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想说“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存在决定了意识,并在意识冲反映出来。我以为“鬼"就是“人"的一个反义词罢了。孔子的态度是对的,敬而远之,避而不谈。如果硬要说,面临二难推理,你能找到鬼存在的依据吗?你能找到鬼不存在的依据吗?两个命题都难回答。故我的观点是相信辨证唯主义。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表明孔子对鬼神问题的态度:对此问题不作无为的探讨和争论,而把精力放在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上来,致力于怎样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尊礼重教,人人关注自己的修养。
孔子对鬼神的存在于否,至少说是持怀疑态度,但是又无法否定它。“敬”,即使你存在,我也不得罪你。我不说否定你、亵渎你的话。“远之”,我不理你,你也没法我。如果他肯定鬼神是存在的,就不敢远之了。
对于鬼神的存在与否,历来争论不休。我国自古以来,不乏反对迷信的有识之士,汉代时,王充作《论衡》、范缜作《神灭论》。唐朝时,韩愈上《谏迎佛骨表》。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破除迷信,宣扬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可是,要消除人们的迷信,还是任重而道远。反正我是不信鬼神。
人的思想,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想象力太丰富了,创造出来的神呀仙呀,谁会数过来?说来也是,若完全否定了一切神仙,我们的生活会多么乏味。《天仙配》、《牛郎织女》、《白蛇传》、《梁祝》等,都没人看了;《西游记》、《聊斋》等书籍没有市场了;月宫、嫦娥、吴刚、玉兔都不存在了;李一、王林等大师没有人信了;算命的、测字的都失业了......当人遇到惊讶时,“老天爷!”、《卖糕的!》也不喊了。真的,生活没意思多了。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也不知道有没有鬼神,但未知的都是神秘的不可测的。孔子的意思就是我也不知道有没有鬼神,所以最好还是保持距离保持尊敬不去招惹,所谓敬而远之这个词估计就是这么来的。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对待神灵也是这个态度,遇到坟墓寺庙之类玄乎的东西我们就算自认为不信神的一般也不会随便去触犯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是一种处世之道
其他网友回答:给大家讲一下亲身经历:1、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个冬天,从成都回老家,到离家约五、六百米的地方时,已是暗夜,在此处反复走错同一方向又折回,时间约一个小时,最后清醒了,一会儿即到家。2、2017年的秋天,在老家一个朋友父亲去逝的丧事中吃过晚饭回家,晚歺时喝过酒,未过量,回家时天已经较晚(约晚上9点多吧),天就开始下小雨,在离老家屋五、六百米的与上次迷路的同一个地方,反复走错方向达3个多小时,期间雨是越下越大,跌进了迷路处的养鱼塘又爬起来,走掉了一只皮鞋,后来自己在坡凹处离坟地不远处,打燃打火机靠在路边的一颗树上抽了一根烟,终于清醒,回到家里时已是晚上一点多了。3、2018年12月份,小孩幼儿园小班放假的前一天,下午小孩放学接她回家,一进家门小孩就拉着我喊我和她一起跪下,我还以为是学校里教了她什么新内容呢!结果第二天早上6点多,就接到了我妈叫我立即回家、父亲在医院病危闹着要出院回家的电话,第二天上午我即与小孩从成都赶回老家镇医院,下午办理出院手续接较清醒的父亲回家,父亲第二天上午即去逝,走得很安详。
以上是本人亲身经历,其中有什么道理?所以孔子的话是有道理的,大家不管唯物也好,唯心也好,心物一元也好,还是对天、对鬼神等存一丝“敬畏”为妙。
其他网友回答:风过认为,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意在聪明的人可以敬畏鬼神但不迷信鬼神。孔子还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是首要,等于说要畏宗教信仰或宗教哲学,但提倡把人的有限的精力集中在人生的意义上。孔子看待敬鬼神的活动,视角主要是道德的而非宗教的。
《论语·述而》曰: 子不语: 怪、力、乱、神。
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因为他提倡的是“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
《论语·雍也》曰: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针对樊迟关于什么才算是聪明的问题,孔子认为致力于让老百姓走向“义”,尊敬地对待鬼神,但要远离它们,就可以说聪明了。远鬼神,意在重人事。
《论语·八佾》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 “吾不与祭,如不祭。”
孔子认为,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
《论语·先进》曰: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问服侍鬼神的方法问题,孔子回应,人还不能服侍,怎么能去服侍鬼神呢?季路又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又回应,对生都知道得不清楚,怎么能知道死呢?
