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总是以自己的出发点来观照万物?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我们可能最了解的人就是自己,而且大部分人都会有自我中心的现象。英国文学家萨克雷曾经说过:“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

这句话说明,外界事物在人们眼中的形象源于人自身的表现,人总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来观照万事万物的。下面这三个心理学效应将能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

第一个是知觉锐化效应,说的是价值观对人的知觉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感知事物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但总的来说都与个人的既有价值观有关。如果人们的价值观在知觉对象前已经形成,或者说已经被激活,那么这种价值观就会在知觉的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第二个效应是视网膜效应。以自身状况为核心,在感受中将事物某方面的情形加以夸大。有句俗语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平常的人看到一段绳子不会有什么感觉,但被蛇腰果的人就会觉得特别恐惧,这是因为自己曾经有过受害的经历,所以对相关事物就会特别敏感。

第三个效应是虚假一致偏差。人们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常常以自身的体验为衡量的标准,认为他人的情形与自己的感受是相同的,自己的情况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往往在很多时候,这种设想只是一种主观的臆断,是违背真实的。对于这种心理偏差,是因为人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考虑问题,把自我的感受看成是看待问题的标准,在这个情况下,也就不会从更多的他人视角来看待事情了。

其他网友回答:

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很多时候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很严重。自私心很重,烦恼心很重,嗔恨心很重,嫉妒心很重。所以就会导致一切都会按照自己的出发点来观照万物。总是真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缠绕。

我们对自己所要求的东西太多了,贪婪的心里始终不能从根本上去除,对自己不如意不称心的事情,心里就生烦恼,厌恶反感等情绪。如果我们不去调伏我们自己的内心,事事都以自己利益为中心,长此以往下去,将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我们要深知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我们要拥有平常心才能明白人心深处的本性柔软,要懂得支配人的感性,要懂得触发人的理性。纷扰喧嚣的红尘,心更要简单明约,懂得享受,懂得生活。世态本就炎凉,无需去迎合;人情多有冷暖,勿去在意是非。荣辱与成败,不足为耻,可耻的正是自己的软弱,不敢去面对。心要抬高,而不是心高冷眼看一切;眼要看远,不是目中无人看不见眼前。

人生,要努力得到的不是呼风唤雨的能力,而是淡看风云的胸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淡才能放得下。背负太多,就会活得很累,放下即是解脱。淡看人生荣辱得失,一切均如过眼烟云,去留无痕,这才是淡定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本是一次时光旅程,只有月白风清的淡定,才有了人淡如菊的从容。

其他网友回答:

道理很简单,客观存在被不同的人认知,所得到的主观意识当然会有所不同。于是,不同的主观意识反作用于客观存在,当然,也就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关照世间万物了。那么,什么是人们主观意识的差异呢?因为,每个人的本性不同,文化素养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利益着力点不同等等思维概念的多维性,就决定了人们各自独特的思维角度。俗话说,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时,人们的信息闭塞,许多事物是没有标准的,科学局限,认识不足,没别的参照物,只能以自己为出发点。正如人类的婴儿时期,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观照世界。人类在不成熟时期会认为人类是宇宙万物之主,地球是中心,都围着地球转。比如,婴儿时期还没有客体意识,如果玩具不在自己眼前,就认为玩具消失了一样。

无论是古代还是新生儿,他们对任何一个新生的事物都一样,没有前者留下的经验,只能靠摸索,先必以自我为出发点,试着让外界适应自己,然后从各种不适中摸索经验,延宕反复,经过无数失败和教训,朝规律靠近。掌握规律后,会自然放弃这种原始思维。

另一种原因是个体的自我中心论,很多人是因为缺乏合理的教育和适当引导,导致自己没有意识自己的自我中心,从小在自己的内心没有规矩和标尺去衡量自己的行为,然后也没有人教他这些规矩和行为,或许有人会教,就像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一样,但是我们接受的教育,大多是重视外在形式,而忽略内心体验。

自我中心观点,又被认为是源于自私,心智不成熟的个体会以自己为中心,别人都得围着他转。自己的利益高于别人。

人类发展到再高级时代,也总会有自欺欺人的人,包括自欺者和欺人者。

自欺者,因受利益诱惑或意识蛊惑,遮心蔽智,以想当然和自我暗示的形式形成自欺,然后再以同样的形式示于外界,就是自以为并不是欺人的欺人。

综上,人们以自己为出发点来衡量万物,一是因为自己的认知中缺乏参照物,一是因为自己不愿意接受其他的标准。前者通过学习和累积可以改善,后者就很难改变自己的想法了,需要做一次彻底的认知升级。

欢迎关注开火车的老湿机

其他网友回答:

人总以自己的出发点观照万物,是因为人的自我心太重了,以自己为中心考虑事物、观察事物、判断事物,是轮回的根本原因之一。

修行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也就脱离生死、不再轮回了!

