。刘表故伎重施,把刘备当成了过去的张绣,不仅如此,刘备还受到了上至刘表下到蔡瑁等广大荆州氏族们的普遍猜忌。刘备虽号称汉室宗亲,但是和刘表这位查有实据的汉室宗亲相比,无论从影响力还是士族支持相比,都是远远不及的,而要想在荆州立足乃至于发展,争取荆州氏族争取是必须有的!
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如他自己所称的布衣,而是大家世族琅琊诸葛氏的一位杰出子弟。汉魏时期北方是政治中心,大家世族都集中于此。可是在南方,在汉朝北方属于第二流大家世族琅琊诸葛氏家族就是一流士族。我们翻开《三国志》就能看出,在三国时期,诸葛氏家族分别在曹魏、蜀汉、孙吴政权中都有杰出的人士在朝为官,有很强的政治势力,而且从诸葛亮自身的联姻中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家族在南方氏族中也有很强的影响力。
荆州的大家世族主要有六家,黄、蒯、蔡、庞、马、习,其中执政派为蒯家(行政)和蔡家(军事),其他几家都属于在野党。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沔南名士,既是黄家的家长,也是荆州士族在野党的领袖人物,还是南郡名士蔡讽的女婿,蔡讽大家可能不熟悉,可是他的儿子蔡瑁相信读者朋友们都熟知。蔡讽的小女儿嫁给了刘表,是诸葛亮的亲姨,刘表是诸葛亮的亲姨父,蔡瑁是诸葛亮的舅舅,刘琦、尤其是刘琮,和诸葛亮是亲姨表兄弟。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氏子弟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家的家长和荆州士族领袖之一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这个庞山民与号称“凤雏”的庞统是堂兄弟。习家呢,因为和庞家有姻亲,所以也能和诸葛亮拉上关系。
马家呢,刘表执政时在政坛上没有大的影响力,可是这个家族有两个特点,一是有钱有粮,二是后起之秀多。说他有钱粮的证据是,在关羽北伐时,马家一家就出军粮八万石;说他后起之秀多,当时在荆州有句歌谣:“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这虽是夸赞马良的,可是也能反映出马氏一门中人才之多。
从诸葛亮的联姻可以看出,他和荆州六大豪族其中的四家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姻亲关系,兼之自身又是一位谋略出众、人品高洁的人物,谁能够得到他,都对自身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因此,刘备三顾茅庐就不仅仅是请一个谋士这么简单的事情了,而是要依靠诸葛亮在荆州士族中发展自己的政治势力,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由此看出,刘备是一位非常有政治眼光的领导。
果然,诸葛亮归附刘备后,刘备的日子好过多了。虽说经历了当阳之败,那是双方实力对比过于悬殊所致。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了荆州的一半土地,这时,诸葛亮的作用才真正发挥出来,士人归附如流。
刘备集团的势力主要分为三派,前期的元老派、中期的荆州派、后期的益州本土派,其中,在诸葛亮治理荆州、益州,乃至于身后掌管蜀汉政权的高级官员中,荆州人士是一股中坚力量,如:庞统、董和、杨仪、费祎、董允、马良、马谡、向宠、向朗、邓方、辅匡、董恢、杨颙、廖化、殷观、黄忠、魏延、傅彤等都是荆州人士。
由此,刘备解决了他最为紧迫的生存问题,下一步就是发展问题了,他会按照《隆中对》中诸葛亮的谋划来布局吗?
