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学校生源流失严重,老师纷纷调离?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这种情况如果说的是农村学校,就属于正常现象。这就是城镇化的虹吸力量带来的结果。

如果说的是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学校,就很不正常了。其根源一定在校长,虽然校长在目前还没有人事权,但校长有治校的权力。一所学校搞得生员流失,教师调离,其前提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下滑,校园环境不断恶化,社会效应不断退步,结果就是学校分崩离析。

从办学出发,再推而广之,只要是个单位,其领导就应该推行庸者下,能者上,一旦德不配位,祸已不远了。

其他网友回答:

学生流失严重的原因:一是经费集中在城镇的学校或中心校,乡镇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资源都是从上至下一层一层剥离,轮不到乡村学校,如职称指标、经费、基础设备设施、优质的教师;二是乡村学校培养出一名优秀教师,往往被中心校或城市学校借走,而且是刘备借荆州一借就不还,乡村学校被迫聘请资历不达标的代课老师,另外乡村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交流机会几乎很少,就是有也是低档次的学习听课,作用不大;三是教育局只委托中心学校按照局要求进行行政管理,忽视乡村学校教学的帮扶(只对中心校帮扶),在办学理念上中心学校深怕乡村学校超越中心校,采取经费集中投入到中心校,乡村学校办学(教研)投入较少;四是不重视乡村学校校长的培养和培训,甚至乡村学校校长只要是个人就可以当(有时也很无奈,优秀教师都跑完了)。

其他网友回答:

学生生源流失严重,老师纷纷离开应该从多方面看待,从改革开放的年代,教师行业就受到不小的第一波冲击,当初一个大学教授还不如卖猪肉的屠夫月工资高。当今时候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也是一马当先打前锋,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在学习上勇攀高峰。成年以后才知道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攀上这样的高峰。城镇化使得原版脆弱的基层教育支离破碎,曾经的希望小学,就是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修建的,希望他们能够接受良好教育,募捐的善款而修建,看看现在的,还有希望小学吗?不是养鸡场,就是已经破败不堪废弃。老师得不到应有的待遇。社会拜金主义思想,致使老师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复杂的社会风气也慢慢侵蚀校园这片净土。学校不敢管,每个学生都是家长的宝贝,老师的烫手山芋。老师没有真正的教学空间,和真正行使教育权,确立老师行使教育权才是问题的根本。打开老师内心深处的枷锁,尊师重教需要法权确立。以上是个人愚见,有错误请大家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也是根本原因学校地理位置偏僻师资力量薄弱,交通不便生源少。第二,一村一校的布局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城市农村长居人口在减少

其他网友回答:

在农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年轻的农民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多为老人在家看护孩子,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于是就有了寄宿制学校的出现。再者,就是现在农民在城里买房子的比较多,加快了城市化发展,孩子进城读书,教育县城集中化,造成乡村学校空置。有校舍无学生现象司空见惯,空心学校比比皆是,老师没有学生多也是见怪不怪的事实,这种流失很正常的,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

其他网友回答:

目前提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愿望远高于实际,城乡环境、教育投入、社会认可程度、家长知识水平程度以及家长对教育有效认知和重视程度等的差距是明摆着,这样的情况虽有所缩小,但近几年还是难以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有待于社会的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到那时城乡差距就不成为问题;二从法律上规定城乡均衡;三目前亟待解决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认识到位,有具体实施规划方案,削弱和消除扩大城乡差别的某些当今存在的因素,如真正落实教师全员城乡轮岗制度和教育投资城乡统一标准等。

其他网友回答:

主要是校长独占了教育经费!老师出现工作软对抗!就是一家人不公平的孩子还提意见说父母向偏!何况各伙计一起打工??

其他网友回答:

城市化进程逐步扩大,资金,人力,物力,各种软硬实力,各类人才,都向城市集中,农村向县城流动,县城向地级市流动,地级市向省会流功,向发达大城市流动,向北上广琛流动,向国外流动,农村还正在缩小的路上。

其他网友回答:

一是教育教学自身出了问题,二是学校缺乏用人机制,三是以校为荣的主人公意识丧失。领导观念应迅速调整或改变。

标签: 调离 生源 流失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