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真实的诸葛亮有几斤几两?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曹操都无法统一三国,何谈诸葛。

魏国都无法统一三国,何谈蜀汉。

真实的诸葛,擅于内政,长于外交,而将才略弱。

非诸葛无能,乃曹魏人才济济,物力丰阜,军力强大。

以区区蜀汉,非偏安一隅,死守苟活,而仍能以攻为守,进取求变,实非易事,真乃诸葛之力也。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诸葛亮是治国的丞相之才,但不是带兵打仗的将军之才。

我们对诸葛亮的了解大多是来自于《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也是神话一般存在的人物,只要诸葛亮出征,那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是不亲自出去,给上几个锦囊,为难时刻,打开一个,保证转危为安。诸葛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我们可以通过他的六出祁山的作战来了解

自刘备223年去世以后,留下了诸葛亮作为辅政大臣来辅佐脑袋曾被摔过的刘禅,诸葛亮经过五年的苦心经营,平定了蜀国的大后方,稳定了政权,如果说现在诸葛亮想要纂位的话,根本不费吹灰之力。但是诸葛亮选择了出征曹魏,匡扶汉室。

第一次出征

公元228年,诸葛亮开始了第一次的北征。此时曹操已经去世8年了,曹丕去世2年了,现在曹魏的当家人是曹睿,就是那个很漂亮的女子甄姬的儿子。我们看下双方交战的实力,曹魏这边是大将张郃,直接听命于曹休,司马懿刚刚平定了孟达的叛乱,此时正在新城,距离两军交战的汉中距离不远。蜀汉这边是诸葛亮、魏延、王平,诸葛亮完成了战争动员,写出了千古名篇《出师表》。可以说这一仗是张郃与诸葛亮的直接对决。

我们看下当时出汉中的进攻路线,从汉中北进,有两个方向四条通道。一个方向是出秦岭入关中。在这个方向上有二条通道:一是出秦岭子午道,进入关中;二是经秦岭褒斜道,出入斜谷,进入关中西部;这二条通道谷长路险,均有栈道,大军行动比较困难。另一个方向是往西经阳平关进入陇山,在这个方向上有二条通道:一是出阳平关,经故道、散关,进入陇东;一是出阳平关,经武都、建威到陇右的祁山出天水。这二条通道道路较远,但略为平坦。当时,魏延提出了一个战略,出子午谷,直接进逼长安,也就是第一个方向。但是被诸葛亮拒绝了,采用了第二个方向。这让后人对诸葛亮产生了怀疑,认为诸葛亮太过于胆小。但是我认为,这不是胆小,是谨慎,如果没有成功的话,蜀汉在第一次北伐之后就会亡国。由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但是没白来,把陇右的上千户居民给带了回来。

第二次出征

第一次北伐结束后,还没来得及休息,到了冬天,诸葛亮又出征了。这次出征是有原因的,重在配合孙吴对曹魏的打击,曹休在对孙吴的征伐中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忿忿而亡。诸葛亮正是抓住曹魏兵力大多集中在东南防线的机会,准备达到全面收服渭水以南的区域。这时诸葛亮写完了《后出师表》,出散关,包围了陈仓。陈仓可是一个重镇,里面是曹魏西南防线的一个重要粮草补给站,这里有一个较为有名的大将在镇守,郝昭,深的曹真的赏识。在这里愣是抵挡住了诸葛亮20多天的攻击,此时,张郃也火速驰援陈仓,诸葛亮被迫退兵。第二次北伐失败。

第三次出征

诸葛亮可谓是劳模,冬天刚结速,就有开始了第三次出征,这次曹魏这边的主将是郭淮,这可是司马懿的心腹大将(后期),论军事才华也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在这次对决中,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很明确,就是荡平汉中的不安势力,为下一次的北伐做战略准备。诸葛亮迅速出兵占据了武都、阴平,也就是四川与甘肃交界处的两个城池。郭淮一看,想要前去救援,没曾想被诸葛亮在斜谷设置了重病,只要郭淮赶出来,斜谷方向就会切断郭淮的后路,这也是郭淮没有敢正面与诸葛亮交手的缘故。第三次北伐取得胜利,还多了两个城池。