刘备真的认可“孙刘联盟”吗?《隆中对》中的精髓就是“联吴抗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给刘备设计的战略布局是要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要与东吴结成联盟,可以斗,但是要斗而不破。这项基本国策对吴蜀两国都适用。可是,在两个政权内部能够真正认识到并且忠实执行地不过诸葛亮和鲁肃两人而已。另外,能够站在这个高度上看问题的还有曹操,在他听说孙刘两家要结亲的时候,吓得连吃饭的筷子都落在了地上。
赤壁之战后,荆州基本上由刘备和孙权瓜分,只有襄阳、樊城等地还掌握在曹魏手中。说起来,曹操也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在明知道南郡大部分在刘备手里的情况下,却偏要把周瑜封为南郡太守,孙权也火上添油,顺势把长沙郡北部剩下的没有被刘备攻取的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四个县封给周瑜作食邑,这就给了周瑜无论从公从私都要夺取荆州的理由。经过反复的争夺,最终双方的分界线划在了南郡巴丘一线(今湖南岳阳),巴丘以东长江两岸都是孙权的领地,巴丘以西,江南归属刘备,江北归属孙权。在此时,孙刘双方虽说在领地的分配上存在争议,但基本上还能保持住联盟的局面,还不至于在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孙权要和刘备联合伐蜀。从双方的势力范围划分来看,孙吴政权的领地是和蜀地连接的,那孙权还为什么要和刘备联合伐蜀呢?其原因就是孙吴政权的疆域虽与蜀地接壤,从陆路进兵是没有问题,可是军需物资 却要通过水路来来运输,这就必须要经过刘备的地盘,如果刘备不同意,孙权是没法进兵的。刘备只要是高兴,可以随时断了孙权的粮道。不出意外的是,刘备拒绝了孙权的提议,孙权见刘备不接受自己的提议,于是派周瑜屯兵夏口,想要强行进兵,刘备派兵封锁江面,派关羽进驻江陵、张飞进驻秭归、诸葛亮进驻南郡、自己进驻潺陵(公安),彻底封死了孙权进军的各条道路,孙权无奈之下只得退兵。
刘备之所以冒着“孙刘联盟”破裂的危险阻挡孙权伐蜀,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刘备已经和法正接上了头,为了取得刘璋的信任,为张松进一步劝谏刘璋迎接自己进川做好铺垫,并且为了自己水陆并进的方便,刘备又命令关羽和张飞攻占了归属于东吴的江陵和秭归,从陆路彻底封死了东吴进兵四川的通路,这才是“孙刘联盟”破裂真正的原因。
本来乱世之中军阀攻取地盘属于正当行为,可是刘备使用诈术,以保护同宗兄弟的名义行自己巧取之实,置孙刘联盟于不顾,为以后的一系列恶果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所谓刘备借荆州之事,只不过是后期孙权袭取关羽的幌子罢了。其实关于荆州势力范围的划分,在赤壁大战后已经基本解决,双方基本上没有异议,正是因为刘备夺取了划分后本属于东吴的江陵和秭归,才使得孙权无论如何也要夺回,才有了日后的荆州之失和关羽之死。
周瑜死后,鲁肃接班,他为了孙刘联盟的大局,力阻孙权不要兴兵夺取荆州,可以采用借的方式把被刘备夺占的地盘借给他,这才有了“借荆州”一说。刘备在诸葛亮的劝阻下,勉强同意。所以,对于东吴方面始终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来指责刘备是有缘由的,而对于刘备而言,得到地盘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借荆州一说在刘备阵营里是不认可的,因为这只不过是为了缓解双方一触即发的战争而采取权宜之计罢了。但是,刘备心中总是不踏实,所以在他伐蜀的时候没有带诸葛亮和关张、赵云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其一、荆州的稳定和恢复,需要依靠诸葛亮在荆州的影响力
其二、面对东吴有可能的进犯,需要关、张、赵云的震慑力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在刘备攻取益州后不久,孙权向刘备索要荆州。在未果后,孙权派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亲自出川到公安坐镇,命令关羽前出益阳,准备与孙权大干一场,孙刘联盟实质上已经破裂!
曹操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率兵进攻汉中张鲁,了解军事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打仗最怕的就是两面作战,无奈之下,刘备只得和孙权进行了荆州的第二次划分,把长沙、江夏、桂阳划给孙权,南郡、零陵、武陵留给自己,算是缓解了一触即发的大战。
这一次的划分不同于第一次,如果说第一次刘备得到荆州大部分的地盘属于自己打下来的,东吴不得不承认的话,那么,第二次的划分纯属于城下之盟,并且东吴方面还很不满意,他们觉得刘备对“孙刘联盟根”本不重视,在需要的时候把它拿出来遮羞,不需要的时候扔在一边,所以双方的裂痕不仅没有随着这次划分而截止,而是越来越大!
我们倒是可以理解刘备,一个孤穷之人,经过三十年的奋斗,终于小有所成,他哪里会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拱手送与他人?就像本文中提到的那样,生存、发展才是他最为看重的,《隆中对》中的战略布局和核心思想只不过是其完成目的的手段而已,这也就是在《三国志》中关于孙刘两家领土之争中少有诸葛亮事迹记载的原因,应该说,刘备在此时已经背离了《隆中对》中的精髓“联吴抗曹”,诸葛亮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说服不了刘备了。
刘备虽然没有把“联吴抗曹”真正当回事,但是,战略格局却按照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判断逐步形成,刘备取荆州、占益州,夺汉中,已经从南北两个方面取得了战略前进基地,所等待的就是“天下有变”了!
