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应怎样看待这个观点?我认为真实的历史,曹操不一定说这句话。试想,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代枭雄,怎能说出这样自私的话。这句话是说,他宁愿教天下人善待他,他也不愿意去善待天下人。这与他雄才大略、决心统一天下,结束混战局面、使天下太平的思想不协调,存在一定的矛盾。小说中讲到曹操刺杀董卓未遂,以献宝刀为借口推脱,由于曹操心虚,害怕董卓杀他,趁夜逃跑,经过友人吕伯奢家。吕伯奢安排儿子杀猪,自己亲自去买酒,准备盛情款待曹操。曹操在夜深的时候,忽然听有人说“把它缚之杀之”,又听磨刀之声,曹以为吕家人要杀他,就拔出剑来,杀了吕伯奢全家。杀到厨房,发现缚之待宰之猪,这才醒悟,误杀了,这已经晚了。天将明,曹操要走,正遇吕伯奢买酒回来,心想你家人都被我杀了,留下这个苦鬼也难过,说不定还会带来麻烦,使我不好逃脱,于是又将吕伯奢杀死。文章就在这里,写到曹操对杀吕伯奢全家人的看法,他就是说这句话,“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此时,曹已经感到后悔,我感觉曹操说的应当是自责的话,才符合当时的情境。但从作者尊刘贬曹的出发点来说,目的是为了突出曹操是一个奸雄的形象,所以才这样写的。可以说肯定有人信以为真的。是否是史实,这很难说。
这是曹操的名言。再看看刘备的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就不一样了,这是刘备教育刘禅的话,意思是说不要认为这件事危害小就去做这件事,也不要认为这件事好处不大就不去做这件事。这就见其刘备的英明慈善。孙权也有名言,“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是孙权指教吕蒙的话,意思是说今天你掌握军权,管理军国大事,不学习不行。见其孙权雄才大略。三个人物,三个名言,褒贬分明,这很明了。
其他网友回答:这句话厉害啊!此句一出,曹操阴险奸诈的小人形象跃然纸上,千百年来都洗不干净。
然而这句话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纵观曹操一生,确实担得起“治世之能臣”的称号!至于“乱世之奸雄”纯粹是揶揄之词。
古人云:慈不掌兵,义不理财 。敢问,起于乱世的豪杰,哪个是好鸟!?
至于如何看待“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用老曹家的自家人的话说就是:“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他网友回答:这是极端自私的恶魔心理,对中国的影响特别恶劣,所幸的是清朝皇帝受儒家思想教育,让八百万八旗子弟放下武器实行共和,值得嘉奖。其他国家也有,比如阿萨德,宁愿把全国人杀光也不愿放弃特权实施政治改革。
其他网友回答:负阴抱阳,负者过后放弃之意。宁教`我负天下人,有负无责。教者,导向一之意,圣人视人为刍狗。霸道。
休教天下人负我,负我者必杀之。不教导天下臣民反对我。还是心占君位,孔子之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意。
其他网友回答:曹操先误杀了吕伯奢家人,后杀了吕伯奢~除了仰天长叹,用言语自寻安慰还能有什么办法吗?或许曹操不该杀吕伯奢,如果不杀吕伯奢,曹操只有自刎谢罪才合常理。否则,这个死结如何解开?一代枭雄面临的无奈和难以抉择的事情比常人要多的多!
