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射不主皮,力不同科”是什么意思?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如果纠缠于《论语》中某一句话怎么理解,那么永远是隔靴搔痒。孔子毕生要做而未尽的事业是"克己复礼"。对一切不符合周礼的人和事都要议论一番。下面这句也是:

子曰:“射不主皮①,为力不同科②

,古之道也。”(《八佾篇第三·第

十六章》)

射也是一种礼。《仪礼·乡射礼》:“礼射不主皮”。朱熹《论语集注》:“《记》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在春末期,兼并战争剧烈,比箭复又崇尚贯革。孔子自然看不惯,为维护周礼之古、武王之道,故力主力“射不主皮”。这亦是一种发思古之幽情。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射箭么,射中了就可以了。干嘛要把那张皮也射穿呢? 古人可不是这样,各人能力不同 ,何必逞强好胜!

①射不主皮:皮代表箭靶子。古时行射礼时,用布做成箭靶子,叫做侯。在布靶中心贴一兽皮叫做鹄。射不主皮,意谓比箭时以中的为主,而不以贯穿皮革为主。②为:读去声,因为。科:等级。谓各人的力气大小不等。

其他网友回答:

原文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翻译成白话就是,看一个人的射艺,主要不在于他是否能射穿箭靶,因为每个人的力量不同的缘故,这是从古以来的规矩。

朱熹《论语集注》解释说:“射不主皮,乡射礼文。为力不同科,孔子解礼之意如此也。皮,革也,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所谓鹄也。科,等也。古者射以观德,但主于中,而不主于贯革,盖以人之力有强弱,不同等也。记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正谓此也。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杨氏曰:‘中可以学而能,力不可以强而至。圣人言古之道,所以正今之失。’”

射箭是古代“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的一艺。古代乡射礼共射三次,第二次以射穿皮质的箭靶为主,故称“主皮”。《仪礼·乡射礼》认为“射不主皮”才符合古之礼仪。如汉代的郑玄解释说:“礼射,谓以礼乐射也,大射、宾射、燕射是矣。不主皮者,贵其容体比於礼,其节比於乐,不待中为备也。”按照以上朱熹的解释,主皮是“贯革之射”,也就是说要用箭把皮革贯穿;不主皮就是只看射箭中与不中,而不看是否贯穿皮革。朱熹进一步认为,孔子之意是要射以观德,能否贯穿皮革与个人力量有关,而与德性无关,因此贯革之射不值得鼓励。

所以,表面上这句话是关于射箭的讨论,但本质上是关于尚德还是尚力的讨论,不主皮缘于儒家一贯主张的尚德,而贯革之射却是尚力,在儒家看来自然不值得提倡。

其他网友回答: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不主皮:皮,代指箭靶。古代箭靶叫“侯”,用布或皮做成,中心画着猛兽等。

孔子此处讲的射不是军事上的射,而是练习礼乐的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不以穿破皮侯为主。

这是因为每个射箭人的力气不一样,因而力度也不一样。

练习射箭,主要是要看你射的准不准。

如果你力气很小,但射到了靶心,也算是水平高。

如果你力气很大,但没有射到靶心,虽然把箭靶子那个皮射破了,也不能算是好成绩。

我想古人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战场上,你射箭的目的是射中敌人的要害,这样可以一招致命。

如果你力气倒是很大,但是连人也没射到,那又有什么用呢?

其他网友回答:

原文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

“皮”:代指箭靶。古代箭靶用布和皮做成,中间画着猛兽。

“为”:因为。

“同科”:同等,同级。

"射不主皮"的意思是,射箭不是以贯穿靶子上的皮革为目的的。

“为力不同科”的意思是,因为射准和力量的比试不是同一个等级的科目。这句的翻译也有人是这样翻译的:因为每个人的力气大小不同。

“古之道也”:这是古时候的规则啊。

这整句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比射箭,比射的准就好,箭头贯穿皮革并不是比射箭的目的,那是比赛力气的范围了,因为每个人的力气都不一样,这是古时候的规则啊。

孔子说这句话是有所指的。

孔子用射礼来启发学生如何保持君子之间的争斗。但是,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这种文明的君子之争,变了味道,变得野蛮了。

那时,人们比射箭,已经不是比谁能射得准了,而是比谁能把箭靶的皮革射穿了。这样就偏离了射箭的本质要求,而是比谁的力气大了,比力气大,应该是去比举重而不是比射箭啊。

孔子认为这种变化不是好的,射箭比贯穿皮革,并不是射箭的本来的目的,反应的是社会精神力的下降,是社会风气变得野蛮的折射。

孔子对学生说这句话时,心里该是有些隐忧的,周礼不在,兵戎将起吧。

其他网友回答:

选自子衍师父的《论语学释》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师:“射不主皮”啥意思?

无余:不穿透皮。

师: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的皮。“为力不同科”呢?

无余:用力的大小不一样。射箭的方向不偏差就行了。

师:直译不错,那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众论无果。)

师:意思很简单嘛。前一段正在说礼这一段又说射箭,射箭也是礼的一种,叫射礼。礼的重点在于礼到。箭射到靶心是不是到了?至于说能做到多少是能力问题。俗话说“礼轻情义重”,孔子云“礼,与其奢也宁俭”。所以礼不在于多么奢华,在于到。射箭也是一样,在于命中靶心,不在于穿透靶子。礼的核心是什么?核心是“心”啊,心若在,礼就在,心到礼就到了。所以礼佛心中要有佛,不在于形式的复杂程度。心中有佛,佛即在。

无余:那为啥加个“古之道也”?

