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刊》发表诗歌的门槛高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据@英雄拒绝黄昏 所知,现在《诗刊》已经没门槛了,你说高吗?

80年代以前,《诗刊》是诗歌文学的殿堂,那时能在《诗刊》发表一首诗,千金不换。

但到了90年代以后,《诗刊》已让人涶弃了。许多诗人不屑于在《诗刊》发表作品了。这种情况下《诗刊》还有门槛吗?

《诗刊》明码标价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一个版交了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发表作品了。试想,这样的刊物还能有门槛?

所以说,如今的诗人写诗“功夫在诗外”。写诗是次要的,关键是你在诗外有没有下足功夫!

《诗刊》刊发的稿件来源大概有如下几种:

一是关系稿。只要有门路的几乎都可以发。二是刊物互相用稿,肥水不流外人田。三是赞助稿。只要你肯赞助,我就给你发稿。四是所谓的笔会稿。吃喝玩乐一番,稿件就给你上。五是沽名钓誉的人邀请他们坐飞机过来乐一乐,飞机票报销吃住全包,外加润稿费几千上万不等就可以上好几次了。

试想一想,这样的稿件还有质量吗?我们还会羡慕吗?

说实话,在头条上发表的诗歌,每一首都可以在《诗刊》上发表。因为《诗刊》已沦为黑板体、墙报体了。

其他网友回答:

在《诗刊》发表诗歌的门槛首先要作者付杂志版面费600一2000/版,在《诗刊》全体同志的努力下,现《诗刊》出现了满天都是亮星星的繁荣景象,但好诗和能给人深刻记忆的诗越来越少,反观现在充斥着大量写父亲、母亲的作品,同质化作品非常严重。现我们诗的作品写得汪洋恣肆和不忍目睹。现有些诗的内容给人感觉就是像裹脚布一样又长又臭,又像祥林嫂一样,永远都是喋喋不休。里面看不见真情,也听不见精神灵魂的撞击。只有滚滚烟尘遮天蔽日,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就仿佛在文字里办了一场隆重的“白事会”。事一毕,一切都恢复正常。

再说《诗刊》主编李少君同志会审时度势,对诗的把握还是有一定力度的。如果汪国真诗人的作品肯定上不了《诗刊》的大雅之堂。但诸如乌青体、梨花体、脑残体、结巴体、浅浅体那肯定是《诗刊》的拳头产品,也是《诗刊》的约稿标杆。现在很简单你想在《诗刊》发表作品,符合以下条件则可:一、你有权或有钱,另有人脉资源也同样受欢迎;二、你要豁得出去,不设下限,要有“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要敢于打破一切束缚,在这方面贾浅浅教授就做得非常好!最后用吉格.金克拉的一句话作结束语:如果你作梦,你就会实现它。

其他网友回答:

应该很高,我觉得诗刊等国家大型文学刊物用稿质量一定很高。因为它是文学作品的神圣的殿堂,所展示的作品是高雅,阳光正能量。

很多人给予诗刊负评要有充分的证据,不要人身攻击,如果《诗刊》质量不好,读者不喜欢,以刊登了自己的作品为耻就不要投稿了。让它自生自灭就是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订了《诗刋》。不可否认,那一代著名老诗人的作品良多莠少。

在人群中总会渗透人情。大多数刋物的编者会从大量投稿中选优,但会兼顾人情,在今天看来,也很正常。但那个年代,已经诞生了剽窃者,把一些信息闭塞的作者的投稿略作改动,换上自己的名子或笔名寄给各种刋物的同行,获得名利双收。

再往后,文学刋物便乱象环生。不懂文学的人能作编辑,而文学的领导者多是门外汉,金钱.人情.女色等等占领了文学阵地。

再往后,屎尿作品登上了大雅之堂……

现在可能拨乱反正了,文学需要回归!

其他网友回答:

<2>浅谈《诗刊》发表门槛

宏灯诗话


《诗刊》创刊于1957年1月,是以发表当代诗人诗歌作品为主,刊发诗坛动态、诗歌评论的大型国家级诗歌刊物。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1976年1月经毛主席批示“同意”复刊。自2002年起《诗刊》由月刊改为半月刊。上半月刊重点刊发诗坛名家及成熟诗人的精品力作,充分展示中国诗坛的创作现状;下半月刊以刊发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为主,展示中国诗坛展露锋芒的新人最新力作,以确立其在中国诗坛的地位。

《诗刊》是习诗者的圣地,这句话至少往前推十年;应该没有人反驳。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到来,其实,诗刊做了很多的努力。并于2015年推出了《诗刊》“E首诗”栏目,刊发以省份为单位的诗人作品。这个栏目,主要通过网友推荐来完成,已经坚持了6年。

从诗刊的博客置顶发文来看,此栏目在2021年仍将继续。此举对于广大的网络诗友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福音。但前提是得有人推荐你的作品,最好圈内有点能量的评论家或诗人。

