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终极目标就是要鼓励想象、质疑、思辨等思维品质,从而产生创新思想的过程!对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要回答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那就得先得弄清楚两个问题:1、什么是教育?2、为什么教育?只有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教育的目标自然而然就明白了。那么下面我从这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 什么是教育?虽然我们经常把“教育”放在一起,其实“教”跟“育”其实是有区别的。

首先来看看教: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攴);左下方是一个“子”字,表示小孩,“子”上是两个交叉符号(爻),爻是组成卦符的基本符号,在这里也是表述阴阳的初等基础符号,也可以称为一级或初级符号。整个字形“教”是会意字,本意就是一个人手持教鞭带领小孩学习基础的符号或者文字。

下面来说说育: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来看,育的左边是个“女”字(也有写作“母”字),右下方是个头上脚下的“子”字,“会意”胎儿刚生产下,倒“子”下面还有些“点儿”,表示胎儿刚出生时身上带的血水和胎液。整个字形就是会意母亲生育胎儿的过程及状态。

所以教育的本意就是:母亲生下胎儿,然后在父亲或者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基本的知识。

顺便提一下,根据教育的本意,母亲负责(生)育,父亲负责教(育),因为学习本身来说对小孩就是一件困难且痛苦的事情,教本身带必须带有强迫性,所以教育需要父亲的威严!是不是很多女同胞都觉得解放了,呵呵,那留下你的赞如何?

二、 为什么要教育?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学习对小孩就是一件困难且痛苦的事情,教本身带必须带有强迫性。既然是痛苦的事情,为什么又必须要做呢?可不可不做?非常不幸,答案是否定的。下面我来给大家分析原因:

1、 外部因素:因为所有的生命体的生存都需要消耗资源,而我们生存的环境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生存,生命体都在竞争!有竞争就有淘汰,优胜劣汰,如果不想被环境淘汰,那就得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学习前人的经验,是提高能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2、 自身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活动范围增加,见识的增加,人的欲望必然增加。这个时候我们要么控制自己的欲望,要么提高自己的能力来满足欲望。控制欲望而宗教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提高能力科学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但无论宗教,还是科学都得通过学习才能掌握。

鼓励想象、质疑、思辨等思维品质,从而产生创新思想,只是为了提高人自身的能力,只是一部分目的,更不是终极目标。因为教育不光要提高能力,还要克制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欲望。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教育是为了更好、更准确的认识自己,以便提高自己的能力或者以抑制超出自己能力能满足的欲望,最终目的是为了幸福的生活。

大家好,这里是白说,用数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对文化知识追本溯源。如果大家对我的观点有不同的想法,可以在评论去留言,同时欢迎关注、评论、转发、交流。谢谢大家!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你的邀请;

我赞成以上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我想简单谈谈自己的认识。我将教育的终极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过程细化为三个部分;

1, “教育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是为了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纷杂的经验世界引到世界背后永恒不变的架构上来。用柏拉图的话说:就是从形成转向存在。教育领域的学科并不是独立的,他们最终都要服从辩证法原则。对这些原则的研究正是教育的真正特点。大学的作用不是把尽可能多的事实塞进学生的大脑,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养成批判和观察的习惯,以及理解与所有问题相关的原则和标准。

2, 教师(大学是教育的终极机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该做的就是引导,引导学生自己领悟知识。事实上,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3, 学校所起的恰当作用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带成见与偏见的探索精神,这正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如果一所大学不能完成这项任务,那么就说明了它降到了只会灌输的水平。当然、独立思考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他必须靠学生的努力,同时还要有好老师的帮助,后者可以指导这种努力。

张延

其他网友回答: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教人成材!

育人成长!

教育...在成长中成材!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教育终极目标就是要鼓励想象、质疑、思辨等思维品质,从而产生创新思想的过程!”这个描述是错误的。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修道之谓教,是传递人生大道。

在《中庸》开篇就点明什么是教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上天赋予我们的、先天每个人就具备生生不息的生长之性,我们顺着这股生长之性做事就是顺着这条光明大道行走,让人不断地修正自己、不偏离正确道路的方向就是教育所应该做的事情。

儒家所传递的内容是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光明大道上行走,不是在羊肠小道、歪门邪道上钻研,走的是不断提升自我生命品质的道路,是让我们每个人生生不息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道路。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具体教育形式都有根本性的不同。

