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别是谁?五霸是怎么变成七雄的?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不同时期的五位霸主,指的是五个国君;而战国七雄指的是战国时代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

春秋五霸具体指的是谁,一直众说纷纭,接受度最高的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出自《史记索引》: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第二种出自《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除此之外还有五六种说法。之所以会出现争议,主要是因为选择的标准不同,前者注重诸侯自身的影响力,后者则更注重诸侯国的实力。秦穆公和宋襄公都曾积极参与诸侯间事务,比如会盟诸侯,调停战争,在周遭的各中小诸侯国中很有影响力。然而彼时秦国和宋国的国力并不出众,根本左右不了晋、齐、楚三大国,所以最终并没有称霸之实。吴王阖闾曾险些灭掉楚国,打服齐国,实力冠绝诸侯,而越王勾践灭掉了这样强大的吴国,后来还借此军威在中原会盟诸侯,获得晋齐等大国的认可,成为诸侯盟主。这两位便是有称霸之实。

无论哪种说法,五霸中都会有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位君主,原因是两人兼具影响力和实力。齐桓公北击山戎,助燕卫复国,九合诸侯,南下退楚,重建尊王秩序。晋文公匡扶周室,城濮一战大胜楚国,一跃成为第一强国。两位军功赫赫,而且还得到了周天子的官方认可,得到了召集诸侯的合法权力,是名副其实的春秋霸主。至于其他五霸成员,则都有所欠缺。

战国七雄则要简单明了得多,分别是秦、齐、楚、赵、魏、韩、燕。战国时代并不是只有这七个国家,只是其他诸侯都实力弱小,对天下局势难有影响。而且如同养蛊,除了约等于无的卫国,只有这七个国家生存到了战国的最后阶段,所以有战国七雄之说。

五霸是人,七雄是国家,所以两者之间没有继承关系。

春秋末期,曾经最强大的晋国发生了分裂,分成了魏赵韩三个诸侯国。与此同一时期,齐国也发生了政变,卿族田氏取代了原先的公室姜氏,建立新齐国。这四国再加上依然在延续的秦、楚、燕三国并称战国七雄。

战国时代并不是只有这七个国家,春秋初期的二百多个诸侯国经过四百余年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初期还剩二十多个国家。如郑、卫、鲁、宋、越、中山等国囿于国力弱小,极少参与七雄的战争,因此有些诸侯国生存得还挺久,鲁国亡于公元前255年,再过四年秦始皇就出生了。

其他网友回答:

周朝东迁以后,逐渐衰落。各诸侯国明义上周天子为王,实际上根本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互相厮杀,争夺底盘和利益。就在周王朝日渐式微的时候,一些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在明义上尊崇天子,让后号令天下诸侯,历史上成为“春秋五霸”。这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但是还有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般是指第一种说法。

齐国刚开始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和帮助下,战胜了周边的诸侯,于是召集各诸侯国在葵丘会盟,尊崇天子,所以被公认为盟主。齐桓公死后,其它四个霸主分别采取齐桓公的办法,会盟诸侯,分别在一段时期称霸。

后来周朝地位越来越低,以至于周朝被秦王所灭。从此陷入诸侯乱战的局面。宋国在乱战中被灭国,强大的晋国由于智伯贪得无厌被赵氏、魏氏和韩氏所灭,然后分裂为赵国、韩国和魏国三个国家,而地处边陲的燕国得以存续到战国末年。这样加上以前的秦国、齐国和楚国共七个国家,成为“战国七雄”。分别是秦、齐、楚、燕、韩、赵、魏。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一群混混在一起原本相安无事,可是这一群混混上头有一个共同的老大。周天子开了很多堂口,名义上是老大。可到最后,这些堂口都想把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但地盘又有限,再加上原本这些堂口老大之间有的看不顺眼,于是就远交近攻,你打我我打你。最后,选拔出了五个堂口作为分老大,但总老大还是周天子。这五个堂口,就是春秋五霸。到了后来,周天子这个总老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小,最后连名义上的总老大这个称号都不能维持了。再加上五个堂口老大骄横跋扈惯了,有的人就不服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他们之间又开始打了起来。打到后面,越打越乱,但都有一个规律,只要一个堂口灭了另一个堂口,那么这个堂口就接管另一个堂口的生意。随着越打越乱,秦齐楚燕赵魏韩就脱颖而出,由七个葫芦娃变成了七个小矮人,号称战国七雄。

