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需要平心静气,县管校聘带来的是急功近利,矛盾不?】
谢邀,我是英语教科研。问题中楼主提到的基础教育需要“平心静气”应该可以理解为“稳定性”,“急功近利”则大致可以理解为“流动性”。楼主如此直接地把基础教育和县管校聘看做一对矛盾体,已经预示着答案就是“矛盾的”。虽然这个问题似有不妥之处,但是也是情有可原的。为了准确把握“县管校聘”,不妨先学习一下不同时段国家层面的三个重要文件的相关规定。
一、2014年教育部等出台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文件提出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具体规定:
加强县(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县(区)域内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公开招聘和聘用管理办法、培养培训计划、业绩考核和工资待遇方案,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和退休管理服务。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教师交流轮岗经历纳入其人事档案管理。
国家层面推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示范区建设,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各地也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大胆探索教师队伍管理新机制。
从上述文件可以看出,国家提出了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举措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为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这是因为以往的那种“交流轮岗”还只是把教师从一所学校通过交流方式短期安排到另一所学校任职,教师不论在那所学校任职,其所属的人事关系依然属于对其实行聘用与管理权的学校。
二、2018年教育部等出台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文件,提出了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具体内容:
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实行学区(乡镇)内走教制度,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给予相应补贴。逐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
从上述文件可知,教师“县管校聘”的政策更加明朗化,不再是以往的“交流轮岗”,而是通过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目的是为了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文件进一步确定了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具体内容:
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有计划安排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政策,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增加学位供给,有效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问题。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农村特殊教育。大力提升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加强贫困地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学校在农村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从上述三个文件的规定都可以看出“县管校聘”的出发点绝不是楼主所言的“急功近利”。恰恰相反,此举旨在有计划安排城镇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尤其是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平衡县域内各学校的师资力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如若各地区地方政府能够准确把握国家文件精神,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县管校聘”的举措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基础教育的“稳定性”。从这个视角来看的话,楼主所提出来的问题的答案就是“不矛盾”。只要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在行动上,比如大幅度提高乡村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让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在教师职称评聘方面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等,乡村学校一定能够吸引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教师。
然而,无论国家层面提出的何种政策,最后还是要地方政府来落实。这样就必然容易造成政策的本意和具体的理解上出现偏差,在落实的过程中南辕北辙。尤其是,有些地方严重受制于当地的经济水平,导致“出力不付钱”、“光喊不出钱”等诸多不切实际的做法。
从目前已经启动了教师“县管校聘”的地方来看,县域内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普遍采用了“三轮竞聘制”,也就是通过三轮竞聘实现竞聘上岗的双向选择,最后将落聘落岗的教师异地流动到城乡缺编的薄弱学校。这种变相的“末位淘汰”制跟县管校聘实施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不是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而是让乡村学校成为那些落聘的城镇教师“接盘手”。这样的实施方案根本上就是与“县管校聘”的真实目的格格不入。这样看来,楼主的问题确实是情有可原,县管校聘带来的是急功近利与基础教育需要平心静气相矛盾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
人们常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如何让更多的优质师资力量流动到乡镇以及农村学校来改善城乡教育的生态环境,关键还是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的问题。只有能够认识到问题关键,“县管校聘”人事制度的改革才会真正接地气,接人气,也才能真正让优秀人才愿意来乡村学校,也才能让乡村学校留得住优秀人才。
其他网友回答: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县管校聘,在2020年将会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是必须推行的,高中阶段参照执行。未来的教师公办教师日子的确不好过。隔几年可能就把你调去边远的农村。但是现在农村教师都享受着比较高的乡村教师补助。这个可能能找到一点心理平衡吧。毕竟上有老,下有小,看病上学都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对于小孩子比较小的需要上学的老师来说,都希望在城里。为了照顾孩子,得到更好的优质教育。对于年龄大的老师比较喜欢养老,休养生息,可以申请去乡下。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县管校聘真的搞不好,会打破教育频繁替换的常态,扰乱教育界老师的生存状态。很多老师在这里工作几年,再去到那里工作几年,根本找不到单位和主人翁的感觉。毕定给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继续教育,演讲,考试,职称,赛教,争荣誉,今后教师很忙,都想忙着拿荣誉证书,为了自己增加点资本。不过,这两个并不矛盾,促进了教育均衡,只是是否做到公平公正,不穿小鞋才是关键。
其他网友回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动干戈治小疾?
其他网友回答:目前,县管校聘都是原来的教师通过演讲来获得资格,最后流动的都是演讲和能力,还有校长不喜欢的,真正人才流动的你不可能随意流动。
其他网友回答:无论什么政策,最终都得落实到行动上,怎么实施才是关键,谁来实施才是重点
其他网友回答:<2>这不止是急功近利!这更是闭门造车式的虚假公平!平时优秀教师还到不了乡村,都被条件好的城区学校聘用了!县管校聘能强迫好学校不聘优秀?条件差的学校能优先聘到优秀教师?无非就是在小圈子里打转转,城区学校教师轮流到乡下去?乡下的老师轮转到县城去?可能吗?政策设想不错,具体执行怎样,那就另说了!
其他网友回答:县管校聘是为管理而管理设计的不得已而为之之策。
威海链 » 基础教育需要平心静气,县管校聘带来的是急功近利,矛盾不?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