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其实并不难理解;顾名思义,所谓“形”,必可见,见必有形;不论在其“形”上或“形”下,“形”是一个标尺;形上者,已在形外,非形也,故无形可见;形下者,即在形之内也,故仍有可见之形;有形则为物;无形者,必非物;所以,不可见则虚,可见则实;虚实成为分水岭,虚在形上,谓之“形而上”;实在形下,谓之“形而下”。
形而上者,面对的是虚无的领域,如玄学、神学、佛学……之类;形而下者,面对的则是实际物质世界;因而,形而上与形而下反映了不同的世界观,形而上世界观为唯心观,形而下世界观为唯物观。唯心强调主观认识世界;唯物强调客观认识世界;主观认识论与客观认识论相对立,主观唯心论认为意识决定存在,客观唯物论认为客观决定意识;因而,站在唯物者立场上,视唯心为贬义,对唯物持褒义立场。
世界是万花筒,不同见解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就是唯物与唯心之分。二者对立但统一存在,相互以对方存在而存在;事实证明,谁也消灭不了谁;一方消逝了,另一方也必然不会存在;世界就是这样正反黑白互证着地存在着,有存在就有对比,有对比才有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存在即合理;所以,看问题应坚持两面观,两面观必然全面观、整体观,所以,分析问题需要一分为二。形而上或形而下,都是一门学问,故谓之为“学”。
谢邀。
其他网友回答:形,有形肉眼才看得见,所以叫形或形而下。在形之上的,肉眼看不见,但它存在,就叫形而上。什么东西肉眼看不见但又存在尼?思想,观点,学说,抽象概念等等,都是精神层面上的。形而上的学问,就叫形而上学。
其他网友回答:形而上学简单一句话:用主观臆断去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这个词是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的,严复翻译成玄学,还有的哲学家根据词意译成本体论。可见,从形而上学这几个字是无法弄懂这门古典哲学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就如我们不能从沙发这个翻译词,以沙、发这两个字去认识这件家具一样,沙子+头发怎么做家具呢?
在政治书上,把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问题的方法,称为形而上学,大家就这么去理解吧。
虽然现在形而上学被否定,但其思考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起点。
在科研活动中,我们经常采用片面静止的方式进行研究。比如医学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绝不是头痛医脚,也不是用系统的方法全身瞎治,那是乱检查收费的根源。
在数学、物理建模时,也只是片面抽取最本质的因素建立模型进行研究。
在观察事物时,经常采用静止的方法认识事物。如果用运动的方式,那么必然导致不可知论。比如我们自己,每时每刻细胞都在新陈代谢,每一刻的心跳、血压都不一样,换句话说,每个时刻的你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此刻的你跟下一刻的你,不是同一个人。如果不用片面静止的观点,你连自己都无法认识。
毕竟形而上学是牛人亚里士多德写的,不可能是高中书上批判的那么傻的。
其他网友回答:“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
其他网友回答:什么叫形而上学,首先得弄清形而上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原话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物质是器,物质表象叫做形,物质表象涵盖的规律是道,是哲学。也就是规律哲学一类的东西属于最上层,然后下面是物质的表象,表象下就是赤裸裸的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源于西方,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然涉及到语言翻译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就用“形而上学”来指代“用片面、静止、机械的观点看问题”的哲学,用以相对于辩证法“用全面、运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的哲学。也就是说,“形而上学”原意可以指代全部哲学,是中性词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则应用为了贬义的“形而上学”哲学。
其他网友回答:形而上学是原始哲学的学术概念,是指对在无法用经验证据,和无法对事物证明本质的猜测。形而上学是个褒义词。在中国史上把它认为是处于道的层次,比层次处于器的形而下。自从有了这个形而上学的词语以后,普遍的中国人往往会把它当作贬义词使用,如果有人给你这个形而上学的结论,那就不是表扬你,而是以为你只看形式不看实质的人。
形而上学是根据《易经,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还有一个根据是老子的《道德经》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为玄学的根源而产生的。如常说的天人合一,就属于这种探讨的范畴。
据说是日本明治时期有个哲学者叫井上哲次郎翻译后,经晚清时期的
中国留日学生将大批日制汉语带回国后,玄学这一译语渐渐就被形而上学之词取代。形而上学历史上是为神学服务的其中一个应用,它对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化,时间,空间的本质。对自然界的规律法则灵魂是否存在,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自由意志等的探讨作用。
其他网友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而探究本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也叫玄学。
形而上学是哲学术语。
欧洲语言中的“形而上学”来自希腊语,在主要西方语言中其形式都很相似,如英语的“metaphysics”、法语中的“la metaphysique”、德语中的“die Metaphysik”、意大利语中的“la metafisica”等。这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而亚里士多德可能称做“第一原理”、“哲学”。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笛卡尔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分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而上学争议;另一部分是因为形而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而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而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既在字面意义上相近,在实际意义上也很符合,属于经典的翻译。
我不是大佬,不是专家,说话不绕来绕去,喜欢说人话。形而上学的人话解释:您觉得是这个样子的,其实它是有很多样子的。但是您不相信其它的,就觉得自己是对的,您就是形而上学。不对见谅!
威海链 » 什么是“形而上学”?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