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代表的是空间,色代表的是物质。也可以理解为空是无形的,色是有形的。
其他网友回答: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句话来自《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重要典籍。 《心经》只有短短260余字,却非常深奥。
佛教把精神或灵魂的修行视作根本,认为精神是永生不灭的,而肉体(皮囊)只是短暂储存灵魂的外在载体,它会随着时间的消亡而消亡。
肉体消亡后,人的灵魂会转世,在其它物质上再生起来。世间万物反反复复依存下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果从这个层面进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就更容易理解其含义了。
佛教认为,眼睛所看到的万物,它们虽然都有具体形象和色彩,甚至气味,触觉,等等,但它们都不是永恒的,它们终究要消失,所以在永恒的时光中,它们都是不存在的,都是虚的空的。所以就称作“色即是空”。
而眼睛看不到的物质,如,精神,灵魂,思想,意志等,它们可以穿越时空,永久存活下去。 比如,古代那些伟大的哲学家和作家,他们已经去世很多年,却能用精神和意志激励后人,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仍然活在我们身边,仍然能跟我们对话,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所以把这种情形就称作“空即是色”。
不论怎么说,在佛教的观念中,都是把世间万物的前世,今生,来世,放到一个维度上来整体衡量,而普通人在看待万物时,仅仅把今生的生老病死作为标准。
其他网友回答:现在绝大多数人对《心经》的理解,都是错误的,包括一些很出名的人。有名的名,不一定是明白的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看到的色质本体是没有的,是空的,空不是另外一个东西,仅仅是色质本体的空。
本人是物理学硕士研究生。
本人曾被邀请参加杭州佛学院承办的东方唯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著名现象学哲学家倪梁康是发起人之一),还被邀请参加过香港慈氏学会举办的慈氏论坛(太虚法师弟子罗时宪的弟子主办)。
1,什么是空,什么是色空,就是无,就是没有,就是不存在,就是0,梵文原词是Śūnya。空和0,都是Śūnya。顺便说一下,0是印度数学首先提出来的。
色,佛法严格法相之性相(概念的定义):方所示现。(《阿毗达磨集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翻译)
方所示现是啥意思?通俗说,有空间性的就是色法(色质,物质)。方所是指有方向性、有处所(占据空间位置),示现指在意识内呈现。
但佛法中的色,跟我们现代科学理解的物质,是不一样的。
佛法中的色有十一种: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法处所摄色。
法处所摄色有五种: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
这里不一一去讲具体的分类。
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粒子标准模型认为,物质的基础是基本粒子。但物理学家对基本粒子的实体性是有争议的,比如量子力学创始人玻尔提出的波粒二象性,就否定了粒子的粗糙实体模型。很多物理学家认为,基本粒子仅仅是一个数学物理模型,可以用这个模型解释一些实验现象而已。
基本粒子在佛法中属于法处所摄色的极略色、极迥色,是假施设法,就是一个数理模型!
量子力学还认为,这个宇宙在没有被意识观测之前,是没有物理意义的。
2,我们用现代物理学讲讲,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的人反驳:你说我们看到的色法本体是空,这堵墙空不空?你拿头撞撞试试!
其实,我们看到的颜色,就是色法的一种,我们就谈谈颜色空不空。
真正空的是:离开意识之外客观独立的颜色。这种客观独立的色真的不存在。
由有人反驳:你说不存在,但我怎么能看到呢?
梦里的老虎不是真实存在的,但你怎么也看到了泥?“如梦幻泡影”。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颜色是因为光的反射,在人的视网膜上产生了颜色。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有不同频率,不同频率的光在人的视神经里产生了颜色。
这种说法还存在错误问题。
电磁波本身是没有颜色的,只有电场和磁场的叠加,只有强度、频率、波长,频率并不是颜色。
光到人的视网膜上,也仅仅是发生一次光电变换,类似光猫把光纤信号变成电信号。
生物电信号在人的视神经中传输,到达大脑后部的视觉中枢,科学家认为在这里产生了颜色。
其实在脑细胞里也产生不了颜色。
生物电信号,还是电磁波,电磁波无颜色。
我们看到外面的青青绿树,其实这个绿色不是树本身的,也不是光本身的,也不是脑细胞产生的。
但我们确实看到绿色了,这个绿色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伤脑筋吧!