另外,诗刊从2018年12月起,在中国诗歌网上开始选取稿件,每期下半月大多都有。重点推送的每日好诗这类作品。


尽管大家都在抓住《诗刊》发的某些作品做重点批判,比如近期发布的尿尿诗、结巴诗,但这并非代表发表就容易了。

其中,尿尿诗早在一年前就在网络暴红了一段时间,出自于江西瑞金籍青年诗人刘傲夫,写于2016年1月,后被著名诗人伊莎选入《新世纪文典(第六季)》。

那有人会问,那《诗刊》的门槛到底如何?答案是肯定的,门槛一定很高。这个”高“的含义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

一、你作品发表的曝光度,客观上能体现你的作品质量。如果你已经在多个省级刊物发表大量作品,《诗刊》的编辑见你的名字眼熟,你的作品一定会入他们的法眼。

二、你作品有知名诗人或评论家推荐。你不要完全理解为人情稿(也不排除人情稿的成分,但至少值得人家帮你推荐)。这样,相当于你的作品直接被人递到了编辑手上。

三、多参加《诗刊》或有《诗刊》编辑参加的相关诗会活动,多露脸,让人家对你有个好印象。中国毕竟是个人情社会,这一点在哪个圈子都不要否认。

四、你的作品确实牛逼,被网络刊物或媒体推荐,自带流量。这样的作品,《诗刊》编辑也自然不会放过,锦上添花的事情多有人干。

五、地方作协的交流稿。这些是由地方作协干的活。你如果有机会被你地方上的同志相中,一定有机会上大刊;特别有钱的地方作协,找大刊编辑来改改稿,交流交流,作品就可以发表了。

六、碰运气。每年总有些这样的机会,总有一些不知名的作者被选中。为何,诗刊不可能全部选用老人稿,总得找找新人,这里说的新人不一定是初写者,而是指发表较少的作者。

七、高颜值的女性新人。这些人的作品,只要作品不是太LOW,选中的机会较大。为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诗歌圈子,也需要美女来点缀。不一定有什么情色交易,不要把所有人都想歪。

就罗列这些吧。祝大家有好运气!!



诚邀您关注宏灯诗话,与您共享头条文化生活!

其他网友回答:

诗刊的门槛,过去是真高,高的一般人都绝对的望尘莫及。诗刊是全国唯一的中央级的诗歌刊物,所发表的作品不仅要经受住读者的考验,现实的考验,还要经受住历史的检验。这样的门槛能不高吗?但是,那是过去啦!现在的诗刊,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已经太低了,已经坠入了低俗低级底层的深渊。当然,从社会学层面来看,诗刊的门槛还是很很高的,没有老子英雄,绝不会有儿女好汉!如果你是一个诗人,过去会以在诗刊发表诗歌为荣,现在假如让你的诗歌与贾浅浅排列在一起,你会深以为耻。诗刊的蜕化,代表了文坛失去了最后一块净土。那些体面的主编副主编编辑们罪莫大焉!

其他网友回答:

<2>虽然现在巜诗刊》的权威性与过去比,可以说不可同日而语,但在上面发表诗作,恐怕门槛还一如既往的高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架子还在那里,一般平民百姓的作品很难入他们的法眼,除非是他们的同行或入了某某协会的作家诗人,哪怕是散文,拆分为句就是诗,长篇累牍的也成诗;要么是名人,或矛盾奖获得者,最好获诺贝尔奖的,比如大作家莫言的被人诟病的巜饺子歌》,不但入选,还能得特别奖。《诗刊》现在也就这样,还是高大上的存在,凡人是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的。

我也曾作过”诗人”梦,不怕人笑活,在头条诗人圈也发布了几十首拙作,现代诗写不好,少有作品,古体诗平仄掌握不准,韵律也不太讲究,充其量也就是打油诗、顺口溜之类调侃一下,活跃一下气氛。

只是去年元月皖南事变79周年,在大学同学群微信上发的一首”诗”稍微有点意思,当时想投《诗刊》,后来感觉水平不够,先在头条诗人圈发布。今年元月正是皖南事变80周年,我想再次拿出来,为怀念新四军先烈,以志纪念。

此诗当时巳通过审核,这次拿出来,但还是不敢投寄《诗刊》,水平如此就此打住。

其他网友回答:

我只能这样说,对于某些人,在《诗刊》发表诗歌门槛并不高,轻而易举;对于我们这些诗歌草根,在《诗刊》发表诗歌难于上青天。
一、《诗刊》曾经是中国诗歌的皇冠,她数十年间推出了一代代优秀诗人和优秀作品,为我国的文化繁荣做出过突出贡献,无数诗人均以登榜《诗刊》为最高荣耀。我也曾经那么钟情《诗刊》,按照征稿启事网址投了多次稿,都如泥牛入海,没有消息,我都没有写诗的信心了。

