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道可道,非常道",就
讲得干脆利落。为什么要加
个也字,弄得文皱皱的就说
明很有学问?
这不一样的意思吗?
常即恒,恒即常。有什么不同?
何必多此一举。
真是吃饱了撑,没事干!
从上下句关系看是否定"可道”,如加"也"就变成肯定句式了。所以应无也。
其他网友回答:目前《道德经》有两种,道可道和道可道也,哪一种是正确的?广为流传的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现在又出现一种: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这两种哪一种是正确的,或者最接近老子思想的?
关于出土新的《道德经》,这条资讯之前也有看过。至于说两种道德经,哪一种是正确的,我个人觉得对一个学习《道德经》的人来讲,是无关大碍的,关键在于你学习《道德经》到了哪个层次。
我之所以表达这种无关大碍的观点,是记得很早以前有看过一个佛教的故事,跟你的提问有点关联。那个故事大意上是讲:有一个佛陀,一天经过一座青山的时候,发现在青山之中佛光弥漫,于是他感到好奇就迈入青山中,发现一个比丘尼坐在屋边口诵“南无阿(发“阿”音)弥陀佛”不停。佛陀看她对佛虔诚,就想点化一下她。于是他上行对比丘尼说道:“你的这句佛号应该念作南无阿(发“e”音,平声)弥陀佛“。随后,他即离开了。后来,佛陀再次经过这座青山的时候,发现青山中的佛光不增反减,突然领悟到比丘尼心中有佛,口中的发音其实并不重要。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一颗虔诚的心是最为重要的。而《道德经》它本身就是一本讲述悟道的书籍。书籍本身只是一种引导的作用,真正的还是在于人种对道的虔诚和探究之心。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其他网友回答:<2>字的方面,第二种正确。断句方面,没一个正确。
《道德经》原文就是“恒”。这是在汉代,为了避讳,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硬把“恒”改成了“常”。
你读著作,当然应该读原文。改为“非常”肯定不靠谱啊。因在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的古汉语里,压根就不存在“非常”这个词。
如果你照着被文字狱蹂躏过的改文去读、去理解,能理解得了?那不骗鬼呢吗?
既然春秋时期的古汉语里压根不存在“非常”,所以什么“道可道,非常道”显而易见是傻子才会去信的解读法了。其实,断句这种事,只要参考另外一个版本的《道德经》就很容易理解了。比如《道德经·昆仑仙本》。
《道德经·昆仑仙本》其实也是被夸张的,说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也是骗鬼。因为《昆仑仙本》里有些字是宋元时期才创出来的,两千多年前还不存在的字,《昆仑仙本》是怎么写出来的?所以说,昆仑山上的牛鼻子也不是好东西,上坟烧报纸——糊弄鬼。
但是它的断句好歹比错误版的《道德经》靠谱,是这样的:
道可恒道,非常恒道;名可恒名,非常恒名。
德可恒德,非常恒德;衡可恒衡,非常恒衡。
无名而名,天地之始;有名而名,万物之母。
无衡而衡,尊德之初;有衡而衡,万道之父。
《道德经》到底应该怎么断句?其实也很简单,我早就介绍过了。——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道,指事物的本质,名,指事物的表象,两者是一个整体,统称为“道”。
所以老子才在后文中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件事物诞生,人接触到它,认识它、了解它,会初步给它下一个定义,并且认可这个定义,就是“可”;
但是,人的思维观念是会进步的。在人进步以后,会在新的思维观念基础上再次去厘定那事物,推翻前论,重新定义,这就是“非”。
也就是说,老子将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称为“道”,这也是人类认识和了解世界惟一的正途。
比如,古代的天圆地方观念,这就是人类对世界最初的“可”;之后出现了地心说,天圆地方就变成了“非”,地心说变成了新的“可”;后来人类观念又进步了,有了日心说,于是地心说又变成了“非”,日心说成了新的“可”;然后又知道了银河系,日心说又变成了“非”,而银河系论成了“可”。
这就是“可”“非”的重复交替、不断循环,而且这个模式是“恒”的,永远都是这样,不可逆的。因此,又说“大道无形”“大道无情”,这就是世界最基础的规律啊。
——之后,下文就有了“无,名天地始;有,名天地母”。
“名”是一切事物外在的表象,当你不了解某事物的时候,你只能从“名”也就是其外在表象开始了解。
无,是事物虽然存在,但人不知道,这也是一切事物最原始的状态;有,是人已经知道了事物的存在,于是,围绕着这件事物,会诞生出无数种可能,所以它是“母”。
——再之后,“恒无,欲观其妙;恒有,欲观其徼”。