总而言之,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远离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看待人生与社会的态度。
在超自然的未知力量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学者。人类对鬼神确实恐怖,但远不及对人类战争、瘟疫、饥饿、自然灾害的恐怖。魔兽世界,大多在人的心中。降魔主要靠智慧,所以佛家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告诫修行者要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因为它能扰乱身心、妨碍修行,所谓“自心现境界”。
关注@风过无痕摄有痕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生活在什么年代?离现在两千多年。那个时候的人们当然会相信鬼神的存在;不仅仅是那个山东,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仍然有不少人认为鬼神一直陪伴着他们。
所谓鬼神的成长,当然是子虚乌有之事;不过此乃一种信仰;换句话说,人们对生活或者大总统当中发生的一些五法解释的事件往往就认为是鬼神在作祟;中国让有句成语叫做“鬼斧神工”就是专门用来描述大自然奇观的。
鬼神究竟是否存在呢?我的回答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不少宗教信徒非常虔诚的相信非人力所能完成的目标就是因为他们笃信鬼神的存在。
孔子的内心其实非常矛盾;他当然也相信鬼神的存在,但是,如果完全听命于鬼神的话,孔子的教育就失去了如何意义;孔子也无需办什么“私人培训班”了。
孔子对鬼神是“将信将疑”的;所以孔子首相认为对鬼神要“敬”;不过对鬼神的“敬”又必须适可而止;也就是对鬼神要“远之”,说白了就是不要迷信鬼神。
不只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如此;科学如此发达的21世纪,人们仍然没有丢掉诸如“活见鬼”、“神了”这样的口头禅;这不是21世纪版的“敬鬼神而远之”吗?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是个无神论者,他不相信有鬼神,但是在那个落后的时代信鬼神的人还是挺多的,当然也有一些到现在都无法解释的现象,道不同不相谋,所以就孔子说信神鬼敬而远之,也就是说你们信你们的,我是尊重你们的信仰,我也不和你们辩论,孔子曾说过不能和三季人讲道理,这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也就象我们平时常说的,宁和聪明人打一架,也不和糊涂蛋说句话,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你见过医闹但是没有见过佛闹的,求佛的人成功后就还愿,不成功的人没有一个找佛算帐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人好讹,佛不能讹,这也就是人们常常反孔的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敬鬼神而远之”是《论语·雍也》中的一句,是樊迟问知时孔子的回答,樊迟这个人吧,在《论语》中多次出现,问知、问仁,可见这位同学也是非常好学的人了。但他每次问孔子,得到的答案都有所不同,非常具有“孔子特色”,因为孔子一向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事物,给出最符合当时的答案,所以要明白“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也要从原文中,先搞清楚对话环境是怎样的,然后才能解释。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知”通“智”,问知不是问知识,而是问智慧,樊迟问孔子:什么才叫真正的智慧?
什么是智慧呢,可以包含很多方面,这一次孔子的回答偏向于政治,他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务就是服务,务民就是领导人,孔子的意思是说,你当官从政的人,就好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不要去搞那些神神叨叨的事情,要“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从政的智慧。
孔子为什么要从“从政”的方向来回答樊迟的问题呢?
