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文章为什么用文言文而不用白话文?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这与书写工具的发展有关。在毛笔、纸张发明之前,人们书写文章是刀具将文字刻在竹木简上,商朝时更是刻在甲骨上,你想刻字是多么的难,若要用白话文,那得刻多少字。因此就要求在写文章时字数越少越好,每个字所表达的意思起丰富越好,每句话越简洁越好。

我们看电视上,秦汉以前所有书籍都是一捆一捆的竹木简,传说秦始皇每天要阅读一吨多重的奏章,那要是用白话文恐怕得多几吨。而且文人、大臣们都还得配专门的刻字工,用来刻写文字。毛笔发明后不用在刻字了,但还没有纸张,还得写在竹木简上,另外还可以写在丝绸、羊皮等器物上,但这些东西都不方便大量使用,因此文章还是以简洁为好。

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张才大量生产,人们可以用纸张写文章了,但是由于生产力落后,纸张的生产量十分有限,再加上没有印刷术,所有文章都需要人工去抄写,这些都费时费力,因此还不能用白话文去写文章。

唐朝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书籍才得以印刷,但是每篇文章都得刻一个版。到了南宋出现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技术才得以大幅提升,因此文人写文章才慢慢写长,话本才出现。到明代时书写、印刷工具已十分成熟,除官方文章外小说得以繁荣,但由于人们写文章的习惯,小说的语言中仍还有大量文言文,但已经出现了许多口语。特别是为了说书人的方便,也为便观众能听得懂,白话文也逐渐出现在小说中。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坛刮起了新文化运动,白话文正式成为人们写文章的语言方式,文言文这时才淡出人们的写作视野。但还有一些老旧文人习惯用文言文写文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向老百姓普及,人们才彻底抛弃文言文。

其他网友回答:

一、古代中国大地上的人,所说的古语并没有什么文言、白话之别,绝大部分词汇都是单音节。今天我们所说的所谓的白话,与古人当时的真正话语完全不能确定是否一样。

二、古人用古汉字记事,并不是为了给千万年之后的我们来看的,而是给他们自己事后看的,因此,没有必要故意省略某些词语,更没有必要故意增加口语没有的成分。

三、古人使用的文言文,基本可以确认是记录他们的口语。像“彼、此、之、乎、者、也,,,,”等等,就是当时古人的口语词汇。

其他网友回答:

这道题目是非常有意思的,它简直是丰富了我们对古人的一切想象,但也暴露出我们现代人的知识盲点。古人说话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难道都是“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吗?其实并不全是的。古人并不仅仅使用文言文,也使用白话文,只不过在使用的时候分场合而定。那么问题就来了,古人在什么时候用文言文?什么时候用白话文?为什么要分场合而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知识盲点。

文言文是一种书面用语,初用文言文是为了节约书写成本,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传承

所谓文言文,是古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使用的书面语言。探究文言文的缘起,其实是因为先秦时期没有纸张,人类需要在龟甲、兽壳、竹简等物品上书写,在书写的时候,难度非常大,人们需要寻找、制作一系列的物件才能为文字的抒写做好准备。甚至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在青铜器、石碑上雕刻文字。

这样一来,记录成本、书写成本都非常高昂,更何况材质有限,人们无法把文字完全写下来,只能精简文字,尽可能完整地表达语意。据唐朝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里说:

又叙事之省,其流有二焉:一曰省句,二曰省字。

刘知几在进行史书编纂梳理的时候,特意研究了古人使用文言文的原因,他认为在物质水平低下的年代,人们使用文言文的目的更多是为了省句、省字,意在节省成本。

如《左传》中记载晋景公作为一代君主,有一次做了一个不好的梦,便找算卦的来解梦,算卦的人说晋景公活不过今年麦收时期,晋景公一听便十分生气,就叫来那个算命的把他杀了。没过多久,晋景公就喝了新麦做的粥,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去上厕所,不小心掉进了厕所里,而《左传》仅用八个字概括了这件事:

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如此复杂繁琐,又极其重要的事件,竟被记录的如此言简意赅,可见在物质条件不丰富的时代,用文言文写作真是惜字如金,这样既能节省成本,又体现了语言的魅力。

中国文化讲究传承,书写文言文这一传统也经过文人士大夫的传承,逐渐成为一种书面规定。到了汉代,普通人读文言文需要经过专人注疏,到了唐宋时期,为了贯通古今语言的意义,国家专门规定文人进行入仕时使用文言文,以达到与祖先的文章共通,实现文本意义上的沟通。

既然文言文的使用是为了节省成本,更在于文化传承,那么古人是如何使用白话文的呢?