荆州失、猇亭败,《隆中对》彻底破产刘备攻取汉中后,其实力已经达到了顶峰,荆州自不必说,那是是老根据地了;益州随着诸葛亮的治理,也逐步稳定下来;南中地区随着刘备任命庲降都督之后,大为缓解了普通民众与豪强酋长们的对立;汉中地区是军事前进基地,随着魏延被任命为汉中太守,也建设的如铜墙铁壁一般。
按照《隆中对》中的设计,如果天下有变,刘备要亲率主力出秦川,可是连接汉中和关中的这九条道路确实是天堑,可谓是步步有险!
马超的归附给刘备集团带来了意外之喜,马超世居陇右,在羌人中有很高的威望,被视为“天威将军”!自古以来,精兵良马皆出西北,以当时刘备的实力,派马超出陇右占据凉州应该不是难事。并且刘备也有占据凉州的考虑,在他敷衍孙权不还荆州的时候,就说过取了凉州就还荆州,以刘备的个性,还荆州不用说是假的,取凉州肯定是提上了工作日程了的。
如果刘备真的攻取了凉州,那么天下不足定也!为什么这么说?请看分析。
其一、壮大骑兵
攻取凉州,可以利用西北的精兵良马,壮大自身的实力,尤其是骑兵。曹魏最擅长的就是骑兵作战,孙吴最为擅长的是水战,刘备手下虽不乏善于指挥骑兵的将领,如赵云、马超,可是蜀马矮小,不利于大规模的骑兵作战,而与曹魏作战,主要是在平原,擅长步兵和山地作战的蜀汉将士就处于下风,而占据凉州后,获得了凉州的士马,就可以缓解这个不利的局面。
其二、道路通畅
刘备要出兵秦川,道路是大问题,位于陕西和汉中之间的这九条通道虽说对蜀汉的防守有利,但是对与曹魏也是如此。如果攻取凉州,占据了大散关、陈仓一线,那么,刘备就可以从陈仓道出兵,平推进兵直至长安,拿下长安不在话下。
其三、粮草充足
从诸葛亮六出祁山功败垂成就可以看出,粮草接济不上是制约诸葛亮进兵的最大问题。如果攻取凉州,继而攻取关中,那么利用凉州、关中富庶的土地来养兵,自然足兵足食。
其四、出兵崤函
从关中出兵,要经过险要的崤函山区,这里地势险要,处处可以设伏。刘备要想进兵,一共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
一是、从关中出发,跨过黄河,走山西。可是山西地区曹操经营多年,攻取不易,就算是拿下山西,也不会直接威胁到洛阳。洛阳当时虽然不是曹魏的政治经济中心,可是却是汉朝的古都,拿下洛阳,象征意义巨大。所以,这条道路只能守,派兵守住黄河浮桥,以防魏军渡河攻击蜀军侧背。
二是,出函谷关,出关后可沿着秦川大路直接攻占洛阳,最为便利。不过,走这条道路就要经过危险的崤函古道,曹军可以处处设伏。这时,关羽的威力就发挥出来了,就像《隆中对》中所说,关羽可从荆州出兵,直取宛、洛,洛阳面临着西、南的两路夹攻,自守尚显不足,哪有能力在崤函山区处处阻击刘备?
三是,出武关,这条道路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因为这条道路通向的是南阳,只能是起到和关羽合军进攻宛、洛的作用。
其五、平分天下
派使者出使东吴,诸葛亮亲自去最好,敲定联合攻曹的计划,许以划江而治,平分天下。这样的话,东吴起兵来牵制曹魏在南方的部队,使其不能北援,如果曹军放弃南方全力北援的话,东吴就可以顺势进兵抢地盘。
正是刘备在内心深处对“孙刘联盟”只是持有一种利用的态度,使得东吴在最紧要的关头捅了关羽一刀,荆州失、关羽死,刘备经营了三十几年才出现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不要过于指责关羽,他有其自身的问题,傲慢、自大、骄狂,确实也给本来就不牢固的“孙刘联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但是主要原因却不在他。试想一下,连老板都不感冒的事情,其手下会照做执行吗?也不要说派其他人,如派赵云来接替关羽镇守荆州,这样的话,就会使关羽后顾无忧,荆州也不会失,关羽也不会死,刘备就不能起兵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动战争,也就不会有“猇亭之战”,刘备也就不会早死。可是这些都是假设,就算是诸葛亮去了,也只能说是不会败的那么惨吧!
荆州的丢失,最得利的并不是孙吴政权,而是曹魏政权,他除去了肘腋之侧的威胁,也使得刘备失去了攻取中原时一个最好的前进基地,因此,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大举伐吴,最终败于猇亭,历史的转机出现在此时!