第四次出征

公元231年,诸葛亮开始了第四次北伐,在去年,曹真当上了兵马大元帅,司马懿还是老二,本来想给蜀汉点颜色看看,没曾想下雨了,溜达了一圈回来了。我们看下这次主将选手,曹魏司马懿,此次战役的最高指挥官,张郃,作为监军,虽然权力挺大,但是作战的时候还得听司马懿的,郭淮驻守陇西,费曜驻守上邽,魏平驻守祁山。蜀汉还是原班人马,不过此次增加了我们较为熟知的“木牛流马”,也就是说后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也显示了此次的诸葛亮来北伐,并不是来溜达了,而是想取得战略上的胜利,至少达到河南境界,威胁长安和洛阳。而且这次诸葛亮不是单独行动,孙权也开始行动起来,准备一举拿下安徽的合肥,将曹魏的水上势力完全赶出长江流域。北方的柯比能也做好内应,准备取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独立。可以说这次诸葛亮北伐最有希望的一次,诸葛亮直接从武都出兵,直接攻击祁山,这是曹魏的第一道军事防线。司马懿立即从安西进入陇西,第一时间增援祁山防线。郭淮也在陇西将兵力向上邽方向调动,准备随时接应一线,并做好二线的布防工作。诸葛亮一看曹魏大军增援祁山,立即调集主力进攻上邽,谁知郭淮已经完成防守工作。诸葛亮一直就在祁山和上邽之间徘徊,寻找防守破绽。这时候,粮草成了一个大的问题,尽管木牛流马的运输能力较强,但也是架不住几十万大军的消耗,所以争夺春季的小麦又成了军事重点。但是小麦收割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都是一手拿镰刀一手拿盾牌进行收割,中间零星交战过几次,但是司马懿迅速从祁山将兵力往前推进,与郭淮形成了犄角之势,威胁诸葛亮的大军。也是由于刘禅听信了谣言,召回诸葛亮。粮草也已经供给困难,诸葛亮不得已开始退兵。这个时候张郃出现了,率兵开始追击,不幸被诸葛亮的伏兵用箭射死。张郃的死,对于司马懿来说可是个喜讯,自此在西南战区没有比司马懿资格再老、功劳再大的人了,也没有赶在西南战区与司马懿争权叫板的人了。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个大事,曹真去世了,也就是说意味着曹魏能够制约司马懿的人没有了。再看孙权,被满宠一顿胖揍回去了,柯比能被田豫的离间计所败,牵招又打败乌丸各个部落。三路兵马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战果。第四次北伐算是平局吧。

第五次北伐

公元234年,诸葛亮重整行装,开始了第五次北伐,此时距离上次北伐已经过去三年了。这三年来诸葛亮在汉中方向开始屯田生产,操练兵马。司马懿也是修整水渠,储备粮草,以应诸葛亮。这一年三月,汉献帝刘协,也就是后来的山阳公,去世了,蜀国大举哀丧,四月开始全军挂孝出征。这次他们决战的地点在渭河流域。诸葛亮的想法是迅速荡平渭河南侧的曹魏势力,并且乘机度过渭河,孤立陇西,完成对长安的远距离包围。司马懿也看出了诸葛亮的想法,迅速度过渭河,安营扎寨,直接与诸葛亮形成对峙状态。司马懿由于采取龟缩状态,任凭诸葛亮如何挑衅,皆不出来,强攻又攻不下来,只好向西,开始进攻五丈原,这边是谁在这里镇守?郭淮,大家如果还有印象,在第二次北伐的时候,郭淮就负责陇西的军事防备。郭淮至少在陇西经营了十年以上,对于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一眼就看穿,迅速开展布防,诸葛亮们没有占到便宜,只好又重新回到了对峙状态。也就是这一次,成了诸葛亮的绝唱,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汉军回撤,密不发丧。司马懿也因为战功卓越成了曹魏帝国的大司马,开展掌管天下兵权。

