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评价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答: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古代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治并不是不为,而是要顺应事物的内在规律而为,这个内在规律就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谓“道”之所在。所以老子告诫统治者要掌握事物内在规律顺势而为,顺其道而治之则可:民安,心安,社稷安,天下可安耳。这也就是老子无为而治哲学思想的精髓之处。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不推崇鼓励名利,提倡民众清心寡欲,安于温饱生活;弱化抱负野心,使民众常处于无求无欲的安宁状态。用这样无为治理办法,就没有不可治理的事。

放眼看今天的社会现状,人们为了追名夺利,不惜各种机巧手段,甚至挺而走险。有些人实现了欲望,得到了名利,就春风得意,趾高气扬;有些人无法实现名利的欲望,就烦恼痛苦,焦虑嫉妒。整个社会心浮气躁。各种偷盗、诈骗、抢劫、谋杀等恶行此起彼伏,信任危机加深,社会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尽管各种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等不断推陈出新,但还是有漏洞和空子可钻,治理手段难以跟上社会的快速变异,和谐社会遥不可及。

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如果放到今天的社会,没人再疯狂到不惜一切代价地追名夺利,社会的治理就简单多了。

欲望越多,和谐越少;欲望越少,和谐越多。要想真正追求和谐社会,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当然,古为今用也不能照搬。我相信社会是在不断的进步。没必要杞人忧天。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昌导文明儒雅,以德服人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并非无作为的治理,庸懒无为的人生态度。这里的“无为"也是代表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即没有暴戾的当权者,没有血腥的和平景象,没有相互残暴攻击的和睦氛围。这里的为,不是有所为,而是特指有所不为,即不该施行的过度行为。人民应以信誉,义字当先,知书达礼,谦逊和睦为荣。当权者应爱民如子,以仁德施政服民,国家必迎来平等和睦,繁荣安泰的景象,人民没有被迫感,没了后顾之忧,当权者也就安坐太师椅,没了威胁与危机因素,也就不必施行过度的方略了,这就是"无为而治“的实质。这是个人见解,不对或不足之处恭请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的思想境界不是你能达到的高度,不用再问了,问也没用。

其他网友回答:

真正的无为而治,就是让好人先富起来

昨天开始写这篇稿子之前,正好一个朋友找我聊他这几年的管理心得。

他的结论总结下来,就是要专注、专注、再专注,管人、管细节。

有不少朋友多了《道德经》和一些老师的解读,非常赞同无为而治。

但是,一旦做起来的时候,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自己一撒手什么都乱了,一团糟,放羊式的管理导致的结果就是,谁也不干活,老板自己还戴着无为而治的帽子自以为是。

这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治,只是放羊式的管理,要实现无为而治要有重要的前提,《管子》中讲的很明确。

我一直在讲《管子》,管子也把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最佳状态总结为:

无为而治要,势至重而身至逸。

很多朋友很向往这种状态,就是自己可以随时离开,而企业又可以井井有条、有序发展。大家比较向往的是无为和身至逸,而忽略了两个重要的前提:治要和势至重。

首先我们要明确无为,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要顺道而为,简单点说,就是做好你应该做的,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就是做好你这个岗位该做的,而不是过多的插手员工具体的事务性的工作,甚至有些人越俎代庖,直接代劳。

而企业家和管理者首先要做的就是管方向,往大了说是战略,往小了说是别走错路、跑偏了,再就是要建立和维护好机制,这个机制一个是解决人的问题,知人善任,更为重要的是利益分配的机制,我一直说,管理就是利益分配的艺术,所有的管理工具都是建立在人性的趋利避害的心理基础上的。我们的企业文化、奖惩制度等等,其实也都是要确保赏罚分明、公平公正的确保利益按照相应的机制进行分配。

管住了方向、管住了人(这里更多的是知人善任,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管好利益分配的机制,剩下的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理解的无为,就是管住自己的手,别忍不住到处乱插手。这也是治要,身至逸,但是思考、观察必须一直保持。关于势,前边的文章里讲过很多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看一下,今天就不重点讲了,势是实现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之一。

我们今天先来看一段故事,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有争议,这个也和“势”有关。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一曰:太公望东封于齐。海上有贤者狂矞,太公望闻之,往请焉,三却马于门而狂矞不报见也,太公望诛之。当是时也,周公旦在鲁,驰往止之;比至,已诛之矣。周公旦曰:狂矞,天下贤者也,夫子何为诛之?”太公望曰:“狂矞也议不臣天子,不友诸候,吾恐其乱法易教也,故以为首诛。今有马于此,形容似骥也,然驱之不往,引之不前,虽臧获不托足于其轸也。”