恒无——世界上永远有很多事是人类未曾了解的,只有不停探寻,才能发现这些新事物;恒有——世上的事物永远有无数种可能,也只有一直不停地探寻,才能发现事物有什么变化,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老子认为,老子这老家伙还是很有头脑的,看道理看得很透彻,不愧是个哲学家,除了有点秃顶以外没别的毛病。只可惜后世很多人误读《道德经》,不仅没能学会老子看透的道理,还偏偏学会了他老人家的秃顶,不得不说世界真特么奇妙啊。
其他网友回答:韩非子一书中有解老,喻老两篇文章,是解读老子思想的,韩非子所处战国时期也是离老子较近的时代,道可道也接近原版。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也是道可道也。
其他网友回答:都不是,因古时没有标点符号,所以也留下非常的弊端,
应该是:道可,道非,常道,解释为:一,合理的说法,二,不合理的说法,三,也合理也不合理的说法,这就合乎一而再,再而三的道德经思想,中华文化从来没有对与错,只有合理不合理的说法,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应关令尹喜之求,写下《道德经》,这是最正宗的原件;史却无有其下落的记载,尹喜把它怎么样了?我们只能想象推断了。尹喜得之,或沾沾自喜,无不四处炫耀;因为老子在当时是连孔子都趋往请教之人,可谓名声斐然;因此,尹喜得宝,慕名前来借阅一睹并传抄者必众,你抄我抄,漏字错字也就难免;而有的人以抄本为源再抄,就更难免以讹传讹了;所以,世见版本不一,就在必然之中了。或另一可能就是,尹喜得老子所赐之文的消息走漏,而被盗丢失也难说,而盗者藏匿原件,抄个膺品出来胡弄于世也难说;因为今已无法证明流行于世的版本就是老子的真迹。
正因为此,我们见到世上流传的版本就有多种,帛书本、竹简本,都不统一,甚至出现甲、乙本,这就很难判断谁真谁假了。考古出土,并不一定年代越久的就一定真,因为出土的也可能就是抄本入葬。抄本非原件,就难说无錯。即使现在真挖掘出了尹喜原件,又如何就证明它就是老子所写?现在越以为与流行本不相一致者就是真本,就越是一种心理暗示的结果,感觉是。一个用“恒”用“也”,一个没有,就凭之判断为老子真文,因为不讳帝名书“恒”就真于用“常”者,古无标点用“也”就真于不用“也”者,于是肯定结论前者是真迹,后者不是,又似乎显得太过容易草率。我们今日所见,或许都是抄本之后,原件或早已毁亡,这又未必没有可能。
好在流行的《道德经》依然让人辨识不透其文之奥,就当老子原文去琢磨也好,反正还没透彻其意,以之研究下去也总有所获,何必求真迹?真件或早已毁而不存在了,或我们现在所阅的就是真迹;都说不清楚。为之纠缠正确与否,又有多少意义呢?一定要等到寻出所谓真迹原件,再开读吗?何况真迹真的现世,又如何断定它就是真迹呢?
其他网友回答:两者是一回事,无非后者用“也”字断句了,更明确一些。前者更简明,当然也容易断错句子。但是两者印证了“道可道,非常道”的断句是正确的。其它的断句解读都是师心自用了。
对应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就是道可道之,但可道的皆非常道。争论的只是这个“可道”的“道”是“说或者称之为”的意思,还是别的什么意思了。结合后一句可名来说,可名就是“称之为”的意思了,所以“可道”是另一个意思。
可道就是将“道”这个名词动词化,因为现代汉语里面“道”的动词用法第一个就是“说、讲”等,一般就这么认为了。可惜从“名可名”的用法来说,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应该是“遵循”之类的意思,如果我们将“道”解释为“规律”或者“经验”,那么后面这个“道”字就是遵循或者参考借鉴之类的意思啊。
而且从人类最基本的精神活动来说,一个就是经验,一个就是名相。我们从小长大,获得的经验用语言没法说清楚,但是我们一辈子可能都在运用。再就是从小到大学的知识,除了规律公式定律架构等等这些东西外,就是名称定义这类概括确定对象的工具。我们最基本的精神活动是不是只有这两类?
所以道德经一开始就直指人心,告诉我们,我们一生所倚仗的两个能力,可道和可名都不是“常(恒)道”,不是那个不变的“道”。一切经验或者规律都是有例外、有限制、有变异的。因此,要找到这个道,就要不受“名”(也就是语言思想)的干扰,不受“欲”(内在偏见)的干扰,在“有”和“无”上面,那个超越“有和无”的,幽深不容易看清的方向去找,那才是领悟所有奥妙的门。
其他网友回答:道可道,非常道的版本是通行本,大部分和另一种是没差别的,但是有少量的不同,帛书甲乙本和郭店楚简版本更接近原版的道德经,帛书甲乙本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只能说更接近,不能说就是正确的,关键在于怎么理解道才是根本。
其他网友回答:按照脉络分析,应该是“道可道,非恒道……”正确。而且原书名为《老子五千言》
威海链 » 目前《道德经》有两种,道可道和道可道也,哪一种是正确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