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悟空邀请!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11月22日,人民日报上终于传来一则好消息: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召开了由教师、学生、家长、心理学专家、法律界代表参加的听证会,正酝酿推出教育惩戒制度治理熊孩子。从下面一边倒“支持”的评论来看,我们的教育是多么的需要惩戒权。
我们每个家长都在养孩子,如果只管孩子吃喝拉撒并不难,最难的其实是孩子的教育。当孩子在成长中,靠鼓励、赏识、说服这些教育方式都不管用的时候,我们家长自己都会采取一些惩戒手段武力“征服”。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可见师生关系在古代如同父子关系,因此我们说老师是世界上唯一真心对他好而又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多数老师对待学生,如同父母的心情“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
记得前些年,我市一位教师因学生犯错,惩戒了学生,被家长(离异)一顿暴打,被打学生家长直接告到教育局说孩子精神上已出现问题,要求老师巨额赔偿。后来局里处分了老师,还要求老师赔礼道歉。听说老师真的去下跪赔了礼道了歉。
当我校组织学习此次文件时,我们无不心惊胆寒,教师的尊严何在?教师还有什么惩戒权?后来我们都如履薄冰,当孩子犯错需要惩戒的时候,我们都小心翼翼的事先告知家长,先征求他们的惩戒意见。
今天,终于有一所学校敢于先行,讨论惩戒熊孩子的教育手段,强烈呼吁国家立法机构,进一步规范完善,还教师教育的惩戒权,让教师“站”着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
先表明观点:个人支持“戒尺”从归教师!但这把“戒尺”要慎用,最好不用!理由如下:
一:因材施教的需要
学生个体差异性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甚至社会环境,信仰等等的不同,造成了孩子教育的复杂性。光靠说教一种手段无法解决孩子教育上的所有问题。
二:立德树人的需要
一棵小树苗,如果弯了,就应该去扶正,用外界的力量(甚至于小树苗本身而言是暴力的力量)去帮助其回到正直的状态!教学也一样,已经出现的病态的个别情况不及时纠正,就会产生更大的问题。
三:权威树立的需要
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如果没有威慑力的存在,很多公序良俗将受到挑战!没有敬畏之心,往往使人狂妄自大,自私自利!
四:慎用惩戒权
权利一定要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否则必出不良后果,这是无数案例得出的教训。国家有强大的军队但没见国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简单粗暴的用武力解决问题,于教师也一样,惩戒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为了纠正孩子的行为!
总结:个人认为教师需要惩戒权,但更需要学会怎样用惩戒权!
课堂上老师的“戒尺”该不该重新回到老师的手里?这个问题如果是家长提出来,作为教师很欣慰。因为家长体会出了教育“惩戒”的意义和重要性。
我们小的时候,爸妈送孩子上学,给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把孩子交给您了,孩子不听话,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就当是您的孩子。”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那时老师们视生如子,教知识的同时,也会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动用“戒尺”,而正是当年特别皮,经常让老师挥动“戒尺”的学生,毕业多年后,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更甚,和老师感情更深,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感受到,正是老师当年的严格管理,使他们得以学业有成。
但曾几何时,老师们手中的“戒尺”再也无法挥起?几何时老师们手中的“戒尺”被收走了?
老师们手中的“戒尺”被收走的原因1,家长对孩子过分腻爱造成孩子价值观形成的问题
家长对孩子的过分腻爱也造成孩子心理过于脆弱,孩子在家里受不得委屈,在学校同样受不了委屈。
家长对孩子过分的腻爱,也使孩子们是非不分,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对孩子过分的腻爱,造成某些孩子在学校无法无天,出现很多“问题”孩子。
2、老师们使用“戒尺”有很大的风险
对于问题孩子,老师真的是束手无策。如果使用惩戒教育,遇到了问题,不仅是自己被举报,而且一旦媒体介入,不仅是写检查,而且对任职单位(学校)及上级部门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所以有人说,教师也成了一种危险职业。
课堂上老师的“戒尺”该不该重新回到老师的手里?这个话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如果我的孩子上小学或者初中,我还是同意”戒尺“回到老师手里。但又同时担心老师的”戒尺“用重了,用的不恰当。
我作为教师,我认为,”戒尺“回到老师手里,是社会大众认为在教育孩子上“惩戒”教育的必要性,是社会大众经过教育反思,所获得的教育回归。
但老师们还敢不敢用“戒尺”?如何用好手中的“戒尺”和家长赋予的惩戒权?需要老师们提高自身修养,也需要教育法律法规的规范管理。
其他网友回答:戒尺自古训顽童,如今重操心情重。
体育摔跤要追责,扇个耳光进监狱。
独生子女金宝贝,低声下气喊祖宗。
除非传达聖旨到,老师竞相当包公。
其他网友回答:
威海链 » 课堂上老师的“戒尺”该不该重新回到老师的手里?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