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资理应与教学质量挂勾,绝不能教好教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那将影响教学质量,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但至于怎样量化指标,衡量优劣,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也是困挠教学多年而始终无标准答案的难题。
教学不同于工厂生产产品,工人付出多大力气,生产多少产品,有产品价值,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公平合理,有多大付出,就有多大回报。而教学却无法计算出你有多大付出,就会产生出多大成效。有时,教师整个学期,废寝忘食,兢兢业业,期末考试不见得就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这其中有多种因素,不能完全归咎于老师。学生本身素质的高与低,各班学生的差异,以及学生之间进步的大与小,接受知识点的快与慢,考试时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都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所在。
目前,教师工资一般是按学历、教龄、职称等硬件这种显性的指标为依据,而绩效工资这种隐性软件指标则很难体现老师的实际工作能力,这就需要职能部门加大力度,不断量化、细化,科学研判,尽最大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合法,使大家心平气和,心服口服为教学工作不断地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多更快地培育祖国的花朵和优秀人才!
其他网友回答:教师的工资是教师劳动付出的报酬,是教师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只要教师付出了相应的劳动,就要得到相应的工资,所以教师的工资不能与教学质量挂钩。
教学质量是教师的劳动效果。同样在做教育教学工作,有的教师教学质量高,有的教师教学质量低,就应当在工资报酬中有所体现。为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育部从2014年开始,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这部分工资由当地教育部门根据学校督导评估结果,统一发放到学校,由学校根据教师的工作绩效发放,这部分工资要与教学质量挂钩。
绩效工资如果发放?如何与教学质量挂钩?这成了各地学校的一大难题,其中的焦点是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最终的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以此为依据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似乎没有疑义。但教学质量的形成有许多复杂原因,比如生源,比如分班,比如班级管理,如果以最终的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排名来评价教师的质量,似乎又不太公平。
对此,前段时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教育质量观,不得以中高考成绩或者升学率来片面地评价学校、校长、教师。此外,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包括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以及学前教育幼儿园的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将明确评价导向、评价办法。期待评价办法尽快出台,为基层学校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公平发放绩效工资指明方向。
很高兴回答这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关于教师工资,这个问题义提出丁一个新的角度,与教学质量挂勾,至此,我们再加上与教龄挂钩,与职称挂钩,与积效挂钩,有了许多挂钩法。这样议来议去,主要的意见重点却落实在工资差距和分配不均上,陷入了教师内部的争论和撕裂,在外人看起来,教师的工资待遇不是在偏低上,而是在分配不均上。比如对于能否评上副高的呼声是最高的,但论者往往着重在揭露个别教师的投机钻营和对评上副高者以偏概全的批判以及对职称拉开的工资差距的痛心疾首,甚至赌咒发誓。
笔者并不否认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加以批评匡正的必要,但是这样的喧宾夺主,掩盖了主要矛盾,即教师长期以来工资偏低并且已经与飞速发展的经济极不相称的地步的事实,从而延缓了社会对这一问题产生的危害性的认知与认同。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与待遇问题有害无益。
回到本题,所谓与教学质量挂钩,这个质量既无法量化又无法界定,即使被你或者用分数之类量化出来,不合理暂且不说,在一般的学校里,是你一人之功么?如果不是,你又如何区分出别人之功而加以分解?须知所谓质量,是在整个教学的合力之下产生的,更何况这个质量还有即时与长效、显性与隐性许多方面,又如何界定而加以区分?
另外,主科与副科也只是一种区分,而不是仅仅说明哪科重要与不重要。音体美等虽属副科,但却是音体美专才的基础培养,不重要么?
所谓挂钩,这个钩都是挂在教师所处地区的经济之上,只有这个钩挂稳了,才能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期偏低和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根本问题,舍此别无他法。如何挂稳,与当地公务员相比较是既是执行《教师法》,又能确保教师工资不落伍的根本方法,在这个意义上,教育部的督查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英明之举。
根本问题解决了,相信教师内部的差距不均也可迎刃而解。
其他网友回答:可以挂勾,但教学质量的内涵要搞清楚,不能仅仅凭考试成绩挂勾!学生的考试成绩仅仅是学习的一个部分,真正的教学质量包括三个部分,一知识的获取,二能力的提高,三如何做人。恰恰有些老师,为了自已的功利心,只抓考分!