其他网友回答:

简单说,五霸是五个君主,七雄是七个国家。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信誉还没丢光,老规矩大家还认,谁厉害谁能赢得大家认同就是带头大哥。这就是五霸,又称五伯,指的是君主的威信。

而战国七雄则是面子都撕破了,谁也不在乎谁的脸面了,一切凭实力说话。于是国力就是第一评判标准了。所以战国七雄是指国家。

其他网友回答:

直接百度多好,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来问。
春秋五霸有很多说法,并没有完全能让人信服或者公认的,最常见的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这个问题真正值得说的是“春秋五霸是怎么变成战国七雄的?”
春秋和战国合起来是东周,东周开始时大概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其中最强的有四个,齐国(姜),秦国,晋国,楚国,其他二流,三流,不入流国家一堆。
注意,这里就是四霸了,至于宋,跟他们相比差一个档次,宋襄公的所谓霸主从来没有真正被当时人认可过。
后来,三家分晋,田陈篡齐,战国开始了,七雄也出来了。
第一,五霸去掉宋,四个。
第二,三家分了晋国,变成韩赵魏,加二,六个。
第三,一直躲在角落里的不声不响的燕国,慢慢发展起来,也登台表演,加一,七个。
五霸和七雄就这么个传承关系。当然了,这里面还是模糊了概念,五霸是五个称霸的君主,七雄是七个最强的国家,还是不对应的。

其他网友回答:

五霸有两种说法。

一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二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是是下几个。

齐国,东方老牌强国,田氏代齐之后,国名不变,还叫齐国。

楚国,南方老牌强国,国土广阔,有战略纵深。

秦国,西方老牌强国,战国初期被魏国压制。

燕国,东北方的老国,国力不强,但地处边缘,从西周活到了战国,燕昭王时期达到顶峰。

赵国,从晋国分裂而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国力日强。

魏国,从晋国分裂而来,魏文侯改革之后,成为战国初期势头最强的国家。

韩国,从晋国分裂而来,国力不强,申不害变法,吞并郑国之后,国力上升一步,成为七雄之一。

宋国本来有可能成为第八雄的,但宋康王树敌太多,宋国又处于四战之地,所以战国初期被灭。

吴国虽然称霸一时,但很快被越国灭掉,没能挺到战国。

越国也强横一时,但战国初期陷入分裂,被楚国所灭,也没能演变成七雄。

其他网友回答:

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也是占主导意见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但是宋襄公和秦穆公能不能够算是春秋时期的霸主,可以讨论。所以说第二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在公元前403年,一个横跨今天,中国山西省,河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市的一个大晋国,由于内部宗旨被大量屠杀,权臣专权后的血腥内斗分裂成了韩、赵、魏三家卿相小诸侯国。赵魏韩加上春秋时代的楚、齐、秦和燕,并称为战国七雄

其他网友回答:

春秋五霸乃指五位霸主,战国七雄兼指七国,从五霸到七雄,可以说话题很长,漫漫历史长河,众说纷坛,五霸

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七雄是秦齐楚赵燕魏韩,二者没有可比性,从五霸到七雄乃至于秦灭六国,前前后后,几百年诸候争霸,又有谁说的清呢。

其他网友回答:

哈哈哈 这个简单我也来说说 五霸是帝王 也是五个强国的缔造者,分别是齐桓公开启齐国,楚庄公让楚国起飞,晋文公缔造晋国,秦穆公让秦国掘起。宋襄公的宋国。这是春秋五霸,春秋后期宋国被灭,晋国分成了韩赵魏,最后平地又冒出个燕国正好七雄

标签: 五霸 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 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