其他网友回答: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山野老人认为,要正确理解曹操的这句话,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 从史籍看,这句话的真实性值得推敲。
从史籍看,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分两种情况。
一是有的史书没有记载,一是有的史书虽然有记载,却语焉不详。
《三国志》,就没有记载这件事。
《三国志》,这是一本较为严肃、谨慎的史书,陈寿的历史观是较为公正、严肃的。他没有将这一件事写入史书,说明这件事的可信度不高,最少陈寿认为不值得写进史书。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了三处史料,分别是《魏书》、《世语》和孙盛的《杂记》。
这三本书对此又各有说法:
《魏书》认为曹操之所以要杀吕伯奢一家,是因为其子与客人准备共同劫杀曹操,抢夺其财物。
从这一点看,曹操是正当防卫。
《世语》的说法是“太祖以为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意思是曹操因为刺杀董卓未遂,而被董卓通缉,成了惊弓之鸟,因此而草木皆兵,怀疑这些人要谋害自己,而先下手为强。
孙盛的说法较为具体,他在《杂记》里这样写道,“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人”。
这里将曹操杀人的原因交代清楚了。是听到了食器声,以为是要谋害自己,所以动手杀了这家人。
以上三种说法共同点是肯定曹操杀了人,说法不一的是杀人动机。杀人动机不同,那么对“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理解就会有很大的区别。
按《魏书》的说法,其杀人动机是正当防卫,所以,杀了吕伯奢一家,曹操没有负罪感。
既然没有负罪感,就没有可能说出那么一句充满自负的忘恩负义的狠话。
按《世语》的说法,其杀人动机是怀疑对方要谋害自己。
正因为是曹操怀疑吕伯奢一家要谋害自己,所以,曹操是先发制人,才杀了吕伯奢一家。
杀了人之后就走了,这一走了之,没有发现杀错人,也不会有负罪感。
没有负罪感,所以也没有缘由说出那么一句忘恩负义的狠话。
按孙盛的《杂记》的说法,其杀人动机是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人。
杀人后,又发现自己杀错了人。那食器声并不是为了图害自己而响起,而是准备杀猪犒赏自己而响起,由于自己发现杀错了人,而且是错杀了恩人,便不安起来,为了掩饰不安,才随口说了这句让世人寒心的无情无义的狠话。
二,从故事背景看,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综上所述,即使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只有孙盛的《杂记》所交代的杀人动机与过程,曹操才有可能说出这么一句忘恩负义的狠话来。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
山野老人认为要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必须从故事背景入手。
如何从故事背景入手呢?
山野老人认为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曹操的身世背景,二是曹操刺杀董卓的背景,三是说这句话的背景。
为什么要从这三个背景切入呢?
首先,要考虑曹操的出身这个大背景。
曹操出身宦官之后,而且是来历不明的宦官之后,这个出身背景与好友袁绍的四世三公显赫家庭背景相比,曹操有自卑感。
第二,要考虑当时曹操刺杀董卓的背景。
曹操当年年轻气盛,敢作敢为,有正义感,不畏权势。
尽管刺杀董卓未遂,他不气馁,而是“吾将归乡里,发假诏而号令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此时的曹操依然自负自信。
第三,要考虑曹操说这句话的背景。
曹操发现自己错杀了好人而感到不安,为了掩饰不安而说出这样一句狠话,实际上是胆怯的表现。
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看,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这句话:
当曹操发现自己错杀了好人,由于自卑的身世加上逃命时惊魂不定的处境,再加上固有的几分善良的人性,因而产生了一种负罪感,便由此不安而胆怯。
又由于自己年轻气盛而不愿在一个崇拜自己的好汉面前表现自己的怯懦,便故意表现出自负,所以,这就是当时由于曹操的处境决定了曹操的心态,在自己明知错了的情况下,由于自己有负罪感而不安,又因为还残留几分人性而胆怯,再加上自负,不想公开认错而且还要故意显示自己强大,便有了这么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么一句搪塞自己的窘况而又显得几分色厉内荏的狠话。
三,从故事的主人公看,这句话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当然是曹操。
除了曹操之外,还有一个见证人,那就是陈宫。
陈宫在《三国演义》里应该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陈寿的《三国志》里没有为陈宫单独立传,只是在吕布的传记中附带作了交代。
站在《三国志》的角度看,因为在《三国志》里没有记载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的故事,就扯不上陈宫了。
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照起来看,陈宫是一个身份不明的人物。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的记载:
曹操逃到中牟县时,被守关军士抓获,擒见县令,这个县令就是陈宫。
陈宫不但认出了曹操,而且愿意追随曹操革命。
后来因为曹操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不但不认错,而且错上加错,便对曹操很失望。
陈宫本想趁曹操熟睡之机杀了曹操,转而一想,我为国家追随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他而去。
陈宫这一走,不知去了哪里?
最后却在曹操的兖州出现了一个陈宫,做了兖州牧的下属陈留县令,而且作为曹操的部属,趁曹操出兵徐州,兖州空虚之机,鼓动张邈一起变叛曹操投奔吕布、占了曹操的兖州。
根据《三国演义》讲述的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对陈宫这个人物最少可以提出以下三点质疑。
其一、中牟县令陈宫与陈留县令陈宫不是一个人。
因为他们之间没有来龙去脉。
中牟县令陈宫只有来龙,没有去脉。
中牟县令陈宫放了曹操,跟随曹操,后来因为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而离开了曹操。
离开曹操后,到哪里去了呢?不知道。
如果说,陈留县令陈宫就是中牟县令陈宫,来龙不清楚。
这个陈宫是怎么离开曹操后又到了陈留县的呢?而且做了陈留县的县令。
这有点不太靠谱,因为中牟县令是跟随通缉犯曹操一起逃亡的,这样一个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跟随通缉犯逃亡的人,怎么可能又不声不响地做起了县令了呢?