为什么说是六出祁山呢?这五次都是诸葛亮主动出击,还有一次是在诸葛亮完成第二次北伐后,曹魏帝国决定给蜀汉点颜色看看,派遣了两路人马,一路由曹休带领,进攻斜谷方向,一路由司马懿带领,进攻汉中方向,结果天连续降大雨,粮草转运困难,诸葛亮也立即出兵斜谷,做好应对准备,迫使曹魏主动退兵。

我们从六次北伐来看,诸葛亮确实是个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当时天下十四个州,蜀汉就占了一个半,虽然秦国李冰父子修了都江堰,使得四川也成了产粮区,但是毕竟区域有限。诸葛亮的六次北伐,先后出动兵力至少有30万人,当时蜀汉的总人口不过百万人。能够完成军事动员部署,完成强大的后勤保障,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这一点就不得不赞叹诸葛亮的治国才能。

但是从六次北伐来看,诸葛亮除了在第二次取得了两个无关轻重的城池外,其他几次都未获得战果,诸葛亮作为主动出击一方,平局既意味着失败。所以说,在面对司马懿的时候,甚至郭淮的时候,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远远不行的。大家还记的马谡吗,马谡也曾经说过,丞相在很多军事问题上,还需要问他。

所以,从六次北伐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诸葛亮是治国能臣,但不是军事干将。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真实的诸葛亮有几斤几两?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被称为智慧的化身,无论是在官方和民间,自古以来以来都备受推崇。在大英百科全书中,称诸葛亮为三国第一军事家、政治家。然而诸葛亮多次北伐,却收效甚微,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病逝五丈原。那么被称为三国历史上第一军事家、政治家的诸葛亮,为什么无法统一三国呢?是他名不副实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呢?我们看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看法是什么。

众寡不侔,攻守异体——蜀魏巨大的实力差距

《三国志》中陈寿分析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时,提到“众寡不侔,攻守异体。”国力弱小的蜀汉仅仅占据西南一州之地,魏国却占据中原九州之地即使蜀汉和东吴联合起来,实力依然不如魏国。荆州失守后,蜀汉实力本来就是最弱小的,夷陵兵败又使得数万精锐损失殆尽,之后南中各郡纷纷反叛,使得本来就虚弱的蜀汉政权雪上加霜。白帝托孤,诸葛亮接手的蜀汉,是一个千疮百孔的蜀汉。虽然经过诸葛亮几年的励精图治,使得蜀汉“军资所出,国已富饶”,然而相对于强大的魏国来说依旧是“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诸葛亮每次北伐举国之力不过“步卒数万,长驱祁山”,而魏国仅仅在西线就部署了不下二十万大军。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避之。

兵圣孙武认为军队要达到敌人的十倍才能实施围歼,达到敌人的五倍才能主动进攻。然而诸葛亮却以不到敌人一半的兵力去主动进攻“据牢城,拥精锐”的敌人,这取胜的几率可以说是很渺茫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诸葛亮再强的军事才能也无法抵消国力的鸿沟,更何况曹魏的郭淮、司马懿等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呢?因此,诸葛亮北伐实际上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人会说了,既然诸葛亮几乎无法战胜强大的曹魏,为啥还要不自量力的北伐?答案很简单,北伐不一定会成功,不北伐一定会等死。与其坐困益州等死,还不如北伐争取那一线生机呢。

