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是醍醐灌顶般的感觉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什么是顿悟

古时候的祖师讲言下顿悟,然后坐拟而去。大家怎么理解这句话?他言下顿悟,即便是明心见性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时候才是证道了,不需要人指导了,他自己会用功了,已经降服的烦恼,驾驭了身口意。这个时候真正的上了高速公路,直接看到了目标,奔向目标,必须要把目标拿到手和他融为一体,这个时候才可以说回到了源头,不需要修了。刚开始所谓的明心见性的还要继续修,这个时候你才不会迷失方向,因为明心见性了以后,八识心田的种子会彻底地翻腾出来,只有你在这个见性的时候猛修,行菩萨道,才能够彻底的把八识心田里面的种子完全取代掉,进行一个重新的大整合。过去的祖师们通常见性了以后就会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在一个地方一待就是数年,必须等到自己的功夫成片成势,经得起任何考验,尤其是在逆境中,能一直朗朗向前,就相当于我们手机信号一样,无论是在房间里还是在山洞里,任何时候都不被环境干扰!这个时候他才会出来,真正地行菩萨道,这个时候才可以说不需要修了。

如何才能顿悟

其实修行的路上是分次第也是有统筹的。所谓的一悟永悟,十地顿超他指的是到了相当高的层次,已经超越了方法,基本功都做足了,身心都超越了。见到佛性以后才谈得上一悟顿悟,一超永超。在没有见到自性之前,他还是有次第的。比如早期还必须要修资粮道,也就是资粮位。什么叫做资粮位?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些资本,你当老师要有做老师的资本,你做父亲母亲要有做父母亲的资本,做任何一件事情,你首先就谈到要有资本,也就是内因和外因。条件具不具备,你具备了才能够做,条件不具备的,我们就要创造条件。那么修佛它也是要八个层次,八个层次其实都是我们人为的去创造的,资粮道他首先就是第一位。古人讲修行要具备法财侣地,这些都是属于资粮道。你的福报够的话,你的法财侣地资粮道很快就具足了。当他没有办法具足的情况下怎么办?你也要出去行愿,要创造各种因缘。当人家认可你这个人了,龙天护法、内因和外因都慢慢向你靠拢,就会支持你。你有了一些最基本的资粮道以后,还要再加行。什么叫做加行?就是还要多储备一份力量。你不能够说是做事只有具备了一份力量,要具备两份力量。相当于我们开车一样,有四个轮子,为什么还有一个备用胎,其实备用胎就是我们修学路上的加行道。

因为在修行的途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做事当中说的,要有一个预备方案,你不能够只是有一个方案,否则的话,在修行途中出现了意外,你只有一个方案。那怎么做呢?其实我们功夫不具备,就是因为你的资粮不具备,加行做的不具备,基本功做得不够,基本功可以说它不是完全靠你悟性,它完全是要靠人为的,靠努力来的。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雪山苦行六年,他突然顿悟,这个顿悟它不是说没有因缘的情况下就会顿悟,因为它前面已经苦行了六年,各种因缘都具足了,需要一个很巧妙的机缘,突然内外贯通,他就大彻大悟了。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所努力的,就是创造各种因缘和条件,当他具足的时候你就见到了,你见到并不一定能获得这个东西。通常这个见到我们说明心见性,这只是说明你以后不会偏离主方向。红尘尽管还有诱惑,但是不会因为诱惑而放弃。追求到了,因为你已经看到道了,已经摆在了你面前,红尘中的各种诱惑,只是从你面前闪一下子,你知道哪个究竟哪个不究竟,这个时候你肯定会去追求这个究竟的。不会因为红尘的诱惑把这个究竟的给放弃掉。你见到这个东西以后,你才知道如何去获取它,才能够把自己的禅定功夫做扎实。其实在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需要定力。

其他网友回答:

顿悟!悟道!醒悟!这几个含义应该是差不多的。有句话叫悟后起修,渐修渐悟。顿悟,和大彻大悟相差甚远。大彻大悟也是因修行而来的,不是无缘无故的就大彻大悟了。醍醐灌顶算不上,但只要悟道后是会有感觉的,如果你有一天悟道顿悟了,你自己就明白啦,不再需要问别人这样的问题了。甚至所有人说得教理和理论对不对你应该是知道的。若果要找些词来形容,那跟身轻体健,身心快乐,无有烦恼。就像一个病人大病初愈。就像一个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顿时又精神抖擞。像是一直矫情埋怨的人居然能发现生活特别美好,处处都是生机。像相见恨晚。悟道后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很多困难和波折等待着。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好,我是海天玄宇。我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顿悟是一种状态,是分层次和境界的。可以说就是醍醐灌顶的感觉,却又不仅仅是如此的感觉,要远超这个感觉,是一种秒不可言的境界。可以这么说醍醐灌顶是顿悟后的一种感觉,不过顿悟后的感觉不仅仅是醍醐灌顶这么简单。