这个故事是说,姜太公刚被封到齐国的时候。东海边有个贤士叫狂禖,姜太公听说后,前去登门求见,三次在门前停下马车,狂禖都不答应见面。

姜太公将要处死他。这个时候呢,周公旦在鲁国,驾车前去制止。等赶到齐地,姜太公已杀了狂棋。周公旦说:“狂禖是天下的贤士,您为什么要杀他?”姜太公说:“狂禖主张不臣服天子,不交结诸侯,我伯他扰乱法度改变教令,所以拿他作第一个问斩的对象。假如有一匹马在这里,样子很像良马,但是赶了它不走动,拉了它不前进,即使是奴仆也不会把脚力寄托在它拉的车子。”

为什么我上边说这里会有争议呢?主要是姜太公这里的做法,就是不能为我所用,就要干掉。很多人会对此很不舒服,不过我这里不想过多的讨论这个问题,大家可以自己思考。我用《孙子兵法》里的一段做个注解吧,很多人读《孙子兵法》第一个字就读错了,很多人把计理解成了奇谋妙计的计,而这里是计算和筹划,接着读错的第二个地方就是,五事七计中的第一事,也就是道、天、地、将、法里的道。我们很容易理解成道德的道,合乎大道的道,但是这里的本意是,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理解成道德的道,或者是大道的道,也可以,但是这里的本意就是上下同欲。有时候有些战争、争端是有明确的正义和不正义之分的,但是有时候为什么明显属于不正义的一方反而获得了胜利呢?就是他们能够上下同欲。这里也必须说明的是,这种胜利很可能只是暂时的,不正义和不道德的终将会失败。

希望这里的一段有利于大家理解为什么姜太公会这么做。

《管子》里讲:明王之务,在于强本事,去无用。当然,这里的强本事,去无用是指要重视发展农业,把奢侈品那些无用的东西去除掉。

先把本意放下,对我们的启发应该更多。说到底,管理就是一个去除无用的过程。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成长,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增长。去除无用,就是要去除掉无用的人,无用的流程,无用的业务,从而实现聚焦,提升合力的过程。也就是我朋友开头说的专注、专注、再专注,管人、管细节的问题。

我们接着再来分享一段《六韬·文韬·上贤》的内容,这一段就是讲的组织、企业中的七种害群之马。

“七害者:一曰,无智略权谋,而以重赏尊爵之故,强勇轻战,侥幸于外,王者慎勿使为将。二曰,有名无实,出入异言,掩善扬恶,进退为巧,王者慎勿与谋。三曰,朴其身躬,恶其衣服,语无为以求名,言无欲以求利,此伪人也,王者慎勿近。四曰,奇其冠带,伟其衣服,博闻辩辞,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王者慎勿宠。五曰,谗佞苟得,以求官爵,果敢轻死,以贪禄秩,不图大事,得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六曰,为雕文刻镂,技巧华饰,而伤农事,王者必禁之。七曰,伪方异技,巫蛊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王者必止之。 

简单的翻译一下:

一、没有智略权谋,为了获得重赏高官,而恃勇强横,轻率赴战,企求侥幸之功的,君主切勿让这种人担任将帅。

作为重要的业务负责人,没有智略权谋,做事轻率、鲁莽,空有所谓的“勇”,那只会把事搞砸。

二、徒有虚名而无实才,言语不一,掩人之善,扬人之恶,到处钻营取巧的,君主必须慎重,切勿同这种人共谋大事;

这种人在任何组织、机构、企业里都普遍存在,判断的依据其实很简单,就是持续性的打击那些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

三、外表朴实,穿着粗劣,自称无为,实是沽名,自称无欲,实是图利。这是虚伪之人,君主切勿同他亲近;

沽名钓誉者,任何时代都不缺,成天把无欲无求挂在嘴上的,反而不可能是无欲之人,而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钓鱼(誉)而已。

四、冠带奇特,衣着华丽,博闻善辩,高谈空论,以此为自己装点门面,身居偏僻简陋之处,专门诽谤时俗,这是奸诈之人,君主切匆宠用;

以奇谈怪论博取眼球、博得关注,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办法,或者并不能找准关键矛盾。有时候真正有用的东西,都不那么华丽,也不那么显眼,而是很简单、有效。

五、谗言谄媚,不择手段,以求官爵;鲁莽轻率不惜性命,以贪图俸禄。不顾大局,见利妄动,高谈阔论取悦君主,这种人君主切勿任用;

谄媚者,被很多人讨厌,但是,在很多组织里,他们却是最容易得利的一种生存方式。谄媚者得到的是眼前的小利,失去的是人格和长远的利益。

六、从事雕文刻镂,技巧华饰一类奢侈工艺,因而妨害农业生产的,君主必须加以禁止;

这种是古代的社会治理中的经验,强调的是要务本,也就是农业生产。其实对于现代的企业而言,重要的启发是,必须让大家的精力聚焦在业务的主航道上,做到利出一孔、力出一孔。

