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现今社会行得通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永远是不妄为又无所不为的。老子“道”的这一原则是“无为”的,就是“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

“无为”和“无不为”看起来似乎相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只是“无为”是前提,“无不为”就是结果。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妄为,不乱做,也就是不要按个人的意愿,个人的心计去做,而是要按照自然法则来做。也就是按人的自然生存规律运动变化来做。就是现在有句话叫“人性化”来管理。

“无不为”是指没有什么不能做,没有什么不去做,也没有什么做不成的。“道”是无为的,结果什么都“为”了。也就是只要你不妄为,乱为,什么事都可以做到成。

现在社会是经济发展时代,也是自主创业时代,大小企业和公司层出不穷。老子提出的“无为”,确实有很大的现实管理指导意义。重在几点如下:

一,可以推动人性化管理,更加服人心。员工会自然而然地,自觉自愿地,全心全意地工作。按“无为”来管理,结果就会使员工“自化”,“自正”。形成团结一致的工作作风,这样才能激发出无穷的业绩。

二,规章制度过于严格,使员工增加压力而起反作用,不会自觉地工作。原因就是违背了天道规律,是出于老板个人意愿所为,等于把人控制起来了,员工们的自觉工作的积极性就会发挥不出来。做老板应注意规章制度也要按自然规律来定。

三,建立老板和员工和谐关糸。这样一来,员工也自愿提供自己的最大能力帮助老板谋求发展献计献策。有利于企业单位发展。员工的自我能力,自我潜能也会充分的调动起来。比管理者用强硬手段,用法律法规约束,指责限制员工的作用要大得多。

总而言之,老子提出的“无为”,实际上是“无所不为”,是“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老板员工都是人,所以这个管理之道,就是按人在世上客观存在的求生存的心愿来管理(认识这句话很重要)。老板和员工的自我价值就会得到体现,得到实现,这样的管理一定会成功。

其他网友回答:

所谓,治大国如煎小鲜!

煎小鲜不能频繁地翻动,频繁翻动则小鲜破碎。治理国家也是如此,政令频繁,就会令世人无所适从,朝令夕改只能让世人疲于奔命,而如此还对整个社会没有任何的益处。

所以,老子喜欢无为,无为而治也也曾在中国历史上取得过许多辉煌的王朝。

无为不是永远的无为,是俟机而为,适时而为!在政令需要局部调整之时,尽可能进行局部调整,只有在政令有太多不合时宜的时候,才进行大的调整,或是完全更新政令!

无为而治在今天同样是一个优秀的治世思维,只不过,这种无为需要加进动态,适时的思维方式!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提出的“无为”是针对“有为”而言的,在古代一般指帝王、君主而言,“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任其自然发展而不去干涉他们,这样对许多事情就不会有悖于自然,有悖于人民了。

“无为而为”是通过“无为”的方式达到“有为”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许多事情,我们只能顺其自然而不去阻拦干涉,任其自作自息,自生自灭,自由发展个性,通过“无为”的方式达到“有为”的效果。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用大篇幅解释无为,无为二字可承载宇宙世界,是对道德的最好解释。无为用,研发新事物。有为利,按照新研发出的事物推广使用,利国利民。无,可解释为需求,为,可解释成做为,做为做事解决需求。无不为,需求什么就发展做为解决什么,促使社会发展进步。有人认为,无为,是不作为顺其自然。特错,自然不须人为,人为必须打破自然改造自然。任其自然泛滥,人就别想活啦。不耕种遍地荒凉,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怎么就扭不过弯呢?这是圣人治理大政方针,重中之重。

修炼反意就不多说啦。颠倒颠。也得必备有足够的财富。少吃无穿的修什么?能清静下来吗?只是进入状态意念上的虚无,无,为减意念上的精神负担。

其他网友回答:

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老子点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思想,意思是,道只是按照自然规律在运行,它沒有什么目标要达到,也沒有什么目的要追寻,所以道是无为的。但是道能化生天地万物,任何事物如果违背道的规律便不能生存,所以道又是无不为的。

实际上,无为无不为的思想,在《道德经》中是贯穿始终的。对于治国理政,老子一向秉持无为无不为的辩证观。在第二十二章中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既统一又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理论是完全吻合的。又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Zhang)。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大概的意思是,不固执己见,才能做到兼听则明;不自以为是,才能彰显真理;不夸耀自己,才能成就功业;不仗恃一己之力,才能领导大众。正因为(圣人)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沒有人和他相争,所以才能平安祥和地治理天下。这段话也很好地诠释了无为无不为的道理。在第二十四章,老子又从反面強调,"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可以看出,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思想,绝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广纳歧见,兼听则明,经过深思熟虑,遵循自然法则,才能有所作为,不可头脑发热,妄自蛮干,从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的《道德经》是他一生最后仅留给我们的著作。私下感到,《道德经》就是作为两种情况的经典书籍。一种是作为大智慧者,给统领社会者看的书;一种是作为长者、长辈,留给后世晚辈、小辈学习、琢磨研究的经典。