不带: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师:没有“至今”的意思啊,你们总是喜欢臆造。古,直译是上古,上古就是源头,“古之道也”在佛教称为“法尔如是”,意思是本来如此。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其实孔子说“射不主皮,力不同科"是指射箭主要是看有没有射中靶子,而不必在意有没有射穿,因为射手的力气有大小。孔子教育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心尽力,不要太看重结果。因为各人的力气有大小,能力不同、只要一絲不苟,不要心不在焉、问心无愧就行了。也是希望大家互相娱乐、贵在参与。我认为射箭更是一种技术活,应该比技术、看谁准,而不应比蛮力。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佾篇》,原文为: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皮”,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朱熹的注释是“皮,革也,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所谓鹄也”,意思就是把一块布它挂起来,作为箭靶子后面的背景,叫射侯。当中用兽皮做为靶心,这叫目的,这个目的也叫鹄。“主皮”,就是穿透箭靶子的意思。

“科”,就是等级的意思。

本章的译文是这样的,孔子说:“射箭,并不在于能不能射穿箭靶子,因为每个人的力量大小不同,这是自古以来射礼的规矩啊!”

古时君子都要习所谓的“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射箭属于其中一种。通过练习这些技艺可以达到帮助君子修养品德的目的。关于射礼的“古之道”的由来,朱熹引用了《礼记》中的文字,“记曰:‘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就是说过去射箭也是讲力度的,也就是“贯革之射”,这是以杀伤敌人为目的的。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后,解散军队,并举行了郊外的射礼,从此不在提倡以杀人为目标的“贯革之射”,射箭更多的开始体现技艺和礼仪了。

《论语集注》中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进行了评价,注释到“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这是说到孔子所处的时代,周朝已经衰落了,礼崩乐坏,诸侯争霸,重启兵锋。又开始提倡以杀人为目的的“贯革之射”,也就是把原有的射礼丢弃了,所以孔子非常的感慨。

其他网友回答:

《论语》中第三篇<八佾>中第16句: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该篇实际上是孔子在其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与学生、社会各色人等探讨礼、礼仪、礼乐、诗礼、祭礼、社礼、宗庙礼仪等的态度与观点。

射是六艺之一,在此篇中仅表达以对射的态度。看似与此篇探讨的有些不搭。

这其实是在以“射”这种大家都熟悉的艺来做类比礼注重的是什么,由于当时的年代正值春秋战国时期,射是很普遍的一个技艺,可是人们都晓得,由于人先天禀赋、后天的条件,所以不是每个人都很有力气,有的人手无缚鸡之力,他能在需要的时候敢于去射已经不容易了,就不要求他射的结果如何。关键是有那颗发自真诚的心。

那么礼也是同样的,不重在形式,重在发自内心的礼,而不是表面上、形式上很有礼的样子,内心是敷衍走过场,尽管表面上看是很有礼的样子,但是内心却是不真诚的也是违背礼的精神的,“礼”假使外在形式上、表面上做的不够好,其那颗努力尽心的向礼的诚敬的心是符合礼的精神的。

这句看似在谈射,其实是在说礼注重的是真修养是发自内心融入骨髓的礼,不是演戏做给别人看的,不是心口不一,不是人前背后判若两人,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我个人对礼的修养程度是力大、力小,就如射一样,是伪装不了的,你力气小尽力大家也能体谅,不伪装,想把他人当傻子,这是违背道的,也就是违背人心的,你伪装早晚会漏出狐狸尾巴的,所以孔子在这里提了“射不主皮”,尽力了做不到是你力量不够谁都能体谅,走过场表面应付谁都不是傻子一定也都知道,礼需要的是射不主皮的真诚尽力,而不是应付走过场。

其他网友回答:

射不主皮”的意思是:射箭不是以贯穿靶子上的皮革为主要目的。

而“为力不同科“的意思是:其用力的方式(即射准)与比赛力量是属于不同科目的。君子习学射艺,射成为一种礼,在周礼中不仅仅是承担“尚武”的功能,其实也是一种《大学》中所倡导的“知止”的训练,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样才符号“礼乐之治”的理想,而非蛮力之争。

但在礼崩乐坏时代,社会的风气开始被破坏,人们更崇尚的已经不是那种在准头之间的毫厘之争中所显示的优雅,而是更膜拜于看谁有蛮力将皮革射穿。孔子不觉这种变化是好的,他向学生指出这藏于背后的礼及道的不同。

他提醒学生,古之道其实是“射不主皮”的。《礼记》中记载:“武王克商,散军郊射,而贯革之射息。”也就是说,从历史上来看,商纣无道之时,人们在射上也是崇尚”贯革“蛮力的;但在武王克商之后,整个社会又恢复到“射不主皮”的自然的射艺的本来状态。可见“射”求“贯革”,不仅是失去了“射”本来的目的,也是社会精神力下降,风气逐渐变得野蛮的折射。而“射不主皮”才不失社会文明。就像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射箭比赛,也是比准而不是以此去竞赛蛮力的。

朱熹对此点评道:“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这个解释可说是言简意赅,切近实际的。

其他网友回答:

问题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原文如下: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译文】孔子说:“比箭,不一定要穿破箭靶子,因为各人的气力大小不一样,这是古时的规矩。”

【注释】射不主皮—“皮”代表箭靶子。古代箭靶子叫“侯”,有用布做的,也有用皮做的。当中画着各种猛兽或别的东西,最中心的又叫做“正”或者“鹄”。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应该是演习礼乐的射,而不是军中的武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不以穿破皮侯与否为主。《仪礼乡射礼》云,“礼射不主皮”,盖本此。

注明:本文内容来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若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标签: 力不同科 孔子 意思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