其他网友回答:

人人的学识不同,处在的环境不同。看问题的眼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自以为是!有句话叫,哪个人前不风流?再者,人都是在社会生活,接触的事物,大小不同,观点不同。人都是有私欲的动物,看问题都是先已后人!先私后公!所以,都是以自己出发点处理问题。除非圣贤者而何?

其他网友回答:

唉,我来回答你,复制一个故事。

人难自知,自古如此。

太一天神出生千余日时,一日突到其师尊身前,言说道,人虽有目,仍难自视全身,水可现影,更难定其形影,众人皆以你为智,你能否助太一全视己身?其师尊笑答曰无以相助。太一又道,智尊知万物之情状,何不告之于太一?

智尊道,子所能知者,形也,所不能感者,意也,人因有目,而执于形,人因有意,而迷于念。执迷之下,难悉知悉感。   

太一有所思,取智尊之水器,盛水置平台,水静而形现。复问智尊曰,此水无目,可不执于形,此水无意,可不迷于念,然水中我影,何以依旧稀稀不明。   

智尊轻言是以答,万物以无己,而明它他物之身意,万物以不存,而显他物之正形,此水清静,得显他物之身意,然因存之自身之内,而难现他物之正形。   

故,目清心虚则无障,离我留位则无碍,无障无碍者,位无极之地,处圣人之事,流于四方,滋化万物,不与诸物相为害。

欢迎关注我们。说道家文化——讲原理,传播武当武术——授功夫。

其他网友回答:

从诞生伊始,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感知都来源于自身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或者说,联系)。通过通过小手触摸到母亲的脸,通过耳朵听到母亲的呼喊,通过眼睛看到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个体最初的参照物便是自己。

我是谁?我是妈妈的孩子,我是爸爸的女儿,我是班级里的同学......

随着社会化的深入,个体的心理自我开始成长,我们开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认知。

“自己→他人”的认知规律,决定了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的必然。


但我们不能说人生来就自私,

自私是指个体面临自己利益与对方冲突时,会不计对方损失,以满足自己利益为主。

自私也是相对于他人而出现的概念。

一个婴儿拿走了本来要给姐姐吃的东西,他能算自私吗?

当然,随着社会化的深入,随着对他人、对社会的认知的提升,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巨大的损失但仍然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那就是自私。


也有人,时常将他人的利益考虑在第一位,除了基因的较小影响之外,这都是后天社会化的结果。

图盘来源: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人自以为是,孤傲自负,服这个词,不是谁都能做到,人与人攀比心,嫉妒心,野心,生活态度,情趣都不同,什么都是自私的,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这是年轻人的心态,偏执狭隘认为无所谓,我就是对的,没有人愿意像个罪人一样,总是找自己的毛病。

其他网友回答:

人类认知(其实可以将之扩展为所有智慧生物的认知)都有两个前定的局限。一个是“存在形态”的局限,另一个是认知可能的局限。

举个例子,对于井底之蛙而言,“那口井”以及青蛙感官知觉可能的延伸就是其存在范畴的局限,另外,生物的存在形态具有质能特定意义的具体性和范畴性。“宇宙和本质意义上的存在”其质能模式无论在形式的广度、样态的多样以及其相应的时空形态以及延展所呈现出来的本质和深刻都绝非生物存在形态的范畴和形式特定所能涵盖。青蛙甚而人类都只是基于这种“本质的宇宙意义上的存在形态”的狭隘局部和形式特定而存在,而这种存在形态和本质意义上的“前定差异”正是形成人类认知因而具有“井底之蛙”局限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人类除了必须在如此特定和狭隘的存在形态的局部展开其认知和了解自然和宇宙的步伐的时候,还必须面对着自身在感官知觉可能上的局限,我们能看多远?能看多久?如何看?基于哪种视角?又选择何种观念性的立场同样决定了我们的认知以及认知的成果,在这个意义上,这类感官知觉可能的局限以及相应的思维取向和立场的差异,是所谓“认识论”的范畴。也正是所谓“盲人摸象”的原因和结果。

“井底之蛙”的现实反映了“人类认知可能”的问题。

“盲人摸象”的状态呈现出“人类认知如何可能”的困局。

讨论人类认知的可能以及如何可能其实是关乎认识论甚而整个人类思维成果的现实性、实用性以及本质性(人类认知是否反映宇宙存在的真理和本质)的根本性问题。

基于井底之蛙和盲人摸象的前定局限获得的思维成果在宇宙以及存在本质的层面具有怎样程度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这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分歧同样是巨大的。

了解了背景之后,回答问题就简单了。

不管人类认知的成果是否具有存在意义上的准确性和本质性。人类认知的可能都首先也只能“无奈地”、“无可选择地”是拟人的,基于人的存在形态(即便是局限的)以及人的感官知觉(即便同样是局限的)开始、展开并形成相应的认知观念和体系的,这显然并不圆满,但必须、也只能如此。

毕竟,人类不是上帝,我们并不拥有上帝视角,也更不可能拥有一如上帝一般的感知洞察力!

标签: 观照 出发点 万物 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