中国的文化是圣人指明方向的文化。这些圣人是先觉的人,提前看到更远的发展方向,能看到对人最好的帮助。因此,几千年来,我们中国的教学就是先记忆圣人的经典,然后理解到,并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得到最大的益处了。

即使是今天,我们中国的学校教育也是以记忆、理解、应用为核心,根源就是我们中国核心文化决定了。

而西方人的文化,是对外面世界的探索。因此要搞各种事物的创新和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就偏向于分析、评价、创新这样的思维训练上面来。

这个意思并不是说我们中国就没有分析、评价、创新的思维基础,我们一样有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是古圣先贤的思维训练方法,实际也是与西方的评价思维是一致的,甚至我们的祖先对这些思维的训练更有明确的标准做指导,比西方的评价思维更系统全面。

中国在世界的发展史上,其实历来都是最强大的,只是最近几百年落后了一些,几百年与几千年相比也不算个啥事情了,我们后辈之孙慢慢成长激励自己、勇敢向前。

结束语

想象、质疑、思辨等思维品质只是小道小术而已,不必把它提到教育的终极目标层次上来,是实现传递最大学问(《大学》)的方式方法,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目标、未来看清楚,定位看明白。

其他网友回答:

教育的目的在于创新,创新能力来自于质疑批判。

儒家提倡“温故而知新”,但是过于强调“守旧”,不利于创新。

其他网友回答:

<2>教育终极目标就是要鼓励想象、质疑、思辨等思维品质,从而产生创新思想的过程!这是非常正确的!

虽然,我国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在他的著名文章中曾经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很多国人也因此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解答学生疑惑。但是,实际上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就如题主所说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鼓励想象、质疑和思辩等思维品质,从而产生创新思想的过程!

因为,这样的想法的基础是将每一个受教育者认定为一个天然具有创造力的个体,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这一点类似于铁磁介质,比如上图中的铁棒,它能够被磁化,就是由于它本身就具有磁畴这样的结构,磁铁只是激活了磁畴而已。而古代我国教育家以前的认识则认为受教育者的各种能力都是来源于教育者,这显然是不对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教育教学模式,从教师自己满堂灌,变为鼓励学生自学,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现和认识世界,甚至得到客观规律。在此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质疑能力和思辨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适应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才能够不断创新!

其他网友回答:

教育的终极目标到底什么呢?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因为不同的人考虑的范畴不同。

从国家的角度看教育、从教育专家的角度看教育、从个人的角度看教育是相关又不同的。

如果说鼓励想象、质疑、思辨等思维品质,从而产生创新思想的过程是教育终极目的,我想是否过于狭窄了?

做为一个家长和一位青少年成长的长期关注者,我想教育一孩子的终极目的就是让这个孩子成为优秀的他自己、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人。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释:

1,健康的成长。

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有部分是不可控的,但在尽可能保证身体健康成长的情况下,一定要保证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要。

现在的心理疾病在年轻人中成上升趋势,在十几岁的孩子中也不少见。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大多和心理问题脱不开关系。心理的健康关系到一个人终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家从网上不时发生的一些极端事件可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决定着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的幸福感。

2,教育孩子要顺应其生命的成长规律,可以根据其兴趣或者特点或者其它方面做重点的培养,但是不能违拗其成长规律,也就是在正确的时间段内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其做正确的事情。

比如幼儿期就是给予爱的鼓励,习惯的培养、人格的奠基。童年时期就是要进一步培养其品质、习惯和兴趣,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和成长打基础,青少时期,就是完善人格、健全心智、更加努力学习的好时期等。

3,对一个孩子的教育,看到的是未来,他自己能幸福地生活、能为周围的人带来幸福,能为社会创造一定的价值。这是理想的一种状态,也应是实际过程的一种顺序。

说到传统儒家教育,其根本思想我的理解也正是如此,用出世的思想做用世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为自己”也就是做人。佛说:人不为(三声)己天诛地灭!道家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儒家讲: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三家一致,都在讲通过“减法”来“做人”。做人为何能够成为终极目标?这需要长篇大论,学习国学自然知晓,无需赘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鼓励想象、质疑、思辩等思维品质,从而产生创新思想这种教育方式是对的。只有创.新才能给社会活力,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但绝对不是教育终极目标个余以为,教育应该先教做人,后教做事。德才兼备才是优秀人才。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

其他网友回答:

问题提得正确。

儒家教育达不到这个境界。因为儒家只有传道授业解惑,没有思辨与创新,更不容许质疑。

标签: 思辨 终极目标 思维 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