其二、即使这个陈留县令就是那个中牟县令陈宫,而根据《三国演义》交代,这个县令之所以不愿意跟曹操在一起,是因为曹操一错再错的杀害了吕伯奢一家,而且说了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狠话。
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世语》交代,陈留县令陈宫是认为曹操是一个英雄人物,才和万潜等主张迎曹操为兖州太守的,如果这两人是同一个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三、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从京城出逃后,经过中牟,被亭长所疑,抓住去县里,县里有人暗地里认出了曹操,并替曹操求情,放了曹操。
这个认出曹操并替曹操求情的人肯定不是县令,如果是县令的话,就不需要“替曹操求情,”因为县令可自作主张。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肯定不是县令陈宫。
综上所述,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的见证人陈宫是一个身份不明的人物,由此可以推测出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这件事值得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都值得怀疑,那么,曹操杀人后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的真实性更值得怀疑。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为王和皇帝者其实都是这样,只是曹操敢说出来!
其他网友回答:曹操这个观点与特朗普“美国优先”的观点差不多,不过,一个是为自已,一个是为整个美国,但自私和称霸的野心是相同的。
其他网友回答: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述: 《三国演义》描述曹操以献宝刀为由,欲行刺凶残暴虐、独霸朝堂的董卓,不想被董卓义子吕布察觉,未能成功,心虚借故逃逸。董卓张榜各处缉拿他。彼时,陈宫正做中牟县令。曹操逃亡途中路过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为巡逻军士拿获。陈宫秘密审问,知其用义,感佩其忠义,毅然弃官和他一起逃走。路过曹操故人吕伯奢家,扣门投宿。吕伯奢殷勤招待,亲自出门沽酒,吩咐家人准备饭食、菜肴。曹操惶急间心气发虚,敏感异常,耳听得厨房里有磨刀之声,顿时怀疑吕家人有不良之心。仔细再听,只听见内室有人说道:“缚而杀之可乎”?曹操说:“是了”。断定吕家人要擒杀自己。于是就和陈宫拔剑闯入,不由分说把吕伯奢家人全部杀死。
一直杀到厨房里,只见地上绑着一头待宰的肥猪。陈宫恍然大悟,悔痛不已,说:“孟德心多,误杀好人了”。两人只得匆匆离去,路遇打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手起剑落又把他砍死。陈宫惊骇不已,问:“适才耳误,今何为也” ?曹操说:“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陈宫听他竟如此说,恶其凶残戾狠,刻薄寡恩,但见他杀红了眼,只能沉默不语。投旅店后,乘曹操熟睡时,陈宫想把他杀死。转念一想:“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于是插剑入鞘,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
以上是演义小说中渲染附会的描述。
正史《三国志·魏武帝本纪》中的记载:董卓率西凉军入京师 ,祸乱朝纲、擅行废立之事后,曹操谋刺不成、隐姓埋名、弃官东逃是史有明载的。曹操逃亡途中路过中牟县,因其形迹可疑,为亭长捉拿,并将他擒送县里。刚好县里有认得曹操的人,就把他释放了,这事也被记入了信史。但彼时的中牟县令并非陈宫。
《三国志》注引《魏书》、《杂记》说,曹操逃亡途经成皋(今河南汜水)时,到旧交吕伯奢家,却把吕家人都杀掉了。据《魏书》记载,曹操带从骑数人到吕家。恰巧吕伯奢不在家。其子和几个宾客都不是善茬,欲打劫曹操的行李和马匹。曹操看出这些人心怀歹意,于是“手刃击杀数人”。
《杂记》、《世语》也说曹操到吕家时,伯奢有事外出,他的五个儿子热情款待曹操,而曹操却“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还有三国文献记载,曹操至吕家后,“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继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无人负我’。遂行”。
如此看来,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并非凭空杜撰,还是有一些历史依据的。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后到底有没有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这句狠话,此事的真相已经湮没在幽深历史烽燧中难于探寻了。