我们先来看看顿悟和醍醐灌顶的两个佛家词汇的含义。

顿悟是中土禅宗用语,顿悟是禅宗的一个法门,相对于渐悟法门,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当然这不是唯一途径,顿悟更主要的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

醍醐灌顶是佛教用语,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一种宗教仪轨。后变成汉语成语,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佛教从本质上来说追究的是人和宇宙本身的原理和奥秘的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佛是一种智慧和慈悲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境界。探讨的是哲学的本原问题,譬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修真学问。顿悟可以找各种禅头而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明心见性”。这里我就不谈论禅宗里的渐修方法和原理。只简单的说说顿悟。打个比方:譬如顿悟就是入学考试,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等诸如此类。所以顿悟不是修炼的终结,往往是一个修真的开始。比如五祖传授慧能大师《金刚经》里的无字真经。慧能法师顿悟真义,但六祖要经历十五年的修行才完成自我圆融通顺的完善境界。我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达到一定层次都会有这种感觉,这叫从慧而悟。不是顿悟。真正的顿悟是要由定而慧而悟的,哪怕只是那么一刹那的禅定,就足够了。那是一种无想的境界,是欢喜和舒适的体验。一切都清清楚楚。世界清朗,廓然寂静。顿悟落脚点在学生身上。醍醐灌顶是高人也包括法师,行善巧方便之法门引导弟子开悟。迷则师度,悟则自度。落脚点主要在老师身上。

知识越丰富,越深厚,功夫越精深(譬如禅定一天左右),那么他顿悟的层次就越高。每个人是不同的。境界是无限的追求。

夜深有幸遇到此题,语句潦草,万勿见怪,有缘关注,多情转发,真诚点赞,手有余香。佛家讲究有缘人,什么是有缘人呢?就是有情之人,那么有情之人要做什么人呢?不欺之人。愿天下苍生皆为不欺之人。









其他网友回答:

形容词,本来就是夸張的说法。修行是不容易的,修行是渐进的,悟道一点功力提升一点,功不到是悟不到的,顿悟开窍顿开不是什么一下子全顿悟道了。什么醍醐灌顶之说,只是无我无它的境界轻松状态,贵在入静抱一。只是悟道功到增添点信心而已。有些是小说成语乱用。比如:恍然大悟。醍醐灌顶。俗家没修行是不会明白的。

其他网友回答:

1、佛教北传后,因为各种因缘和合,在中国过去近2000多年里,发展出了汉传佛教。其中禅宗是很大一个支派。禅宗的兴盛有很复杂的原因,包括当时的整个汉民族的主要文化状态,以及士大夫阶层的认知特点。而顿悟是禅宗很重要的修行过程。

顿悟不是修行的终极,只是过程。不恰当的比喻,类似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但是,能不能大学毕业,另当别论。

2、佛教修行,是要了生死,那么按照八正道来修,戒定慧,一样不能少。禅宗当然是从慧的角度来修,但不要忘了,不管怎么修,是要从正念正见入手。

因为民间传说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把禅宗的顿悟,简单化,模式化了。以为顿悟后,就成道、成佛了。

顿悟是非常特殊的修行方法,基本的成果,明心见性;效果与禅定中,也就是四禅八定中的初禅是类似的。心能定住,心能放下,心外无物,亦无心无我。这个境界,其实有很多共法法门也能修。

但这个题目问的不是很恰当,因为醍醐灌顶本来就是来形容顿悟的。

禅宗到了明末,就有很大流弊,就是我们常说的口头禅。大家都会套路了,都会打机锋了。真正成果的少了。


我个人不赞成在这个时代用顿悟的方式来入初禅定,很简单,现代人思想太复杂;现代社会各种看法太多。而且每种看法,都有非常深的基础。要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下,正念正见来修慧,并顿悟,不退转,再进一步修行,难度太大了。不过每个人的根器不一样,如果有上师辅导,也可以。

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直接禅定修行。从20分钟开始,慢慢增加。有了积累,还是有机会成果的。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可以肯定的回答:不是!顿悟和醍醐灌顶,虽然都有明白了的意思,但两者所适用的语言环境和其想要所表达出的那种感受完全是不一样的!