二、然而最近几年,《诗刊》在上稿方面却爆出许多内幕。一是熟人稿,不看质量,只要跟编辑关系好或者有门路,就可以刊登;二是赞助稿,只要给了赞助费,就能把作品登上;三是好处稿,只要给编辑好处,什么乱七八糟的诗都给上;四是官员稿;选稿看官位高低,按人下线,刊登了不少官员的所谓诗歌;五是抄袭稿,把关不严,审稿不细,只是许多抄袭稿件堂而皇之的登上了《诗刊》;六是低俗稿,刊登了一些口水诗、撒尿诗、结巴诗、断行句、不雅诗等。让读者大失所望,《诗刊》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三、本来我不相信《诗刊》有这么不堪,但是在网上看到一些诗,的确够“奇葩”:

1.《与画家蒙克一起》

哪,从哪里传来哭,哭声

受,受,受不住的我,我

那哭声让我想吐,吐

要,要断,不,不断地

传,传过来

伸,伸着双手就像站,站在靶子上的

那种不,不安的样子

呜呜,那羞耻的

样,样子吓,吓坏我了

想,想跑

同,同化,啊不,童,童话的世界里

那家伙的那个哭,哭声

世,世纪末的背后没,没完没了的杀戮剧

脚,脚像灌了铅

让,让我自首?凭啥

鸡,鸡皮起了一身,空荡,荡的城市

不对,笑,笑声终于

终于疯,疯了也不一定

呜呜 木乃伊,空荡,荡的世界

我不,不,不承认。

2.《邀请》
我的新书发布会前一天-一个诗人
邀请我
在发布会结束后
去参加他主办的诗歌活动
我婉拒了我怎么能够
在白天当完主角晚上就去跑龙套

还有《和领导一起撒尿》等诗,都受到了读者的抨击,我就不一一解读了,总之,一看到就想吐。

四、我爱好写作,笔耕不辍,迄今为止,各类文学作品写了数千篇,仅现代诗就写了近千首,但是没有上过国家级刊物,只在省市及地方报刊上刊登过上百首。今天在此献丑几首我写的短诗,看和《诗刊》上的作品相比,差距在哪儿?不过,即使有可能超过上刊标准,我也不准备投稿了,不准备跨过这道“高不可攀”的门槛了:

1.《漏网》

风漏过了墙,吹来春天
雨漏过了云,化作甘霖
阳光漏过树叶,温暖了岁月
语言漏过时空,拉近了你我

做一条漏网之鱼
拥有第二次澎湃的生命
做一只漏茧之蝶
舞姿蹁跹成最美的风景

2.《蝶》

那一年,黑色的蝴蝶旋舞坟前
我用双膝丈量和父亲的距离
只有一句叮咛的长度
目光难以抵达,泪水难以抵达

那一月,粉色的蝴蝶翻飞陋室
我撕碎了文学,年轻和微笑
命运的鞭子抽打着灵魂
白发抢滩,皱纹疯狂

那一天,白色的蝴蝶飘荡天空
我送你去远方,万籁俱寂
深深的脚印载不动伤感
将千言万语扔进风里

那一刻,彩色的蝴蝶翩然入梦
你落寞地站在水泥森林中
下一个飞雪化蝶时你就回家
我拭去了经年尘垢,静等花开

3.《饮尽诗歌》

想着有一天
仗剑,邀友,游历四方
为红颜散尽千金,豪饮三斗佳酿
寺院白墙上挥豪狂草,把唐朝踩在脚下

一口勾兑的酒,就呛出了眼泪
桌上盛满生意,官运,利益
一盘盘谄媚的笑馋涎欲滴

手机和小车交织的城市里
诗歌无处容身

灯火阑珊处,找一处避难所
一群放牧文字的人,和李白杜甫对座
同举杯,将诗歌一饮而尽

其他网友回答:

从上世纪8、90年代到2014年期间,《诗刊》发表诗歌的门槛一直都很高。

《诗刊》上发表出来的作品,的的确确堪称经典。

那时候的《诗刊》,不愧为中国诗歌的旗帜。

最近几年不知怎么了。

特别是某君坐上《诗刊》主编位置以后,感觉整个刊物都被带偏了似的。

一个诗人,喜欢什么风格的作品,无可厚非。

一个刊物,全都跟随主编的喜好,内容上一边倒,大“换血”,那就不正常了。

有兴趣的话,不妨去翻翻现在的《诗刊》,看看上面发的都是些什么鸟语。

一个结巴,疙疙瘩瘩的一段话,竟然成了《诗刊》极力推崇的置顶篇什!

这不是堕落是什么?

一个国家的诗歌旗帜,被弄成这样,主编照样没事。

不但没事,还分秒必争的四处兜售一些惨不忍睹的玩意儿。

今天出版这一堆,明天那篇又“中奖”。

雾里看花的,是多数,真正的内行人,都在偷偷的躲在一边看“门道”:

趁权力在手,恣意妄为。

不用,过期作废。

真怀念邵燕祥、叶延滨等诗人主持《诗刊》的那些年代。

真希望《诗刊》能够尽快回到人民的轨道上来。

而不是沦为个别人的私家花园。

其他网友回答:

《诗刊》的门槛是人控的升降槛,要高就高,要低就低,那得要看迈槛的人是谁。

标签: 诗刊 诗歌 门槛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