曹操是雄才大略的英雄,还是杀人如麻的奸雄?曹操的历史形象并不算太正面,被人视为“奸雄”,甚至还有更不雅的称谓“奸臣”、“奸贼”。
早在晋代,对曹操的评价就开始出现严重分歧。晋代史料有说曹操雄才大略的,也有说他奸诈狡黠、残忍酷虐的。东晋史家习凿齿在其著述《汉晋春秋》中将曹操直斥为“篡逆”之人。之后,从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对曹操的看法与评价分歧愈发严重,可称毁誉参半 。褒赞曹操的也有,但更多的是骂名。对于曹操,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评价。到了明代,因小说《三国演义》水银泻地般的巨大影响力,曹操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大“奸贼”。挨骂多了,曹操的真面目也就愈发模糊不清了。
曹操被骂作“奸雄”,自然有其原因。在正统的观念中,“篡汉”就是大奸大恶 。狡诈权变,在古人眼里也是奸。不过最让普通“吃瓜群众”痛恨的,还是因为他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这句狠话。一个人,宁肯自己对不住普天下之人,也不能让普天下之人对不住自己,而且不分青红皂白滥杀无辜,这个人就是头上长疮、脚底流脓的大坏人。
然而,在真正的史料记载中,曹操是在逃亡途中投靠故友时,听到了磨刀霍霍的声音,起了疑心,这才挥剑杀人的。杀人惨剧酿成后,他才发现吕家人磨刀是准备杀猪款待自己,自己是误杀好人,这才发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凄怆哀号。也就是说,他发觉自己错杀好人后,追悔莫及,于是强忍悲恸,自我排遣、安慰,很勉强地给自己一个解释,为自己铸成大错之举做一个苍白的辩护。当然,这辩护并不能洗刷他凶残暴虐的罪过。但他发现自己错杀好人后内心是“凄怆”的,狠虽狠,但总算还没有灭绝人性,丧尽天良。
魏武军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面目呢?
曹操,字孟德,谥号魏武帝。其父是花一亿钱买得太尉官职的宦官曹嵩。曹操自幼聪慧颖悟,处事果断,很早就表现出过人的机智和才干。在东汉末年社会影响力极大的人物评鉴会“月旦评”上,他被名士许劭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
后曹操出仕为官,任洛京治安官, 在衙署设五色棒,执法刚猛,不避权贵,就连其叔叔都因犯法而被他活活杖死,京师秩序由此大大好转,曹操更是名噪天下。
曹操深谙兵法,著有《孟德新书》、《孙子略解》等兵书,并文韬武略、能征善战,且战功显赫。
公元184年,曹操率自己的族人、部曲开始起兵征讨黄巾军,屡建战功,后董卓进京,擅权跋扈,他就率部参加了反董联盟,随后占据陈留等地,乘机扩充自己的势力。随着汉室衰微、群雄争霸时代的到来,曹操充分展示出他过人的战略远见与军事才能。十余年的东征西讨、南攻北伐中,他先后击败了剽悍的西凉军阀、盘踞徐州的陶谦、下邳的吕布、淮南称帝的袁术,还逼降了割据宛城的张绣。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以寡胜众大败实力雄厚的袁绍,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的大片区域。
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也是其不断由弱变强、走向辉煌胜利的过程,他的赫赫威名让所有的对手都畏惧不已......俗话说:干大事不拘小节。曹操这样一位干大事的人,绝不会是一位循规蹈矩的谦谦君子,但必定是一位雄才大略、气度恢廓、拔山吞海的伟丈夫!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其他网友回答:
曹操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被很多人都批判过。但很多人在看评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个重要的问题,曹操几乎统一天下,丰功伟绩几乎很少有人比得上,那些批评他的人是谁,有什么成功的事迹,他们有资格批评曹操吗?这才是关键。
也就是说,评论曹操这句话,普通人是没有资格的,而是要从这句话中探寻,为什么成功的曹操说出这样的话,完全不符合常理。殊不知,有时候成功人士说出的不合常理的话,说不定反而是成功的真谛。我们都知道“无赖”的刘邦成了皇帝,杀功臣毫不手软的朱元璋成了皇帝,甚至说的有点极端一点,明英宗刚“夺门之变”成功,就杀了于谦。这都共同代表了什么,是不是“休叫天下人负我”。
成功人士大都喜欢千方百计的粉饰自己。难得有一两个真性情的皇帝,他们有超强的能力和霸气,然后说几句真心话,千万不能拿这些真心话来作为攻击这个英雄人物的依据。要仔细理会其中的含义,这样才能找到成功之路。因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人走的路,必然不是康庄大道,而是崎岖泥泞不为人知的小路。所以曹操这句真心话很值得思考。
