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经》书中最霸气的一句话是什么?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如果没猜错的话,题主是问《尚书》书中最霸气的一句话是什么吧。因为据史料记载,《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尚书》自古就被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尚书》的“尚”,常见有三种解释方法:一种说法认为“上”是“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另一种说法认为“尚”是“尊崇”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尊崇的书”;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尚”是代表“君上(即君王)”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内容大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所以叫做《尚书》。

“尚书”一词的本义是指中国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尚”意为“(把卷着的、包着的、摞着的东西)摊开、展平”;“书”即文字、文字记录、文档;“尚书”即“解密的皇家文档”、“(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

要说书中最霸气的一句话,我觉得非“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莫属。此言出自《尚书·大禹谟》,被后世看作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与灵魂。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这个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其大概的意思是说:人心变化莫测,道心中正入微;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后使人心与道心和合,执中而行。说白了,就是“人心”如何与“道心”统一的问题,因此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阳明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什么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呢?“混沌无极”、“呆若木鸡”、“无为而治”的“道心”便是,因此,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就又回到了在“人心惟危”的基本现实条件下,如何沿着“道、天、地、人”的基本路径,通过“人心”法“天地之心”的修炼,最终达到与“道心”统一的问题。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关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鬒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

说白了,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强调“人心”和“道心”的本质区别问题。而“人心”的特点是什么呢?只有一个字,“危”。这是个会意字,最初的意思是表示一件事物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需要人时时刻刻倍加小心,战战兢兢的去控制,否则一不小心便有可能车毁人亡。放在““人心惟危”这里,就是说人心是躁动不安的,我们必须万分警惕,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那“道心”的特点又是什么呢?还是一个字,“微”。微也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位美女在梳理长发。长发的特点又是什么呢?虽然千丝万缕,却又可以梳理得青丝如绢,这就是“道心”的特点,也就是老子所说“玄之又玄”的状态。既然道千丝万缕、玄之又玄,我们又该怎样追寻道呢?答案是就是“精一”二字。

所谓精,便是不断地筛选,不断地去除杂质的过程。对于“道”来说,我们不可能知道每一丝每一缕都是什么,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格物”,去芜存菁,去不断的剔除掉那些明显错误的选择。当我们把一缕缕散乱的长发梳理到柔顺,便是实现了“精微”。

可长发只是根根柔顺就美了吗?恐怕不是,如果根根都彼此远离,一头秀发支起来像个“炸毛”的刺猬,肯定也美不到哪去,所以不但要精,而且还要一,把头发梳理在一块,放在手里托起来便像一条瀑布,那样才是美的,这就叫“精一”。

当我们将“人心”用于追寻道时,“人心”也就成为了“道心”,因此到了最后,就又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中”了,怎么“中”呢?“允执厥中”,就是说要永远把握那个“中”。那什么是“中”呢?孔子讲中庸、时中、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便是瞄准靶心,和便是正中靶心。靶心是什么?是庸,时时刻刻都“有用”就是庸。这个靶子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个移动靶,时移事异。所以,射之前要看好,靶子在哪里,然后有的放矢,这叫时中。

大道至简,大道同源,殊途同归,万法归宗

其实这跟阳明心学中关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问题是一致的,“心即”什么“理”呢?“心即万物之理”,“心即”“其小无内,心内无物”的“混沌无极”之“理”,故阳明所谓“心即理”,说白了就是“心即道”的意思。“心即理”之后,那“知行”又怎么才能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合一”呢?“行”到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识在内,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公约数,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初心和使命,以至于把“混沌无极,无我无私”的区域扩展到“至大无外”,如此就能达到“心即理”程度上“知行合一”,就能达到阳明先生所言的“致良知”境界了。

因此,《尚书·大禹谟》中这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就是在教导人们如何实现“人道合一”的问题,既然都“人道合一”了,以道御术,内圣外王了,肯定是这本书中,甚至是很多书中最霸气的一句话了。您说呢?