这个绿色其实是我们的意识自己呈现的!并不是客观独立地在外界产生的!
我们错误的以为这个绿色是真实客观独立存在的,这个存在是没有的!
色即是空。
参考文献:唐 窥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其他网友回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心经》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文字和偈子,被人们广为传诵,是中华文明的一条独特的“超视距”的文化风景线,也是其他民族无法超越的智慧(除古印度外)。
《心经》对中华儿女和对整个世界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心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广泛被民间和官方重视和推崇,也是中华民族获得智慧的力量源泉。《心经》被广泛的运用和口口相传,把一个原本是世俗的民族,完全提升到出世间的智慧民族这个层面上,使其他民族无法超越(除了古印度外),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首位的智慧民族之列,《心经》的功不可没。
无论西方的哲学是如何了不起,但在《心经》的般若智慧面前,西方哲学所涉及的却是本末倒置的知识。认为一切有文明和文化,因为没有认知到事物的真实一面:万法无常的本性的缘故,所得出的认识完全是一种颠倒的认知。这种颠倒认知意识,也包含在了西方的哲学体系里面的认知上;甚至包含在了西方科技对整个宇宙的认知上。也就是说没有出世间的文明民族,其文明特征都是涉足于世俗层面上的知识和知识的累积,根本谈不上有上升为出世间层面上的智慧。
打个比方,东方人认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西方的科学家们并不认为色是空的(至少以前不是这样认为,现今有些科学家有点认识到了色不一定是真实有的)。在现实中对分子原子等结构分析,乃至到夸克,科学界经过的太多了岁月才达到了这一层面。又要止步不前了,关美言说什么是上帝的基本粒子,无法再分析下去。他们又走以前的老路又走回头路了,他们的耽执心使他们的止步不前。因为也没有这样的理论作为指导的依据,能彻底分析到虚妄的、空性这个真实层面上。西方的科学家只能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而在1000多年前的唯识宗,早已把这做到了彻底:对物质的划分从有方分到最后的无方分的过程后,了知了一切万法都是虚假的,都是妄念构成的,都无法成为真实实有。科学界至今还停在夸克上,不能向前迈步了。难道不感觉到很好笑吗?了唯识宗的差别是不是落后了1000多年以上。
爱因斯坦也认为时间是不成立的,是一个虚假的。佛教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并且还知道了,过去、现在、未来三时都是不成立,还发现了科学家们至今没有发现的第四时:法性平等时。佛教不可思议的深邃智慧,完全超越了今天的科学技术领域的认知和范畴。
又比如霍金等的宇宙天体学家们他们宇宙天体的认知,一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宇宙有三种特性(本基、基现、现基)呢?佛教的智慧对宇宙的认知好像完全超越了他们。
以色空的智慧型民族,以万有的知识型民族,在见解上完全是天渊之别,其智慧根本无法同日而语。
那么为什么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国人要纷纷舍弃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呢。那是国运走向低谷所造成的,并非是文化所造成的这一点,大家应该清楚。
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在世界最强,始终处在世界的顶端,也有衰落的时候,就有兴盛的时候;佛教把这个叫无常。另外一个古典叫做《易经》,对缘起缘灭的现象做了非常准确的定位和分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指出缘起规律的典籍,《易经》是伏羲氏和周文王对整个人类的贡献,对事物的发展走向的预测做了很好的判断。即便是现今的预测学,都没有谁能出其左。
中华民族在世间和出世间很早就拥有了这两大法宝。世间缘起的抉择,首推《易经》,出世间般若智慧,可崇《心经》。
那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色即是空:”可以比喻成般若空性智慧的第三只宝剑——离戏。是指要离开有的执着,无的执着,非有、非无的执着,这也叫做离四边八戏。它的比喻是用水月镜花来做的。心性本智,是非因缘所成的智慧,在本基上就存在了,在果位上也是如理的显现。
“空即是色”:可以比喻成般若空性智慧的第四支宝剑——等性。是指空性与显现是一昧一体,这个叫做佛我,众生我,器情世界都是我。
这个色又是什么意思?空又是什么意思?