刘备败退后,并没有回到成都,而是停留在白帝城,孙权听说后,甚惧,遣使请和。(《三国志》语)孙权怕倒未必,担心倒是真的,因为在此时,曹魏军队已经南下,而东吴军队经过猇亭大战后,也是损失惨重,无力再进行一场大战了。刘备又停留在白帝城不走,随时都有再次东下的可能,因此孙权派人来探探刘备的虚实。所谓请和,那就是个面子活,蜀汉政权自家记载的,这件事孙权的传记里就没有记载。
微妙的是之后发生的事,刘备并没有拒绝孙权,而是派太中大夫南阳宗瑋回访,这是刘备已经认识到双方合则两利,分则双败的一个信号。按理说,宗瑋回访后,东吴就不需要再派人来回访了,可是,孙权又派他们的太中大夫郑泉再次回拜,据《江表传》记载:“孙权说,近来得到玄德来书,在书中已经进行了深刻地反省和道歉,并表达了想要重新和好的愿望。”这些都是双方各自的官员们往自家领导脸上贴金,不过反映出了刘备确实是在给孙权的书信中表达了想要重新和好的愿望,这是刘备认识到孙刘联盟重要性的第二个信号。
在孙权派郑泉再次回访时,刘备与其的一番谈话更加反映出了刘备深刻悔悟自己没有理解“联吴抗曹”的意义,笔者把双方谈话简单翻译如下:
刘备:吴王(孙权)为什么不回信,难道是因为他认为我称帝不合适吗?
郑泉:曹操父子欺凌汉帝,曹丕篡位,您是汉室宗亲,不在此时去除国贼,却要自己称帝,于大义有所亏欠,所以吴王没有回信。
其实,孙权之所以不回信,是没法称呼刘备,刘备已经称帝,孙权才是吴王,如果在书信中称呼刘备为汉中王,刘备肯定不会接受,这样就会耽误大事,所以才派郑泉来当面回话。可是,就以郑泉上文中所说的话,是在指责刘备,可是刘备并没有生气,而是与东吴重订盟约,这和刘备伐吴之前拒谏时判若两人,如果不是刘备真正领悟到了《隆中对》中的精髓,他是不会有此举的。
由此,“孙刘联盟”才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从此之后,直至三国归晋,孙刘两家再没有发生过任何一场战争。
其他网友回答:不请自来,我来说说我个人拙见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后面的剧情大伙儿应该都清楚了,刘备与孙权结盟,在赤壁大败曹操,后借得荆州作为据点,入益州,占据蜀地,建立了蜀汉政权,到这儿为止,都与“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一模一样,就差最后一步了,但为何最后偏偏是蜀汉政权最先土崩瓦解,而无力逐鹿中原呢?
个人认为,“隆中对”说好听点是一种战略构想,说难听点也是一种纸上谈兵;没错,刘备的开局的确很顺利,占据兵家重镇荆州,的确有逐鹿中原的资本,但自古成大业,都在于人,无论你的构想版图如何完美,去实现它的永远是人,关羽兵败荆州,最后败走被俘斩首,就是蜀国没落的开端,之后刘备起兵伐吴,带上了举国之力,兵败夷陵,直接将蜀国的老本全赔了进去,那么诸葛亮在构想战略目标时,有没有想过会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故呢?或许有,但不曾想到会是如此的溃败……
只能说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真的很现实,当时,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甚至文化宣传上占据主导地位的都是曹操,就算不出关羽兵败荆州那档子事,也很难与曹操分庭抗礼,更别说图取中原这个梦了,从头到尾的路都只有一条:孙刘联盟;只可惜,关羽兵败荆州的那一笔,真的改变了三国争霸的格局……
其他网友回答:感谢提问。
隆中对的战略思想是刘备取得荆州,以荆州为根据地,进而占据益州,使得天下三分。而统一天下的前提必须是天下有变,派遣大将率领军队北伐中原,进而统一天下。可惜的是曹魏的江山一直很稳固,蜀国也就一直没有机会了。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一统江山需要四个要素:一、占有荆州和益州;二、交好东吴孙权;三、境内要上行下效;四、中原地区有大的动荡。
而这四个条件都没有实现。
早年刘备向孙权借兵攻取荆州,约定占领益州后归还,而刘备在占领益州后显然将这个约定选择性的遗忘了,虽然孙刘是盟军,但这个事在孙权心中永远是个刺。
孙权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收回荆州,甚至搭上了大都督周瑜的命,而东吴这边却以收回荆州为己任。关羽镇守荆州时,吕蒙与陆逊用计让关羽调走了防守东吴的大部分兵力去应对曹魏,吕蒙白衣渡江拿下了荆州,关羽最终败走麦城,并被东吴斩杀,刘备一方也因此丢掉了荆州。
关羽死后,刘备自然要找东吴报复,因此,两大联盟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刘备集结重兵进攻东吴,孙权叫苦不迭,悔不当初。幸好陆逊最后来了个火烧连营,解了东吴之危。虽然最后两大联盟重归于好,但只是表面功夫,早没有了之前赤壁之战时的默契。