那么曹操的这句话到底是不是有现实意义,是不是真是成功的一个真正的台阶,我们根据史料要好好分析一下。
1)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我们都知道曹操家世不怎么好,他的爷爷曹腾是一个大太监。太监自然不会有亲生儿子,所以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抱养的。当然这个抱养也不是随便抱养的,而是从家族中别的兄弟那里抱养的。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汉灵帝时期太监误国。因此朝中大臣对太监非常不满。因此曹嵩虽然最后花了大价钱买了太尉这个官职,成为位列三公的大员。但曹家的根基和影响力并不咋地。
因此曹操没办法跟袁绍、袁术兄弟并论,人家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后来反对董卓的时候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很快袁绍占据着燕赵之地,带甲百万。袁术也是占据着天下的粮仓,江淮地区。这叫家族的影响力大。
但曹操就没有这些资格,曹操只能指望族人,招点兵马。但曹操有眼光,会来事。当时黄巾军起义正如火如荼。曹操马上带他那点微薄的兵力投入到剿灭黄巾军的斗争中。
因为剿灭黄巾军有两大好处:
第一,黄巾军占领的地盘,已经不属于朝廷的地盘,如果打下黄巾军,地盘就是自己的。因此打黄巾军可以得地,有地就有钱。
第二,黄巾军有几十万人,这些人都不在朝廷的编制之内,收服这些人就是自己的人。曹操和朱儁、卢值、皇甫嵩等朝廷大员不同。这些人战胜黄巾军之后就杀俘虏,曹操是收降他们。曹操的精锐青州兵就是黄巾军的降卒组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根基就是靠自己的军事能力打出来的。曹操不但有超强的军事能力,还有“唯才是举”的识人用人能力。这样曹操才从诸侯纷乱中脱颖而出。因为曹操具有汉高祖刘邦的两个重要特征:
首先是会用人,其次是有一定的军事能力。
曹操自己独特的特点就是,宁要我负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负我。对此“三国演义”用吕伯奢的事件做一个注解:
吕伯奢和曹嵩是朋友,董卓通缉曹操的时候,曹操和陈宫避难到吕伯奢家中。曹操生性多疑,这个时候尤其不会掉已轻心。所以曹操去偷听吕伯奢家人的说话。
当曹操听到吕伯奢家人话中有“绑起来,杀掉”时,非常紧张,于是就先下手为强,杀了吕伯奢全家。最后才发现,吕伯奢的家人准备杀猪招待曹操。
曹操和陈宫赶快逃走,半路遇到买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明知道杀错的情况下,仍然杀掉吕伯奢以斩草除根。事后曹操说出来那句名言:“宁叫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
也就是说,曹操只要觉得有可能背叛就可以杀掉。跟是非无关,只跟自己的判断有关。即使杀错了就错了,无所谓。
虽然说曹操心比较狠,但单从杀吕伯奢这件事情,虽然让我们心里非常不舒服,但如果仔细的考虑各种可能,曹操如果想活命,只有杀吕伯奢一条路。否则吕伯奢全家被杀,肯定要报复曹操。如果吕伯奢不死,曹操有很大的可能要死。当然曹操才不是为了正义之类的,他要的是自己的生命。曹操能活下去才有进一步的可能。因此,曹操当时杀吕伯奢无疑是成本最小的选择。
因此,曹操的这个做法不是普通人的选择,是帝王的选择,帝王的选择就是要排除可能性,对臣下只要怀疑造反就可以杀,根本不用什么真实的证据。
2)明英宗朱祁镇杀于谦,宁要我负天下人!于谦是明朝的大功臣。公元1449年,年仅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结果30万大明精锐在土木堡被蒙古大军围歼,朱祁镇被俘虏。丧失精锐的大明北京空虚,也先几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包围了北京城。
眼看大明要遭受和北宋一样的结局。明朝内部一片人心惶惶。这时候于谦站了出来。以无比的毅力和死战为国的决心,带领着为数不多的部队,抵抗蒙古大军。最后终于击退了也先的大军,保住了北京城。
要说于谦的功劳够大吧。保住北京城后,通过和蒙古人谈判,还把被俘的皇帝朱祁镇要了回来,实现了岳飞当年做梦都没有实现的愿望。这一切于谦居功至伟。
但我们看一下明英宗朱祁镇是怎么报答于谦的:
公元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的时候,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太上皇朱祁镇恢复了帝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