七、用骗人的方术,奇特的技艺,巫蛊左道,符咒妖言,迷惑欺骗善良民众的,君主必须加以制止。

现在这种片子也到处都是,其实没什么奇特的,是人都很容易被迷惑,被欺骗,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这些东西成为捷径,获取非正常的利益,脚踏实地,按照规律办事,才不会那么容易被骗。

就像我上边说的,聚焦,其实就是去除无用的过程,去除掉害群之马,不单单是这些人具体做了什么事,而最重要的后果就是破坏了利益分配的原则,利益分配的原则一旦被破坏,所有的利益分配都是成本,而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能够得到公平公正、不折不扣实行的利益分配机制,会让利益的激励效用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而非线性增长。

作为管理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时时反省、检查,利益分配的机制是否合理,是否实现了让好人先富起来,这里的好人是管理意义上的好人,和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并不完全等同。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利出一孔、力出一孔”、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才是真正的人性化管理,这才是真正的无为而治。

其他网友回答:

<2>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顺其自然!

有很多人对于老子的“无为”是有一定误解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人心,不去胡作非为。

在老子所在的春秋时代,华夏正处于一个社会秩序崩溃的剧烈变动时代,列国之间冲突加剧,而统治阶级却日益骄横,因此上层对于下层百姓的盘剥日益厉害。

就举《论语》里面的一个例子: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当鲁国遭遇了饥荒之后,作为统治者的鲁哀公心里面想的不是如何的减少赋税,赈济灾民而是想的自己奉用不足,想要去加税,行杀鸡取卵之事。而这里有若直接指出,只有保证百姓的基本用度,让百姓能够得以生息下去了,国家才会富足,君王的奉用才会富足。

国家遭遇天灾了后,应当减税赈济灾民在后世是一件应该做的基本操作,然而在春秋这个时代,君王们却不如此做想,行事往往违背天地人心。所以,老子强调“无为”,劝解统治阶级做事要顺应天地人心。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包含着多方面的丰富内容。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无为而治,实质是老子的政治思想,春秋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蜂起,他们的思想的焦点,无一不是娶集在政治上。百家争鸣本质上是百家的政治观点。老子的思想,也是如此。做为百家中最有影响的两家之一,老子的思想,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政治思想,是“君人南面之术”。因此,谈无为而治之时,要从政治上着手。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做为。做为天下的君主,治理天下,应该顺势而为。国家治理的方式,制定的政治,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所以,老子的无为,不是真正的无为,而是顺势而为。所以,老子这里的“为”是统治者或者君主的统治方式。是无为之为,不乱作为。

汉初的时候,采取的就是无为而治统治思想。为什么我们讲历史上的无为而治常常说到汉初的文景时期?因为在此之前和之后的政治都不是无为而治。之前的秦朝,从商鞅变法之后,基本上采用的是法家思想。以法术统治百姓,以战争统一天下,都是有为之治。经过秦末与汉初的战乱后,生产力受到了极大破坏,社会上是一幅民生凋敝的景象。我们知道,帝王要有所做为,必然要有社会财富的支撑。汉初时,帝王想要作为,也不可能。于是,只能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所以,无为而治简单的说,就是休养生息。这个时期,官府不会出台各种政策,让老右百姓自由发展。就算是受到外国的侵略,也不轻易发动战争反击,而是采取和亲的政策。

经过五六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国力逐渐增强了。有钱有势了,就可以有为了。于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被放弃,而采用儒家的思想做为统治思想,这一改变,竟然延续了两千多年。

这大概就是无为而治的意思。无为而治,是君人南面之术。不是指个人的道德修为。老子思想中当然有许多和个人修身相关的内容。但无为而治与此关系不大。无为而治,关键在于“治”,它是一种管理思想。管理者实行无为而治的时候,做为个人,可能正是有为之时。官府不多管闲事,个人家庭正是努力奋斗,发家致富的时机。如果官府有为了,今天去打仗,明天去修城。就没这样的机会了。

其他网友回答:

“无为而治”是治人治家治集体和治国的四字真言,不是说不作为而就能治理好,其真意是:只有在行使民主权力时,不用集中权利干涉,让人们充分反映真实的意愿(“无为”)的前提下,“而”才能有効地行使集中领导权利, 制止乱用自由民主权力 ,不服从领导,散漫无序的混乱行为,彻底“治”理好。

这是《道德经》与《论语》等经典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如《道德经.三十七章》中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与《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中说的“无为而治者"等。

例如:人只有在睡好觉,头脑意识不干涉睡觉的前提下,而在工作时,头脑意识才能有效地指挥身体,制止打瞌睡、手足无措等慌乱行为,完全彻底地工作治事。

《详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含《道德经》译文)《破译<论语>背后的龙学密码》。 文/刘树成

其他网友回答:

顺其自然。无所为,无所不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标签: 无为而治 老子 思想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