而巴蜀境内为并不平静,一方面西南地区的蛮族不服汉族统治,一直试图独立;而另一方面诸葛亮的施政方针倾向于寒门,与士族不对付,因此,蜀国并没能获得士族的心,所以刘备的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
而最后一点,刘备统一天下,需要中原有大的动荡,而直到刘备乃至诸葛亮死时,曹魏统治的中原地区从未有大乱发生。反而是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比蜀国和吴国要好的多。
综上,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提到的反攻中原的几大要素都没有实现,因此《隆中对》的设想一统天下并没有实现。
其他网友回答:<2>荆州失守
诸葛亮没有料到关羽会把荆州丢了,隆中对中的战略是“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荆州所辖七个郡中,刘备集团只占了三个郡:南郡,武陵郡和零陵郡。关羽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北伐曹魏,史书上没有记载其是否像向汉中的刘备请示,笔者认为这么大的军事行动肯定是经过刘备批准的。
建安二十四年春天,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持续两年的汉中战役结束,曹操在刘备已经占据汉中险要的情况下,被迫放弃汉中撤退。仅仅是同年的秋季,关羽率部北伐。请注意隆中对中两路北伐前提是“天下有变。”
什么是天下有变呢,就是北方曹魏出现大规模的动荡或者变故,关羽认为曹操汉中战败,机会来了,曹魏几十万大军在汉中失利,与此同时,刘备在汉中前线不断催促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增兵增粮,益州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汉中战役刘备集团也消耗很大。
隆中对中最重要的外交策略是“外结好孙权,”关羽不注重维护两家关系,甚至孙权派使者为儿子求娶关羽女儿,关羽把使者羞辱了一顿,孙权大怒。关羽北伐襄阳樊城,迟迟未能攻克,连宛城洛阳都没看到,留守荆州后方的糜芳和傅士仁献城投降,关羽北伐部队军心崩溃,被曹操孙权军队联手攻破,兵败身死,关羽北伐的同时,刘备未在汉中有军事行动配合,也没有按照隆中对战略中两路同时北伐。
烂摊子曹操占据着北方中原的大片土地,人口田地最多,况且汉献帝还在他手上,难以撼动。孙氏占据江东已经三世,统治基础稳固。
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这两个庸主,白占了好地盘,这是上天赐给刘备的机会。刘备为收复荆州,又为了给关羽报仇,亲自东征发动夷陵之战,结果又败,代表着隆中对战略的彻底破灭。
如果夷陵之战刘备能打赢,也不图消灭孙权吧,至少可以收复荆州,隆中对的战略构想还是有希望的。但是,刘备战败,损失数万精锐老兵,以及黄权,马良,傅彤等数位优秀将领谋士,数月后,刘备病故于永安,诸葛亮只能接手这个烂摊子。
正如后来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言“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如果曹魏内部没有大的变故,只靠益州一州的力量,难以实现北伐成功,诸葛亮五次北伐已经尽力了。
其他网友回答:《隆中对》只是三分天下策,不是统一之策。所谓联吴灭曹,是把东吴当傻瓜,以为东吴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分兵汉中与荆州,是把有限的兵力分散、削弱了,而且两地相互隔绝,支援困难,实际变成了各自为战。汉中通往关中的通道易守难攻,后勤保障困难,当年韩信的把戏不能重演,刘备取汉中退曹操时,己知诸葛亮纸上谈兵,汉中其路不通,唯有下荆州,灭东吴,变三分为二分,合两家为一家,远比两家便于统一指挥,协调行动。曹操一死,曹魏内部强大的门阀势力势必掘起,自我毁灭是必然的。东吴也是拥有很多门阀势力,唯有蜀汉,没有什么强大的门阀势力。门阀势力的掘起,是导致隋唐以前的南北朝时代,近两百年大分裂、大混乱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隋唐推行了科举制度,以打击、削弱门阀势力。
威海链 » 《隆中对》不是三分天下计,而是一统江山谋,为啥没实现?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