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你能做到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正常人都做不到。儒家经常说一些这样看似正确又毫无意义的废话。

只有不正常的人能做到,比如脑子有坑的傻子。

你问傻子所有问题,他都会回答:知道,难道是最高知者?如果回复不知道,那么说明他还不傻。

傻子整天傻笑,乐呵呵的,根本不知道忧愁善感,是不是仁者之最?

傻子生老病死全然不知,何惧之有?是最勇敢的?

儒家宣扬的圣人标准,其实是脱离实际的肥皂泡,看上去美丽,一戳就破。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来谈能不能做到?

此句出自《论语•子罕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说,不断求取知识的人就不会被遇到的事情所迷惑;用仁慈、礼义真诚的待人如己,就不会为个人得失而忧愁;勇敢的实践前行以至于不在畏惧任何困难。

换言之,“知者不惑”就是当一个人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并用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你所遇到问题时就不会迷茫困惑,至少你有了解决的方向;当一个人用仁者之心真诚对待别人时,也就不会为个人得失而烦忧;当你是一个敢于实践的人,就不会畏惧困难。“仁者无忧”就是聪慧仁德之人不会自己平添烦忧,也即庸人自扰。仔细分析后,发现这是多么有哲理啊。

这么有道理的话,有些人竟然说空洞、无意义,真是大错特错了,那是你没有理解罢了。因为它可以用来指导人们在求知、待人、实践中的具体操行。

今天我们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的,比如,北斗导航、风云气象等卫星系统以及军事科技、民用科技等等,那一个不是通过不断掌握新知识、探索新科技并千百次实验后,才取得成功的?这正是“知者不惑”的最佳释义。

所以,题主问这句话能做到吗?我要说,不管我们是不是神,能不能做到,至少我们一直在做,在实践。可以肯定的说,这句话也一直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他网友回答: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个人境界的极致描述,极其理想化。放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体系中,就是“修身”的顶格。纵观中国历史,真正能达到这种极致的人少之又少,甚至连我们熟知的被奉之为圣的孔子、苏轼、王阳明、曾国藩等,也不能时时、事事做到不惑、不忧。人有七情六欲,人的知识智慧也需要点滴积累,所以不能纯粹用能不能做到来衡量。如果说经过了无数磨砺,而终有所得,倒也是不难做到的。

其他网友回答:

没有人能做到,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极其有限的。

人不是神,人也不可能成为神。

当然,你要把某些人美化成神,称其为“天子”、“圣人”等等,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能做到,我也不会在这里想我能不能做到了

标签: 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