樊迟这个人啊,出身不是特别好,是吃苦长大的孩子,孔子评价樊迟曾说“小人哉,樊须也”,小人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奸小之人,而是生活在底层的那一部分人。
孔子对樊迟这样的人,所教的都是一些便于实际操作的道理,孔子说“学而优则仕”,樊迟将来如果走上仕途,他该如何去做呢,这就是孔子的回答。
孔子是相信鬼神存在的,“子不语怪力乱神”,不是说孔子不相信鬼神,而是在教育的时候,要以君子的正道为标准,不能崇拜鬼神,否则就会被鬼神所制约。
同样的,你从政了,要去服务(或治理)民众,你应该怎么引导人民?很简单,相信鬼神存在,要对鬼神怀有敬意,但不能沉迷于鬼神,不能迷信。
因为鬼神离我们太远,所谓人神殊途,鬼神是天道,而我们所走的是人道,“天道远、人道迩”,鬼神的天道,离我们很远很远。人道却离我们很近,因为我们每个人就生活在人道中,你所经历的所有事,从商、从政、上学、成家、社交……都在人道之中。
这就是作为领导者,该引导人民所走的路,距我们遥远的鬼神,我们保持敬重,但不能迷信,而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农民,就好好种地,是皇帝,就好好治国。
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个有智慧的领导人了。
鬼神其实可以有多种解释。
上古时期那些大神,是从人到神,人也可以找到天梯,达到与神交流的程度,姜子牙还可以封神;后来人们在文学作品中创作出来的鬼神,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又是另外一种了;还有宗教带来的神。
以上的鬼神,对于老百姓而言,无非三种情况:完全不信、相信存在、迷信。
在儒家孔子而言,就是要教会老百姓第二种:相信存在;杜绝第三种:迷信。
儒家对鬼神其实是非常敬重的,我们为什么要祭祀祖先?因为古人认为,人死后只是肉体死去了,灵魂还存在,成神或成鬼。祭祀为什么是一种礼仪,祭礼,还被明文写进了儒家经典《礼记》中?
儒家对鬼神的敬重,就体现在祭礼中——“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馀也”,礼不足而敬有馀,这就是要把“相信鬼神”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中,反过来就是迷信了。
所以,孔子对樊迟的回答,就是希望领导者,在服务或治理百姓的时候,要用合理的方式对待鬼神。
最后,请不要站在今天的视角,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古人的思想,否则,这个讨论就没有意义了。
敬而远之就是有,但与我们不在同一个空间维度,我们看不到它们,它们能看到我们。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此语的原话是: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谓之知矣。
出自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
孔子一生不信鬼神。他主张的是听天由命,即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讲究中庸之道,推行克已复礼的人文思想。
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他说的时侯,是在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时,从卫国出来奔向陈国的途中,得了一场大病,甚至昏迷。此时子路建议他去求告天也神灵,以求快快好起来。可孔子坚持不求告鬼神的庇佑,坚持生死由命之理。因此他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谓之知矣。
此意是说,你信鬼神是你信,我不信鬼神能治好我的病,并能给予我富贵!因此,你敬之而我远之。
理解此语,不可断章,也不可不了解当初的环境,处境和动态因素。如单从这一句话理解,是很难答复圆满的。
此语还含一要点,即是:无论你任何人,你敬鬼神是你的权力和自由,虽不和我同道,但我也不反对或阻止你。但是,你敬归敬,只要别在世上再装神弄鬼就是知(智)者,就行了。
此语还有一个引伸含义,即是说人生在世,为人处世也不容易,当你遇到邪恶凶顽之人时,表面上要给予礼敬和奉承,当面不要说人坏,不然你会吃亏,这是知(智)者必须具备的人生意念。但是,你可以礼敬他,但不要亲近他。因为他是虎狼,不值得亲近,因为对这样的人,你越亲近,你反会越受其害!最终结局不善。
鬼神同理,在你的信仰中,有病了,你可以祈禱求告一下,以慰心慈。但不可过份的依赖鬼神,求医问药才是正理。否则必受其害(祸)!
威海链 »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那鬼神到底存不存在?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