这里面的“色”不是指外面的事物,而是指呈现在你心里的事物;其实“色”就是指色法,就是指你对万事万物执着的心。这里面存在一个盲区,那就是有人误认为外境是心,其实外境不是心。如果外境是心,那么外面的着火了,内心也着火了吗?所以说这个“色”指的是内心世界执着的相,叫色法。
色法,犹如镜中花水中月,你无法获取它。在镜中可以照见鲜花,在水中可以显现天上的月亮,这就是空性的道理,就是告诉你水中确实没有月亮,但缘起的缘故,可以显现月亮,所以叫缘起性空。在显现的色法前,无论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从镜子中取出花朵,也不可能从水中捞起月亮。从水中显现月亮,本来就是一个缘起性空之事。因为你看它(色法),关注它(色法),它(色法)在显现你的眼前;其中的原因就是它是空性的,在你的眼前或者在你的思维里出现它的色法;又因为它的色法,才能展现它的另一面——空性。这个“空”不是没有的意思、空无的意思,是因为它的显现能力是空性的,又因为它是空性的,才能显现一切万法的无实有。
当然这里还要提到,如果是不空的真实有的法,那么这个法就无法在你眼前显现,你也无法缘这个法,因为如果能被你缘起,那么这个法就被改变了,能被缘起的一切事物都会被改变,其原因就是所作性故,因缘所成。整个万法中,只有两个法是不是因缘所成的:一个是虚空,一个是如来藏光明自性。
《楞严经》中说:“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而凡愚众生并不知道这种道理,经常在日常生活中放下很多过患,你付出惨痛的代价。看看有的人成为房奴,有的人成为手机的奴隶。在视频中经常能看到有的人,拿着手机就走着走着掉到河里,有的人拿着手机走走就撞上了汽车,不是他们不重视生命,而是被色所累。如果知道了空性的道理,对色法都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执着心了,也不会甘愿堕落成其奴隶。
这里讲的“心能转物,即同如来”是指:把心识上认知的贪嗔痴慢妒五种缊识的五毒所转,以般若智慧反而完全转依过来成五智:妙观察智、法界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这样你就拥有了如来的五种智慧,这样你就和如来无二无别了。不知道诸位还在等什么呢?难道还不能有所心动吗?难道还不能有所行动吗?冲刺圆满智慧,舍我其谁。
智慧与愚昧,就看你懂不懂色与空的微妙关系。经过近代的国运低下的磨难,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智慧文化,不应该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还是应该好好的建立一个中华文化智慧的传播平台,让世界人民广受其益。
文/心智无碍 畅游虚空
图/来源于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出自”心经“。整句的话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从字面上看是眼睛看见的颜色,衍生的含义是人眼睛看见的及感觉器官反应到人脑的一切事物。”色不异空“的意思是”色“如果仔细地分析探究其实都是人脑电信号的刺激产生的,可能是虚幻的意识,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存在。人眼等感觉器官对“色”的信号都是通过潜意识这个东西处理运算才能反映到主观意识的。比如,有人看见一个人用棒头敲人,但实际上这个人可能在救那个触电的人,因为自己潜意识里想的人都是坏人,所以想不到那个人会救人,就认为那个人肯定在打人。如果那个人脑子潜意识里想的是社会上都是好人,那么他可能第一时间想到此人可能在帮助哪个人,因此主观意识的感觉不是完全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所以“色”可能是虚幻的意识,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存在。所以”色不异空”。