按常理来说,作为一个曾经被俘虏过的皇帝,能重新登上帝王之位应该感激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人要知恩图报。但明英宗却很鲜明的高告诉世人什么是白眼狼。于谦作为保卫北京城的最大的功臣,率先被抓了起来。
你已经夺门了,当上皇帝了,掌权者于谦也没有阻拦,为什么要先抓于谦。我们来看事件的经过:
石亨和徐有贞先诬陷,说于谦等和黄竑制造有不利于朱祁镇的言论,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之子为皇帝。
石亨等人把这一切安排好后,让都御史萧维祯开始审判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所以这一套程序完全跟正义没有关系,跟国家律法也没有关系,跟掌权者有关系。
大学士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急于争辩,而早就看透权力本质的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于谦是一个明白人。也许于谦早在北京保卫战的时候,就已经明白自己早晚会有今天。在皇权独裁下,行使的就是“宁要我负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负我”的这条铁律。
于谦立了那么大的功劳,为什么必须死,原因有三:
第一,于谦为了避免瓦刺人用被俘皇帝敲诈勒索,使明朝处于不利地位。就舍弃了朱祁镇,立了朱祁钰为明代宗。就这一条永远得罪了朱祁镇。
第二,朱祁镇是帝王,却遭受到了土木堡之变。于谦是臣子,却挽救了大明。于谦的表现比朱祁镇强了太多。对朱祁镇来说,这就是于谦的大罪。
第三,杀了于谦,就是朱祁镇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为了皇帝的心安,于谦你应该死。
其实不要说帝王,就是普通人。比方说你的领导工作没做好,你帮他纠正了,他做好了。他会感激你吗?显然不会,他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来衬托你的优秀。
3)宋高宗赵构,杀掉中流砥柱的岳飞,负了天下人又如何。赵构杀岳飞就是一个特别极端的例子。赵构生在一个极端胆小的家族中。他的父亲宋徽宗只知道吃喝玩乐,写写画画。本来立志想成为艺术家,但一不小心成了皇帝。宋徽宗用自己的一生经历证明了一个真理:千万不要随便跨专业,否则会有灭顶之灾。
宋徽宗享受了皇权带来的好处,却不想履行皇权的责任。因此得罪了老天爷,老天爷很生气,就派金人来收拾他。宋徽宗胆小懦弱,一看要打仗,就把皇位让给了儿子宋钦宗。赵家的懦弱是一脉相承的。宋钦宗直接把自己卖给金人,好保个平安。因此开封城陷落。
赵构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有守土之责。结果完全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先登基做了皇帝,然后一路狂奔南下逃跑,一口气跑到杭州。后来金人继续追赶,赵构跑到了海上。
多亏岳飞在南京断了金兀术的后路,金兀术没办法只能回师开封。赵构这才坐稳了江山。
后来岳飞一路北伐,收服了中原大部分领土。前锋部队已经到了开封,在离开封不到五十里的地方击败了金军主力,这就是当时的“朱仙镇大捷”。金军再无大战的兵力。
岳飞有安邦定国的大功。但赵构是怎么做的,以12道金牌召回大胜的岳飞,然后在风波亭杀害,理由是“莫须有”!赵构这样做不是一样的“宁要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
岳飞立了那么大的功照样杀掉,什么罪名不知道。我赵构就是杀了你又怎么样,我就是负了你又怎么样。我可以负你,我可以负天下人,但也不让天下人负我。
因此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是主宰一方政权,无论是英主如曹操,还是昏庸的赵构,朱祁镇,都是宁可先负天下人。越越有功越负这些大臣。所以这句话基本是这些帝王的心里话,并且也一直是按照这句话做的。
综上所述:曹操的这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刚开始听好像是反人类,完全不符合人之常情。但仔细看史书,就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皇帝权臣都是这样做的。以汉文帝那么清明,还几乎杀了周勃。汉景帝更不用说,杀了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更别说昏庸无能的那些皇帝。几乎都是奉这句话为真理。这就话的核心意义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权力控制。就是这些帝王辜负了全天下人也不怕,也不能全天下的人辜负自己。因此这些帝王到处强抢美女,指挥手下官吏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做的哪一件事不是“负天下人”的事。而他们自己还一直洋洋自得,认为老百姓还不够顺从。殊不知老百姓都已经卖儿卖女了。威海链 » 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