所与对敌,或值人杰——诸葛亮面对的对手空前强大

《三国志》中陈寿分析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时,提到“所与对敌,或值人杰。”曹魏可谓人才济济,拥有众多顶尖谋士与武将。诸葛亮北伐时遇到的的主要对手,郭淮、司马懿、张郃、曹真等人,都是曹魏数一数二的军事家。因此,诸葛亮面对的对手空前强大。有人会说这怪诸葛亮不能发现人才,但是魏国人口是蜀汉的数倍,假设人才出现的几率相同,魏国人才是蜀汉的数倍不是很正常么?诸葛亮虽然军事才能很强,但是他的对手军事才能也不弱呀。尤其是他最后两次北伐的主要对手司马懿,那可是一个很恐怖的存在。

据统计,司马懿军事上胜率接近100%。唯一一次失败就是卤城之战败给了诸葛亮。这样一个恐怖的存在拥有十五万精锐,却固守不战,面对诸葛亮的女衣嘲讽也以千里请战回避决战,就算韩信再世,面对司马懿的乌龟战法,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司马懿当初打孟达、打公孙渊、打诸葛恪、打王凌的时候可谓主动出击,兵贵神速,用兵如神。然而面对诸葛亮却只能靠一个守字,利用魏国的国力优势拖死诸葛亮,不正烘托出了诸葛亮强大的军事才能么?

卧龙出山,冢虎胆寒!诸葛亮面对的对手还不止司马懿,是魏国整个军事家集团!最后一次北伐时,诸葛亮西向五丈原,意图断绝陇道,从而退可将陇山以西划入蜀汉版图,进可逼迫司马懿与之正面战场决战。原本司马懿都要上当了,没有部署防线。然而郭淮却提醒了司马懿,司马懿赶紧派遣郭淮去镇守北原,阻止诸葛亮,这才让诸葛亮计失。其实这也体现了国力差距,假如给诸葛亮魏国那么多军队,司马懿能守得住么?

综述,诸葛亮不能统一三国,并非他徒有虚名,而是蜀魏国力差距导致的。






其他网友回答:

成绩在哪儿摆着,无论治理蜀国或是军事成就,诸葛亮交出的都是一张平庸的答卷,怎可能统一三国?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只是刘备手下的一个文臣而已,他统一不了三国不是很正常吗?

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都是主公,哪一个又统一了三国?

主公都统一不了,凭什么让一个实力最弱的臣子去统一三国呢?

诸葛亮几斤几两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是千年的名相。

你黑诸葛亮,诸葛亮就不是英雄了吗?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想怎么样欺负魏国就怎么样欺负魏国,高兴了就去魏国旅游旅游,抢抢粮,杀杀人,迁走一些百姓。

曹操去汉中旅游,牙都让人家魏延给打掉了,诸葛亮旅游甘肃省,陕西省,坐着小车想来就来想回去就回去,是魏国人太好客,舍不得打诸葛亮吗?

人家诸葛亮用一州的兵力,都可以把拥有九州之地的魏国打得龟缩不出,有这几斤几两就相当不错了。

还黑诸葛亮……要是诸葛亮占了九州之地,去打蜀国,都不用打,用鞋底板抽,都把蜀国那点儿人马给抽死了。

你一天呱呱呱的,黑这个黑那个的,也不知你是哗众取宠?还是在这儿(喜鹊跳舞……)?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时期,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士族统治替代贵族统治,所以历史的发展后来是以司马家族为代表的士族统一了三国,诸葛亮在蜀国实行是法家寒族政治,是打压当地士族的,但仍摆平不了,蜀国的士族在邓艾攻蜀时,在内反水了蜀国,所以蜀国的统治最不稳定,再加上蜀国偏安一隅,国力最弱,在三国中是最先灭亡的,自保都难,谈何统一三国呢?

其他网友回答:

你的提法!夲身就门外汉!!!三国分立,是大势至!呆定的铁律《隆中对中有分折》!天时曹占,地理吴占,人和刘备占!这是天意!!神仙来了也是如此!怎么懒到堵葛亮息的夲事!你真痞!!后魏灭蜀,东吴!也是天意!曹操雄才大略!表现了天时机会!与诸葛亮以无半点关系!你是不是专黑圣贤的那类人!!!

标签: 诸葛亮 几斤几两 三国 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