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与东方哲学思想有哪些矛盾与偏激或者不被现代社会大多数所认同与接受的地方?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西方固执思维肯定败亡,所谓的傲慢实质是自负,沒有提升到人类标准的层面,悲哀!丛林法则所致。东方文化发展具有人类性,还要可持续发展,中华文化是人类的方向,东方文化分几级,发展最高文化推毛泽东思想,接台阶登高远…

其他网友回答:

对我们人类来说,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大家园。自人类起始以来,从开始的实践生活常识,到实践语言文化知识……再到如今的钻研我们人类的自身大脑的科研知识,显然我们人类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拓展空间的。人类的梦想愈来愈全面、愈来愈丰富了。

如果说东方与西方哲学思想有哪些矛盾与偏激或者不被现代社会大多数所认同与接受的地方的话,那就是地域环境、地域文化、地域经济等等,如同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风格一样,西方人习惯于用英语表达交流情感,东方人习惯于——比如中国用中文去表达更适合自己的民族习惯等等,习俗上的不同自然造就了社会意识形态性格上的不同了。

但是无论如何,关系到人类精神上的哲学发展史是一样的,因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都是地球家园的一分子,都有同样追求幸福的愿望。

从目前东西方哲学思想来说,其哲学的中心思想已经愈来愈清楚地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了,就连我们普通的老百姓都开始怀疑我们人类头脑里挥之不去的“观念”在妨碍自己的难得幸福,不知道如何去应对是好。

——也就是说,历史上所有哲学上的发展史都是围绕头脑里的“观念”展开的。人类头脑里的私心杂念究境从哪里来,是神灵的召唤,还是自己现实中在头脑中反映。历史上前者是唯心主义者们争抢的领地,后者成了唯物主义者们争抢的领地了,都是为了得到同一个目的,为了自己的幸福。

然而,人类的全部发展史是从一开始的幻想向现实进发的。同样的道理,是东方人也好,西方人也罢,大家都不想得到幻想即虚拟中的幸福,都想得到现实即客观上的幸福。从人类主观上的目标来说,东西方的人们都想得到客观上的幸福,这是无须置疑的。

其他网友回答:

西方哲学大多只是唯物即只是讲“物质变化哲学”,偏激否认精神的存在,故片面以为“有钱有实力”就能主宰世界上一切;有些西方哲学家对许多涉及精神问题不能解决,就认为“哲学已死”或又倾向于神学。而中国阴阳五行哲学不仅是唯物的,也是唯心的,更是唯人实践的,总之是唯天道规律与阴阳生克或辩证“天地之始”《道德经1章》始动法式机理或法理天机的。所以是唯天道规律与天地始动法理天机的最为完整的哲学绝对真理!因为天下人与万物都无不在天地人(精神、物质、人实践)三界之内,其运动变化也都无不在阴阳五行之中。不信想想看看,谁能有例外?孙悟空想跳出去,不也被佛祖压在五行大山之下,后又被观音菩萨给带上五行“紧箍咒”了吗?当然,观察“玄之又玄”的天道法理,必须“常无(唯心唯物)欲(念),(才能)以观其妙”《道德经1章》,站在心与物之外即旁观者才能看清,所以高人常在世外。现在不都在说“我的命运我做主”,如你想当大官当老板,没那命不也都是一枕黄粱吗?有那命不想当都不行,都是环境条件造成的,还是客观些吧!

其他网友回答:

A.從前,我一直不明白美國人為什么要將“自由”作為立國之本,聽了復旦王德峰教授一番開道,在昨天我算是徹底明白了過來。原來,是因為盎格魯-撒克遜這個北歐海盜種族沒心,所以他們的心已經早早地被上帝沒收了去。一個反向的例證是作為同種北歐海盜人種的日爾曼,在他們的語言中的心(Gemut)卻是與東方之心對應存在著的。所以,德國人能夠思辨思維,但英國人卻萬般無賴的不能。


B.王德峰教授說:孟子怵惕惻隱之心,在英語中是找不到相對應的翻譯詞,但德語里卻有。這說明了一件十分讓人驚悚的事情:旦凡是講英語的民族,在他們的思想中就欠缺上了這塊。這也就難怪,德國人是可以按照絕對理性的精神進行思辨思維的。例如,黑格爾絕對理性精神辯證法著作《邏輯學》。但是很可惜在講英語里的民族,由于他們沒有心或者說他們的心已經實際地被上帝沒收走了,所以他們也只能做經驗主義地思想,而無法象德國人那樣按照絕對理性精神規定性進行存在地思維。但是,今天的世界卻是美元霸權市場經濟的存在,想想看這是一個怎樣的存在,為什么“自由”?就成爲了一個全人類的問題。


C.我們中國的先民,從孟子開創“心學”以來,經過宋明程朱“存天理,滅人欲”理學到明代後期王陽明“心學”摒棄,達到了形而上學的最高峰。它的主題如一自始至終的是,世界東方人類知識界生於斯長於斯被滋養於斯的家國情懷智慧的表述。

标签: 哲学思想 偏激 认同 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