一、顿悟:从刚开始的百思不得其解,到最终突然发现问题的关键、并找到了突破口,从而瞬间得以解惑;一般都是自己独自冥思苦想出来的,其过程相对比较漫长些。

案例1:释迦牟尼年轻的时候,因看见了老人、病人和死人,然后就一直被人类的生老病死等问题深深困扰;为寻求众生脱离生死轮回之苦的真谛,他选择了出家,最终在一颗菩提树下苦苦参悟佛道,历经七七四十九天,突然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当然这个故事有许多版本,但无论是那个版本,说的都是顿悟的意境。

案例2:曾国藩早期为官时,过于清高,做事锋芒毕露,为此一再碰壁。因父亲病逝曾国藩回家丁忧,期间又由于皇帝的不信任被剥夺了兵权,其志未展的他极度痛苦,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边思索处处碰壁的原因,一边苦读老庄著作;终于有一天在道德经中悟出了入仕的道理,再次出山的他一改常态,官场中无人不拜,无信不回;以忍道行之,谦恭有礼对待整个长沙官场,从而化解了自己及湘军建功立业的屏障,仕途也开始顺畅起来。这种历经思索突然得以领悟的境界就是顿悟。

二、醍醐灌顶 :指自己的困惑,因受人点拨而得以豁然开朗,有一种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感觉,瞬间自己变得清晰了、明白了的感觉。

案例1:当年刘备带着关张二弟,东征西讨,却总是寄人篱下;空有一腔热血却抑郁不得志,后来三顾茅庐,听诸葛亮话说天下大势,规划三国鼎立蓝图,刘备听完以后大喜,不禁连连拱手称谢:“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这种感觉才是醍醐灌顶。

案例2:孔子的学生遇一个绿衣人,绿衣人问一年有几季?学生回答有四季,绿衣人却坚持只有三季;二人争执不下,向孔子问答案,孔子看了一下绿衣人,也说一年是三季;大惑不解的学生待绿衣人走后问孔子,结果孔子一语点破:‘’绿衣人其实是一只蚂蚱,春天出生,秋天就死了,他都没有见过冬天,你就是和他争吵一天也说服不了他‘’,学生立刻就醒悟了,这同样也是醍醐灌顶的感觉。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语言丰富多彩,在不同的前提条件和环境下,都能找到最贴切的词语来表达,读完这篇文章的你,是顿悟了?还是醍醐灌顶了呢?哈哈……

其他网友回答:

"顿悟″的感觉,"醍醐灌顶"的感觉?谁能有资格有能力描述回答?"醍醐灌顶般的感觉",题主领受过吗?好象是领受过,有体验,不然不這样发问。如果有人回答,是的,顿悟就是那种醍醐灌顶般的感觉。或者有人回答,不是的,与醍醐灌顶的感觉不一样。事实上這个问题会出现不统一的答案,关键是你何以判断正误对错?一个无解的问题,只是游戏而已。

我现在介入這个问题,按我的思维逻辑必须先问一句,"醍醐灌顶″是什么感觉?你别管我有沒有"顿悟"的感觉。事实上,你也沒有过"醍醐灌顶般的感觉″,我也说不清"顿悟″的感觉。即便是一个真有了感觉的人,把自己的感觉传达给没有同类感觉的人,可能吗?说说而已,连捕风捉影都谈不上。其实修行的路上,讨论丶强解不到位的名相,都是无益有害的戏论。

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时,曾应邀参与一次法会辩论,出过一句精彩的见道语,把各方都折服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佛传法的目的意义,为一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尘说刹说,诱使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第一步是"开悟",打开觉性。凡夫凭何因缘而得开悟?佛语教言,对机的法典,闻丶思丶修,信丶解丶行丶证。

上根利智,一闻千悟。如六祖慧能,听闻五祖讲《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這叫"顿悟",一悟到顶,不在路上,无修亦无证,悟明心性,见性成佛。接着就给五祖交验"博士论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這个"顿悟",即是彻悟。说到這里,你应明白,這不是得点受用,有点感觉,轻安自在,所能比拟的。

说"悟″,有解悟,有证悟。修行路上,信解行证,唯证乃知,有解无行不能证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前面说了,"顿悟″,那是成佛的境界,那不是某个层次上的感觉,非上根利器不行。所谓"渐悟″,实是"渐修″丶"分证″。六祖的"顿悟",与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突然开悟是一个档次。两个人的示现目的不一样,一个要修行十二年,一个是一遇机缘,一闻便悟。

其他网友回答:

我现只知道人,生命立开肉体会以另外一种型式成在。宇宙是被无型力量掌控着。人类到现在了解宇宙或地球太少太少,而且自己给自己加上了禁笸宙 ̄迷信。要解放思想,接收宇宙中一切能量,你就会打开一扇天窗,认识就会上一台阶。至于大彻大悟!?现没那个层次,就不知什么认知,更说不清是什么情况。只有等到那一刻你才知知。

其他网友回答:

区别与一个是两个字,一个是四个字

其他网友回答:

顿悟?感觉是.不似神仙胜似神仙。

标签: 醍醐灌顶 顿悟 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