反过来虚幻的意识也会产生如同真实存在的“色”。人的潜意识会把脑子里想的东西放大到实际看见的东西上,比如有些人明明自己病很轻,因为害怕不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却总是没往好处想,感觉哪哪都是病,认为自己就要活不长了,自己把自己吓死。或者大量买药和保健品吃,去各种医院看病、开刀,把自己搞死。所以“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对“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进一步的明确和强调。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句话首先表明了“色“显然与”受想行识“是不同的含义,”色“通过人的大脑产生了”受想行识“,因为前面提到色本来是空的,所以”受想行识“也是不真实的,所以也是空的。
《黑客世界》这部电影里描述的由超级电脑虚拟的人类世界,就是对”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段话最形象的展示。
综上所述,“色”是人的眼睛及感觉器官反应到人脑的一切事物;“空”的第一层意思是虚幻、不真实的意思。“空“的第二层意思是人的意识。
佛陀其实就是告诫人们人活着不要太过依赖物质,物质包括自己的皮囊这个东西归根到底都是虚幻的,不要太当真,要想得开,精神世界很重要,精神上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其他网友回答:色即是空来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观世音菩萨成道的心得,尤为珍贵。所谓色,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概括。
所谓色即是空,是无常,无自性的意思。举个通俗点的例子,我们眼前的一个桌子,它究竟是什么?只要认真思考,就会知道,桌子是木头做的,木有来自大树,树木来自种子......那将来呢?这个桌子必然会坏,又变成木头,变成泥土。所以这个世界上你看到的任何事物,其实都在无常变化,这个就是空。
那空即是色呢?这里的色指的是因缘际会。再拿刚才的桌子来讲,种子要成为树木,要有土壤和水、阳光,这些就是缘。我们六道众生之所以不停轮回,那也是我们的共业所致,是缘。所以色即是空告诉我们凡是无常,空即是色告诉我们因缘际会,因果循环。观自在菩萨用心经度化大家,望有缘人能明心见性,究竟成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其他网友回答:‘色空’说,出自佛佗《般若菠罗密心经》,为佛佗哲思概念。
佛佗的‘色空’与老子‘道’中的‘有无’意思相同,又与现代物理学中‘粒子’的显性存在与隐性存在相吻合。‘色’不即为‘有’;而‘空’不可即为‘无’,‘色空’与‘有无’是事物相对地统一,并彼此发生转化与变化,是不连续地转化与变化。
其他网友回答:为了打破西方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的言论,我们也从世界本源论来谈眼前你提出的这个问题。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中的“空”字,哲学里应该指的是精神世界,就像《心经》里所提到的“色声香味触”,而“色”字,指的是物质世界,就是《心经》所说的眼耳鼻舌身。这是物质和意识两个范畴的概念,那么“空”与“色”两个不同的范畴,又是怎么相互转换成一个统一范畴的呢。“空即是色”,就是说精神世界的东西是物质世界在人精神世界的反映 。“色即是空”,就是说物质世界的东西依赖人们精神世界而存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之间相互转换,最后融为一起,达到“色”和“空”的对立统一。
要真正达到“色”和“空”的对立统一,《心经》主要强求的是靠“心”,也可以理解为“精神”。只有在“心”的作用下,精神高度集中我们才能把物质化为精神,把精神化为物质,精神和物质达到高度统一。也就是《心经》里所说“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我是这样理解,你的呢!
空空如也是大千,大千世界观心田,空处不空道至简,色中自有真相显。看破放下才智显,修心见性才知难。无得见性成佛道,一念之间渡贪婪。缘分还是真心欢,开心才能妙心念。苦恼愿是心杂念,苦中无数空在前。要知色空道至简,妙处修心智慧显。
威海链 »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中“空”和“色”分别代表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