许多奏折中使用白话文,内容真实又贴切,与现代语言极其相似

我们在看穿越剧的时候,经常看到皇帝批阅奏折时回复一个“准”字,却不曾想到,其实古代的皇帝经常使用白话文批阅奏折,如元朝时期,倭寇来侵犯元朝国土,地方官员顿时手足无措,皇帝朱元璋便下了一道圣旨,圣旨中写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我们在看这道圣旨的时候,可以发现首句的“奉天承运”是一句固定语句,用以显示皇权的威严,而中间的内容却十分符合现代的白话文,“这帮家伙来了”一句更是体现出白话文的简单易懂,调皮可爱。明朝时期,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喜爱用白话文颁布圣旨,其后代更是在圣旨中,将白话文用的生动活泼,如朱棣颁布的圣旨中写道:

那军家每年街市开张铺面,做买卖,官府要些物件,他怎么不肯买办?你部里行文书,着应天府知道:今后若有买办,但是开铺面之家,不分军民人家一体着他买办。敢有违了的,拿来不饶。钦此。

朱棣的这道圣旨中更是缺少了皇家威严,更多的是部门领导微服私访时,对手下官员没有办好差事的训斥,其中“你怎么不肯买办?”一句话更是戳中现代人的笑点,圣旨里的俚语、俗语如此明显,可见皇帝们对白话文的使用真的是得心应手。

此外,清朝皇帝雍正更是白话文的忠实粉丝,他在大臣的奏折中批注道:

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再如雍正在年羹尧出征的时候,因收到年羹尧说战事紧张的奏折,更是因战事闹得十几天没睡觉,很是殚心竭虑,雍正批阅奏折后回复年羹尧时说:

好心疼,好心疼,好心疼!朕实在不知怎么心疼你,才能上对天地神明。——《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这种真实又直白的奏折,仿若我们现代人进行微信聊天,一边说着白话文,一边模仿着古时的文言文,让人猛一看,以为古人穿越到了现代。

如此看来,古人真的是不仅仅使用文言文,对白话文的使用也是一番常态,而我们现代人以为古人对话都是文言文,着实是一种误解啦!但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古人开始使用文言文了呢?本文觉得应该是宋朝时期。

雍正的回复: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使用,为何会在宋朝时期成为分水岭

如此看来,文言文其实就是先秦时期的口语,如同孔子《论语》中常用的“之乎者也”,两汉时期,在汉高祖刘邦的推崇下,出现了文言分离的现状,使得古人日常交流与文章术语分离开来;到了唐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雕版印刷书的发展使书写更加便利,同时也带动了说话、杂剧、影剧、诸宫调等各种艺术的迅速崛起,同时,我们在大量的唐宋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共用,如宋代词人柳永在《定风波·自春来》中写道: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柳永词在语言表达方式上进行大胆的革新,改变了唐朝绮丽高雅的语言,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如副词“恁”、“怎”、“我”、“当初”等,动词“免”、“坐”等反复使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证实古人将文言文与白话文交织在一起的别番意境。

如果说,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分水岭在宋朝,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富足给语言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那么元代语言的发展是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侵,导致文言文的使用逐渐淡化,白话文的使用日益得到肯定。据记载,成吉思汗曾写给丘处机一封诏书,写道:

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

诏书作为一种官方书写体裁,本应该遵循文言的写作方式,而元朝皇帝竟用白话方式进行书写,实际上是汉文化与少数民族的冲击,带来了文言与白话的融合发展。

自此,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白话小说,我国的四大名著均出现于此期间,皆以半文半白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纷争,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出现,胡适先生在其著作《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不摹仿古人,不避俗字俗语”正式提出用白话文替代文言文。此后,白话文成为我国通用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结语

看到这里,我们就解开了问题的答案:古人并不仅用文言文,也会使用白话文,而不是像现代人想象的那样,古人只会之乎者也。同时,当我们了解了中国语言的发展历程,我们也逐渐明白:文言文真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白话文的出现更体现了中国语言的变革过程。

作者:蔡小记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白话文口语化严重,不适宜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使用与记录文字。

白话文很早起源,实际是俚语,约秦汉时期就存在,流行于民间下层,适合读书不多识字少的下层百姓。宋代因戏曲评话而发展,明清开始普及,最终由于白话文运动而取代文言文。

换句话说,白话文在历史上就是下里巴人的语言,文言文则因承担文字记录,历史传承与世家垄断等原因居于统治地位。

简单来讲:文言文因为承担文字传播与记录书籍的责任,必定在特定条件下——书籍被垄断时期,占据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

比如汉语在鼎刻时期是这样记录文字:

所以,西周以前文字书籍掌握在皇族与高级祭司之手,普通贵族都很难接触。这样的艰苦条件下,需要文字的简练:

到了春秋时期,划时代意义的是竹简木牍的发明,这表明文字书籍开始脱离贵族掌握而进入民间,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今日应该感谢的就是孔圣人,有教无类才让文字与书籍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当然,也有帛书与羊皮卷,可惜这些东西不是普通人可以拥有的:

不过,竹简木牍依旧昂贵。

所以文字书籍控制在皇族与世家手上,而号称读书43万字的东方朔就敢公开藐视汉武帝也不是没有他的强大理由,一卷书不过30片竹简木牍,文字容量只300来字,43万字大约需要1500卷,得多少头牛来拉:

南北朝时期,纸张得到改良,开始用于书文字,也因此出现手抄书,隋唐时期开始出现雕版印刷,但多限于佛教,书籍还是集中在手抄本,因此大多数寒门地主子弟依旧读不起书也读不到书,抄不到什么书。

宋代推行文治,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逐步成熟,世家消亡,所以书籍才真正进入百姓下层之中,而也正是在个时候,白话文戏曲等开始出现流行。

精装书:

说了这么多,结论是:印刷之前文字只能用文言文,因为需用最简略的方式来记录文字,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其他网友回答:

把文言和白话分开,其实就是说写分离,两条腿走路,是非常高明的设定,中国古人在这方面确实了不起。

其实就是两套话语体系,同样一件事,落在纸上就得这样写,不能随意发挥,必须保持较为恒定的规范。而张口说的话,则随当时的具体情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古人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地域怎么转换,时代怎么变迁,落在纸上的东西,不管是外地人,还是子孙后代,都能无碍阅读,不受时空限制。

晚清以后,中国屡遭外辱,到民国时期依然战乱频仍,苦闷彷徨的知识分子在寻求民族落后根由时,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语言文字,胡适提出的“怎么说,就怎么写”,一下把说和写合一了。

其实,后果很严重,随着时间推移,负作用会逐渐凸显出来。我们读古文已经非常吃力了,读书时代的文言文,相信是不少人的恶梦,像是在学另外一门外语,它基本阻断了国人走出校门后,主动而自由地阅读古代典籍的可能性和兴趣,解释文言文竟然成为一门专业,可那本来应是人人具备的基本能力。

最严重的是,我们今天写下的东西,多年以后,我们的后人也将读不懂了。我们已经造了很多网络新词儿,而且还将继续造很多,它们都会进入各种文章。

这些新词,我们同时代的中老年人,已经看不懂了,遑论数代之后的后人了。到了那时,又将出现一个新专业,来对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词语,做出大量名词解释。

可看的人,很可能照样一脸懵逼,包括“懵逼”这个词本身,无论怎么解释,他们将依然懵逼。解释的人如果面对面,大概会说:你现在的这副样子,就叫懵逼。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无厘头,如果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应该还可以提出诸如:为什么古人赶路不用汽车等交通工具?为什么古人打仗不使用枪炮等热兵器?为什么古人生病了不动手术?等等这样的问题。白话文是现代通用的语言和书写表达方式,古代也有很多文体,不同时代的书写和语言表达其实也是不同的,这是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就像最初的汽车和今天的汽车也是有很大不同的。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抽象的来说,我们很多人在上学时觉得英语好难学呀,那么同样的很多外国人觉得我们汉语才是世界上最难的。我们中国人觉得汉语是世界上最通俗简洁的,同样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今天的我们使用文言文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同为中国人的我们,在学习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一样的感觉晦涩难懂,除了能认出这些文字,几乎根本不懂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就是用这样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的,同样的他们也不会感到有什么压力。其实古代的语言和文字,也是一个一直在简化的过程,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已经比较简洁明了了。很多时候那个时期的文人,也会觉得自身是很迂腐的,文学很多时候只是为了附庸风雅和摆弄自身的才华。客观来说,古代的识字率是很低的,很多普通人交流也不是这样的吧!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白话文相较于古代文字确实通俗易懂,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和时代的产物,毕竟我们不需要太深厚的文学功底就可以掌握和使用。至于说为什么古代人不使用白话文,这个问题根本让人无从下手,白话文的产生,和当时的中国及外部大环境有很大关系,可以视为近代中国与外国交流下的产物。

当时的西方文学和语言简单直接,拿英语来说其实它在古代也不是今天的样子的,在中国的大门被西方打开的情况下,中国人与世界的对话越来越多,这让很多中国学者文人感到中国的语言和文字确实迂腐晦涩深奥。于是就有了很多中国文化名人要求废除汉字的请求,当然没有成功。

其他网友回答:

从金文的字意文一直到盛唐才开始语言与文字得到统一,这就是白话文,五代的白话文是文明发展的回光返照,随后被文言文取代。文言文是字意文的变种,介于字意文与白话文之间,主要是显示文化人的文人雅气,对语言交往有阻碍作用,某种意义上促使中国的封建落后。新文化运动推广白话文,解放后又推广普通话和简化字,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进步和科技发展。

其他网友回答:

这问题问的……让人很无语啊。

为什么宋朝人不用手机点外卖呢?

白话文运用在书面上不过百年时间,之前的古典小说虽然并非雅文(文言文),不过也跟白话文没什么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

好问题,严格的说是:文言纹,

中华民族象形文字历史分为形而上者谓之道与形而下者谓之器,各五千年,形上历史是“纹画”,形下历史才是文化。

文者,无极本体论。无极形成太极,谈经论道是说文,说文就是今天大词典。

文言纹,是形下的文化说形上的纹画,从上到下,从右到左,遵循太极论的原则,没有标点符号是一气呵成。

逗号是太极,句号是无极本体的圆满。

白话文,哲学规范下的、丢掉了“象形”的文化。

标签: 白话文 古代人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