其他网友回答:

《书经》:书名,又称《书》、《尚书》。``尚″即``上″故名上古之书。

它是我国古代文献汇编,儒家经典之一,属于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有的出于当时史官的记录,有的依据史料的追述,相传为孔子纂辑。原有一百篇,后秦焚书后,保存二十八篇,后来又发掘一批,现存五十二篇,由《虞》、《夏》、《商》、《周》四部分组成。多是一些誓词、文告、演讲辞之类,写法上都以记言为主,较为当时口语化,特别古奧难懂。

对于一些生动形象,流暢易懂的,本人只是泛泛了解一点,例如:``时日曷丧,予及尔皆亡。″古代``时″通``是″,``日″比喻奴隶主,意思是这些奴隶主啊,什么时候才死呢?我情愿与你同归于尽!表现出奴隶们对、残酷剥削压迫的奴隶主的无比愤恨和以死相拼的斗争精神。也让我们们看到当时那个社会的阶级矛盾是何等尖锐!说明哪里有剥削、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斗争!

其他网友回答:

一看“最霸气的话”与经典挂钩,令人索然无味。经典如果有霸气的话就不是经典,经典不依靠霸气赢得尊重,而是依靠说服自己的话赢得尊重。千万人的真理并不重要,说服自己的真理最为重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就是说服自己的真心。霸气如何说服自己的真心?

其他网友回答: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最经典的著作是四书五经。《尚书》,是五经之一,又称《书》或《书经》。“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1、知人则哲



  本句大意是:能识别人就是聪明。



  人是复杂的,所以能够知人,识别出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哪些是有才能的人,哪些是平庸的人,就是聪明。



  2、政贵有恒



  本句大意是:政令、政策重在长久不变。



  一条政令,一项政策,在执行中重在连贯不变,长久坚持。时间短暂,则不易见其效果;朝令夕改,则执行者易生疑惑而无所适从。



  3、习与性成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性格。我们的老祖宗造就把这些说明白了。



  4、作德,心逸日休



  积德作好事的人,心地坦然,无忧无虑。事情一天比一天顺心。



  《尚书·周官》还有“作伪。心劳日拙”一句。意思是:弄虚作假干坏事的人,用尽心机,藏*饰伪。处境却越来越窘迫困难。两句从一正一反立意,可用以劝善戒恶,教育人们多做好事,不干坏事。



  5、满招损,谦受益



  这两句大意是:自满招来损害,谦虚使人得益。



  这两句上古传下来的训诫,言筒意赅,对比鲜明,表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至今仍使人受益不浅,可用作座右铭。



  6、诗言志,歌永言



  诗用来表连人的思想感情,歌是通过咏唱的语言,抑扬顿挫地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7、作伪,心劳日拙



  弄虚作假的人费尽心机,处境越来越困窘。



  现实生活中,确也有些人弄虚作假,机关算尽,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可见这两句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特别是后一句“心劳日拙”,现已成为成语而常被引用,意思是耍尽小聪明,使尽坏心眼,最后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处境反而越来越糟。



  8、树豫务滋,除恶务本



  培养高尚的品德,一定要不断地进行;清除*的东西,必须从根本上铲尽。



  培养高尚的品德,应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不断提高;铲除*必须雷厉风行,果断坚决,除恶务尽。



  “除恶务尽”已成成语,说明打击*势力,清除坏人坏事,务必干净、彻底,力争从根本上消灭之。



  9、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不注重小节,最终必然累及立身的大德。



  从一个人的立身道德上说,平时不检点,不注意品德操行、生括作风方面的细末小事,久而久之。积细行而成恶习,必将影响到立身大节。



  10、罔游于逸,罔*于乐



  不可游荡于安逸,不可过分地享乐。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不可过分沉溺于安乐。



  人活着总要有所事事,生活才有意义;如果过分地沉溺于安乐,生活没有意义,生命毫无价值,同时也会影响到身心的健康。



  11、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堆造九仞之高的高山,因只欠一筐土而不能完成。这是比喻做一件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努力就不能完成。