其他网友回答:教学质量的一个体系,不单仅仅是分数,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多方面,尤其是中小学生,是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候,如果光重视智育,可能会造成学生畸形发展。但其他几方面考核量化难度较大,需要耗费相当多人力物力。这就造成部分学校以学生成绩作为考核依据,既不科学,也不从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何况,学校每个班级学生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千差万别,碰到智商总体比较好的可能就易出成绩,差一点就困难,所以每年分班的时候,就存在教师挑班带的现象,这样对待教师也不够公平。所以以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绩效是很不科学的。提高教学工作的根本是提高教师敬业精神和教师业务素养,以及学校科学管理水平!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邀请。我的回答是这个不好考量。理由如下:1、学校里教师很多,各科教师的教学质量不好评定,主课语数外,理化生,副课政史地,音体美,有的可以通过中考高考统考成绩来评定,有的没有,比如音乐课,(有的学校还开有心理辅导,劳动课等)教学质量用什么来衡量判断?2、学校教师中还有一部分人是行政人员,比如校长,门卫(我曾经待过的一个学校,门卫的职称是一级教师),总务管理,实验管理,图书管理,通通都是教师,他们没有参与教学,质量更谈不上。3、教学质量这个概念本身也很模糊,分数高就是质量好?如果只按照这个来发工资奖金,很多老师怕是要失德了,首先要驱赶差下生,其次要偷题漏题,更甚偷改成绩(这些事情我都遇见过,这还仅仅只为学期末的一个小小奖项),毕竟,面对利益,人性是禁不住考验的,教师也是普通人。4、如果不按照分数来衡量质量,那么评定的标准就太多了,更加不好把握,也会造成更多的不公平。综上,按教学质量来发教师工资是个伪命题。
以上是我的个人浅见,欢迎探讨。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应当与教学质量挂钩,如绩效工资。这实际是奖励性工资,但这都不是工资的全部。教师的工资构成应该体现普惠性、职业性、历史性、激励性等,所以就有基础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10%及其它各种津贴、奖补工资等。当然,这样的工资构成是历史的产物,尚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与教育教学挂钩的部分,应当在健全评价方式的前提下,占比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劳动分配原则。
其他网友回答:<2>教师工资早就与教学质量挂钩了。题主可能对教师工资的组成不了解,我们先来看看教师工资的组成:1、岗位工资;2、薪级工资;3、绩效工资;农村教师还会有边远山区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
岗位工资也就是职称工资,这项工资与教学质量没有多大的关系, 一般都是高职称享受高工资,低职称享受低工资。
薪级工资,也就是工龄工资,与教学质量没有关系,教了多少年就享受多少年的薪级待遇,一般工作年限长的教师工龄工资高,初入职的青年教师工龄低。
边远山区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与教学质量也没有挂钩,在农村边远地区任教的教师都可以获得此项补贴;同样,乡镇工作补贴也与教学质量没有多大关系,只要在乡镇学校工作,都可以享受。
真正与教学质量挂钩的是绩效工资。
据百度百科介绍,教师绩效工资是根据教师的教学效率而发放的工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绩效工资又分为甚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而与教学质量挂钩的是奖励性绩效工资,
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应重点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实际贡献,包括:教育教学成果、课时津贴等。
题主的出发点应该是认为教师工资与教学质量挂钩,会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从我县目前绩效工资的实施来看,虽然说与教学成绩挂钩了,但钩得不紧、不严,有相当多的学校,并没有真正按照指导意见去实施,有的学校在分配时,注重工作量,且领导们的工作量更高一些,导致不公平;也有的学校,是吃大锅饭,绩效工作来了,你得你自己的,我得我自己的,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涉。
只是这样做,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反而加大了学校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应该挂钩,但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案,两位老师,一位带好班,一位带差班,咋评价,这得综合考虑,普通班永远考不过火箭班。
威海链 » 教师工资是不是应当与教学质量挂勾?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