老子《道德经》中“无为”的思想,应该是不能做、不要做违背“道”、违背“德”的事。《道德经》中“道”与“德”是相互影响、制约与促进的关系,其符合“道”的规范的行为就是有“德”的行为,与之相应,只有有“德”的行为,才能算是符合“道”的行为。而“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不符合“道”与“德”的事情。

“无为”的思想,要求统领社会者和晚辈年轻人,不要去做违背《道德经》中“道”、“德”的事情,当然对现今社会,极具指导意义。正常的,“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即人类正常的心理,是强者会欺压、剥削、侵犯、占有弱者的利益。但是,“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天道是去强来补弱。

如果“人之道”不符合“天之道”的要求,那么社会就会出现问题。“无为”的主要体现,就是要不违“天道”,不背“道”、“德”。因此,老子“无为”的思想,对现在社会各层次的人,在做人做事的指导意义,都是非常明显的。

其他网友回答:

无为就是无不为。学会文武艺然后全忘掉,来什么事就用什么事对应。就如武林高手拳法修为样样精通,了然于胸,没有设定的哪个套路。你打什么拳,我接什么招。就如禅宗说的:物来则应,应物无方,过去不留。

在现实中,作为个人的修养,可以当成目标去努力。至于社会管理,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资信太发达了,谁比谁知道的少不了多少,全是思想家,理论家。这样就形成了个体就是一个独立单元的社会形态,这种状态最大的问题就是先自己再推展人文情怀。那就要讲规矩,必须符合规定的条条框框,这样,社会才会更有序。

其他网友回答:

无为而治,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就是“不干预”,不折腾,或者叫做“简政放权”,,也可以理解成“减税放权”。

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统治者们看的,“无为”当然也是说给统治者们听的。秦始皇二世而终以后,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大行“黄老之道”,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国力迅速得到恢复。

唐朝初年,李唐王朝更是将老子看做了自己的祖宗,自李世明到武则天基本上都是奉行了“不折腾”,对饱受战乱之苦的民众免除赋役,很快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现在也是如此,政府不断减税,不仅仅企业减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不断上调,“五险一金”不断合并而且下调,这些不都是无为而治的例证吗?

老百姓办事难,门难进,脸难看现在也有了极大的改观。“一站式服务”、网上办理等等措施都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也方便了群众。这不也是无为而治的结果吗?

各种诸如证明“我还活着”之类的奇葩证明被严令取消,各种收费项目,审查环节也大幅压缩,“评奖”活动,“达标”检查也逐渐减少——政府回归到“服务”的功能。

无独有偶,不光是老子的故乡推行无为而治,大洋彼岸的美国川普政府也是老子的粉丝——小政府,即政府不干预或者尽量少干预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

减税是川普政府无为而治的标志性符号;川普喊话美联储不要加息是另类的无为而治;推翻奥巴马强制性的医保方案,也是反对政府干预应该有民众自己选择。

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实现强国梦。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无为而治”,《道德经》是原文是这样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可见“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上层管理者自身做好表率了,百姓上行下效自然就会安定守法。同时国家对下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社会集体本身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达到一种自然的平衡。这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治国方针。

《金刚经》中也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正因“无为”,才能无所不为,才能应机对治,好似水无形却能随器成任意形,而像桌子等有形有相的,它不可能再成为另一种形像了。所以佛家强调修行修自身,“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自己做到了,做好榜样了,周围的人看见了自然就会仿效,自己改变了,周围的人也就跟着改变了。我们称为“福人居福地”,这也是另一种“无为而治”。只是相对来说,佛家连“治”的这个心最后也会去掉的。所以佛家只讲“无为”,而不讲“治”。只这个“治”字,也是有为之法。

所以“无为而治”用最简单的话讲就是要想让别人按你的标准去做到,就不去特意要求别人怎么做,而是自己先做到,自己做好榜样做好表率。别人慢慢也就跟着做到了。所以“无为而治”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无论哪个社会,都是非常行得通的治国安帮的好方法,也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学问。

其他网友回答:

问: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现今社会用的通吗?

要回答此问,先得简单的了解下老子乃何许人也?

老子姓李名耳,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其名横贯古今,其著作享誉全球。道教学派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其核心精华,用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

其“无为”之意: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而现今有时也将“无为”理解为:

道家消极的处世态度和哲学思想。意思是不主动地有所作为,听任自然发展变化。

但记得我读老子《道德经》除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其中记得最深的就是下句: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其大意是:学问这门功夫,要靠一点一点的积累,每天多学一些,经验知识就更丰富一些。修道也即修为,却是每天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放弃了杂乱无章的东西,心胸自然更加开阔,眼界将更加明亮。做人做事将更加拿得起,放得下。以至于像取天下这样的大事,其实也成了小事,所以说:“无为而无不为”。其虚其实,辨证而统一。

回到现今社会,如果能正确的理解老子的“无为”,“有为”。在该舍的时候舍,该得的时候自然得。用道家的思想修身养性,宽以待人,和谐相处,既使不足以达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境界与作为,但作为普通人用出世的态度,处理入世的事物。我想这世界也许会更加和平,人与人之间将更加和谐。

所以理解了无为!老子的思想在现今社会也将有他更深的意境!

你说呢?





标签: 无为 老子 指导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