  告诫人们要善始善终,切莫*蛇尾;某些事情接近成功,最后的一步也许是困难的。



  12、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



  古人也有不耻下问的训诫,就是说不好以向别人请教问题为耻辱,哪怕是职位比自己低的人。



  13、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这两句大意是:一时过失,虽大也可以宽恕,明知故犯,虽小也要惩罚。



  14、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任用贤才不能三心二意,废除*邪不可举棋不定。



  任贤有贰心则如无任,去邪有犹豫则如不去,结果,贤者不能真正起到作用,*邪反而更为猖獗。



  15、蓄疑败谋,怠忽荒政



  猜疑积蓄得多了就会败坏预先的谋划,怠惰疏忽就会荒废国家的政事。



  一件事情谋划好了,就要有信心去办,切莫在办的过程中猜疑犹豫,否则就可能无所成就。



  16、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能够辛勤地为国效力,能够节俭地操持家政。



  成语“克勤克俭”就本于此,意思是又勤劳,又节俭。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7、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这两句大意是:每天勤勤恳恳,不敢安闲逸乐。



  这两句可供引用形容或描写有些人对工作和学习非常刻苦,经常孜孜不倦,辛勤努力。



  18、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19、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



  20、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这两句是说对待别人。不应过于苛求。



  要看到人家的长处,优点;而对待自己要严格。要经常认识自己的不足,这样才指保持谦虚、谨慎。既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又能克服自身的缺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过分地苛求别人,过高地估计自己。



  因此,熟记这个名句,常常对照检查自己,是会受益非浅的。可供论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时引用。



  21、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控制社会秩序于没有发生*之时,保护国家安全于没有发生危机之时。



  国家要求得长久的稳定和安宁,必须防患于未然。养生、工作等都要尽早发现祸患,治于未乱。



  22、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2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没有根据未经考查的话不要听,没有征询过意见的谋划不能采用。



  24、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蹈虎尾和涉春冰,都是比喻身临险境的。心中怀有深深的畏惧,好像踩着了老虎尾巴和在春天即将融化的薄冰上行走一样。



  两个比喻十分形象、贴切,可引用表现人们承担了某种重任之后,小心谨慎不敢稍有懈怠的心情,也可以说与《论语》中“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相通;也可引用形容人们身临险境时的恐惧感觉。



  2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自然界发生的灾祸,还可以设法防范避开;自己造成的灾祸,就无法逃避了。



  这本是商朝国君太甲痛悔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的话。后人引这几句常用以说明自作自受,咎由自取,含有不值得同情的意思在内。



  26、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



  对于那些有才能、有作为的人,要让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你的国家昌盛。



  27、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要打击那些首要的罪犯,被胁追、受引诱而跟人作坏事的人,可以从轻惩处或不予惩处。



  28、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喜爱那个人,就连他屋上的乌鸦都觉得可爱;厌恶那个人,就连他村里的墙壁都令人生厌。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个情人眼里的“人”未必是个美人,但在有情者眼里就像西施一样地美丽。



  俗话也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这个仇人眼中的“仇人”未必是个坏人,但在仇人看来就特别感到憎恶和可恨。



  29、旧染污俗,咸与惟新



  久染恶习而本无恶心的人,都可以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其他网友回答:

出题目最好是用字准确,表意更要精当!“霸”字是什么意思清楚吗?此处使用“霸气”这是没有文化的表现!“霸”是为政之道,请看《史记 陈涉世家》的用法!再说了,整个题目显示了西方贴标签式的思维模式,学外语学的吧!

其他网友回答:

能者居之,以德服之;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若说其中最霸气的一句,个人以为《尚书·大禹谟》篇中所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当称第一。这是中华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与灵魂。

标签: 书经 霸气 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